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大宋有种-第43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个容朕想想”赵楷装模作样了一番,摇摇头道,“记不清了,年纪大了,记性不行了!”

    赵椅看了看自己的这个“状元三哥”,心里也不是滋味年纪不大呀,怎么就记不清事情了呢?这官家还能当吗?要不然早点内禅给太子吧!

    “椅子,”赵楷这时又看着赵椅道,“你之前不是和朕说过南洋无风区的事儿这处南方大陆地,应该是被无风区给挡住了,所以才没被发现。”

    赵椅愣了愣,“皇兄,臣弟和您说过这事儿?”

    “说过的,”赵楷道,“在洪武十七年五月十一日的朝会上说的那时盛新他们才回到南京,朕想派人南下探险,你就拿无风区的事儿搪塞朕!”

    还真有这事儿,赵椅已经想起来了。

    赵椅心说:三哥啊,你没糊涂啊!那么久的事儿你都记得那么清楚,怎么把古书的事儿给忘了?

    “大哥,”赵椅当然不能追问赵楷,只好转移话题道,“若是这个南方大陆距离爪哇国真的那么近,海上无风倒也不是什么问题,只要派出几条西洋口的水轮船去探险就行了。”

    西洋口就是马六甲海峡,那里也在无风区,也不是完全没风,但是风力很小,而且风向多变。完全靠风力航行的大帆船在西洋口的机动性很差,所以赵谌为了完全掌控西洋口的拦路收费业,就打造了一批安装了水轮的炮船。

    赵楷轻轻点头,叹息道:“看来这也算是谌儿的天命啊!你和他说了,这南大陆虽然不如东洲那么好,但也足够辽阔,而且气候宜人。若为其所有,当可传千年家国,这样朕也算对得起嫂嫂了!”

    嫂嫂朱琏已经不在人世了!她薨逝之前,最不放心的就是跑去南方瘴痢之地赵谌了

    赵椅看见赵楷面露悲伤,也跟着一起难过。长嫂如母这事儿对他而言,那可是真真切切的。他母亲明节皇后刘氏在宣和三年(1121年)就去世了,当时他才3岁,五年后父亲赵佶又没了。年仅8岁的赵椅就此没了爹娘,又身处离乱之世,全靠嫂嫂朱琏照顾,才没吃什么苦头。

    赵楷又叹了口气,将地图交给了赵椅,“椅子,你带着这图去顺化吧另外,再给大哥带些药材,让他好生静养。”

    赵椅接过赵楷递给他的世界地图,就起身告退了。按照计划,他这几日就要出发了,宝船也准备好了,现在就在等长江上刮西北风。

    从南京去顺化看这挺远,但只要风向对头,要不了一个月就能抵达。

    而赵椅则在洪武三十二年十一月初八这天,等着了西北风,便搭船离开了南京应天府的阅江门码头。花了30天时间,跑完了五六千里的水陆,终于在十二月初七这天,抵达了南帝赵谌的都城顺化。

    这座顺化城位于大占海口,也就是历史上曾经是中国和南洋海上贸易的枢纽的安南古城会安一带。

    因为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现在的顺化也发展的极为繁荣,这里不仅是贸易中心,而且还成了儒学南宗的“学术中心”。这座贸易城市之中的儒学气氛,那是相当的浓厚!

    顺化城堡内外,到处都能看见“天理”,或是“存天理灭人欲”的石碑或旗帜。而这些石碑和旗帜附近,必有一所儒家南宗管辖的书院天理堂或是大祠堂——祠堂本来是主要用于祭祀祖先的场所,应该由各个宗族自己管理,和儒家南宗的关系不大。

    但是自打“南帝出天理兴”之后,儒家南宗就开始插手宗族祠堂了。到了南帝南迁之后,就开始出现了诸姓合祀,并且由儒家南宗的天理堂管理的“大祠堂”!

    在书院天理堂和大祠堂的共同努力下,天南儒家势力,这些年可是越来越蓬勃了!

 第551章 天理昭昭就想回家(求订阅求月票)

    洪武三十二年十二月初七,顺天教化府。

    锣声响亮,马蹄得得。随着肃静回避的声音四下响起,大宋天朝的天南宣谕使东莞郡王赵椅的车马队伍,浩浩荡荡的在天南帝王的首都穿城而过。皮肤黝黑,颧骨突出,身材瘦削的天南民人们挤挤挨挨拥在大路两边,伸长了脖子张望,似乎想要一睹这位大宋椅子王和亲往大占口码头迎接的南帝赵谌的风采。

    南帝赵谌和椅子王赵椅两人相错半个马身,在大群天理骑士的簇拥之下,威风凛凛的穿过大占口商镇,进入号曰天南第一城的顺天教化府的城堡。

    赵谌极目四望,发现这座顺天教化府果然名副其实,城堡之内,随处可见书院、天理堂和大祠堂,这些和儒家南宗有关的建筑,无一不是高大气派,处处彰显着天理的至高、至大和至圣!

    街道两边的儒者也明显比大占口商镇要多,甚至比大宋南北二京街道上的儒者都要多!全都是身着布衣,头戴角巾,腰悬长剑,一副趾高气昂的模样。当赵谌、赵椅等人的队伍走近时,他们才会行礼揖拜,口中还高呼:“南帝出、天理兴!”

    整个顺天教化府城堡,到处都弥漫着儒家宗教的气氛。

    这天南儒宗一开始就走了教派路线,而不是学派路线。当然了,天南儒宗的教派路线并不是简单的跳大神,也不是和道教一样,去炼丹修仙,还构建出一个天庭神仙的体系,而是在理学的世界观(天理创造万物,万物皆有天理)的基础上,发展出了自己的“天启”理论,也就是“南帝出、天理兴”的那一回。

    虽然这次“天启”办得有点简陋,天理也没派出长翅膀的天使,也没降下什么经书。但是对天南儒宗来说,这次“天启”事件只要能证明天理的存在就足够了,剩下的可以自己编,不,是去发现!

    也就是说,“天理”是有的,“天理”是有意识的,“天理”是支持南帝和儒学的有这些就够了!

    有了这三条,天南儒宗就可以和天南地区的天方教、婆罗门教和佛教扳手腕了。

    因为天方教、婆罗门教和佛教的学者不可能借助“神”去反对“圣人”,而且也不可能证明“天理天启”的伪——谁能证明天理不存在?谁又能证明天理无意识?至于天理是否支持南帝和儒学,那得用“神意裁决”来证伪,也是发动战争!

    而信仰天理的军队,在过去的十几年间战无不胜,横扫了天南和南洋,天南一带的大国,除了本就是信仰儒学,现在更加相信的安南都护府之外,其余都挨了暴打,其中真腊和三佛齐的首都吴哥、末罗瑜,都先后被天南儒宗打破!而占婆国、渤尼国干脆沦为了天南儒宗的附庸。

    甚至在西洋(印度洋)方向上,天南儒宗的军队也一再击败原先的海上霸主朱罗王朝,还夺取了锡兰岛上的科伦坡港口(原本由天方教商人控制),并且将天理信仰传到了锡兰岛上。

    当然了,天南儒宗这些年的扩张,也不仅仅是为了传播天理信仰同时也是为了“收学费”和占地盘。教化嘛,当然得收费了,哪儿能让人白辛苦?

    所以那些皈依天理或接受天理保护的国家或者城邦,都得每年向天南儒宗教学费!

    而占地盘则是为了安置天南国人武士和控制海上贸易的要冲,以便收取更多的过路费和商税。

    而天南儒宗收取的学费、过路费和商税中的至少半数,都汇集到了天南儒宗总部所在的顺天教化府。其中的一部分,又变成了高大的城墙、宽阔的街道、气派的建筑和豪华富丽的宫殿。

    赵谌、赵椅一行,在建设的相当漂亮的顺天教化府城内又穿行了半个时辰,终于浩浩荡荡,锣鼓喧天的来到了天南儒宗总部,同时也是南帝宫城所在的“天理宫”外。

    和赵楷那边将儒家宗廷和大宋朝廷分成两条路线的做法不同,一共只有几十万国人的赵谌,可没有搞“政学分离”的条件。

    一开始的时候,他其实也想效法赵楷的做法,将天南儒宗和南帝朝廷分开。可是现实摆在那里,赵谌根本不可能同时拥有学派和朝廷两套系统,开销太大,需要的人手也太多——这可不仅仅是两套中央班子就够用了,儒宗、朝廷下面还有一堆机构和基层组织,拢共就这点国人,怎么可能都搞双份?

    所以赵谌在南迁之后,就选用了政治上封建,学派上集权的路线。也就是学派下基层,而政权只到天南八府的府城。久而久之,南帝的政权就渐渐虚化,而学派所管理的事情就越来越多了。

    到了洪武二十年后,南帝朝廷干脆关了张,天南儒宗就成了辅弼南帝,号令天南和南洋地区的中央机构,也就是政学合一了。

    一大群布衣角巾,腰悬长剑,打扮的和画像上的孔夫子差不多的“大儒”,都在天理宫外按照大小等级排列整齐,设立香案,恭恭敬敬的等候着。

    当赵谌、赵椅率领的大队人马抵达天理宫外的天理大街上时,乐手们就开始吹吹打打,还有几声号炮同时响起。同时还有这些天南大儒们异口同声的高呼:“南帝出、天理兴,臣等恭迎南帝陛下,恭迎东莞郡王殿下!”

    赵谌、赵椅对望一眼,笑吟吟的同时下马,略微谦让了一下儿,然后就是椅子王在前,天理南帝在后,昂首阔步的向天理宫内走去。

    天理宫的门脸修得气派,进去又是一座非常广阔的广场,广场的东面是文庙,西面是武庙,都是供奉文武先贤的那些为天理事业而成仁取义的“今圣人”的牌位,也都供奉在其中。这文武二庙,就相当于天南儒宗的大祠堂。

    而广场的北面,坐北朝南而建的,则是一座天理大殿!

    这可不是上朝的地方,而是讲道理的地方,相当于天南儒宗的天理堂。

    在天南儒宗的传播体系中,祠堂祭先人,理堂传天理。两者的功用不同,但却是二合一的存在。

    天理堂“通天”,直通南帝,而大祠堂“接地”,扎根地方宗族。两者合一,就让天南儒宗有了极强的组织和动员能力。

    而天理堂的儒者,往往是大祠堂的主持。

    赵谌一边陪着赵椅步入天理大殿,一边笑吟吟地介绍说:“二十六叔父,这座大殿是去年才落成的,可供千人在其中听道理每月的初一、十五,都会有上千人在此听道,极为壮观啊!”

    每月的初一、十五是天南儒宗的“听道日”和“祭祀日”,凡是儒门信徒在这两天,都得去天理堂听道理,去大祠堂供先人雷打不动!

    而在一月之中其余的日子里,儒门信徒还要早晚两柱香,用来敬天供祖。

    另外,凡是国人子女,一律要进入儒宗开办的书院念书习武。这些书院和大祠堂、天理堂凑在一起,就是“天理三件套”,书院的院长一般也是天理堂、大祠堂的管理者。

    除了祭祖、讲理、教化(教书)之外,天南儒宗的儒者们还负责济贫、救灾、主持婚丧嫁娶、裁决邻里纠纷等等事宜。

    当然了,这些“服务”统统都是要收费的!

    包括国人在内,天理信徒们都要将收入的十分之一交给天理堂、大祠堂和书院,另外,儒者主持婚丧嫁娶、裁决邻里纠纷时,还要另外收费。

    除了天南儒宗的“收费”之外,在天南儒宗治理下的国人、野人,还必须向各自的主公纳税或承担兵役。而这部分税收和兵役,则会一层层的向上缴纳,最后会有一部分交到南帝赵谌手中。

    此外,南帝赵谌还能从天南八府的商市、西洋口收费和依附天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