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大宋有种-第33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平身,赐座都坐下说话。”

    赵桓连忙招呼三人落座,然后张口就问:“真有百万北军吗?北军现在已经打到哪里了?”

    “官家,”李纲还是一副成竹在胸的模样,“百万之数不过是诈称,实数未必有三十万。”

    “三十万”赵桓的脸色依旧铁青如黑。

    三十万也不少了!

    赵楷上回北伐燕云差不多也是这个数吧?金贼都没顶住啊!

    “官家不必惊慌,”李纲道,“金陵城高墙固,还布设大筒、火锅数百,足以抵挡百万大军。咱们不用着急,等赵楷大军渡江后,再水陆并进,断其归途然后就能等着他粮尽兵散了。”

    “可,可是皇后那边万一”赵桓对朱琏的抵抗意志是一点儿都没底!

    当然了,他自己要呆在金陵城内,面对城外的三十万大军,恐怕怂得比朱琏还快!

    因为朱琏被赵楷抓去后最多就是受辱!而他赵桓要是给逮了,那就是牵机药了!

    “官家不必担心,”李纲还是那么有信心,“有张相公和张副枢在,金陵城当万无一失!”

 第451章 金陵军民表示情绪稳定(求订阅求月票)

    赵桓知道李纲说的这些话可不是在吹牛,金陵城那可真是龙蟠虎踞的地形,固若金汤的城墙。

    守军虽然不多,但是城内有百万人口,其中壮丁不下二三十万大多是跟随赵桓南下的“国众”。

    赵桓虽然没有让这些“国众”当兵,但是在深感带兵文臣跋扈的他,在过去几年中,曾经大力扶植金陵城的弓箭社。每年都要举行弓和神臂弓大比——没错,赵桓允许金陵和江都两城的百姓拥有神臂弓!而且每年都举行射箭比赛,凡是取得名次的弓箭手(神臂弓手)和弓箭社,都能得到极重的赏赐。

    重赏之下,必有神射手啊!

    经过七八年的推广和训练,现在金陵城中的壮丁,几乎人人都能拉弓射箭或者使用神臂弓射箭。

    民间的弓箭、神臂弓拥有量也很大,弓就不说了,光是神臂弓就有数万张(金陵民间虽然允许拥有神臂弓,但必须由弓箭社负责保管,还必须进行登记)!

    金陵城的武库当中还存着纸甲十数万领,长枪五万根,长柄刀五万把,神臂弓三万余张,弓八万张,羽箭、木羽箭不计其数。如果全部用来武装市民,立即就能凑出二十万民兵。

    他们虽然不能出城野战,但还是可以登上金陵城墙守城的。

    另外,金陵城外的钟山之上还伏着五万大军等他们入了城,那就是二十五万守军。

    赵楷就算真有百万大军,也不见得能打下二十五万人坚守的金陵城吧?

    而且赵楷也不大可能有那么多兵,他总共六十万府兵,不可能一个不留全带着南征吧?

    就算他带个五十万人南征,也不可能一波流全去金陵城吧?他不得留兵在淮北占地盘?能有三十万人跟着他到金陵城下已经很多了。

    靠三十万人强攻二十五万人坚守的金陵城,是无论如何都不可能得胜的。

    况且南宋水师从江都出发,逆流而上两三天也就能抵达金陵府附近的长江江面,到时候打到金陵城下的北军后路断绝,军心还不得大乱?

    当然了,要让围攻金陵的北军军心大乱,金陵城中的军民首先得情绪稳定

    想到这里,赵桓自己的情绪稍微稳定了一下,低声道:“现在就怕金陵的人心浮动朕亲征在外,万一金陵人心动摇,皇后和张邦昌又压不住局面,那可就要坏事儿了。”

    说着话,赵桓就向李纲投去了殷切的眼神。

    李纲明白这个官家的意思其实他一早就向赵桓请过战,想要留在金陵府城内主持大局。

    但是赵桓死活不答应——这是因为李纲已经搞杂过一次了。于是李纲只能推荐左副枢密使张所留在金陵城充当“四壁使”。

    可是现在赵桓又担心张所压不住局面,所以又想让李纲出马。

    李纲也只好出班请奏:“官家,请准许老拙前往金陵府犒军。”

    “好好,”赵桓连连点头,“由李元枢去金陵,朕就放心了。”

    “臣领旨”李纲一边领旨,一边在心里嘀咕:官家您是放心了,可老拙真的不放心啊!没有老拙在江都盯着,您会不会又怂了。

    想到这里,他只好向何粟打了个眼色,何粟则轻轻点头,意思是他会盯着赵桓的。

    有了何粟的保证,李纲稍微放了点心,当即就辞别赵桓,只带少数亲随出了江都,又从瓜洲渡江去了对岸的镇江府,在镇江府换乘“菜马”,向着金陵城疾驰而去。到第二天傍晚,才入了金陵城的东门。

    不过入城之后的李纲,却被金陵城内的场景给惊着了。倒不是因为金陵城内的变化太大,而是因为完全没有变化。

    傍晚的金陵街道,仍然一如既往的熙熙攘攘。因为赵桓的“跑路需求”而赚了不少的金陵百姓,在街头摩肩接踵的涌动。城内的商铺酒肆、秦楼楚馆,全都照常营业,而且照样顾客盈门李纲都怀疑江北的赵楷是不是没有往金陵而来,而是转向江都去了?

    在靠近皇城的街头,偶尔有马队经过,马队上面的骑士都背着弓箭,挎着马刀、铁锤,一副如临大敌的样子,都急急忙忙的往金陵皇城而去。看来形势不妙啊!

    李纲也连忙往金陵皇城而去,入了皇城后,就直奔政事堂,才到政事堂门口,就看见张邦昌和张所二人急急忙忙的从门内出来。

    这两人看见李纲都是一愣。

    张邦昌问:“伯纪,你来得好快喜报才送出去啊!”

    李纲一听这话就更惊讶了,“什么喜报?难道赵楷退兵了?”

    张所摇摇头,笑道:“这怎么可能?是娘娘生了个皇子昨日刚刚临盆,六斤半的大胖小子!”

    李纲道:“那倒是好事儿北军的情况怎么样?赵楷的兵到哪里了?”

    张邦昌道:“北军已经到和州了正在江北扎营,刚刚收到塘报,连营扎了几十里,盛世非常浩大,怕是有几十万人啊!”

    张所也道:“我和张相公正准备入皇城去向娘娘禀报此事伯纪,咱们一起去吧。”

    李纲点点头,“好,一起去对了,金陵城内是怎么回事儿?”

    张邦昌和张所都是一愣,张邦昌问:“怎么?一切正常啊。”

    是啊,太正常了。都快打起来了,居然还那么笃定,金陵百姓的神经也太大条了吧?

    李纲皱眉问:“北军即将兵临城下,百姓们不惊慌吗?”

    张所摇摇头,“有什么好慌的?金陵新城中的百姓大半是汴梁子天策将军当年还是提举皇城司呢!”

    对啊,赵楷又不是外人所以金陵百姓的情绪非常稳定,根本不担心被赵楷打劫。

    李纲一听这话就觉得不对劲儿了这帮金陵百姓该不会准备迎新主了吧?要真是如此,那可就要坏大事了!

    想到这里,他赶紧跟着张邦昌、张所两人一起向皇宫而去。在东华门通报之后,三人就被内侍领去了朱琏居住的坤宁宫。

    而从东华门到坤宁宫的这一路,李纲也是越走越心凉因为皇宫当中,也是一片祥和,无论内侍还是宫女,就没人显得惊慌。

    这份镇定自若也真没谁了一点都不像是大敌压境的样子。

    哦,也许这些人压根就没把赵楷当成敌人!

    现在就不知道皇后娘娘是怎么想的了?李纲的心直往下沉啊!他知道朱琏和赵楷那是青梅竹马、两小无猜的而且朱琏的妹子还是赵楷的皇后!

    这关系实在是太铁了!

    她要是无心抵抗,“从”了赵楷,那金陵这一战可见打不下去了!

    朱琏虽然是“高龄产妇”,但是这次的怀孕和生产都非常顺利,所以产后的身体状况很好,就是有点胖了些原本就丰满的身体,现在更是丰满的不象话了,产前穿在身上非常宽松的衣衫,现在都有些紧身了。

    她的奶水也充沛的很,所以就没用奶妈,而是自己给刚刚出生的儿子哺乳。张邦昌、李纲、张所三人抵达的时候,朱琏刚刚给儿子喂完奶,正一脸幸福的在哄孩子睡觉呢!

    听见宫女通报,她也只好让人把孩子抱走,然后整了整衣衫,让人搀扶着去大殿的御座上坐着,等候三人入内参拜。

    朱琏看见李纲,显得有点惊讶,于是就问:“李卿,你怎来了?”

    “娘娘,是官家让老臣来的。”

    “所为何事?”朱琏笑着问。

    李纲道:“官家得到消息,南来的北军人数众多,所以担心金陵城中有变”

    朱琏点点头,“本宫已经知道北军人多了,据说有百万之众!”

    “百万之众是诈称”李纲一边说一边偷眼打量朱琏,发现朱琏一点不害怕,还笑嘻嘻的。

    朱琏看见李纲诧异的表情,笑着摇摇头道:“百万之众兴许有诈,但是几十万人总是有的不过本宫是不会害怕他们的。”

    是啊,有啥好怕的?

    李纲心说:你们青梅竹马、两小无猜你既是他的嫂子又是大姨子,大不了就是受辱啊!

    “娘娘,”这个时候张邦昌表情平静的上奏道,“臣刚刚得报,北军大队已经抵达江北和州,正在安营扎寨连营有数十人,看来兵力雄厚,不下数十万啊!”

    朱琏笑道:“本宫知道了,不就是几十万大军嘛。”

    李纲的心都要凉了,朱琏不怕张邦昌那个怂包居然也不怕!不会已经说好了投降条件了吧?

    看见李纲的表情,朱琏知道他误会自己了。其实她并没有和赵楷谈过投降的条件,而且她也不打算投降,她是宁死不降的!

    不过她本来就是吴国王妃,就是赵楷的臣子,也没有什么降不降的问题至于之前僭越称皇后的事儿,赵楷多半也不会追究。

    所以她也不怕赵楷的兵多,而且赵楷带来的兵越多越好!

    赵楷的兵要来得太少,金陵城中说不定有人会想要抵抗。若真的来了一百万,那就天下太平了。反正也打不过,干脆就不打了,让赵楷进城就是了。

    顶点

 第452章 李纲明白了不能让赵楷过江(求订阅求月票)

    李纲明白了,金陵城是不会投降的因为金陵城中上到吴国王妃朱琏、吴国右相张邦昌,下到居家过日子的升斗小民,全都把赵楷当成了天下之主。

    赵楷是天下之主,当然也是金陵之主。金陵城有必要向自己的主人投降吗?

    而且赵楷虽然带着“百万之兵”南来,但他从来都没有下达免去赵桓王位并且讨伐的大诏。他是迎接庄宗梓宫,以及避居金陵的庄宗后妃及诸皇子、公主北归的名义而来的。

    大宋的祖陵本来就不在金陵,所以庄宗皇帝的梓宫现在依旧没有入土为安。而在大宋祖陵所在的河南路洛阳府永安县,用来安葬庄宗皇帝的大墓也已经建好了,就等庄宗的梓宫抵达了。

    至于庄宗的后妃,本来就应该由庄宗皇帝的皇位继承者赵楷照顾。

    而那些皇子、公主,也不是赵桓的臣子,而是赵楷的臣子

    另外,还有许多跟随赵桓南来的赵宋宗子和大宋功臣、勋臣之后。他们是大宋的宗子和大宋的功勋之后,不是吴国的宗子和功勋之后啊!

    至于那些居住在金陵府的汴梁子们和宋州、徐州的普通百姓,本来就没有落籍金陵。赵桓为了拉拢这些“义民”,效仿东晋的侨州郡县制,在金陵府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