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大宋有种-第33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倒不错”朱琏点点头,“那么张卿有何打算?是想在金陵城归顺官家,还是想在平江府归顺官家?”

    张所眉头大皱,我除了投降,难道就没别的出路了?而且我之前带兵在铜陵和官家打了一仗,现在归顺过去,会不会被秋后算账?

    “娘娘,臣,臣”

    朱琏看他吞吞吐吐,便笑着道:“张卿不必担心你只要立点功劳,就能抵了铜陵之战的过错。”

    立功?张所眉头皱得更紧了,“娘娘,李元枢希望咱们能闭了金陵城门,多少抵达官家些日子,好让吴国王跑得远一点。”

 第456章 嫂子自有空城计(求订阅求月票)

    朱琏听了张所的话,只是一声叹息:“事情到了这个地步,李纲还没忘记大王,真也不容易了”

    张所只是一叹,也不言语了。

    他能把李纲的话带给朱琏,就已经仁至义尽了,接下去该怎么办?说真的,他也没主意了。

    朱琏见他不言语,又凤目流转,在大殿上扫了一圈,看见一群臣子和宗室都垂着脑袋不言语,心里已经有数了——这些人都不想趟这个浑水,因为他们也吃不准赵楷到底是怎么想的?

    这位大宋官家好像忘记下诏免去赵桓的王位和本兼各职了,而且也没说要悬赏捉拿难道是想悄眯眯的把这个亲大哥弄死?

    这事儿还是少掺和,免得马屁拍在马脚上,最后落个没下场!

    朱琏笑了笑,道:“本宫自会替大王挡着些官家的,不过不必关闭城门,以免影响百姓们的生计。”

    张所闻言就是一愣,心说:不关城门怎么阻挡赵楷?

    不过他是不会把这个问题说出来的他能帮着李纲带话,已经很对得起赵桓了。

    “大嫂,咱们开着城门怎么抵挡三哥儿啊?”

    张所不问,不代表别人不问。问话的是个粉粉嫩嫩的少年,十二三岁的年纪,唇红齿白,眉清目秀,体态欣长。

    这少年名叫赵相,是赵佶的第三十二子,宣和之难的时候他才三岁,封了韩国公。

    本来他这会儿应该在国子监上课的,不过现在是特殊时期,国子监停了课,他就跟着几个年长的哥哥当了根小尾巴,被带到坤宁宫大殿上来了。

    朱琏看了这个年纪比自己的长子还小的小叔子,笑道:“好叫三十二叔知道,你大嫂我也读过兵书,知道有三十六策,还会用空城计只要我的空城计使出来,你三哥儿纵有百万大兵,也不敢入金陵城的。”

    赵相一脸的不相信,“大嫂莫骗人了,事到如今,三哥儿必取金陵,就算金陵城中真有十万大军,也唬不住他了,一个空城计还有什么用?”

    朱琏笑了笑,没再和这小孩子多解释,而是把目光投向了景王赵杞、济王赵栩和益王赵棫这兄弟仨。

    “六叔、七叔、八叔,”朱琏道,“劳你们三位走一趟,去迎一迎三哥儿,请他暂住在牛首山脚下的西苑不要入金陵城,也让他的大军暂时不要入城。”

    “大嫂,这事儿恐怕不行吧!”

    “大嫂,三哥儿不会听咱的”

    “大嫂,三哥儿可是带着百万大军来的!”

    景王赵杞、济王赵栩和益王赵棫哪里肯接这个荒唐的差事?且不说赵楷和朱琏之间的关系是清清白白的,就算他们俩有什么见不得人的事儿,赵楷也不会因为朱琏一句话就不进金陵城啊!

    朱琏笑道:“只要你们把吴国府库和封桩库里面空空如也的情况告诉三哥儿,三哥儿就会暂时不入金陵城了因为他一旦入城,就得给底下的百万大军发犒赏了,一人发个一二十贯,就得拿出一两千万呢!”

    赵楷其实是在“众筹打仗”他底下的“百万大军”不拿他一文钱就自带干粮(上番途中的干粮),自备马匹、器械,有些还自备了府兵,跑来帮他打仗了。这些“不要钱”的府兵,实际上都是这场东南之战的小股东。

    如果赵楷兵败黎算他们倒霉可现在是大获全胜,赵楷怎么都得底下人一个满意的回报!

    如果赵楷拿不出钱,那就得允许下面的人去抢现在赵楷已经命令禁止抢钱,而且还宣称要秋毫无犯,还要保护东南士绅商人的私有土地。

    在这种情况下,他就需要很多的钱或者丝绸布匹这样可以当钱用的财货去犒赏三军了。

    “大嫂,”赵杞眉头大皱,“一两千万可不是小数”

    “是啊,”赵栩也道,“咱们拿得出那么多钱吗?”

    赵棫拧着眉头道:“若是拿不出来,就怕三哥的兵要进城来拷饷”

    赵楷的军队在打山东的时候把赵构底下的官员逮了去狠狠拷了一把,榨出了一千多万,也把名声给拷臭了

    朱琏倒是胸有成竹——这一看就知道,那么大,一定有很多料。

    只见她笑着道:“你们仨去和三哥儿说,让他在牛首山离宫等着本宫自会去和他说说钱的问题。

    你们再和他说清楚,吴国王的地盘原本一年有五千多万的入账,如果他还想收到这个数,就在牛首山等着!如果他想抢一次到手一万万都是可能的,但以后就没有了!”

    景王赵杞、济王赵栩和益王赵棫知道朱琏没瞎说,东南的财源在工商,在海贸如果猛抢一把,损失可就大了,以后许多年中,收入减少三分之二都是很平常的。

    景王赵杞道:“大嫂,小弟马上就和七哥儿、八哥儿出城去迎三哥儿!”

    济王赵栩补充道:“大嫂我们仨也不好两手空空而去啊!”

    朱琏笑道:“不会让你们空手而去的已经准备了百万财货。”

    益王赵棫则道:“大嫂,宇文学士赋闲在家已经几年了,不如让他跟着咱们一起去迎三哥儿?”

    在南朝代表赵楷利益的宇文虚中,在几年前就以观文殿学士提举宫观了差不多就是退休养老了。

    朱琏道:“行啊,三位叔叔就去请来他一起去吧。”

    “大嫂,小弟也想去。”小屁孩赵相对自己的这个三哥还是很崇拜的他可没少听说关于赵楷的英雄事迹!

    朱琏挥挥手,笑道:“那就一起去吧快些去吧!”

    三个赵家的亲王和一个国公也不耽搁,当下就告退出了皇城,去召集家丁,又找了宇文虚中,一块儿出城去迎三哥了。

    看见四人一起离开,朱琏又对张所道:“张龙图,你想好了吗?是在金陵城归顺,还是在平江府归顺?”

    张所眉头深皱,看来一直在思索这个难题。

    “娘娘,臣去平江府”张所道,“难不成是要请大王回来?”

    他的意思其实是去把赵桓“五花大绑”了请回来

    “不必请大王回来,”朱琏摇摇头,“不过镇江府、常州、湖州、平江府、秀州这几个州府,你得管起来!这两府三州加上金陵、江都,还有杭州、明州、越州,就是如今天下最富之地了官家南来,不就是为了这些地盘吗?”

    张所马上就明白了!

    赵楷兴师动众而来,不是为杀赵桓,而是为了东南的钱既然为了钱,镇江府、常州、湖州、平江府、秀州这几个州府能不能“全取”就很关键了。

    所以张所只要能把这五个州府控制起来别大乱,那之前在铜陵和赵楷对阵的事儿根本不算什么。

    张所大喜,马上向朱琏行礼道:“臣知道了,马上带兵出城!”

    “且慢”朱琏道,“张龙图你可知道李元枢和他的兵在那里?”

    张所回答道:“应该在宣州境内当日臣带兵先走,李元枢带骑兵殿后并收拾掉队的兵将。他和臣说了,如果沿江而进的大路被切断,他就推入宣州,绕道回金陵。”

    朱琏点点头,又对赵佶第十一子,祁王赵模道:“十一叔,你带上太平王去宣州找李元枢,如果能找到,就和李元枢一起保着太平王去江南西路。”

    太平王就是太平郡王,名赵谨,是赵桓的次子。朱琏安排他去江南西路,当然是想让他以后在江西为王了。

    另外,她让张所拿下镇江府、常州、湖州、平江府、秀州这几个州府,也是为了安排赵桓的三子赵训和自己刚刚替赵桓所生的儿子。

    就在朱琏忙着安排空城计和几个儿子(包括庶子)的时候,赵楷还远在铜陵——他的四个军,还有大量的装备、辎重、民伕,可不是说过江就过江的。忙活了好几天,才在长江上搭起了两座浮桥,把十几万人全部都渡过了长江。

    不过在全军完成渡江之前,赵楷已经派出李世辅带着最先过江的第二军所部沿着长江,向东推进了。

    而就在他准备率领完成渡江的全军向金陵府进军的时候,岳飞夺取江都和赵桓渡江而走的消息正好送到。

    “哈哈哈”铜陵城内的赵楷行在当中,传出了大宋官家的笑声,“赵桓跑了这下东南诸路,可以传檄而定了,金陵府城也是朕的囊中之物矣。”

    “官家,”跟在赵楷身边的虞允文这个时候提醒道,“吴国王现在还是吴国王,他手里还有精兵不下二十万还有两广、两浙、福建的地盘!朝廷应该怎么对付他?是不是要下诏革去其官职爵位,悬赏缉拿?如果官家念及兄弟之情,那也应该下一道明诏,将其转封去岭南。这样朝廷才能名正言顺的拿下东南七路膏腴之地!”

    赵楷闻言笑道:“你说的这些,容朕好好想想等朕到了金陵再做打算吧!”

    他其实不是要想,而是想去金陵和嫂子朱琏好好商量怎么整大哥的事儿,当然得听听大嫂的意见了。

 第457章 钱啊钱你到底去了哪里(求订阅求月票)

    在芜湖县城内的广济寺中,景王赵杞、济王赵栩、益王赵棫、观文殿学士宇文虚中,还有一个年仅十三岁的韩国公赵相,正在这处大宋官家赵楷的行在当中四下打量。

    其中三个年长的亲王,都对这座戒备森严的寺庙当中的布置感到了一点儿诧异这里的布置,用一句话来说,就是没有布置。除了公案桌椅等等,没有任何装饰和字画,也没有摆满了卷装本的书架。如果不是大堂外头插着象征赵楷这位天子的六根黑纛和两面白幡,赵杞、赵栩、赵棫他们仨,都不敢相信这里居然是那个才艺不亚于庄宗,而且酷爱书画的赵楷的行在。

    难道赵楷为了打天下当官家,连书画爱好的舍弃了?一心一意的就只剩下为父报仇,为国雪恨了?三个大宋亲王想到这里,就不住的点头佩服起赵楷的孝心和雄心了

    至于那个自打记事之后,就没见过赵楷的韩国公赵相并不知道当年的赵楷有多么热爱书画艺术,他的注意力已经被大堂外面站立着的一队班直武士吸引过去了。这些武士的年纪都很轻,都在二十岁以下,都有一副相当结实的身板,每个人的面孔都晒得黝黑,一看就知道经常在夜晚训练。

    他们的体力和站姿看上去都无可挑剔,每个人都披着冷锻全甲,携带着弓箭、直刀、铁锤、炸雷,手持长枪带着那么多的家伙,这武艺一定非常高强吧?

    赵相这个先皇之子生得太晚,没赶上“好时候”,在大哥赵桓办的小学、国子学里面又是文武兼修,而且以武为主。所以对书画艺术没什么兴趣,倒是很眼馋那些班直武士身上的冷锻甲,还想着和他们切磋一下武艺。

    正在赵相想要从大堂里面溜达出去找个班直武士打听一下,他们的冷锻全甲是在哪儿买到的时候,就听见院子外面一声发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