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大宋有种-第40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因为夷列没有兄弟,母亲萧塔不烟也已经去世,妻子又难当大任,所以就只能让耶律大石留下的老臣兵马都元帅萧斡里剌和自己的妹妹耶律普速完一起辅政结果这个遗命惹出了大麻烦。

    由于耶律普速完原本和萧斡里剌的儿子萧朵鲁不定了亲,可她却在跟随母亲萧塔不烟出兵会宁府,协助宋军打击金贼余孽的时候,被正在前线带兵的赵评给睡了。事后赵评又带兵抢走了耶律普速完——这是漠北草原通行的“抢婚制”,如果耶律普速完和萧朵鲁不定亲,倒也没有什么。

    一个愿抢,一个情愿被抢。而且赵评身为大宋皇帝的嫡子,也完全配得上耶律普速完。

    可这事儿却被萧斡里剌和萧朵鲁不看成了奇耻大辱当时萧塔不烟和耶律夷列还在,他们也没什么办法,只好咽下这口恶气。

    而现在,萧塔不烟和耶律夷列都已经不在,北辽大权都落在了他们父子手中,他们怎么肯和耶律普速完分享权力?

    可是耶律夷列的遗命已经在其生前,就由夷列的心腹送到了耶律普速完手中萧氏父子没有办法篡改遗命,只好煽动漠北的乃蛮人、阻卜人、鞑靼人作乱,还将不少位于漠北草原南部的棱堡(其实也是汉堡)交给了造反的乃蛮人、阻卜人、鞑靼人,从而切断了由漠南草原通往可敦城的道路。

    虽然漠北的乱子对强大的宋王朝而言根本不算什么,但是想要赵评“考”个好成绩,却也不大容易。

    出兵去打当然是没有问题的这群游牧部落遇上现在的宋军,还不一打就败,一败就跑?可是跑了以后呢?彻底消灭?还是怀柔安抚?是在草原设立都护府进行统治,还继续走羁縻安抚的路子?

    所以今天聚集在赵评府上的这些人一时间也没什么头绪。就在大家伙不知道该怎么“解题”的时候,就听见一阵环佩叮当,大家扭头一看,原来是赵评的爱妾耶律普速完到了。

    只见耶律普速完容色雪白,穿着一袭契丹长裙,将一副好身段完全衬托了出来,还算秀美的五官当中,自有一股野性和倔强之气。

    “见过大王”耶律普速完向赵评行了个福礼,然后就在赵评身边的一张椅子上落了座。

    这张椅子本来就是替她准备的!

    赵评把她勾上手的时候,其实就存了利用她平定草原的心思所以现在也不藏着掖着,公开让她参与进来了。

    赵评看见普速完,俊朗的面孔上露出了迷人的笑容,“普速完,父皇今天出题考我了要我平定漠北草原。”

    耶律普速完笑道:“哦,那大王可得好好考,争取中一个国本!”

    赵评道:“可是孤家一时想不到该怎么解题娘子自幼长在草原,可有什么想法吗?”

    “大王,”耶律普速完笑道,“妾身当然有些想法了!”

    她怎么可能没办法?

    在原本的历史上她可是当个西辽女帝的狠人!现在她虽然不可能当上女帝,但她也是漠北政权的核心人物。

    赵评笑道:“那就说来听听!”

    耶律普速完道:“这次漠北的乱子起来,表面上看似乎是萧斡里剌和萧朵鲁不在煽动但漠北诸部一下就动了起来,还是有内因的。内因就是妾身的父亲、母亲、兄长用棱堡和骆驼炮压制了漠北诸部二十多年,漠北诸部都已经穷得快疯了,变成了一群饿狼,而且数量繁殖了很多,已经超过了草原上可以养活的极限!”

    这场的乱子的根源,原来是草原上的人口太多了因为耶律大石、萧塔不烟和耶律夷列给了草原二三十年的稳定,特别是“汉堡”和棱堡开始在草原上批量出现后,极大的稳定了草原上的局势,各部也得以和平共处。

    但是二三十年的稳定之后,草原各部的人口膨胀过快,原有的草场已经难以供养那么多游牧民了毕竟中世纪草原上的生产力是很低下的。人一多,吃饭,哦,应该是吃奶(饭吃不着,肉舍不得,只能吃奶了)就成问题了!

    赵评笑着道:“知道原因就容易解了!”他一扭头对麾下的头号大将岳云道:“应祥,定两个出兵的计划吧!”

    “两个?”岳云问,“都打谁啊?”

    赵评道:“一个平漠北一个讨伐河中和波斯!”

    “大王,”岳云提醒道,“官家只让平漠北啊!”

    赵评道:“平漠北易,治漠北难漠北壮士长于厮杀,短于生产。杀光他们太麻烦,交会他们生产不可能。不如打服他们后,再带他们去打河中、波斯。这帮人有地方撒野了,草原上就能安稳几十年了。几十年后,草原就永为汉土了!”

    他笑着,目光灼灼的在堂下的党羽脸上扫过,“如何?孤王的办法还好使吧?要结草原的难题,答案却在草原之外啊!”

    “大王英明!”

    众人都众口一词,而且个个都挺服气的。

    赵评点点头道:“马屁不用拍得太早孤家只是拿出了办法,这办法能不能实行,就靠诸位了!诸位要努力为之,还要严加保密,莫叫他人坏了咱们的事情!”

    办法当然是好的,但是能不能成功,就看执行力了!

    如果说赵评拿到的卷子,既要考思路、办法,又要考执行力的话。赵论拿到的卷子就容易多了,这张卷子考得只有执行力——因为赵楷给他的定位,实际上就是“洲天子”,这个是不需要多少脑子的,关键就在执行力。

    在赵评等人还在为平定草原的问题发愁的时候,赵论已经给底下的心腹布置好了造船和招募水兵、严加训练的工作他得到的卷子不需要动脑筋,执行就是了!

    不过赵论和他的手下,信心还是挺足的,他们拿到的卷子更简单,这不正好说明官家心目中的储君不就是赵论吗?

 第539章 由一场考试引发的世界大战(求订阅求月票)

    “父皇,这是儿臣和儿臣郎党亲朋所制定的平定漠北方略,请父皇御览。”

    顺天府皇宫,赵楷日常办公和召见大臣的崇政殿内,前来觐见的赵论将厚厚一叠的线装本摆在了赵楷跟前。

    赵楷看着这叠线装本,再看看自己这个相貌俊朗,非常讨人喜欢的儿子,忍不住就皱眉啊不就是睡服草原嘛,用得着那么厚一叠方略?这事儿也不方便写成方略吧?

    而且你这个方略也太费时间了吧?二月份给你的“考卷”,现在都快五月了,你才把方略送上来你哥都已经去胶州快两个月了,已经雷厉风行的把黄岛宝船厂里里外外的整顿了一遍啦!

    可你才把方略定好,动作怎么那么慢?

    赵楷这个时候都有点失望了。

    依着他的想法,平定草原的路子应该是联姻加办学。

    联姻的事儿由赵评去办就行了,他人长得帅,又有钱有势,还会讨女孩子欢心,搞定几个草原女子还不是分分秒秒的?而且现在作乱的草原部落都是让萧斡里剌父子煽动起来的,本身没有多大的实力。如果不是萧斡里剌父子放水,他们连一座汉堡(耶律大石让人修建的也不是真棱堡,而是汉堡)都打不下来。

    不过即便有萧氏父子放水,这些漠北草原上的蛮族也打不下任何一座位于漠南草原上,由大宋府兵户驻守的棱堡——那可都是真正的棱堡,而且还都包上了红砖,棱堡外面都开挖了至少两道壕沟,沟里面还打上了尖木桩。棱堡的三棱台上都修了炮垒,架上了八两骆驼炮。

    就算北辽的契丹大军出动,也只能用围困的办法对付这些堡垒。

    所以这些草原部落闹事儿对大宋朝来说连疥藓之患都算不上,最多就是让赵论和耶律普速完无法依照耶律夷列的遗命治理北辽。

    这事儿说穿一点,无非就是北辽内部的权力斗争。如果耶律普速完肯退让一步,辞了北辽摄政,萧氏父子压根就不会让草原各部闹腾起来。

    既然耶律普速完不肯退让,那就让赵评带上几万铁骑去草原上转一圈,顺便再把漠北各部汗王的闺女给收了大不了再发点丝绸、铁器当嫁妆,这样一定就能把各部落拉拢过来。

    有了他们当带路党,再加上耶律普速完的大义名分,萧氏父子还能往哪儿跑?

    当然了,赵评也不能白辛苦,丝绸、铁器也不能白给。在上床的同时,教化也必须跟上。

    由于耶律大石、萧塔不烟和耶律夷列三代君王的努力,现在漠北草原上的儒学已经有点基础了。

    当然了,漠北儒学不是宋朝的版本,而是比较原始的版本,和西唐那边差不多,讲究的是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国人野人。也就是等级封建的那一套,对于啃不动“汉堡”的漠北部落来说,还是很香的。

    依着赵楷的想法,等赵评“睡服”了漠北各部,搞死了萧氏父子,接管了北辽政权,就可以让儒家宗廷进去办几家大书院。把漠北各部首领的儿子都拉去读圣贤书,等他们知道了儒家的好处,就会主动要求进步了。

    不过这些仅仅是赵楷的想法,而这场考试却是考赵评的如果他真的答不好,这皇帝还只能让赵论去当了。

    想到这里,赵楷叹了口气,开始翻看起赵评的答卷了。

    而赵评已经从父亲的脸上看见了失望的表情,心一下子就悬了起来,他也知道他交上去的第一份卷子有点迟了。而且根据他的方案,2年时间恐怕完不成啊!

    赵评心说:老头子不会因为答题时间超过规定就判我输吧?这可不行啊!

    “父皇,”赵评可不想轻易放弃,于是就开口替自己的方案解释了,“儿臣的办法虽然费时比较久,但是却可以一劳永逸的解决漠北这个难题,而且还可以一箭五雕,既解决漠北,又遏制西唐,还能打击到大食和罗马”

    这是个大方案!

    本来只是一场“皇储选拔考试”,却被这个大方案搞成了一场世界大战!

    当然了,“睡服”还是需要的,萧氏父子也是要弄死的,办学教化也是必须的。但这一切都是治标,并不是治本。

    而要治本,就得持续不断的从漠北草原往西方输出武力。

    因为漠北草原这旮旯武德过剩啊!

    这帮草原人无论信长生天还是信老版的儒家,都会造成人口和武德的双重过剩老版的儒家可没有以文御武,孔子自己都是力大无穷的勇士!

    而且老版的儒家还讲究多子多福,得可劲儿的生孩子啊!

    虽然大宋可以依靠棱堡和火炮对他们进行压制,但既然能压制他们,何不利于他们过剩的人口和武德去攻打大食、罗马?

    赵楷这十几年来可没少嚷嚷罗马威胁论!

    现在解决罗马威胁的办法有了,让草原上过剩的武士去打不就是了?

    另外,现在不是草原上蛮子过剩,东北老林子里面的野人女真部落人口也增长的比较快——出现这样的情况,一方面是因为大宋向这草原和东北山林地区提供了一个比较稳定的封建秩序;另一方面则是因为来自中原的铁器和农牧业技术输入那些地方后,明显提升了那里的生产力,使之可以养活更多的人口。

    这人一多,麻烦当然也就多了!

    而这个麻烦还是堵不如“输”(输出)啊!

    漠北、东北地方那么大,怎么堵得过来?输出才是正道啊!

    “你说一箭五雕?”赵楷这时抬起头,看着儿子赵评,“漠北、西唐、大食、罗马一共才四雕啊!还有一只雕是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