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宋有种-第18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韩世忠听王禀说到兵力不足,连忙插话道:“河东兵力不多,河北的兵力就更紧了如今的府兵号称有四十万,但其中的绝大部分都是班军,一年只有四个月在役,这还包括了在上番和返家途中的时间。真正在军营中的时间,平均只有三个月多一点。即便算上几万长征府兵,咱们手头随时可用的兵力也就十几万啊!如果要大会三军,这花费可就”
这就是府兵制不好的地方了!大部分府兵都是班军,每年服役几个月,大部分时间都在家里宅着。
所以府兵制可以应付大规模的出兵,但是很难支撑长时间的消耗战!
而募兵制则恰恰相反,可以久战,但是规模却受限制。如果募兵太多,赵楷的穷鬼朝廷会发不出军饷的!
不过在对付女真的时候,府兵制不能久战的缺点到也不是问题。因为女真人也是军民合一的。而且他们也不是牧民,而是渔猎农耕之族。
只要是种地的民族,就会被土地拴住,很难长时间的进行远征。
而很难长时间远征的农耕渔猎之军,就很难真正征服草原草原部落打得过就打,打不过到处溜达。农耕民族的军队怎么可能天天追着他们在草原上转悠?
就是朝廷给发银子,后勤也得把国家拖垮啊!
所以强大的大金国后来也不得不修起了长城,以防御草原部落没完没了的入侵。
而契丹人的大辽国倒是很好的控制了草原——因为契丹人是半游牧、半农耕的民族,他们也能赶着牛羊满草原的去追杀那些游牧部落。而且他们也能把自己的部落安置在草原上,抢了敌对部落的地盘。而不是打完就走,然后任凭敌人再回来休养生息。
从这个角度而言,大辽其实是个很不错的北方邻居如果不是燕云十六州这个历史遗留问题,每年花50万岁币买到北方边境的平安,那真是太划算了。
老家很快就要被人放抢的折彦质皱眉道:“花费再多也得打啊!蒙兀人是游牧之民,和渔猎农耕的女真人是不一样的他们可以把家搬到阴山脚下,然后隔三岔五就入寇一回。到时候太原以北之地还能住人吗?
官家,臣以为,千日防贼,不如一举杀贼,哪怕要大会三军,也比以后日日夜夜的提防蒙兀人要强!”
他们折家的老巢就在河东西北一带,不在宁化军、代州两个大口子的保护之下——那两个大口子只是由代北通往太原的主要通道。如果不走那里,也可以从晋西北的山区通过。
如果要把晋西北山区全部护住,那就得修长城了!
可赵楷那么穷哪有钱去修长城啊?
所以蒙兀人一旦在阴山脚下安了家,折家的地盘可就惨了!
赵楷又扭头望着耶律余睹,“太尉,你怎么看?能一举杀贼吗?”
耶律余睹摇摇头:“官家,蒙兀人至少有两三万户之多!这次多半是举族而来,一定会先在阴山脚下安顿,而后再以青壮入寇。抢得着就抢,抢不着就走而且阴山以北本就有许多白鞑靼部落,也有可能被属于黑鞑靼的蒙兀人所吞并,随着他们一起入寇。
另外,草原上还有许多生鞑靼,都可以捉了来充死兵想要一举尽杀,只怕很难做到。除非咱们可以直捣蒙兀人在阴山脚下的巢穴!”
现在可不是明末小冰河期那会儿,那时候草原上寒冷干旱,养不活太多的人口,而且佛教盛行,使得草原人民的战斗力严重下降。现在草原上人口很多,所以炮灰也就多了。而且这群炮灰大多信仰长生天,凶猛彪悍,不大怕死。如果不能捣了他们的巢穴,光靠防守隘口,怎么可能尽灭了他们?
“现在怎么可能打到阴山脚下?”韩世忠连连摇头,“而且蒙兀人的部落会跑路的,咱们的步军很难追上,得全用骑兵可咱们手头才多少可用的骑兵?能都派去打阴山?就算派去了,也不可能一直留在那里啊!”
赵楷吐了口气,低声道:“看来只能请大石林牙南下了!”
说这话,他扭头看着耶律余睹,“太尉,大石林牙治草原,朕治中原如何啊?”
“官家,”耶律余睹道,“大石林牙能克蒙兀,却非女真敌手!”
耶律大石手中只有万余契丹,即便算上萧合达的人马和流亡在黑山一带的契丹,能凑出三万户已经到头了。靠这点兵力,想要打败现在的女真是绝对不可能的。
赵楷笑道:“若大石林牙能打败女真人,朕又岂敢请他回来?太尉,你辛苦一下,走一趟镇州城,告诉大石林牙,我们一起打女真人,我大宋为主,他们大辽为辅而且朕只求收复燕云十六州,并可每年给契丹岁币50万!”
只求燕云十六州什么的,不过是说说而已,赵楷可没打算放弃辽东之地!
不过他现在不能什么都要往兜里装,要不然耶律大石不干了,直接跑去西域开西辽了可怎么办?
他走了,赵楷将来就得和朱元璋一样去修长城了!
耶律余睹笑道:“有陛下这番承诺,大石林牙一定愿意南来!只是大石林牙所据有的镇州可敦城距离遥远,即便要南下,今年也不可能到达。这合不勒该如何对付?”
如何对付?
赵楷心说:最好是杀了那样就肯定不会有铁木真了!如果杀不了,再想别的招儿吧!
“诱敌深入如何?”赵楷想了一会儿,“放开雁门大路,把合不勒诱到忻口附近”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就在赵楷把所有的注意力都转移到合不勒身上去的时候,他的好哥哥赵桓,已经披上了特制的轻薄型铠甲,站在金陵皇城北门万胜门的城楼上,检阅他的三万铁甲新军了。
不得不承认,赵明诚还是有两把刷子的不到两年,就把一支铁甲新军给拉扯起来了!
能不能打不知道,但是看卖相绝对不比赵楷的天策军差天策军也不可能人人给身铁甲啊!
宋朝的铁甲很贵,冷锻甲那是有行无市,现在只有洛阳铁坊能够少量出品。而热锻甲的价格一样惊人,一领铁甲要个六七十贯真不算贵!
光是10万领铁甲就是六七百万贯啊!
如果再算上神臂弓和其它冷兵器,以及大量不怎么实用的火器,还有其它一些器械、装具,哦,还有多达两万匹马。
单是这10万新军陆师的装备、马匹支出,就高达1500万贯!
另外,这支军队人事费(军饷、军粮、招募物例、赏赐),也已经花掉了不下1500万贯!
3000万贯的巨资,就打造了这10万精兵这兵要不精啊,真对不住那么多的钱!
而赵明诚大致上还是个清官,带兵的那些武进士也都刚刚当官,还没学会贪污受贿,所以还真的把钱都花在军队上了虽然因为不懂行让人宰了不少,但是真正用在刀口的钱还是有不少的。
所以站在高处,看着下面一片铠甲反射出来的银色光芒,赵桓的信心一下子就起来了!
这样的军队只要能有三十万,他的半壁江山,就能稳如磐石了!
第264章 什么赵桓还有无敌舰队
“好!好赵总管,你的兵不错啊!”
赵桓看完了即将跟随自己一起去扬州守城的三万铁甲精兵,然后就笑盈盈的给赵明诚来了这么一句不知道能不能算夸奖的话!
赵明诚笑着答道:“官家过奖了,这可不是臣一个人的功劳,这兵是枢密院的同仁,两江、两淮、荆湖、长江、沿海各总管司的同仁们和臣一起摸索着练兵而且赋闲在家的二位种太尉也出了不少气力。”
“哦,那可有不少人呢!”赵桓点点头,脸上的笑容依旧不变。
而赵明诚也没多想,他现在正得意呢,压根就没想过赵官家会猜忌自己他是文官啊!原本根本就不会带兵打仗,完全是赶鸭子上架。当时官家硬说他有什么名将之相,把他一个好好的文官逼着去领衔练兵。
这可真是苦了赵明诚了,这两年多来,没日没夜的忙军务、学兵法、研究各种器械甲胄。
他怕自己的才具不足,硬是把老婆李清照也拉来一起钻研。不仅钻研古书,还去拜师学艺,向赋闲在家的种师中、种师闵两位老爷子学习战阵和兵器之术。
也亏得这两公婆天姿绝伦,学什么都快,现在都达到“军事学专家”的水平了!
当然了,那么多新军单靠他们两个“军事学专家”也不行。另外,还有聂山、李纲、何栗、张叔夜、汪伯言、张所、李光、吕祉、薛弼、李若水、李若虚这一大群对军事非常有兴趣的文臣和赵明诚一起钻研兵学。
而且赵桓对刚刚出现的“书生军”也比较信任的大宋已经不相信武将了,赵桓干脆都不用那帮军头!而且他又不相信宦官(赵佶身边的宦官大多支持赵楷),如果再不相信文官,那赵桓的皇帝还能用谁去带兵?
所以赵桓在过去两年多时间中,对“书生掌兵”是百分之百的信任,也能让枢密院放手去办事儿!
基本上是所奏无不准、所请无不允。而且经费也往多了给反正有钱啊!现在不用来练兵,回头都得和朱琏一块儿归了赵楷!
在赵桓的大力支持之下,一群不是很懂行的文官,算是得到了大宋开国以来,任何将帅甚至阃臣(文臣)都不敢想象的带兵条件。
被他们调教出来的这支新军拉出去打野战可能还不大行,但是守城和依城而战应该是没有一点问题的——他们的甲够硬、枪够长、神臂弓也够多够好,而且练得也够辛苦!
照着种师中、种师闵他们的说法,这十万新军已经“胜过西军多矣”!
赵桓这个时候又开口问左右的带兵文官了,“朕的无敌水师准备好了吗?过去两三年间,水师花掉的钱可不比陆师少!”
赵桓原来还有一支无敌水师!
这可不是吹牛啊!
赵桓的陆师新军看着挺不错,但是谁也不会认为他们真的能和赵楷、女真的军队较量。
但是赵桓的水师,绝对是可以吊打赵楷和金国的水军的无敌水师!
南宋的水师还仅有“江军”,还有“海军”!
“官家,”和赵明诚一起担任知枢密院事的李纲马上接过问题,回答道,“水军的20条江海大舟已经入了城,就在秦淮河上泊着,官家随时可以登船校阅。”
“好!”赵桓满意地点点头,“李卿,前面带路,朕要看看我大宋的无敌水师!”
现在南宋的知枢密院事有两人,左枢密赵明诚管陆军,右枢密李纲管水军!
专门委派一名知枢密院事专管水军,已经足以凸显赵桓对水军的重视程度了!
因为有了一位专管的知枢密院事,现在南宋的水军已经变成了一个和陆军平级的军种了!
也就是说,现在南宋的水军不再依附于陆军,也不再由地方的阃帅掌握。而是建立了两个水军总管司——长江总管和沿海总管。前者负责所有的内河水师,后者负责海军。
不过海军和内河水师在长江上的防区划分却不在长江入海口,而是在金陵城。金陵以东的长江水面,都是海军的天下!
而金陵以西,才是“江军”的地盘!
所以南宋海军的主力战船,都必须能驶入金陵附近的长江江面,而且还要能进入秦淮河口。
这一类战船,就被称为江海大舟!
这种江海大舟其实也不算特别大,都在1500——1800料之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