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大宋有种-第40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朝中一定有军政大佬在帮着他多半就是岳飞、李辅臣、董金刚这样的陆军大佬。真没想到,这些人平日里看着都挺忠心的,原来都是乱臣贼子!

    “张子正!”赵论马上大吼一声,“你赶紧去召集人马,好歹挡一下赵二郎和你三哥孤家要去黄岛护驾!”

    张子正一听这话,心里面直叫命苦啊!

    本来自家兄弟二人分头押宝,一个押赵王,一个押秦王,总有一个能押中的,这样老张家的荣华就能传承下去。

    可是现在秦王和自己的三哥却昏了头,要兵变夺位他们以为当今官家是省油的灯吗?那可是重开大宋的千古一帝!

    而且官家现在人在黄岛,那可是个半岛,易守难攻!进入黄岛的通道,早就在班直亲军的控制之下了,以第18军的实力,根本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占领黄岛。

    另外,黄岛附近的海面上还泊着1000条宝船。官家只要登上宝船,立马就能逃离胶州,要不了10日就能抵达南京应天府。到时候自可调兵平乱所以秦王赵评和张子颜都在自寻死路。

    而张子正身为张子颜的四弟,怎么可能不受牵连?

    虽然知道老张家的麻烦大了,但是张子正还是得硬着头皮召集底下的厢兵去抵挡浩浩荡荡开来的第18军,谁让他早就上了赵论的船呢?也不知道会不会让自己的哥哥给杀了?

    打发张子正去顶雷后,赵论马上就带着亲兵飞马直奔黄岛行宫而去,他得去当孝子忠臣啊!不仅要当孝子忠臣,还得当个爱护兄弟的好哥哥当然了,也不能装过了头,可不能说什么杀了儿子也把皇位传给兄弟的鬼话。

    “大郎,你怎么一个人来了?还满头大汗的二哥儿呢?他怎么没和你一块儿来?”

    黄岛行宫之内,赵楷看着一路飞马而来,还有点气急败坏的赵论,笑呵呵的发问,似乎一点都没察觉到有人在搞政变。

    赵论抹了把额头的汗珠子,又向前几步,一脸焦急的对“老糊涂”的赵楷道:“父皇,大事不好了二哥儿他,他欲效仿唐太宗行玄武门之事!”

    “唔?”

    赵楷听了这话,显得极为惊讶,“大郎,你胡说什么?赵评可是你弟弟啊!他怎么可能干出这样的事情?况且我大宋向来父慈子孝、兄友弟恭,怎么会出这样的乱臣逆子?”

    他这话一出口,行宫大殿中的一票忠臣都跟着一起点头,仿佛谁都不知道当年的“东华门之变”和后来的“两宋兄弟之战”是怎么回事?更不知道赵构那个倒霉蛋是怎么没的?

    赵论跺了跺脚:“父皇二哥儿领着张子颜的第18军来了胶州!这第18军是驻扎在登州的野战之军,在山东路境内调动是必须要行文知会抚司的。可孩儿身为山东路安抚使,却一无所知,这难道不是图谋不轨吗?”

    赵楷看来真是有点老糊涂了,到了这个地步还不相信呢!摇摇头就问:“大哥儿,你亲眼看见第18军开过来了?”

    “未曾亲见,”赵论道,“但是儿臣的十数名亲兵眼见二哥儿和张子颜率领大军而来!”

    “一定是搞错了,”赵楷笑道,“张子颜是朕招他来的朕想让他的第18军出征漠北,所以招他来问话。他多半在半道上巧遇了二哥儿,所以就一块儿来了。

    而二哥儿是秦王,又是漠北统军,北辽摄政,扈从众多,你的手下看到二哥儿带来的人多,一定误以为是张子颜率领18军官兵一起来了。”

    这怎么可能?

    赵论心说:二哥儿是从北京顺天府走陆路来胶州的,根本不可能通过登莱,怎么和张子颜巧遇?

    赵楷这个时候又问赵论道:“而且二哥儿为何要行玄武门之事?难不成你也和李建成一样,一心想要除掉亲兄弟?”

    赵论被赵楷的问题问得都傻了,玄武门之变的责任难道是李建成的?

    而且天地良心,他可从来没想过要杀掉赵评啊!

    “父皇,”赵论噗通一下就跪了,“儿臣从未有陷害亲兄弟的想法啊!”

    赵楷笑着点点头,“朕就知道你是好孩子起来,看座!”

    赵论松了口气儿,又从地上爬起来,在一张空着的椅子上坐了,心里还是非常不安啊!

    “十二哥儿!”赵楷看见儿子落了座,就回头对自己的十二弟赵植说,“你去迎一下二郎。”

    “臣弟领旨。”赵论起身行了一礼,转身就离开了行宫大堂。

    赵楷还是一副风清云淡的样子,仿佛真的不会有什么事儿发,看得赵论也怀疑自己的判断了。难道自己的手下真的都是不会数数的笨蛋?不知道两万多人的大军和两三千人的扈从区别在哪儿?不能啊

    他正琢磨的时候,赵楷忽然又发话了,“大郎,你觉得二哥儿在漠北干得怎么样?如果换成你,你有什么更好的办法吗?”

    赵论听见这个问题,乱成一团的思绪可就更乱了。

    老爷子到底是什么意思啊?赵评在漠北干得是好是坏,自己也不方便评价啊!至于换成自己这事儿怎么换?耶律普速完肯吗?没有耶律普速完帮忙,自己也拿不下漠北的大义名分。没有大义名分,漠北的契丹贵族是不会那么合作的,没有漠北契丹贵族的合作,怎么可能轻易拿下萧氏父子?

    当然了,如果没有耶律普速完,漠北也闹腾不起来,萧氏父子好好的摄政不当,折腾这些干嘛呀?

    “父皇,”赵论也不能一直不回话,只好硬着头皮道,“二哥儿在漠北干得不错,但是两年之期的确是过了”

    赵楷点了点头,没有说什么,而是继续盯着赵论。

    赵论知道,老头子要自己回答第二个问题。

    他没办法,只好斟酌着说:“父皇,儿臣儿臣如果受命平漠北,当以雷霆手段,集中数万铁骑及骆驼炮兵,奋进猛击,扫荡诸部,觉不会留下一点儿后患!”

    其实赵论早就思考过漠北问题他的想法是尽可能的多杀一些!这也是个狠人啊!

    赵楷心说:看来赵论还是适合去当东洲天子啊!

    可是对漠北草原和东北的野人女真,却不能一味杀戮。因为他们已经入了儒门,是普天之下的一员了,可以用来当天朝的藩屏了。如果都杀光了,谁能去远征西方?用中原汉人?成本太高了!而且他们不会游牧,很难跨越大漠草原啊!

    想到这里,赵楷只是轻轻点头,笑道:“大郎,咱们再等一会儿等到你二弟来了,再一块儿评论一番吧!”

    赵论眉头大皱了,这老二还能来吗?会不会带着第18军把黄岛行宫团团围住逼老头子下台啊?

    真是急死人啊!

    赵论似乎是误会赵评了,人家也是知道“父慈子孝、兄友弟恭”的,怎么可能带兵来逼宫?那不成了逆子了?大宋朝什么时候出过这种逆子?

    所以在等了约莫一个半时辰后,赵评、张子颜、张子正等人,就跟着赵植一起到了行宫跟着一起来到的只有几百骑,第18军的两万人并没有进入黄岛半岛,而是在胶州州城外安营扎寨了。

    看见兄弟、张子颜、张子正跟着赵植一起来了,赵论松了口气,但随即又觉得不对了因为18军怎么回事儿?他们去哪儿了?他们又是怎么到达胶州的?登州、莱州的兵马司为什么没有报告?

    如果这两个兵马司没有被赵评的心腹控制,那么问题好像就更严重了!

    难道是父皇下了密旨?父皇为什么要下这样的密旨?

 第543章 大郎你中了个天子(求订阅求月票)

    “大郎,大郎,你在想什么呢?”

    慈父温柔的声音,在赵论赵大郎的耳边响了起来,赵论这才发现自己走神了。他的好兄弟赵评已经行完了礼,还大马金刀的在一张椅子上落了座那张看上去帅得让人讨厌的面孔上堆满了奸诈的笑容!

    “啊,儿臣,儿臣在想西征金罗马的事儿。”赵论赶紧把话题往远征罗马这事儿上拉。

    赵楷轻轻点头,笑道:“好吧,那今儿就先议一议西征金罗马的事儿吧!论儿、评儿,你们俩谁先说?”

    赵论、赵评互相瞄了对方一眼,心里都明白:国本招聘的面试开始了!

    今儿在场的不仅赵楷、赵论、赵评父子三人,还有虞允文、吕宝山、岳飞、李辅臣等东西两府的四位大相公,还有赵枢、赵植、赵榛、赵椅等四王——他们是赵楷兄弟当中最有权势的四人!还有萧不言、胡宪、刘子翚、王中孚等四个儒廷宗师。

    既有朝臣的首领,又有宗室的首领,还有儒家宗廷的宗师,算是各方面的代表都有了。虽然谁当国本的最终决定权肯定在慈父赵楷手中,但是慈父赵楷肯定会假装听取这些人的意见这些人都凑齐了,说明“考试”已经开始了。

    一定得好好考啊!

    “父皇,”赵评笑着道,“儿臣年幼,是弟弟,还是请大哥先答吧!”

    现在是两兄弟坐在一块儿参加面试,所以先答题的人肯定占便宜——如果两个人准备的答案类似,后答题的人就显得在抄袭了。

    至于后答的人参考先回答的人所提出的答案,其实也没什么必要。

    因为赵楷提出的问题早就在两人的预料之中,该怎么回答,他们早就和幕僚、智囊们商量了又商量,讨论了又讨论,早就有了非常成熟的方案了。

    赵楷笑着点点头,对赵论说:“大哥儿,你先答吧!”

    既然赵楷开了口,赵论也就不礼让了,当即就站起身,向赵楷行了一礼,开口回答道:“父皇,儿臣遵旨。儿臣以为,欲灭罗马,必联合大食。罗马和大食乃是数百年的死敌,都欲灭亡对方而后快。在塞尔柱突厥入主大食国后,罗马国就屡战屡败,不断丧师失地,已经有了亡国之兆。可是金贼余孽粘罕、斜保入主君士坦丁堡后,罗马得到了火器和十万女真猛士,兵势骤强,这十余年来不断进击大食,已经抢到了许多地盘。再这么打下去,大食国恐怕就要灭亡了。

    如果咱们可以派出精兵携带火器以援助大食,大食国一定愿意为我前驱。有大食国的突厥精兵相助,西征罗马之事当可事半功倍。

    另外,西征罗马必然是持久之战,速胜是不可强求的,所以儿臣以为朝廷应该有10年乃至20年成功的长期打算。同时咱们还得精打细算,不仅要节流,还应该设法开源增收,这样才能以战养战,长久的维持下去

    至于如何开源儿臣以为还是得从同天竺国的贸易上想办法。据儿臣所知,这天竺之富,远胜于大食、罗马,而且钱多兵弱,物产丰饶,内部分裂,完全可以徐徐图之,不求鲸吞,只用蚕食。”

    赵论说得那叫一个头头是道啊!不仅说了军事问题,还提及了经济问题、外交问题和欺负印度阿三的问题,显得特别周道,

    在场的十二“贤者”听得都连连点头,看来都打算投赵论一票了!

    “评儿,”赵楷等赵论滔滔不绝的把话说完,才笑眯眯的看着赵评,“你大哥思虑周密,已经把能想到的都说了,你还有什么可以补充吗?”

    必须得有啊!

    要不然太子就让赵论当去了!

    赵评笑道:“父皇,儿臣以为大哥的办法太麻烦,而且太杂乱军事、外交、民政、贸易,哦,还有教派问题。最麻烦的是,还涉及到南帝的小朝廷。各种麻烦全都搅在了一起,牵一发而动全身,败一处而溃全局,实在不是妙法上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