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大宋有种-第46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他是认识赵楷的!

    郭药师当初去开封府面圣的时候,赵楷是提举皇城司,两人当然见过面,而且还不止见了一面。

    而赵楷是什么人呢?长得不必说了,那叫一个玉树临风外加英俊威武。露出笑脸时那是温尔雅的大才子,板起面孔就是个豪气勃发的好男儿。

    而且看他的身材,估计脱了衣服就更让郭天女这个正当年的小寡妇喜欢了郭大妖女怎么可能抵挡得住赵大帅哥的魅力?

    别说郭天女挡不住了,全天下的小寡妇就没谁几个能挡住赵楷的魅力!

    而赵楷除了长得帅,他还是赫赫有名的才子!武双全,还中过宋朝的进士,据说还拿下了会师第一!而且书法、绘画、诗词歌赋,都堪称出众!

    这等才华,莫说郭天女,据说连开封府城内那帮见惯了才子的花魁行首都被他迷得不行啊!

    而长相和才华还不是赵楷最吸引郭天女的地方知道女儿为人的郭药师明白,赵楷现在拥有的财富和权势,才是让郭天女甘心拜服的最大原因。

    赵楷是大宋的皇帝啊!那可是天下最富有、最有权势的男人啊!

    出身常胜军这个朝三暮四的军阀集团,这些年来一直处于危险当中,非常缺乏安全感的郭天女怎么会不喜欢赵楷这样的“帅官家”?

    “郭药师,不认得朕了吗?”

    赵楷看见郭药师在发愣,于是一边冲郭天女招了下手,让她站到自己身后,一边笑吟吟的开口发问了。

    “陛下,臣,”郭药师这才仿佛被惊醒一般,向着赵楷行了个揖拜之礼,“外臣郭药师拜见宋国官家。”

    赵楷望着郭药师,笑着道:“郭药师,你知道吗?你的身家性命,已经在朕的手中了!你想不想好好活着?你想不想成为一州一郡之主?”

    郭药师闻言又是一惊,这才想起自己的命,儿子郭安国的命,现在都让眼前这个大宋官家给牢牢捏住了只要郭天女投宋的消息让完颜宗望、完颜宗弼知道了,他们可就有了动手的借口!

    这两个家伙本来就不信任常胜军,只是碍于常胜军倒戈的功劳,不方便下手。

    如果有了常胜军想要再次倒戈的证据,郭药师还能指望他们刀下留人?

    想到这里,郭药师赶忙跪倒在地,又一次大礼参拜,“罪臣郭药师,叩见陛下!”

    这回不是“外臣”,而是“罪臣”了。

    赵楷看着拜伏在地的郭药师,扭头向郭天女投去了赞许的目光,然后他又转过头,看着郭药师道:“郭药师,你既然在朕面前自称罪臣,那朕也不瞒你这个当臣子的,不妨和你说了。现在天下各路勤王之兵还没到齐,所以三山浮桥及黄河南岸一带,只有朕与高俅所领的5万兵马其实就2万出头这些兵马,守住三山浮桥一带已经绰绰有余,但还不足以守住黄河沿岸地区。所以只能虚张声势,吓住金人,你知道该怎么做了吗?”

    “罪臣知道,”郭药师忙答道,“罪臣就是陛下和高太尉亲率40万大军到了黄河岸边。”

    赵楷摆摆手,“不要说朕已到前线,只说高俅统兵至此即可朕还在开封府整顿几十万勤王大兵呢!”

    赵楷打高俅的招牌其实是为了掩盖开封府兵力空虚的真相开封府的三衙兵只有三万,加上赵楷自己的亲从官,童贯的胜捷军,刘延庆的秦兵,再加上一些杂七杂八的军队,总共也就五万人。其中的一万多人护着赵佶、赵桓他们跑路了。

    余下的三万多人还分了四份,赵楷带了一万多到了三山浮桥。宇虚中带了四五千去郑州、孟州虚张声势。还有几千人被分在了开封府城周围的各县各州冒充大兵。还留在开封府听李纲、宇粹中指挥的不过万余,而且还多是老弱。

    所以赵楷现在最怕的还不是金贼猛攻三山浮桥,而是以精兵强渡黄河后直扑开封府。

    哪怕只有万余金兵强渡黄河去打了开封府,都有可能造成兵力极度空虚的开封府突然崩盘!

    因此赵楷抵达三山浮桥后,就打出了高俅的旗号。虽然前线的宋军都知道赵楷这个官家亲自上来了,但是外人并不知道即时走漏了一些风声,外人也不会相信。

    所以郭药师真要回去和完颜兀术、完颜阿鲁两人说赵楷来了三山浮桥,还亲自上阵抓了郭天女回去淫辱,他们都不会相信的大宋的官家怎么可能那么凶?

    “什么?黄河岸边真有40万大军?”

    金兵大营之中,完颜兀术听见刚刚返回的郭药师的报告,当下就大吃一惊。

    边上的完颜阿鲁也不大相信,“不可能那么多吧?郭留守,你该不会是被高俅用虚张声势的法子给蒙骗了吧?”

    刚刚经历“丧女之痛”他当然不能说女儿在给赵楷当奴婢,天天被淫辱了,所以就编了个郭天女已经落水而死的瞎话,一脸哀伤的郭药师抹着眼泪道:“虚张声势想是有一点,不过南军可以在一夜之间把天成堡修建起来,人数肯定是不少的,没有40万,总也有20万。下官还瞧见南人在万年大堤的南堤后面修了许多营寨,还在南堤上面修建望台咱们如果想在三山浮桥以西河段渡河,恐怕也不容易啊!如果一次渡个三五百人过去,上岸后又得仰攻高堤,怕是很难取胜。如果要渡个几千人,船又不大够。下官建议,咱们还是先退兵回黎阳,等二太子的大军抵达后,再由开德府、大名府一带东渡黄河,然后绕到三山浮桥的南面以求决战。”

    郭药师现在提出的办法,当然也是赵楷关照的。赵楷也知道金贼是不到开封心不死,所以靠着在三山浮桥的布署和那点虚张声势,是挡不住金兵南下步伐的。最多也就是逼着金贼绕个道,不过赵楷不希望金贼从开封府西面绕道,因为那样会切断西军东进勤王的路线。依着赵楷的心思,金贼从东面绕路过河,才是比较有利的。

 番外之37 高太尉上梁山(求订阅求月票)

    金贼终于退兵了!

    虽然不是退兵回老家,也不是退回燕云,仅仅是从大伾山和天成堡以北10里开外退往黎阳县城,也就是退了20多里的样子。如果赵楷选个能见度比较好的时候登上大伾山的高处,还能看见完颜兀术所部的行军队伍正在逶迤北上,缓缓接近还在金贼控制下的黎阳县城。

    而在黎阳以北的汤阴,如今正屯驻着一支人数多达十数万的金人大兵——他们是完颜阇母、完颜宗望率领的金贼东路军的主力,在正月初四日就抵达了汤阴县城,随时可能大举南下!

    所以开封府的危机,大宋朝的危机,还远远谈不上解除呢!

    但是在宣和七年正月初六清晨时,兴冲冲登上大伾山的制高点,目睹金兵徐徐而退的赵楷,却还是兴奋的有点手舞足蹈了。

    “哇哈哈金贼退了,金贼退了,朕打胜了,朕这回是旗开得胜了,这下可好了,开封府暂时可保无虞了!”

    跟着赵楷一块儿上山一群文武大臣听见这位大宋官家的话,也纷纷向他道贺。

    “陛下英明神武,旗开得胜,金贼望风而逃,东京高枕无忧,臣为陛下贺!”

    “陛下文成武德,战无不胜,早晚可以直捣幽燕,收复失地,臣为陛下贺!”

    “陛下神机妙算,决胜敌前,乃太宗、真宗以来所未有之雄主,太上皇传位于陛下,实乃社稷之福,天下之福!”

    有人拍马屁,当然也有人泼冷水了。

    “陛下乃万乘之尊,如今只带区区2万兵马就过河阻敌,实在太过冒险,若稍有闪失,家国天下岂不危矣?”

    “陛下乃天下之主,治理天下乃是陛下的职责,领兵作战自有阃臣大将可以代劳。臣恳请陛下早日回京坐镇,总领全局。”

    泼冷水的是两个带兵来勤王的文臣,其中一人是个浓眉大眼,蓄着三绺须髯的白面书生,三十六七岁的年纪,名叫何栗,官拜徽猷阁待制知兖州事。

    还有一人是个高大魁梧的红脸胖子,看着有六十许岁的样子,但依旧精神抖擞,声音洪亮。这人名叫张叔夜,官拜龙图阁直学士,知青州事。

    这两位任官的地方都在京东路,距离三山浮桥所在的浚州、滑州很近,而且两人看来也是知些兵事的文官,所以反应很快,在接到勤王的大诏之后,马上就召集了数千人马日夜兼程的往开封府赶来了。他们在路过滑州、浚州东面的郓州时,听说金兵正在攻打三山浮桥,马上就意识到得把金人堵在三山浮桥以北,于是就改变方向,不去开封府了,而是去三山浮桥救急。

    两人是在郓州梁山泊附近遇上的,然后合兵一处,一块儿领着六七千人,日夜兼程往滑州赶,昨天晚上才抵达滑州境内,位于三山桥东南口汶子山堡。

    在汶子山堡,他们俩见到了刚刚就任知滑州事的王渊。从王渊口中,他们得知了一个差点惊掉下巴的大事儿——刚刚即位没多久,连年号都没来得及改的赵楷,已经御驾亲征到了三山浮桥,正驻跸居山,指挥2万余人的宋军在抗金!而且还和金贼打了一仗,居然还取得了大胜,歼敌三四千人在这场战役当中,大宋官家本人甚至还亲自上阵生擒了一个金兵大将(郭天女),真是神勇到了极点!

    听到官家如此神勇后的何栗、张叔夜可一点也不感到欢欣鼓舞。虽然宋朝的军事体系就是围绕御驾亲征设计的——在正常情况下,除了皇帝本人,其他人无论是文臣、武将、内侍,都不能拥有指挥大军和前敌地方的全权。

    但是宋朝的文臣同时又不大赞同官家亲征,认为不到万不得已,同时又有万全的把握,官家还是因为坐镇朝中,从“中”御将。

    最理想的指挥方式,就是由皇帝和一群熟读兵书,但从没真正见过战场的宰制重臣在朝廷上制定具体的作战方略,然后再画好阵图,交给前线的阃臣、将帅、内侍,让他们依图行事,不得有误。

    哦,对了,指定总领三军的大将也是大忌。

    比较理想的做法是由文臣任安抚(宣抚、制置使、经略使),以武将任都统制,以内侍监军,三人共同执掌调度指挥之权。同时再以文资转运使掌握大军的后勤(转运使的官一般都安抚使大,也不受安抚使节制),再以一群统制、统领、正将之类武将分领诸军。

    至于位于战区的州军府县的地方官,也不是宣抚、安抚这样的阃臣可以用军法督促,更不用说以贻误军机的名义撤换和治罪了。

    当然了,以上这套模式还是战争局限于一个安抚使路的情况下,如果战争蔓延到多个安抚使路,那就更混乱了。有时候会任命一个名义上总领各路的宣帅,有时候甚至连个宣帅都不任命,就让下面的各路直接听命朝廷而朝廷哪里能搞清楚前线的状况?当然是在瞎指挥了。

    也就是说,如果赵楷不到三山浮桥指挥,而是派何灌带兵过来,那何灌是不可能节制梁方平的,梁方平也不会听何灌的,而滑州、开德府、兴仁府、郓州等州府,当然也不可能接受何灌、梁方平的命令派出民伕。更不用是将滑州直接置于王渊这个大将的“军管”之下了。

    而这种前线没有统帅,军司不能军管地方的后果,当然就是大败亏输了要不然在原本的历史上,金贼怎么可能一路势如破竹就到开封府了?

    所以赵楷听了何栗、张叔夜的进言,也只能苦苦一笑,对二人道:“若无朕在此,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