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大宋有种-第44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十五人,不问出身,一律授了从九品的修职郎。这个官是选人七阶中的第六阶,拥有这个官职的人,可以出任试衔知县令。

    可别嫌小在过去太学、武学和国子学的上舍生都得不到这个官呢!这得中了进士,还得排名靠前才能当上。

    现在十五个学生,有些人还没到上舍,有些人干脆是“开除生”,都直接授了修职郎,这可真是皇恩浩荡啊!

    而皇恩那么浩荡,这些学生当然得肝脑涂地,以死相报了。

    所以赵楷在给他们授官的同时,还给他们授了差遣全都是试衔知县,而且都是畿县的试衔知县!

    这畿县的知县要搁在过去,别说选人,京官都不一定能当得上!

    现在居然给这些连进士都没中过的学生去当了,这还能不要命吗?

    赵楷的丑话已经说了——守土有责!失地杀头!

    别的文官失地不用杀头,但是他们这些官不一样,都是立了军令状,自愿堵上人头,去为大宋朝守土的。

    根据赵楷的计划,开封府城周围的15个畿县(不包括开封、祥符两县)知县,将会全部替换成这批立了军令状的“爱国学生”。

    唔,不想立军令状?

    没问题,不强迫的不立军令状那就授低一级的迪功郎,去立了军令状的试衔知县底下当主簿、县尉和镇监(去守一个镇)。失地可以不杀头,但是战死疆场的可能性却比签了“杀头状”的试知县更大。

    当然了,也不是所有的学生都那么“走运”,立即被授了官职,马上就可以出城去为国家守土了——毕竟被赵楷“抓”来的三学生有小2000呢!

    赵楷也没那么地盘让他们去守啊!

    所以被授了试衔知县的只有15人,主簿、县尉一共授了30人,镇监多一些,授了72人,拢共只有117人被授了迪功郎和修职郎以及要命的差遣。

    其余的一千多人,则以将仕郎(这是选人七阶以下的官,理应授予奏补未出的官人)的名义,担任行营从事,也就是各种跑腿和候补炮灰——如果炮灰死了地盘没丢,那就替补上去!

    赵楷的亲征行营是草创出来的,只是委任了几个行营使和都统制、统制、正将等官职,填补进去一些军队。但是行营使下面的各个机构都没成立,而且也没有足够的官员可以填进去。

    所以这群自己送上门的学生,正好用来补这个缺口。

    有了这些能跑腿、办事、充炮灰的芝麻官,李纲等人再举荐一些中级官员,亲征行营也就可以真正运转起来了。

    另外,这帮学生当中还有许多武学生。虽然宋朝的武学生和武进士的军事能力普遍较差,但好歹懂一点军事啊!一时间指不上他们出城野战,但是却可以派他们去掌管开封府的民壮民壮入了伍也是军队,是军队就不能没人管。假以时日,这些管军的武学生中,说不定还能历练出一些可以带兵的武官。

    原来被赵楷拉进崇德门的这2000学生,并不都是倒霉的炮灰即便是炮灰,赵楷也会让他们当一颗有奔头,有念想的炮灰。

    现在炮灰们都被聚集到了延福殿内,一个个都没什么胃口,拉长着面孔,看着都很怕死,真是让人失望啊!

    赵楷嗯咳了一声,开始给炮灰们加油打气,灌鸡汤,画大饼了。

    “孔曰成仁、孟曰取义!”这回赵楷早就想好了说辞,没有用长时间的沉默来施加威压,“诸卿都是读圣贤书的,自当知道其中的道理。而朕也绝不会让仁义之士的血汗白流,也不会让仁义之士白担风险只要你们能守住所管之县、镇,等到金贼退兵之后,朕就给你们赐进士出身,给你们转官!

    试知县和监镇,一律转七官,由选人转京官!将来还包你们当朝官!授主簿和县尉的,视功劳大小转五到七个官将来必转京官!”

    听到赵楷承诺的升官奖励,刚刚还愁眉苦脸的人们,一部分已经有了神采这官家虽然疯了,但也真舍得给下面人升官啊!

    这富贵险中求嘛!15座县城加72个镇堡,总共87座城堡,金贼怎么都不可能全部打破吧?好像还是可以博一下的!

 番外之第十八章 怎么又有刁民反对朕

    宣和六年,十二月二十五日。

    开封府,城北厢。

    天色才蒙蒙放亮,马行街和广济河大街这两条繁华的街面两边,各种店铺商肆的掌柜们就招呼着伙计下了板门,准备开张做买卖。市声儿也起来了,送水送酒的驴车哗愣愣的碾过街道,早食儿的叫卖声也此起彼伏地响了起来,还有一些杂乱喧嚣的声音,似乎是往日中所没有的。当各处铺子的掌柜们揉着眼睛走出门儿的时候,就已经发现马行街和广济河大街相交处的一座军营外面,已经是人山人海了,其中还有不少穿着戎衣的军汉!

    开封府的城北厢就是开封府的外廓城北一带,素来是拱卫开封府的禁军营区汇集之处。特别是广济河北岸到开封府的外廓之间,几乎都叫军营给占满了。

    不过现在住在这些军营当中,并不都是兵士军将,还有大量的军眷和营伍子弟。依着宋朝的军制,当兵从军就是一份打卡上班的职业哦,一开始是,到了后来就不一定要打卡上班了,更多的时候就是占个名额,然后忙活自己的营生。

    至于军饷嘛,当然是要看情况的,那些整日和西贼打生打死的厮杀汉当然得给足军饷,要不然他们闹起哗变来谁受得了?那些能在西北战事中发达起来的将主,谁不是善于抚军的主儿?譬如那个长腿将军刘延庆,打仗的本事早就丢了,但是对待部下那是真好。要不然朝廷里面的那些文官能放过他这个坏了宣和北伐战事的罪人?真要弄死他,刘家将刘家军们闹腾起来,这局势可就更乱了。

    不过在承平日久的开封府这里,发军饷的规矩又不一样了。既然当兵的只是占个军额,然后忙活自己的营生,或是给禁军的长官们干私活,那么他们当然拿不着足额的军饷至于能拿多少,就得看他们应付了多少差事了。

    虽然没有多少军饷可以拿,但是开封府城内的营伍子弟们,大多还是希望能占个军额的哪怕一个饷都拿不着!这当然不是因为他们多爱大宋了,而是占了军额还是能得许多好处的。

    一是自己和家人的住房问题就解决了!

    开封府的房价那可是宇宙第一啊!别说当兵了,就是当官的买不起房子也一大把!

    但是只要占了军额,就能带着家眷住在军营里面,而且不用交房租——依着宋朝的军制,军士家眷都是可以随军住在军营里面的,当然是不收租的,而且军营房舍的维护、修缮费用,也都是朝廷拿出来的。

    所以只要占了军额,一家老小的住房就有着落了!

    二是占了军额后可以拿到一些物例和赏赐。

    虽然正饷和军粮拿不着什么,但是许多物例,比如衣料之类的,还是可以拿到的。要不然禁军将士应付差事,哄皇帝老子开心的时候就没军衣战袄可以穿了光着屁股接受校阅可不行啊!

    而且,大宋官家逢年过节,或是遇到什么大典,都会把禁军将士们集中起来“展出”一下,完事后一人发一份钱粮,这些钱粮上官一般是不克扣的这是官家从封椿库里拿出来的私房,再贪就说不过去了。

    当然了,除了这些好处之外,还有个潜规则也是非常重要的,那就是大家伙都默认了开封禁军天下最怂的人设。

    所以开封府禁军上战场作战的机会几乎是可以忽略的不过这种种好处,随着金贼东路军的步步逼近,都已经到头了!

    就在昨日开封三校学生伏阙上书的时候,三衙管军之首,殿前都指挥使高俅高太尉正式向三衙禁军各管军、指挥传达了护卫太上行宫南幸的诏令。

    根据高俅传达的诏书,三衙禁军需要调集五千名正兵,会同童贯的胜捷军和刘延庆的西军一起,护送太上行宫前往应天府。

    而且为了能让太上皇可以在应天府过节,行宫必须在五天内走完200里。所以诸军家眷一律不许随军行动他们当然可以离开开封府前往应天府,但必须自行前往应天府。

    另外,高俅还宣布余下所在册的三衙禁军官兵,从二十五日开始,都要四时在营,参加训练,并随时做好出城作战和布防的准备!

    这诏令一宣布,开封府城北厢的各处军营,立马就炸了锅啦!不管有没有轮到护卫太上行宫跑路的禁军兵士,都对诏令极为不满。

    护卫太上行宫跑路,不仅意味着自家在开封府的营生没有办法做下去了,还意味要丢下家眷——现在兵荒马乱的,天气又凉,你让一群老弱妇孺步行200多里去应天府,这得走多少天啊?会不会让金贼撵上杀了?

    而没有轮上护卫太上行宫的三衙兵,那可就更不满了。开封府城周围能打的不就是胜捷军和刘延庆的西军吗?他们要护着太上皇跑路了,开封府城谁来守?

    还要大家做好出城作战的准备?

    这是什么意思?守城都守不住,你还要出城这不上赶着去送死吗?

    这新任的官家莫不是疯了吧?

    大家伙心头的这个疑问,到昨晚上就被证实了!

    官家真的疯了!

    他连不杀进言上书者的祖制都不管了,居然拘了2000三校学生入宫,还宣布要带他们出城去抗金这不就是要借金人的刀杀上书言事之人吗?

    大家伙跟着这么一个官家,那还能有好下场吗?不行啊,可不能让太上皇跑了,他得继续留在开封府,带领大家伙抗金保命啊!

    也不知道有没有别有用心之人在后面操纵(应该是有的,开封府城内还有一批买卖做的飞起来的禁军军官呢!)知道官家已疯,大宋要完的三衙兵和军眷,这会儿都上了街了,还有一些占着军额的“大哥”在那里使劲儿的鼓噪煽动。

    “可不能让太上皇走了,他一走,开封府内就是没兵了!”

    “不能走啊!金贼都已经到了黄河北岸了,转眼就到开封府城外咱们的妻儿老小根本走不了!”

    “没错,大家伙只有齐心协力守在开封府,才能有活路!”

    “对,咱们去向太上皇请愿,不让他走!”

    “不能让太上皇走”

    “走吧,俺们现在就去艮岳华阳宫!”

    “走,走,去华阳宫!”

    艮岳又名华阳宫,占地面积很大,大到了开封府内城北部都装不下的地步,所以赵佶就让人把开封府内城的城墙破开,把华阳宫变成了一座横跨开封府内外城的宫殿。

    对了,那个延福宫也给赵佶搞成这样了,所以开封府内城差不多就废掉了,只剩下一座外廓可以依靠现在金兵还没来,倒是先方便了开封府北城厢的这些禁军兵丁和家眷去赵佶居住的艮岳外面闹事儿!

    当天色差不多完全放亮的时候,被煽动起来的三衙禁军兵丁和家眷组成的队伍已经像一股洪流,涌上了马行街,向着赵佶居住的艮岳而去了。在他们通过的街面上,不时还有看热闹的开封府市民自发加入进去,队伍越来越庞大,也越来越不可阻挡。沿街军铺里面驻守的厢兵,没有任何一人敢去阻挡,只是目瞪口呆的看着这股洪流,缓缓的涌向艮岳!

    “陛下,陛下,十万火急了那帮闹事的刁民和刁兵快到艮岳北门了!”

    气急败坏跑进延福宫的延福殿内向赵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