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大宋有种-第33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而现在轮到了今儿上午第一个向赵楷发问的朱松来见驾了。

    听朱松报上了官阶和差遣,赵楷就露出了非常惊讶的表情:“乔年,你是太学上舍生,还是重和元年的进士,入仕都十几年了,怎么还只是个迪功郎和镇监呢?”

    听见赵楷唤自己一声“乔年”,官场蹉跎了十几年的朱松马上就想起自己当初在开封府读书为官时,曾经同赵楷有过几面之缘没想到赵楷当了天子都没忘记自己!

    这朱松感动得眼泪就下来了!

    “官家,臣,臣才具有限,难当大任,而且吴国王重用武进士和能带兵的书生,而轻视臣这样的儒官,所以自靖康年来,臣就没有升过官。”

    赵楷心说:你在宣和之难前的官好像更大一些啊!官运那么差,应该不是才具不足,而是犯了什么大过,被降了级吧?也不知道是贪污还是办错了案子误杀好人了?

    不过没有关系,朕还是要拉拢你的,要让大家都知道,即便如你朱松这样无能昏聩的官,只要肯投靠朕,一样可以升官发财的。

    这叫千金买马骨!

    想到这这里,赵楷连连摇头,“这也太不应该了你朱乔年的文采还是很不错的,怎么也能胜任一个儒臣的!这样吧,朕身边还缺一个说书。不如就让你当吧,寄禄官先转到承务郎吧。”

    听到赵楷说的这些话,朱松都哭了!

    说书啊!不是在茶馆里面说书,而是崇政殿说书啊!

    而承务郎是京官啊!朱松的迪功郎是个最低级的选人,而且他这辈子也很难有机会改官,恐怕要永沦选海了。没想到现在居然一步登天,不仅改了京官,而且当了说书,今后的仕途可就一片光明了!

 第446章 赵桓你也当个巨儒吧(求订阅求月票)

    随着赵楷拿出了早就准备好的大兴儒家的“真道理”,第一次儒门大会顿时就变成了一个抛弃没落黑暗的伪儒学,争先恐后奔向进步光明的真儒学的大会了。

    特别是那个不怎么会办事,也不大会做官,学问更是稀疏平常的朱松,居然因为投奔真儒而一步登天,当上了崇政殿说书的消息在曲阜城内传开后,曲阜城内的大儒们都沸腾了。

    怎么可能不沸腾?他们说书的本事可比朱松强多了,四书五经、历代史书、民间故事、曲艺杂谈、诗词歌赋,什么书都会说,一年365天可以说得不重样!

    而且这些大儒们不仅会说书,还会当儒学宗廷的宗师、长老,还会当各路儒门分会的会长、副会长,还会当金陵六部的尚书、侍郎总之,只要是当官,他们全都会!

    当然了,他们都是品德高尚的大儒,视金钱官位如粪土。之所以要争先恐后的投奔赵楷,并不是因为他给出的高官厚禄,而是为了振兴儒学,是为了想效法先贤,仗剑传道,布仁义于四海,传美名于万代!

    总之,他们都是为了大兴儒学,为了天下苍生,为了人间正道而毅然决然的投奔进步、光明、正确的新儒学和真儒学。

    他们的行为,一定会名垂青史,为万世所敬仰因为赵楷已经打算把修史的工作交给儒学宗廷负责了。这些投奔儒学宗廷的真儒们以后可以自己写青史,所以史书上一定会为他们说好话的。

    当然了,前来曲阜参加儒门大会的儒者也不人人都是真儒,还是有个把混进大儒队伍当中的伪儒的。

    譬如耿南仲、吕本中、邵溥、李侗、程端中、李清照等人,在后来的儒学宗廷所修的正史当中,全都是贪恋南宋高官厚禄的伪儒,都是遗臭万年的儒门败类!

    不过即便知道他们都是儒门败类,赵楷这个宽宏大量的儒家学宗也没有将他们逐出大会,也没有剥夺他们的发言权,更没有将他们捕拿,而且还在第一次儒门大会胜利闭幕之后,让专人护送他们南返楚州——可不能让他们有分毫的闪失,要不然就坏了儒门大会“言者无罪”的规矩了

    而在安全抵达了楚州之后,这几个儒家败类不敢有片刻停留,而是日夜兼程南下,在四月二十一日这天,就抵达了风雨飘摇当中的金陵城。

    金陵皇城,崇政殿。

    大宋吴国王赵桓只是在自己日常办公和召见大臣的大殿里头,烦躁的走来走去。他只穿着一件紫色的半旧戎衣。在向赵楷称臣之后,赵桓就常以戎服示人,说是要卧薪尝胆,枕戈待旦,以求振作。不过他这些年日子过得舒服,也不怎么锻炼身体(也就是在自己家里爬爬山、走走楼梯,每天晃悠个一万来步),都已经发福了,窄身子的戎服一穿,更显得肥嘟嘟的,怎么看都是一头待宰的肥猪。

    这个时候,他已经有点“困猪犹斗”的意思了,明明知道大事不妙,但还是不甘心就此放弃。可是他又凭什么和重开大宋的一代雄主,兼儒学宗廷的第一代学宗赵楷相争呢?

    在召开了儒门大会并且成立儒学宗廷之后,赵楷已经有了拉拢天下读书人的工具和大义名分了。

    东南士林不说全都会投靠赵楷,但肯定会一分为二而且投靠到赵楷那边的儒生,肯定比继续拥护赵桓的儒生要多。

    耿南仲、吕本中、邵溥、李侗、程端中、李清照等人都在崇政殿中坐着,只是瞧着赵桓他们还是拥护赵桓的!

    耿南仲是赵桓的老师,一辈子就“教化”了这么一个不成器的弟子,怎么忍心背叛?况且赵楷、赵桓两兄弟之间的斗争并不血腥,大体上还维持着兄弟之争的那一份温情和体面。

    所以耿老爷子那么大岁数了,也就不考虑当贰臣的事情了。

    吕本中的情况和耿老爷子差不多,一大家子都得了赵桓偌大的好处,现在怎么能背叛?

    邵溥是大儒邵雍的孙子,程门高徒邵伯温的儿子,宣和之难前就已经出仕,一直都是太子一党的人物,赵桓当了官家后就让他做了户部侍郎,后来又当了户部尚书,掌东南财计多年,而且家中的子弟也都得到赵桓的重用,已经和赵桓进行了深度捆绑。

    程端中是程颐的儿子,但并不是个大儒,而是个南宋新军儒将,自靖康初年以来,一直担任军职,现在官拜枢密院左副承旨他之所以会北上曲阜,一来是因为其父乃是程颐,二是奉命北上探查军情。

    李清照自不用说,南宋砥柱赵文正公的妻子,怎么可能投靠赵楷?

    而延平先生李侗居然没有在曲阜投奔赵楷去求个官,倒是让人意外而且敬佩。他并没有出仕南宋,而是退居山田做自己的学问。就算投靠赵楷,也不算是贰臣,高官厚禄拿得心安理得所以赵桓在得知延平先生没有被赵楷的高官厚禄所诱惑后,非常感动,已经下特旨征召他为官,还破格提拔他担任了崇政殿说书。但李侗坚辞不受,真的是不为功名利禄所惑的高士啊!

    不过赵桓还是没有放弃,今儿特别命人将正准备离开金陵回延平山中隐居的李侗请到崇政殿,和耿南仲、吕本中、邵溥、程端中、李清照等人一块儿给自己出出主意也算是死马当活马医吧!

    可是事到如今,还有什么好办法?君臣数儒,差不多是凄恻对视。到了后来,赵桓连坐都坐不住了,就在大殿当中一圈圈的踱着步子不过看他的步履倒是非常稳,走得又快,走了快半个时辰也不喘,看来这个小胖子的身体还是很不错的。

    大家看着一个团团转的小胖子赵桓,也都心情沉重说实话,这个赵桓除了不会打仗,其他方面都还不错。东南地方在他的治理下可谓是欣欣向荣,百业繁华。

    而且赵桓的南宋(吴国)在军事也不算弱,海军天下无敌,陆军方面则是战无不胜,保持着百分之百的获胜率——南宋新军打败过入侵淮南的完颜宗弼,跟着海军一起打败过高丽,打败过越南,打败过占城,打败过真腊,打败过琉球岛上的什么天孙,还逼得日本国搞起了宋务运动。

    可是这个海军天下无敌,陆军战无不胜,经济繁荣富强,民生安乐幸福的南宋,现在怎么就要灭亡了呢?

    天理何在?

    想到这里,耿南仲终于绷不住了,一下站了起来,留着眼泪道:“官家!您可一定要振作啊!天策将军那是穷兵黩武臣等在山东都看见了,那真是百业萧条,民生困苦,根本不能和咱们这里相比。他哪儿有钱维持下去?他现在又成立了个儒学宗廷,又得大把撒钱!他哪儿来的钱啊?只要咱们能撑住,一年两年的拖延下去,他的钱一定不够,到时候他还拿什么和咱们打?”

    耿南仲说的话也不都是没根据的,赵楷的经济的确搞得不行可以说是兵锋所至,工商萧条!

    本来想拿下山东以后好好经营,多搞点钱。可是现在山东那边也不行了今年春天的时候还有不少地方闹起了春荒,看来没个三五年的发展根本恢复不了元气。

    所以赵楷的财政,依旧是非常困难的!

    替赵桓掌握财计的邵溥也附和耿南仲道:“官家,天策将军的财政的确非常困难而且他肯定已经下来出兵的决心,所以咱们千万不能再把财货往北方输送了,更不能把鄂州移交出去!”

    原来赵桓答应给赵楷的钱,现在还没支付。而且荆湖南路(包括鄂州)的交割也没完成整个荆湖最重要的鄂州,目前还在吴国手中。

    程端中也道:“官家,只要鄂州在手,长江中游方面就高枕无忧。而淮东方面的布防也固若金汤,北军根本过不来现在的关键还是守住淮西。”

    淮东一带水网纵横,还有淮河下游宽阔的河面为依靠,北军很难突破。

    而淮西之前因为有黄泛区的遮挡,非常安全,也就没有好好布防。不过问题也不大,因为突入淮西的北军也会被长江阻挡,很难过江。

    赵桓站立住了脚步,缓缓的回过头来,双目当中,都是忧愁,“人心呢?人心散了,淮河、长江之险就不可恃了不是吗?淮西水浅,抵挡不住北军的。而长江又那么长,根本不可能处处设防一旦沿江地方的士绅大量投靠北军,他们要过江又有何难?”

    是啊,守长江最难的就是守人心!

    因为出卖太容易,收获又太丰厚而且赵楷现在还有双分的大义名分!投降赵楷一点不必担心遗臭万年。

    崇政殿中,顿时就是一片寂静。

    也不知道过了多久,才听见一个胡建口音响了起来:“官家,看来咱们也要立一个儒学宗廷您不如也当一个巨儒学宗吧!”

 第447章 天理保佑南宋不亡(求订阅求月票)

    什么?也开一个儒学宗廷?

    这是要分裂儒学吗?

    不对,儒学本来就不统一啊!

    儒学又不是国家,从来就是学派林立,各讲一套。根本不存在天下儒门遵从一人号令的事儿!

    而儒学宗廷一旦出现两个及以上,那么宗廷的神圣性可就要大打折扣了。

    如果宗廷不再神圣,那么赵楷的大义名分就得减半打折了。

    赵桓和崇政殿内的几个大儒的眼睛都亮了,忽闪忽闪的看着有些木讷的李侗。

    不过李侗并不是为了坏赵楷的事儿才提出另立儒廷的,在历史上他学成之后就回家当地主,关门做学问。在家里宅了四十多年,也没想过要出仕当什么大官。

    他就是一个纯粹的儒家学者。

    他提出要另立儒廷的原因,其实是因为他认为赵楷所选择的儒学路线太片面、太繁琐,也太高端,还不一定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