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大宋有种-第10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可如果开封府成为了一座居民稀少的“无畏之城”,那么情况就完全不一样了。

    哪怕金贼放水淹了开封府,开封府也依旧会被赵楷的大宋牢牢掌握!

    而现在的开封府,已经变成了一座无畏之城。

    萧瑟、荒凉、满目疮痍,到处都能看见因为火烧而破损的痕迹!

    昔日繁华的街道,基本都废弃了,也没有什么居民,偶尔可以看见一些“魏王军”赵叔向的军队和“留守司军”宗泽的军队的兵士在拆毁曾经价值不菲的建筑物,以便取用木料、石料。

    童贯跟着宗泽、赵叔向一起骑着马,带着人在开封府城内查看的时候,甚至看见有留守司的兵在拆自己的广阳王府!

    那是他的家啊!

    有人在拆他的家!

    宗泽和他的兵士对开封府城内的情况不熟,并不知道那是童贯的家。而长相高大英武,今年大约三十七八岁的赵叔向却是个老汴梁,看见童贯的家正被人拆掉,当下苦笑着安慰他道:“没有家了太师,咱们这些汴梁子,现在都是无家可归之人了!”

    童贯看着自己辉煌富丽的宅子被拆得不成样子,有些地方好像还过了火的样子,心都快碎了他的家那可是前前后后花了几十万贯才建起来的!怎么就给拆了呢?

    宗泽苦笑着向童贯赔罪道:“童太师,真是对不住了老夫和底下人对开封府不熟,不知道那是您的宅子,老夫这就让他们换个地方去拆。艮岳边上有座大宅子看着挺不错的,就拆那里!”

    童贯冷着脸:“那是官家的潜邸唉,随便拆吧!”

    原来是赵楷的家哦,现在是赵构的房子了,赵佶把这座王府划给赵构了,现在就要被拆了,而且还没补偿!

    一旁的赵叔向苦笑道:“是啊,谁的宅子都一样开封府毁了,都毁了!500年都恢复不了元气了!

    不过咱们却可以守住开封府了,守住一座被毁了的开封府城!”

 第164章 江南佳丽地,金陵帝王州(狂求月票)

    总算赶上了!第二更争取在六点时发布!

    “江南佳丽地,金陵帝王州;逶迤带绿水,迢递起朱楼;飞甍夹驰道,垂杨荫御沟;凝笳翼高盖,叠鼓送华辀;献纳云台表,功名良可收”

    已经除了孝服,换上了宽大的帝王华服的应天朝廷的官家赵桓,这个时候正立在应天(江宁)府城外的狮子山上,北望大江,眼中噙着泪水(高兴的都哭了),吟出的却是南朝诗人谢眺的《入朝曲》。

    他现在非常欣赏其中的“江南佳丽地,金陵帝王州”这句,因为他觉得自己脚下的金陵真的是帝王之州。

    金陵的地形太好了!

    北靠大江,西临秦淮,东南又有钟山为凭。只要稍加经营,就是一座铁打的城池。甚至比北汉的太原城更加牢靠!

    和金陵相比,开封府真的一点都不适合作为帝王之家。

    开封府北面是悬河,四周虽然是平原,但是因为都是旱地,所以粮食产量并不高,而且开封府城周围的大城市也太多,粮食消耗巨大,根本无法靠周遭的乡村产出维持。所以每年不得不从东南六路运入几百万石米粮,才能让汴梁子们可以填保肚皮。

    对于兵力孱弱,又无燕山之险可以屏蔽北方铁骑的大宋而言,以开封府为都简直就是在作死啊!

    实际上,在大宋朝之前,已经有后梁、后晋、后汉三个小朝廷被汴梁的地形给坑苦了而这三个小朝廷的禁军比起之前的开封禁军可不知道强了多少!

    那都是在五代乱世中打出来的精锐啊!结果照样没能苟住,让人轻易灭了家。

    而宣和年间的大宋开封禁军都是什么货色?守城都勉强,更别说出城去野战了。

    而不进行野战,开封府根本就守不住陷在城内的朝廷就只能在投降、逃跑、等死三者中选其一。

    哪怕是赵楷那个狠人,其实也选择了跑路,只是跑得比较体面,打出了北上抗金的旗号——实际上在宣和七年十二月的时候,全大宋最险的就是开封府,甚至比河东的太原府都危险!

    赵楷北走大名,复入相州,再往河东,乍一看仿佛是迎敌而进,但实际上却是在避敌因为敌人的第一目标就是开封府!

    大金入侵的整个战略,就是围绕攻破开封府展开的!

    所以在负责这个任务的东路军“失联”后,西路军的任务必然从攻破太原府后再南下改为绕道南下因为金国无法承担失去东路军的损失。这也是赵楷为什么能在平定军大捷之后,得以成功入主河东的原因。

    而当时的赵桓,被困险地,无路可逃,又没有什么能打的军队可以保命,还被一群处于绝地而不知的汴梁子包围真是在等死啊!

    现在可以跑到安全的金陵,继续当一个偏安东南的皇帝,实在是上天庇佑这就是赵桓的天命!

    身为君王,得知道天命!

    赵楷的天命在西北,而赵桓的天命就在东南。

    所以入了金陵城的赵桓,现在根本就不想回开封府他现在就想好好的在金陵终老。

    既然要在金陵终老,赵桓就觉得原来那个位于钟山脚下的江宁府城靠不住了。

    那是唐朝传下来的旧城,年久失修不说,而且距离长江和秦淮河都太远这样敌人一旦突破长江,就很容易包围江宁城。

    这个长江虽险,但是却太长了,不可能处处都严密设防,所以不能单靠一条长江保卫金陵。

    要确保无虞,就得沿着长江和秦淮河构筑新城。新城必须把江防、城防融为一体。

    时再打造一支足够强大的禁军水军,并且在秦淮河下游修建水城,作为水军的大本营。

    而水营和金陵新城,同样要融为一体!

    今天赵桓带了一群臣子出了金陵旧城,登上长江边上的狮子上,就是为了视察正在紧张施工中的金陵新城。

    这座新城规模不大,外形也不是传统的四方形的,而是依着长江、秦淮河的岸边修建的,城墙和江堤、河堤融为一体。几处城门则和几座码头融为一体。

    城池的东北还枕上了石灰山(幕府山),将会依山而建一座和金陵城融为一体的堡垒。

    城池的西面则会修建一座和金陵新城相连的“水城”,并把部分秦淮河的河段包裹进水城,将来那里就是禁军水军的老营和船场所在了。

    只等新城建好,水军也练成,赵桓就能高枕无忧,当他的江南天子了除非赵楷和金贼可以拥有强大到足以压制江东水师的水军,否则赵桓的金陵帝王州就能稳如泰山。

    而赵楷和金贼是不可能拥有强大水军的因为在赵桓看来,水军就靠钱堆出来的!

    坐拥东南富庶之地的赵桓,哪怕要给北方的赵楷和金贼打上两份钱,他还是如今的三方势力中最有钱的!

    实际上,在大宋一统天下的时候,东南六路光是一个漕米,每年就得给大宋朝廷发去600万!

    现在照样拿出来就是了让赵楷和金贼拿了钱粮去互殴吧!

    想到这里,赵桓就长出了口气,对身后的宇文虚中和秦桧道:“金人和三哥儿要财货钱粮是吗?朕可以给给他们一家三百万!只要金人不过淮河,老三不出汉江,不入淮南西路即可。

    至于称臣什么的,他们尽管封就是了!什么儿皇帝,什么江南国主、什么吴国王,随他们封什么,朕不答应,也不反驳,反正朕就当个江南天子!”

    他这态度可比历史上的赵构强硬多了!

    不是他有种,而是北面现在是“北周对北齐”的局面,谁也不可能全力南下。而且赵楷和金国也不可能把有限的财力用在水军上面,至少在打败对方之前是不可能的。

    “陛下圣明!”

    “陛下不可,自古汉贼不两立,王业不偏安啊!”

    称颂赵桓圣明的是秦桧。

    而唠叨什么“汉贼不两立,王业不偏安”的则是宇文虚中。

    这两位现在并不是以敌国使臣的身份在和赵桓说话,而是以臣子的身份跟在赵桓身边。

    因为他们俩都是以“放归”的名义到达江南的,理论上都没有投靠过赵楷或金国。

    赵桓回头看了一眼白脸的秦桧,他知道这家伙当日因为反对赵楷,被赵楷从先帝那里硬索了去后来又被金贼抓了,现在又“放归”到自己身边,还真是历经曲折啊!

    因为太曲折,朝中的御史都怀疑他是奸细不是赵楷的奸细,就是金人的奸细!

    不会赵桓却没有理睬,而是任命秦桧为礼部侍郎。

    随后赵桓又瞄了一眼礼部尚书宇文虚中他现在也背了一身的弹章。御史们严重怀疑他已经投靠了赵楷,而且证据非常确凿!因为宇文虚中是把地盘和大部分军队都交给赵楷后,才带着赵楷封赵桓为吴国王的诏书来金陵的。

    但是赵桓依旧不予理睬,还让宇文虚中当了尚书,官比秦桧还大。

    “朕花钱买平安并不是圣明,而是打不过真的打不过啊!”赵桓倒是挺实在的,“现在天下的武士,大多都被三哥拢络了,跟随朕来江南的,除了种家二老和刘光世的残兵,就是一些汴梁子充的禁军,北伐西征,都是无望的!既然无望,那就只能顺天应人,花钱消灾了这可不是朕一人的想法,金陵城内,十人当中,怕是有九人存着这样的心思啊!”

    李纲、种师中、种师闵三人已经从大名府南下勤王了。不过并没有追上赵桓,而是停在了淮阳军(下邳)和海州,成了抵挡金贼南下的肉盾。

    而刘光世并没有和他爹刘延庆一起殉国,而是带着几千人逃到了应天府。然后一路护送赵桓南下金陵,沿途还讨灭了不少贼寇,收编一些散勇。等到过长江的时候,刘光世已经有了两三万人的军队。现在则被赵桓任命为荆湖路宣抚使兼知鄂州,去抵御赵楷了。

    另外,还有一个从万年新堤战场上跑出来的范琼,现在领了淮西安抚使兼知寿州。

    在这三路大兵的保护下,赵桓的小朝廷总算稳住了阵脚。

    而稳住阵脚之后,当然要求发展,而求发展就需要人才来辅佐!

    赵桓看着宇文虚中和秦桧,顿了顿道:“西、北两面事情,就用600万应付!靖康(赵桓已经改元)元年(就是宣和八年)的六路漕粮已经备齐,不日就可以分别运往宋州和襄阳了!”

    有了粮,赵楷和金国才能互相攻打啊!

    如果他们没有粮,那就要南下抢粮了!到时候两家一起打他,赵桓还活不活?

    所以赵桓此举看着挺怂,但实际上却有点居心不良。

    赵桓冷冷一笑,又道:“朕还有个要紧差遣给你二人靖康二年是大比之年!朕在江南开创了局面,也是需要人才来当官的!

    所以科举也照常进行,要让江南的才俊都有做官的机会,这样他们才会拥护朕这个偏安天子。

    科举本就该礼部负责的,你们二人就把这事儿办起来吧!”

 第165章 十年生聚,十年教训(今晚还有一更)

    求月票,求推荐!

    不战、不和、纳贡、开科举

    金陵天子的四个大招一放,东南的有识之士们,都不约而同的松了口气儿。

    虽然跟随赵桓南下的汴梁子们,多少都有点怀念故土,但是“水淹开封”这事儿,却给他们的心理造成了巨大的伤害这是伤了心啦!

    开封府就是他们的伤心地啊!

    虽然开封府并没有真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