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大宋有种-第4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中还有两个凶名赫赫的强镇,四镇总兵力怎么都有二十万人吧?

    现在的大宋号称“历代最富”,人口数量肯定也比唐朝时候要多,而且又在全民抗金的国战,河北这边拉出三十万人不算多吧?

    “大王,河北向来都不算富裕,特别是三易回河之后,河北这里水旱无常,产业凋敝,人口也流散了许多。”

    转运使蔡懋只好耐着性子向不懂行的赵楷解释,蔡懋叹了口气,又道:“现在金贼入寇,不仅使得民生更加凋敝,而且河北各地的州府军都要募兵守城,所以多少都得截留一些钱粮。所以今年交到运司的春税连往年的三分之一都不到现在已经是三月了,河北西路许多地方的春耕都没有进行,所以秋粮的收入也得大幅减少。臣估计以河北运司可以收到的钱粮,最多让大元帅府维持五万兵马。”

    “才五万?怎恁般的少?”赵楷一听这数目,眼珠子都凸出来了,“蔡大漕,你的运使是怎么当的?”

    蔡懋被赵楷一怼,也是一脸的冤枉,他的大漕干得虽然不算太好,但也不太遭,换别人来干,也强不了多少。

    这个时候赵楷一指吕颐浩,“你看看吕长史在燕山府路怎么干的?区区一府六州之地,还都是累经战乱的残山剩水,而且每个州府都很小,照样帮郭药师经营出五万常胜军和三十万乡兵!以河北两路的土地、人口,怎么都四五倍于燕山府路吧?三十万禁军怎么就养不出来?”

    是啊,按照“四大兵法”的标准,按照唐朝的标准,按照宋朝燕山府路的标准,就河北两路的七府、二十州、十一军,怎么都能有几十万大兵的。

    蔡懋这下可真没话说了,只好可怜巴巴的看着吕颐浩。

    而吕颐浩也一脸愕然,真不知该怎么和赵楷说了。

    燕山府路被宋、辽、金三方争来抢去,当然是残破凋敝的,根本比不了河北其他地方。

    但是燕山府路就是能养五万常胜军和三十万乡兵!

    你说这事儿多么神奇啊!

    “吕大漕,你说说吧,你在燕山府路是怎么干的?”赵楷当然容不得吕颐浩发愣,直接把问题出给他了。

    大殿之内,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到了吕颐浩身上,吕颐浩则是一脸的无奈——自己所保的这个大王到底行不行啊?怎么尽提些上下左右都不方便回答的问题?

    “吕大漕,你倒是快说啊!”

    赵楷见吕颐浩支支吾吾的,又催促了一句。

    吕颐浩被赵楷逼得没办法,只好头皮一硬,对赵楷道:“回禀大王,郭药师的常胜军都营田兵,和西军的营田弓箭手差不多,平日不必给多少粮饷,分块田土就是。点集出征的时候给一笔开拔物例,然后就是打赢了放抢这可不是堂堂王师啊!”

    “对,对营田!”赵楷摸着额头,“怎就忘记了?咱大宋也有营田制,西军的营田弓箭手人数也不少,六路相加不下十万!河北可比陕西要富庶,若是实行营田制,养三十万精兵不成问题吧?”

    这话问得下面的人哭笑不得,啥不成问题?问题大了!营田制得有田吧?没有田营个屁?可田从哪儿来?

    “大王,”吕颐浩又硬了硬头皮,小声提醒赵楷道,“没有田啊!河北这里的田土都是有主的,官田的数量有限,没有什么荒地可以充营田了”

    田都是士大夫家里的,怎么“营”啊?难道去没收士大夫的田?

    “率土之臣,守土有责嘛!”赵楷一挥手,“孤王在大名府不是从士大夫家中募集了孝子2000人?河北自古多孝子,而本朝又孝治天下,孝子一定胜过历代,会没有三五十万?”

    好嘛,三五十万孝子这可是真正的孝治天下啊!

    赵楷这时候又问吕颐浩、蔡懋、杜充等人道:“诸卿觉得河北哪个州府的孝子比较多?孤想在哪里试行营田!”

    吕颐浩和蔡懋都目瞪口呆,不知道该把这祸水往何处引,倒是杜充站出来道:“大王,若问河北各州郡孝子的数目多寡,当然是相州孝子最多了!不如就在相州试行营田吧!”

    相州啊!在场的官员们都是一怔,那可是韩琦韩忠献的故里,河北第一号名门的家乡!

    “好!”赵楷却重重点头,“孤早就听说相州儒风鼎盛,孝子极多,这次正好前去领教一番。”

    他顿了顿,又看着一众文武官员问:“孤还准备在相州、磁州、信德府、赵州、真定府等处募兵三万,诸位谁愿担此责任?”

    求收藏,求推荐!

 第七十七章 抗金不难,敢得罪于巨室(求收藏,求推荐)

    “大王,臣有话要说。”

    有话要说的还是军事参议杜充,这家伙虽然是大奸佞,但是当了军事参议后表现还是非常积极的。

    赵楷望了他一眼,问:“杜参议,卿又有何良谋?”

    “大王,臣建议此次募兵之重,当在相州!”杜充解释道,“相州自古以来就是用武之地,民风彪悍,好勇尚武,更兼相州豪门韩氏宽仁柔弱,纵容豪民。因此相州民风远比磁、邢(信德府)、赵等州及真定府彪悍,适合当兵从军的豪农众多!”

    “相州民风彪悍孤王倒是听人说过的。”赵楷轻轻点头,岳飞就是相州人啊,他手底下好像还有一帮老乡。而根据司马司的调查,岳飞的出身不过是韩氏门下客户也就是佃户!

    在别家的佃户能勉强支撑着活下去就不错了,可岳飞这个韩氏客户却练了一声的武艺,而且还会骑马!根据陈记的报告,岳飞去平定军就是当骑兵队正的。能当骑队正的主儿,马术还能差得了?而且岳飞也不可能走后门啊,他一定是凭武艺当上的。

    所以岳飞一定是武艺高强,并且精通马术的壮士!

    而自古都是穷文富武要是天天饿肚皮,饿得营养不良,发育不足的,你想学武也学不好啊!而且岳飞还是骑队正,家里要没马天天给他骑着玩,他不可能有这本事。

    所以岳飞家一定不会很穷,至少有别处富农的水准。如果相州有许多岳飞家一样的“豪农”,倒真的是相当不错的兵源之地。

    “既然如此,就在相州多招募一点战士!”赵楷看着杜充,“杜参议,卿是相州人,卿以为相州一地可以募集到多少兵丁?”

    杜充笑着伸出两根手指:“若大王信得过臣,让臣去相州募兵,给臣三个月,臣可以保证为大王募集到两万人!”

    “没有三个月,”赵佶一摆手,“一个月内先给孤王拉一万人来,其他的以后再说!

    另外,参议是文官,不知道兵丁优劣,得派个武官和参议一起去征兵!谁人愿意走这一遭?”

    “臣何蓟愿往!”

    站出来的何渊的长子何蓟,在赵楷的提拔下,他现在已经是个“假横班”了——之所以是“假”的,是因为赵楷无权委任横行官,他还没黄袍加身呢!所以何蓟的横行是私封的。

    “好!”赵楷点点头,“就拜托何统制了何统制可以从牙军和魏府军中挑选部、队之官百人,护兵五百同去。

    吕长史,从库房中再取二十万贯财货与何统制、杜参议为募兵之用。

    另外,此次相州募兵,当以何统制为主,杜参议副之!”

    赵楷这边没有以文御武之说!而且何氏父子可是赵楷的远从功臣,地位不是寻常武人可比。

    而杜充刚刚犯过大错,没有出门遭遇车(马车)祸或是喝凉水被呛死就不错了,哪儿还能染指兵权?现在正应该好好表现以赎前过!

    所以何蓟、杜充二人对赵楷的安排都没有异议,痛快的领了军令。

    除了他们二位,刘琦、马扩,还有亲从官出身的何天然和西军(韩世忠部)出身的王徒戈等人,也都领了差遣。刘琦去磁州募兵,马扩去真定府募兵,何天然去赵州募兵,王徒戈则去信德府募兵。赵楷给他们四人的指标都低,每人五千,而且还允许他们招募义军充数,但必须是实兵实数,不能玩虚的。

    另外,这四人也按照一兵二十贯财货的安家物例的标准,各领了十万贯财货,也得到了一批部下的护兵。

    这样一来,赵楷的元帅府库房中的财货就又少了六十万贯还真是花钱如流水啊!

    帅府议事已经结束了,大部分的官员都离开了大名府的王宫,各自忙活去了——现在各方面的事情可不少啊!一是迁镇相州,不仅赵楷的帅府要走,蔡懋的漕司,还有河北东路的提举常平司和提点刑狱司,以及由提点刑狱司主管的河北东路都作院(负责生产兵器)也都要一并迁往相州。有了这些衙门,这万一赵佶和赵桓都叫金人逮走了,赵楷就可以马上建立起一个“抗金朝廷”,来领导全民抗金。

    二是继续整顿和训练军队,魏县战后,赵楷的军队又有所扩充,正兵辅兵加一块儿,总数已经达到了三万一千多人。其中的五千人会留在大名府等待河北东路安抚使李禄前来接管,其余的两万六千多人都要跟随去相州。这又少不了一番整顿。

    所以大部分的官员现在都忙碌得很,只有没有什么实际差遣的杜充比较闲,哪怕领了相州募兵的差,因为手头没有什么差事要交代,就是等着出发而已。不过这也不是他在其他人都离开以后,仍然赖在大名府王宫的崇政殿上不走的原因。

    “杜参议,你有什么话要和孤王讲吗?”

    赵楷也没有离开,而是在埋头处理公文——也没什么要紧的事情,就是一堆晋升和委任差遣的文书,所以他现在就一边批阅公文,一边问话。

    杜充道:“大王,臣以为大王有话要问,所以才不曾离开。”

    “哦,”赵楷琢磨了一下,好像是有点话要问,于是就道,“杜参议,你和韩家没什么过节吧?”

    “没有过节。”杜充道,“臣是安阳人,早年曾在韩家开办的书院中读书,算得上半个韩氏门人,怎么会有过节?”

    “哦。”赵楷心说:你一定是在韩家的书院中读书时被某个韩公子欺负了,或者看上了韩家的小姐然后私定终身又被悔婚什么的所以现在想要狠狠报复吧?

    杜充不知道赵楷会有这种古怪的想法,他见赵楷不说话,于是就自己开口解释了:“臣是参议,又在河北地方为官多年,而且还是相州人士,自认为对于抗金之事,还是能提出一些建议的。”

    “哦。”赵楷点点头,心说:抗金的事儿我听岳飞的,你呢想说就说吧!

    杜充言道:“臣以为,抗金不难,敢得罪于巨室尔!”

    “得罪巨室?”赵楷抬头看着杜充,这家伙还真敢说啊!

    不过确实也是这么回事儿!

    天下的土地大部分都被巨室占有,赵楷要抗金成功就得搞营田兵——营田兵吃的是地租,而募兵吃的是税收。地租可以收多少?田税才收多少?前者起码多几倍啊!后者不仅收得少,还要层层分润,最后能真正用于军事的数目又得打个折扣。

    而要大搞营田兵,就必然要夺巨室的土地!

    而夺取土地肯定不会容易!

    赵楷想了想,又问:“你说的巨室是指相州韩氏吗?”

    “韩氏素来软弱,不值一提,大王尽管下手。”杜充道,“臣因为知道韩氏的底细,才建议殿下从相州开始得罪巨室但是别处的巨室,可就没有相州韩氏那么容易得罪了!”

    杜充把相州韩氏推出来挨这第一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