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大宋有种-第27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完颜宗磐笑眯眯的取出了早就准备好的圣旨——这是几个完颜在海洋县商量好了内容,然后以吴乞买的名义发布的。

    大意就是:经过一段时间的考察,大金皇帝发现自己的干儿子赵构很有当儿皇帝的潜质。所以决定给他一个机会,让他复兴已经“灭亡”的大宋,在山东(京东,金国称为山东)登儿皇帝位,以后就替大金国管理山东之地,世世代代都当儿皇帝。

    赵构虽然一万个不愿意,但他终究是怂的!

    他现在如果不当这个儿皇帝,那么完颜宗磐和完颜燕马上就能要了他的命反正已经有了赵善真!不怕没有人当皇帝,完颜燕直接当太后还能自由一点呢!

    所以赵构现在不当儿皇帝是马上就死!当了儿皇帝则是过一阵再死总之,都是要死的!

    但是多活几年,多享受几年总是好的。

    陈桥馆。

    赵构、完颜燕,还有他们俩底下的这群文武,都已经换上了宋朝的冠服。

    赵构和完颜燕是二圣临朝,共坐龙床。而在龙床边上还有一把太师椅,完颜宗磐这个大舅哥就大马金刀坐着,旁听大宋邳州朝廷的第一次朝议,满脸都是得色。

    现在就仨大宋了!

    赵楷你不就是想打下燕京后传檄而定京东吗?

    现在傻眼了吧?京东也有大宋了!

    赵构看了看大殿中的臣子,很有点恍如隔世啊!

    他又是一声叹息,然后开口道:“年号定了吗?”

    “还没有,”完颜燕笑着道,“咱们就定了谁当官家,谁当皇后,谁当太子,其他的都没定,都听您的!”

    唔,谁当官家,谁当皇后,谁当太子这种小事,完颜燕决定就行了。年号可是大事,得由官家赵构圣心独裁!

    赵构想了想,说:“朕即皇帝位乃是绍祚,为的是中兴大宋,不如就以绍兴为年号吧!”

    他的这番话有点不要脸了!因为大宋的国祚并没有在赵佶死后断绝,赵楷重开大宋,赵桓则在宋州即位。国祚一分为二是有的,断绝根本没有。哪里用得着赵构来“绍祚”?“中兴”什么的更瞎扯,现在赵楷都收复燕京,大宋早就中兴了,有他赵构什么事儿?

    赵构也知道自己的这个年号有点不要脸,不过他还是有说词的。

    赵构道:“如今天下虽有南北二宋,但是这两个宋其实都不是真宋!”

    这也有点道理,因为这两个宋都不够怂。

    赵构接着道:“赵楷重开之宋,乃是有名而无实。名为宋,但实则法效汉唐,不与士大夫共天下,而与武士共天下,非真宋也。”

    底下的人都纷纷点头——赵楷的宋朝的确成色有问题!

    不是宋朝的那个味儿啊!

    说他法效汉唐那是客气的,实际上赵楷的宋朝就是个暴秦!

    他搜罗了几十万武士,让他们当府兵,但是却没有足粮足饷,连军备都发不齐,于是就把整个中原的土地都充了军费!府兵要砸锅卖铁贴钱从军,打赢以后大块分田地根本不问这些田地是谁的?

    这不就是个争夺土地的暴力武士集团吗?

    赵构又道:“至于金陵朝廷,虽然比赵楷的重开之宋好一些但是他们的以文废武也入了歧途。武可废,军不能废。于是就以所谓武进士文官掌兵,用东南之财赋从重建水陆新军。结果七八年下来,掌兵的文臣独大,不掌兵的文臣却都靠了边,这一套和赵楷许有不同,但差别也不大,亦不是大宋之统。”

    赵桓的政治手腕的确不能和赵构比,已经玩脱了!明明是废武,但是却搞出了一批新军阀——书生掌兵就不军阀了?

    当然了,赵桓和赵楷还是有区别的,区别主要是赵桓那边依赖以工商业为基础的水军,而且他的武进士大部分都是有产阶级出身,所以必须保护私有财产。

    赵构最后道:“而朕所绍之祚,乃是文武并重,与士大夫共天下的真宋!”

 第373章 赵构真的怂吗

    赵构现在说的这些话,其实就是他一贯以来的政治主张,哪怕跨越时空,哪怕处境艰难,哪怕命悬一线,他都始终坚持。

    他的主张,一言蔽之,就是尽一切努力,重建北宋的以文御武和重文轻武。

    为达目的,甚至可以拿自己的性命去冒险!

    而以文御武,并不是像赵桓那样,直接把文官变成军阀——历史上南北宋之交时,其实也有文官变军阀的苗头,那位东京留守宗泽基本上就是个军阀了。被他招揽到麾下的军队,基本上不听朝廷的,就听他宗泽的。

    而且宗泽的人事权也极大,大到了近乎无限,甚至还在建炎二年六月,也就是他去世前不久,任命王庶为权节制陕西六路兵马,任命曲端为节制司都统制这两个人居然还真的上任了!

    当时宗泽这个东京留守的权势之盛,可见一斑!

    而在建炎元年七月,赵构在南京应天府和朝臣们商量往哪儿跑路的时候,李纲提出建议,可以跑去长安或是跑去襄阳,往东南溜实在是下策。

    毕竟关中六路都还在,而且还有十几万西军,这些可都是有战斗力的部队啊!

    而襄阳亦是天险,还有宗泽这尊大神在北面的开封府镇着,看上去也很保险啊!

    即便你算距离,也是襄阳和西安距离燕京更远,而扬州距离燕京更近。

    一边是有兵有将,还有关山之固或江汉之险,距离敌人也比较远的西安、襄阳。

    一边是没有什么兵将,距离敌人较近,只有一道淮河可以阻敌的扬州。

    一般的怂人,那肯定是去襄阳或是去关中躲避的。

    而赵构偏偏选择了扬州!

    而且赵构选择逃亡扬州的同时,还一再拒绝任命关中六路的主帅!

    当时关中六路的军队都在沿边五路,管着关中平原的永兴军路是没有什么兵的,也就无力阻挡金兵入寇。而永兴军路的使帅又不能从沿边五路调兵,沿边五路的兵就算肯来,也要背上擅自出兵的罪名。

    所以当时的永兴军使帅在多次请求督五路兵不果后,活生生的败死京兆府,他在京兆府战死的时候,手头兵不满千!

    富饶的关中平原就这样莫名其妙的沦陷了一回。

    宗泽就是在这种情况下,自行任命王庶、曲端为六路节制和都统制的。这个任命是很不靠谱的,对王庶而言还好,他毕竟是文官。

    可是对曲端而言就不大好说了,他是武官,又是泾原的主将。他在没有朝廷任命的情况下被一个东京留守任命为六路都统制,还要带兵进入永兴军路根据宋朝的军法,这个够得上杀头的罪过了吧?

    所以历史上曲端不听王庶之命,致使李孝忠败死,关中平原二度失陷其实是非常自然的。毕竟当时宗泽已死,已经没有人可以保曲端了。

    如果赵构正式任命王庶为陕西六路宣抚使,授予便宜行事之权,曲端怎么会不听命令?他敢不听,王庶早把他杀了!

    可问题是王庶是陕西地头蛇(他是陕西人),而且长期在陕西沿边任职,就是当成帅臣在培养。让这样的人,在远离朝廷掌控的情况下,长久的宣抚陕西,那是肯定会变成宗泽第二的!

    而后来赵构派自己非常信任的张浚宣抚川、陕十路时已经是建炎三年末了。陕西的局面已经从尚可拖成了危重,五路精兵在群龙无首的情况下已经是损失惨重。而且张浚当时也没什么军事经验,根本没和金兵交过手,更没在陕西干过,一无所知就去当十路宣帅了。

    之所以会有这样的任命,无非就是赵构知道张浚忠诚可靠,不会变成第二个宗泽!

    而且张浚一介书生,军事经验基本为零,去了陕西多半也是去吃败仗的。等他吃了败仗,大宋西军也就剩不了多少力量了。

    所以在赵构在搞掉岳飞之前,其实已经熬死了宗泽(宗泽一死,怎么收拾开封的军队是个大难题,赵构不能亲自处置,基本也就是散伙了事),搞垮了西军的主力而且还是在军事力量薄弱,连自保都极度成问题的情况下。

    这份胆略别说赵桓那个怂包了,就连敢于临阵杀贼的赵楷都是不如的。

    赵楷是把一帮子武夫杀将当好兄弟,然后在他们的保护下临阵的!

    守护在他身边的勇士,可比历史上往扬州而去的赵构身边的能战之兵多多了。连晚上陪睡的女人,都是能上阵杀敌的凶婆娘!

    而赵构,才是为了实现自己领导大宋一怂到底的理想,在面对强敌的时候,还不断对自己这边的军头下狠手,真是连命都不要了。

    不过这一回赵构想要搞垮自己这边的军头有点难啊!

    因为他现在还是个儿皇帝而且他身边最大的军头并不是李成、刘麟、孔彦舟等人,而是皇后完颜燕!

    他这个皇帝的小命,现在可被这些人捏着,而且随时有可能会被捏死!

    另外,赵构身边也没有一群可以信任的科举出身的文官。那些“小白脸”进士,可都是皇后完颜燕取出来的官,同样是靠不住的

    想到这些,赵构的眉头就紧紧的拧成了一团。

    看到赵构脸色沉重,在场的文武官员,还有那位“军头皇后”完颜燕都心道:这位官家现在就开始忧国忧民了吗?

    “官家”完颜燕并不知道自己已经上了赵构的“黑名单”,她现在倒是有点进入角色了,看见赵构一脸忧愁,便安慰他道,“如今山河破碎,贼人窃据旧都,想要收拾也非一日之功,您也不要急于求成啊!”

    “对,对不是一日之功!”赵构连连点头,“旧都一时难以恢复,朝廷只能暂住邳州。皇后,不如先给邳州改个名吧。”

    完颜燕笑道:“这等大事不必和妾身商量,官家圣心独裁便是。”

    唔,赵构的权力还是不小的!

    给邳州改名的事儿,他也可以圣心独裁!

    赵构道:“那就升邳州为临安府吧!”

    临安,就是临时安放一下朝廷的地方

    “嗯。”完颜燕还是点头——大事儿她都听老公的!

    赵构斟酌了一下,又道:“还有一件大事,也须得尽快敲定,就是开科取士!如今中原大部为洛阳之伪宋所据,而伪宋之伪,并不在于赵楷的血统不正,而在于赵楷违反了祖宗家法,不再与士大夫共天下了。

    而朕要立稳根脚,就得捡起我大宋的祖宗家法,好好的与士大夫共治天下。所以开科取士就是重之之重了!朕想尽快将之告知各个州府,并命各地尽快组织发解试。”

    “此事亦由官家独裁吧!”皇后完颜燕又把开科取士的权力还给赵构了——她之前办过一次科举,不过最后办成了“选美”,的确是有点过分。

    完颜燕也知道不对,但是她实在看不懂那些锦绣文章,所以就看脸了现在真的母仪天下(其实是母仪山东)了,可不能再这样胡闹了。

    而赵构则是心中窃喜,取士可是真正的大权啊!

    现在赵楷在河边、燕京一带倒行逆施,豪取绅田,京东一带的士绅早晚会知道他的真面目。

    赵构如果可以在这个时候开科取士,就让天下士大夫都知道自己是和他们才是一条心的,就能收获一批坚定的支持者了。

    “官家,官家,出大事儿了!”

    北京皇城,向正在和孙女下棋的赵楷报信的,正是行营参军吴璘。

    原本留在开封府的亲征行营,现在已经迁到了北京,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