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大宋有种-第30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赵桓、朱琏二人接见赵杞的地方,并不在崇政殿,而是在狮子山脚下的北苑御花园中。

    之所以会有朱皇后在场,是因为赵楷从来不直接给赵桓写信,而是给嫂嫂朱琏写信——赵桓这个大哥不是好大哥,但是朱琏这个嫂嫂还是好嫂嫂!

    而赵桓也不方便和赵楷直接通信,于是就让朱琏去和赵楷通信。

    虽然之前赵桓免去了赵楷的皇太弟,还停发了赵楷的600万年俸。

    但是朱琏依旧和赵楷保持通信,而且还在信中好言劝慰,还表示愿意借钱给赵楷花用真是好嫂子啊!

    赵楷也不客气嫂嫂的钱,借起来理直气壮啊!

    所以就在这封刚刚寄到南京的信中来了个狮子大开口,要借1000万贯!

    赵楷穷啊!而且花钱的地方太多收复的那些地方都得布防!

    还有个倒霉的黄河得去治理!

    黄河不治理是不行的,而要让北方这些打仗打穷了的地方出这个钱也不可能。

    所以他就只能想自己的好嫂嫂朱琏借钱了。

    “官家,三叔想借钱”朱琏接过书信看了看,就有点哭笑不得了。

    赵桓这两天正在生病——他得知赵构被杀后就病倒了!而且晚上总是做噩梦,梦见自己也被赵楷抓了,正用绳子在勒脖子

    又惊又怕又病的加一块儿,让原本身体不错的赵桓,一下就病倒了,太医看了也无计可施,都说是心病——也不知道是心脏病还是怂病?

    总之就是不大好了!

    “想借多少?”赵桓的嗓音沙哑,脸色也非常难看。

    “1000万贯”朱琏倒是胆大,一点都不怕被赵楷活捉了去受辱!

    “1000万”赵桓咬着牙,“没钱!”

    “官家,咱们家有钱!”朱琏笑吟吟道,“封桩库中存着的财物都快有一万万贯了!”

    赵桓横了妻子一眼,“你想借钱给他?”

    朱琏摇摇头。

    赵桓稍稍松了口气。

    朱琏又道:“三叔根本不会理财借他1000万他一辈子都还不上。”

    “嫂嫂,三哥儿会还上的”赵杞有点着急啊,他担心两边真的大打出手,赶紧替赵楷说话。

    朱琏却没好气的瞪了赵杞一眼,心想:三叔要还上这1000万只有一个办法,就是抢了我这个好嫂子!

    “他还不上的!”朱琏道,“不如这样吧官家,咱们还是封他当皇太弟,年俸加到1000万,这样就能两全其美了。”

    赵桓一听这建议,心都疼了——气出心脏病了!

    赵楷只想借1000万,你倒好,要送他1000万,还要年年往他那里送!

    你这嫂嫂也太好了吧?

    “还是嫂嫂周到!”赵杞笑着对赵桓道,“大哥儿,要不就照着嫂嫂的意思来吧!”

    赵桓脸都气白了,语气阴沉地说:“朕给他钱,他就不要朕的江山了?”

    他的话只说了一半,还有一半就是性命了!赵楷不仅要江山,还要性命啊!赵构已经死了,他赵桓就是下一个!

    赵杞一听这话,顿时没声了,只好给朱琏打眼色。

    朱琏笑道:“不至于如此三叔所求的无非就是财货,咱们有的是财货,给他一些不就行了?兄弟之间,为了一点钱财兵戎相见,让全天下的黎民百姓跟着吃苦,那多不好啊!”

 第417章我们都是忠君爱家的好臣子(求订阅求月票)

    南京,金陵皇城,崇政殿。

    今日,二圣临朝!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二圣临朝成了大宋特色了。

    刚刚垮台的伪宋不用说了,皇后完颜燕让赵构那个死鬼和她同坐龙床已经非常客气了,差一点就是皇后临朝、官家听令了。

    北面的北宋,因为赵楷时常领兵在外,所以皇后朱凤英就只能被摆上朝堂假装监国听政。后来赵楷对妻子只会抓阄的执政手段非常不满,就在不出征的时候领着她一起上朝,手把手的教她怎么管理军国大事。

    南面的金陵朝廷,因为赵桓时不时的也要去江都坐镇,所以朱琏也有了垂帘听政的机会。听着听着,真就历练出来了。不过朱琏并不是“全面发展”的政务高手,而是不知道怎么就成长为了一个理财高手。

    在军政大事方面,她也没啥高见,只能勉强应付。但是在为国理财哦,应该是为家理财方面,她的水平就很高了。

    现在的封桩库里面能攒出一万万的财货,靠得就是这位皇后娘娘能理财。

    而这位皇后娘娘理财的办法,其实也不复杂,就是积极投资金融地产——这两个行当来钱快,而且管理起来也不复杂。

    其中投资地产成功的诀窍就是低价囤地,身为一个老汴梁,朱皇后还会不知道高房价的厉害?所以在营建金陵新都的时候,她就提前布局,拿出封桩库的钱投资开发了几十条街——这些地产现在都长得飞起来了,不到十年的时间,都有几十倍的升值!

    而投资金融那就更简单了——大宋的金融业本就非常发达,而且在宣和之难前,大宋金融的中心就在汴梁!

    在当时的开封府城中,遍地都是质库、检校库、抵当所、长生库、社仓等金融机构。除了放贷收息之外,这些机构还经营者便钱(汇兑)、公据(票据)、钞引(证券)等各种各样的金融业务。

    皇后娘娘朱琏的娘家,也投资开办过质库!所以朱琏压根就是开封府金融圈的内部人,太知道该把封桩库里面的闲钱投给谁了。

    她贵为皇后娘娘,当然不会亲自去开“银行”了,但她知道在那群两手空空的逃亡者当中,谁能把“银行”开好了。她就利用垂帘听政时获得的权力,把封桩库里的余钱投给这些“银行家”。

    而朱琏在金融地产两方面的投资,又踩在了南宋经济腾飞的风口上了,获利那叫一个丰厚啊!

    现在南宋的工商业发展可比历史上赵构建立的那个南宋好太多了。

    而这原因也很显而易见,就是出了个赵楷!

    由于赵楷的出现,使得金贼对中原经济造成的破坏比历史上小的多,同时南迁到东南的北方工商业者又比历史上多很多。

    破坏小,死掉的工商业者自然少,可以迁移到南方的人就多。

    但他们为什么不好好在北方呆着呢?

    当然是因为赵楷推行的府兵制是建立在大规模没收私有财产的基础上的!

    虽然他在没收私人土地的同时,也努力鼓励工商业的发展。但是没收土地和在河北、山东、北京等地严惩汉奸和准汉奸的行动,还是极大的打击了工商业因为商人和士大夫地主其实是一类人,而土地又是最受欢迎的融资抵押物。

    在没收土地、打击汉奸和准汉奸地主的同时,工商业者的大量逃亡和破产,也就不可避免了。

    当然了,军工相关的产业肯定是例外的但总体而言,在过去的近十年间,赵楷和金贼合力推动了北方、中原工商业者的南迁。

    另外,因为新式火器的传入和赵桓特别重视海军(想跑啊!),来自海上的收益,也成为了南宋经济得以持续发展的动力——由北人南迁带来的经济发展动力是不可持续的,而由海外扩张带来的发展动力却是可以持续的!

    最后,赵楷的崛起还为南宋带来了难得的和平发展期!

    这些年赵楷在北方和金贼打得头破血流,南宋当然渔翁得利,不仅免于被金贼打劫,而且还顺便做起了买卖别看南宋在和北宋的互市贸易中买进了不少菜马,但是北宋、金国买南宋的手工艺品更多!

    但是这样的好日子还能持续下去吗?

    今天二圣临朝,群臣汇聚,就是要好好商量一下是不是要和北宋展开谈判?怎么谈?

    “官家,老臣以为可以恢复天策上将军的皇太弟之位,也可以继续向其发放600万贯的年俸但是天策上将军想要得寸进尺,臣虽年老,亦不惜与之一战!”

    东府大相公耿南仲耿老爷子在朝议刚开始的时候就亮明了自己的立场!

    他的身份,照例不应该那么早说话的。因为他的话一说,别人就的话就不好说了。

    但是今天的情况特殊,不仅是朝议,更是在向赵桓这个官家亮明自己的立场!

    右相张邦昌也立马发了言:“官家,臣也认为可以给天策上将军一个皇太弟不过这个皇太弟是永远不能变成官家的!”

    “官家,老拙也以为可以恢复天策上将军的皇太弟之位钱也可以给他。毕竟天策上将军驱逐金贼,恢复中原,劳苦功高,朝廷给他赏赐是应该的!

    不过他若有什么非分之想,臣愿亲率水陆两师与之死战!”

    还背着一个“大唐皇亲”身份,不得不夹着尾巴做官的李纲紧接着也亮明了立场。

    他的立场和耿南仲难得的一致,就是要钱可以,要当东南半壁的官家可不行他的皇太弟将来只能变成皇太叔,而不是官家。

    接着就是一脸病容,人也消瘦了许多的赵明诚哑着嗓子说话了:“官家放心,只要臣有一口气在,也不会让天策上将军成为金陵之主!咳咳咳”

    赵明诚的这个表态可不怎么让人放心啊!

    不过看这家伙快不行了的模样,倒是没机会当赵匡胤了!可是他死了以后,让谁当左枢密使呢?

    赵桓正在为赵明诚的接班人问题头疼的时候,和他一起共坐龙床的皇后朱琏忽然开了口:“既然给他当了皇太弟官家千秋万岁之后,若他还在世,哪儿能不让他当官家?”

    她这话一出口,朝廷上就是一片寂静!

    所有人都把目光投向了朱琏身边坐着的赵桓,赵桓脸色铁青,沉着声问:“诸卿以为如何?”

    “官家,天策上将军绝不可即皇帝位!您千秋万岁之后,当传位金陵王!”

    “官家,金陵王少年英才,文武双全,理应为真国本也!”

    “官家,臣也以为您千秋万岁之后,当以金陵王为嗣”

    “官家,老臣附议”

    底下的大臣们又是难得一致,全都支持金陵王赵谌在将来即位。

    赵谌今年已经18岁了,不仅封了金陵王的爵位,还担任了应天府尹的官职。虽然不是太子,但是朝中人人皆知其为国本嗣君。

    他现在也在崇政殿上,和一群叔叔站在一块儿,倒也英姿勃发。听到大家都支持他,却也没露出多少喜色,只是看着自己的母后朱琏。

    朱琏则是一脸的怒容,恶狠狠的看着下面这群支持她儿子当官家的“忠臣”。

    她当然知道这些“忠臣”的心思你们赵家兄弟争皇位,和他们的关系说大不大,说小却不小!

    说不大,是因为没有大到他们必须殉国的地步!

    因为赵楷当皇帝是有合法依据的!

    先帝有遗诏,而赵桓也愿意封他为皇太弟名正言顺啊!所以将来赵楷打进金陵城,大家伙儿只管迎新主。

    但是这个新主大家是不喜欢的——他不与士大夫共天下嘛!

    所以大家还是希望金陵王赵谌可以当皇帝,领导大家去和赵楷斗争,如果斗不过就算了。

    哦,他们这些当忠臣的就算了,大不了回家养老。他们都是忠臣啊!又没当过汉奸,只不过忠于赵桓而已,难道还犯了死罪?

    而赵谌和朱琏就惨了一旦撕破了脸,他们俩还能活命?

    赵桓似乎有些犹豫不决,他也知道赵楷很凶,但是又不甘心把皇位传给他!于是将目光投向自己的兄弟们。

    他的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