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大宋有种-第19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连盛世大唐当年都被他们打败过一次,区区数十万党项人怎么可能打得过他们?

    再说了,若是西边的回鹘、突厥、大食真的容易对付,他们党项人为什么要和大宋死磕一百多年?

    所以从去年夏天开始,这个兴州城内外的党项大族,就都在向高高在上的前任兀卒,现任的河西节度使李乾顺传递一个意思西方那伙人不好惹啊!我们还是留下来和姓赵的拼了吧!

    不过他们的呼吁,似乎并没有动摇李乾顺、李察哥两兄弟西迁的决心!

    从去年秋天开始,一批一批的党项人被组织起来,踏上了西迁的旅途。当然了,也不是所有的党项人,不分男女老少一起上路。

    而是母亲们带着孩子(包括少男少女),在一部分党项青壮的护卫下先行。上了年纪的党项人则继续留在兴州站好最后一班岗,种好最后一季田。

    李乾顺的岳父曹勉,则被任命为西平军司监军,早早的就离开了兴州,去瓜沙二州处理一大堆让人头疼欲裂的事情去了——那么多张嘴要喂饱,还得为进攻高昌回鹘做好一切准备。

    高昌回鹘是比较弱的,但是河西军对高昌回鹘的战争,一定会引发喀喇汗国的干涉,这才是真正的大麻烦

    而留在兴州主持搬家的李乾顺、李察哥两兄弟,则遇上了一个更大的麻烦——大金国来了!

    去年赵楷杀过来的时候,大金国不知道在哪儿?说好的五路伐宋,结果就看见赵楷在那里暴打大白高国,那三路金兵影子都没了。

    而今年大白高国已经变成了河西节度使司,准备西征去开疆辟土,党项人也打算举族迁移的时候大金的兵又来了!而且还来了一万多人!

    他们先是在黑山脚下突袭了萧合达,然后又沿着黄河南下克夷门,说什么要联合大白高国一起打大宋你们早干嘛去了?现在大白高国都没了,还联合个屁啊!

    说实话,李乾顺、李察哥两兄弟对这事儿真没啥兴趣,但是他们也不敢得罪大金国。大金对付不了大宋,还对付不了河西节度使司吗?

    所以李乾顺、李察哥只好含糊应付,本想把这事儿糊弄过去算完。可是他们这一含糊,底下不愿意搬家的党项国族的劲头可就来了。

    金人才走,搬家计划就有点执行不下去了,每天都有一堆党项部落首领跑到兴州城内的节度使司向李乾顺、李察哥请战,都想借着金人的力量和大宋拼了而李乾顺虽然心肠狠,但是耳根子却挺软的,被底下那么多人这么一说,也有点心动了。

    不过李察哥却不同意,而李乾顺又没有临阵杀敌的本事,所以两兄弟这些日子一见面就会发生争论,谁也说服不了谁。

    西迁的计划,也因为两兄弟的分歧和党项国人的反对,而放缓了下来。

    眼看着时间一点点的流逝,西方的高昌回鹘和喀喇汗国极有可能已经听到了风声并且开始加强防御。李察哥也真是急得没办法了,今儿就想和兄弟摊牌——如果乾顺真不想走,那他察哥就先去敦煌了现在敦煌那边总也能拉出十万大军,少是少了一点,但也没办法了,只好冒险用这十万大军去西征回鹘了。

    可是察哥却没想到,他还是来晚了一步大金国的西南招讨司监督完颜斜保不知什么时候已经入了兴州城,还在节度使司内和乾顺把酒言欢呢!

    “兄长,你来的正好完颜监督刚刚说了个万全之计,这次一定可以要了赵楷的性命!”

    李乾顺看见兄弟急急忙忙的赶来,就笑着招呼他上前一起商议。

    李察哥不好当着外人的面和乾顺唱反调,只好礼貌性的和斜保招呼了一下,然后自己在边上落了座。

    而完颜斜保则笑吟吟的用契丹话对穿着北宋武人官服的李察哥道:“晋王殿下,现在真的是一举击杀赵楷的良机即便杀不了他,只要我们可以依计行事,也能重创他和萧合达,收复灵州、夏州,也没有什么困难的。放弃这样的机会,向西而遁,去和喀喇汗国、突厥国那样的强国争西域,实在不是明智之举啊!”

    李察哥还是不说话。

    斜保道:“现在大金已经在黑山脚下集结了三万正军都是女真、渤海精兵!蒙兀部的汗王兼河东节度使合不勒也派了两万蒙兀部的精兵到黑山脚下。两处相加,就是五万正军啊!

    有了这五万正军在黑山脚下以逸待劳,等着赵楷和萧合达自己撞上了根本已经立于不败了!”

    李察哥笑道:“既然如此,我们出不出兵不都一样?”

    “当然不一样。”完颜斜保道,“现在赵楷也有了许多战马,所部精兵行动迅猛,往来如风。萧合达的契丹人也是游牧之众,打败他们容易,尽灭他们却难。如果没有你们党项人出兵断他们的归路,赵楷即便在黑山脚下兵败,也能从容而退。”

    察哥眉毛一挑,似乎也有些心动:“只是断个归路?”

    完颜斜保点了点头,然后又看了乾顺一眼——其实他提出了上下两策,以供乾顺选择。

    由党项出兵断赵楷归路只是下策,真正的上策是在黄河和骆驼河交汇处的省嵬城设伏女真精兵伏于城内,党项的精锐假意在城外迎接,蒙兀人则在骆驼河北面的草原和沙地中埋伏。

    当赵楷抵达时,乾顺、察哥两兄弟设防骗赵楷靠近省嵬城,然后伏兵四起,突然袭击,将赵楷一举击杀!

    但是乾顺一听说要自己出面去骗就怂了他一老实人,不会骗人的!万一被赵楷当场识破,然后扔个炸壶过来可怎么办?

    所以斜保也只好把下策拿出来了。

    不过这个下策也是很厉害的赵楷不大可能率领超过五万人的大军北上黑山。即便他率领那么多人去了,完颜斜保也不怕。因为黑山距离大金的西京路很近,随时可以抽调大军开赴黑山前线——为了打好这一仗,大金皇帝吴乞买已经离开燕京,亲自到西京大同坐镇了。

    如果有必要,吴乞买还会亲临前线!

    这一回大金国可是下了最大的决心,一定要给赵楷一点厉害瞧瞧!

    而赵楷是不可能从河北、河东战场上抽调军队过去的——宋军没有那样的机动性,而且军队从河东过去得翻山越岭渡黄河,不向金军从大同开过去只要走草原就行了。

    所以数量优势一定在金军这边。

    而金军只要和赵楷打成个胶着,李乾顺、李察哥两兄弟就会出兵断赵楷的后路了——毕竟夺回灵夏要比去西域闯荡更有前途啊!

    乾顺笑着对察哥道:“兄长,我们也出五万人吧只要大金上国的兵在黑山脚下和赵楷的大军打成胶着,咱们就你以援兵的名义把兵派过去,等靠近了再给赵楷致命一击!”

    “对,对!”完颜斜保笑道,“兀卒用兵果然高明,胜过斜保多矣!晋王,咱们就这么办吧!只要能成,西北就是你家的天下了不,不仅西北,便是巴蜀之地,也任凭大白高国取之!”

    “好!”李察哥终于叫上好了,“一言为定!我大白高国就出兵五万!”

    完颜斜保终于松了口气他一早就知道赵楷此贼不除不行的,可惜一直没有机会,而这回行了,赵楷死定了!

 第278章 西夏一路向西(求订阅求月票)

    大明洪武三年三月三十日,也是大金国的西南招讨司监督完颜斜保离开兴州返回兀剌海城的次日,大明河西节度使司正式发布迁镇令!

    河西节度使司,以及下属的兵马司、长史司、营田司、判官司、营造司等衙署,将会在四月初一至初五期间,陆续离开兴州城,向两千多里外的敦煌而去。

    随同离开的,还有之前滞留兴州的全部党项国人,以及愿意跟随河西节度使司离开的汉人、吐蕃人、羌人等等。

    而为了坚定众人离开兴州的决心,李乾顺还在迁镇令中宣布河西节度使司将会向朝廷奉还兴州之地!

    而且李乾顺在宣布奉还兴州的同时,还派出了以李仁礼和薛元礼为正副进奏使的使团,捧着李乾顺的上表和兴州版图,浩浩荡荡的往长安而去——赵楷还是以巡幸陕西的名义离开洛阳的。根据对外宣布的行程,赵楷入了潼关之后就会驻跸灵泉宫,并且在那里召见陕西各州府军的头头脑脑和蕃羌等部的头脑或各部进奏使。

    所以李仁礼(嵬名仁礼)和薛元礼二人就该去长安府进奏。不过他们俩才到凤翔府,就“巧遇”了正在凤翔府“视察当地折冲府营田备战情况”的大宋洛阳官家赵楷。

    赵楷没有住在凤翔府城内,而是驻跸于城外灵鹫山上的净慧寺中。李仁礼和薛元礼就在这始建于唐德宗时代,如今已经有点破旧萧条的寺庙的大殿中,见到了在陕西路安抚使向克,陕西路营田使张深,陕西路诸军都统制李永奇,定难军节度使萧合达,陕西安抚副使兼知灵州事李孝忠等陕西方面的高官大将陪同下的大宋官家。

    赵楷接过李仁礼奉上的李乾顺的奏表,翻看了一下,眉头微皱,“什么?李乾顺这就要走了?不是说要等夏收完成后再走吗?”

    “好叫官家知道,”二十多岁,长相儒雅,穿着北宋官服的李仁礼说得一口流利的汉语,而且也早就备好了说词,“节度使和节度副使(指乾顺、察哥兄弟)本来打算等冬麦收割完毕后,再出发去敦煌。但是西域那边传来了消息,高昌回鹘知道咱们河西军要西征,所以就向黑汗回鹘(喀喇汗国)求救,黑汗回鹘的桃花石汗已经答应派遣十万大军支援高昌所以节度使和节度副使就打算提前西行,力争在今年秋天可以向西进军,抢在黑汗回鹘的援兵大至前拿下高昌城。”

    这番说词可是李乾顺、李察哥、李仁忠他们仨想破脑袋才整出来的应该错不了的!

    而他们整出这套说词,则是为了避免李乾顺、李察哥两兄弟去赵楷军中参见随行。

    他们现在是河西节度使和节度副使,大宋官家如果到了灵州,他们俩怎么可以不去参见?如果去参见了,搞不好就给赵楷带去黑山前线了。

    所以他们得找个赵楷不能反对的借口而高昌回鹘和黑汗回鹘联手的借口就不错。

    都是回鹘嘛,而且还唇齿相依。黑汗回鹘怎么可能看着高昌回鹘完蛋?

    可赵楷多英明的一个官家?那是有国际视野的!他听了李仁礼说的借口,就知道不对了!

    黑汗回鹘人家是信天方教的回鹘,高昌回鹘是姓摩尼教、佛教的回鹘这两个回鹘要能联手,印度和巴基斯坦还闹什么分家?

    赵楷不动声色,接着问:“李乾顺和李察哥怎么连兴州都不要了?”

    “兴州富饶,不是西域蛮荒之地可比的。”李仁礼叹了口气,“若不放弃兴州,党项谁肯西迁?而且回鹘强盛,据说有古拉姆勇士两万,阿斯卡勇士四万,伊克塔骑兵五万,还有大量的部落精兵,总数不下二十万我党项人少兵微,若不全力以赴,怎么打得过黑汗回鹘三十余万强兵?”

    好像有点道理赵楷对黑汗回鹘所知不多,只知道他们如今雄踞中亚,还知道直到元丰年间,大宋和黑汗回鹘之间的外交往来都非常频繁,黑汗回鹘的贡使每隔一两年就会来开封府一游。

    但是在元丰年之后,就没有黑汗回鹘的贡使入朝了也许黑汗回鹘已经改变了和大宋发展友好关系的外交政策,转而寻求向东扩张了吧?

    赵楷脑补出了一个奥斯曼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