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妖魔鬼怪入我图-第28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只是若对方防备,或是具有特殊的仙术,这攻击可能无法触碰到仙人。”

    吴奇点点头:“的确。不过作为仙人,会面对这样一具竹偶不战而逃么?”

    黄天一愣:“那的确不会……”

    “这就够了。”

    吴奇道:“防守是最被动的,我们要出动出击,而且对手是幽王,装备了特殊剑丸的「大罗金仙」效果会更好。”

    他说了一番自己的打算,听得黄天眼冒金光。

    “属下明白了。”

 四百零二章 借头颅一用

    左相房玄龄坐在椅子上,他看着躺在床上的老友,目光沉静。

    杜如晦病情越来越重,如今已彻底下不了床,每天昏迷的时间远比清醒时多,太医署也束手无策,因其是寿命大限已至,天道限制,难以违逆。

    空旷的房间里,只有两个旧时代的老人。

    一个依旧坐着,另一个却已半身入土。

    “先王嘱托,传位于幽冥天子,此事除去先王,唯有裴先生、画圣、我知道。”

    房玄龄平静地说着,仿佛认为老朋友依旧能听到自己的话。

    “这是先王之阳谋,以整个大唐权柄,以这鼎盛国运锁住「虚幽王」,唯有他成为统治者,才不会背叛自己。”

    “比起无休无止提防虎视眈眈的幽祖,这才是一步化被动为主动的棋。”

    “这虽是计谋,但也非虚假。”

    年入耄耋的老人缓缓道:“大唐需要一个中兴之主,然而皇子们各有缺陷,却是少了许多魄力与能耐,无法面对神祇、三教与幽冥共存的复杂局面,也难以让大唐更进一步。”

    “不进则退,一旦大唐失去了锋芒,就很难再高歌猛进。”

    “因此先王主动邀约「虚幽王」,陈述全面利害,以天子躯魄为诱饵,让他难以拒绝。”

    “一个唾手可得的帝国,坐拥诛杀神祇的鼎盛国运,谁能拒绝呢?”

    “此事利在当代,功在千秋,若是能让幽族变成大唐助力,突破天缺就不再是空中楼阁,昔日秦始皇所未完成之巡天狩道壮举,也能在大唐这一代实现。”

    “只要利益一致,幽冥也未必不是助力。”

    “这便是先王遗志,普天之下莫非王土,普天之下莫非王臣,将幽冥纳入大唐版图,就如此前周围番邦一样。”

    房玄龄沉默了一会儿:“幽冥天子也的确是一名雄才大略的雄主,他一方面遏制幽王,另一方面也在励精图治,试图将妖鬼彻底归化纳入大唐律法之下,将目标转向外部,征讨众妙之门外的世界,开辟出一方神皇盛世。”

    “若是给他三十年,未尝不能真的做到。”

    “可惜,天道不许,不断降下天灾。”

    “以太岁幽王为首的一众幽王,也不想看到,太岁甚至因此而图穷匕见刺杀幽冥天子。”

    “一个混乱而分裂的大唐,才是幽冥之中其他幽祖和幽王所乐于见到的。”

    床上,杜如晦眼皮动了动。

    他干涸的嘴唇翕动,仿佛努力想要说点什么,但身体状况已经不支持这个弥留之际的老人做出这个动作。

    “三教对此态度不一。”

    房玄龄继续自顾自说着,目光里都是疲倦:“佛门只信奉灵山,穿梭于众妙之门众多世界,不在意世俗变革,只管收集婆娑世界功德,他们是最熟悉天道的群体,一向规避风险。”

    “道教向来是游离于朝廷,追逐超脱长生,却从未想过,以整个群体之力掌控天道。”

    “儒门……”

    这位当朝左相,一人之下万人之上轻笑了一声:“哪怕大儒之中,也盛行官位之说,奉行学阀之风,官场风气、党派争权彻底变成了儒士主流,就连国子监也不例外。”

    “虽然困难重重,但以我大唐之国运,依旧能震慑众神,敕令三教,制衡幽王,应对天道……”

    “唯有内部背叛的自己人,才能让国运之器停滞。”

    房玄龄缓缓转头,看向守在门口的两名大儒。

    诸遂良和虞世南一左一右,立于门口。

    当世再也找不到其他人,能让两位大儒为之充当卫兵。

    “非我族类,其心必异。”诸遂良只是说着:“左相却是受幽冥蛊惑了。”

    虞世南也道:“若是真正的天子,我等自然马首是瞻,但如今坐在龙椅上的却是一名伪君,其对三教不断收紧,封锁道门,纵容佛家,提倡兵家攻伐之道。”

    “兵者,死生之道也。”

    “外有难民流民,家破人亡,内有军人干政,朝堂大臣们噤若寒蝉,天道降灾,神祇愤慨,妖鬼肆虐……此乃取死之道。”

    “为重振大唐,必须有一名仁德天子来执掌大唐。”

    “而非一名幽冥来客。”

    房玄龄冷笑:“你们如此作为,无非是因天子抑制儒门,修士入朝为官、为舍人,大大削弱了儒士的权柄与影响力,并还在考虑妖鬼担任官吏,取代一部分儒士。再无最初文官治国之儒门盛况罢了。”

    “家国大义,背后都是权力之争。”

    诸遂良道:“左相亦是大儒,为何偏偏如此糊涂。术业有专攻,唯有儒门,才能振兴朝纲,历朝历代都是如此。”

    “魑魅魍魉入朝,只会让大唐变成一方妖国,最终沦为幽冥之国!”

    房玄龄叹了口气:“说到底,在你们眼里,儒门高于大唐,高于天下。道不同不相为谋。”

    虞世南道:“非也,此乃民心所向。各地百姓流民与义军进京,就是民心群向,请求罢黜幽冥天子,重回正轨。”

    房玄龄眼睛一凝:“义军果然是你们在背后策划……”

    “你们竟联合了太岁幽王!”

    虞世南脸上古波不惊,缓缓道:“君子不器。请左相今日就在此,休息一日。”

    ……

    京畿道外。

    画圣吴道子手持天子剑,携儒士,以大唐国运斩杀了蛊惑数以几十万难民的一众幽鬼。儒士们开始分头行动,以胸中文光映照天地,并且以圣人之言规劝安抚流民,避免进一步矛盾激化。

    然而此时,一名手捧琵琶的紫衣女子从人群之中现身。

    太岁幽王。

    吴道子手持天子剑,目光泛冷。

    太岁幽王轻轻弹奏,身后跟着两个男人。

    一个剃了头发,仅有一层浅浅青皮,他眼神桀骜,目露不屑:“亚圣么?吴道子,让开。”

    吴道子盯着对方:“楚狂陆通,没想到大大有名的地仙也最终皈依幽冥。”

    “天道不仁,来世不可待,往世不可追也。天下有道,圣人成焉;天下无道,圣人生焉。”陆通狂笑:“当年我与孔子也是这般说,现在再次送与你。”

    另一名男子道:“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吴道玄,放手吧,放手就不必被国运枷锁束缚。”

    他骑着一头羊,只是这羊完全是以木头雕刻而成,面目呆愣,然而脚下非常灵活。

    “绥山葛由……前周地仙。”

    吴道子脸色更凝重了一分:“七十二仙,到底还有多少皈依幽冥?”

    琵琶声响。

    太岁幽王拨弄了一下琴弦,蒙着眼的女人脸上露出一抹笑容:“他们只不过是挣脱了奴役的枷锁,得到的却是广阔自由。”

    “还不明白么?”

    “吴道玄,血肉苦弱,幽冥才是超脱天道之地。”

    幽王红唇翕合:“你到过天缺,难道还不明白么?所谓补天,不过是被天道软禁罢了。”

    吴道子只是横起手里剑,他背后高空,九天之上忽然坠下瀑布,尽数是墨汁所化,墨海之中显出一虎一龙,皆为笔墨所凝,气势昂扬,凶悍威严,皆为妖仙。

    “多说无益,邪魔外道,我乃大唐画圣,当一剑斩之!”

    剑光乍现!

    ……

    大明宫。

    天子看向头顶,阴云沉沉。

    面前,梁王李澈依旧在汇报前线:“……蝗群势大,监幽卫所见,十室九空,沿途累累白骨,百姓不是沦为流民,就是落草为寇,被盗匪携裹,损失比前线所发来的战报更加惨重。”

    “按照太史局推演,国运损失已过三筹……与监幽卫所见的确一致,灾区百姓大多逃往南方和海上,死者众多。”

    李澈脸色沉重。

    “知道了。”

    天子忽然问:“肃王剿匪如何?”

    “王兄在南方剿灭了数股流匪,安抚了南方百姓,岭南道与江南道接纳了大量难民,目前局势稳定,还在陆续送粮入京。”

    李澈一丝不苟地说:“此外,专卖局许叔静在南海神市筹集了约莫六十万粒辟谷丹,按照每一粒辟谷丹能维持常人十日不饿,哪怕按照惯例有五成火耗……这批辟谷丹足以安抚十来万饥民一个月。”

    “五成火耗?”

    天子冷笑一声:“这批辟谷丹由监幽卫发放,龙武卫辅佐,朕倒要看看,现在哪路神仙要伸手。”

    李澈只能说是。

    “此外,臣听闻道士吴奇主导,武当联合茅山,正在神市秘密炼造法宝,其比「斩仙飞刀」更强。”

    李澈从袖子里翻出一卷黄竹纸:“这是内应在吴奇身边所获的图纸。”

    他恭恭敬敬将图纸双手放在桌上。

    天子将其展开,映入眼帘的就是四个字「大罗金仙」。

    “好大的口气。”

    他定睛一看,纸上所绘为一尊竹制人偶,一笔一划非常考究,旁边还有一根粗壮铜箍竹棍,名为「如意金箍棒」。

    天子目露沉思之色,他一眼看出,这东西的确不简单。竹人体内竟然还有与真人一样的五脏六腑,看起来似乎是以陶瓷制作,以牛筋牵引连接,内里骨骼还以丝绸包裹。

    竹,刺,丝……

    “降魔六宝融入,这是对幽宝具?”天子恍然。

    李澈点点头:“内应那边也是这般说,仿造的灵山菩萨金身。”

    “还有这个东西。”

    他又从腰间取出一个巴掌大小的铜铸莲花宝座,小心翼翼放在桌上。

    “似乎是这东西的底座。”

    天子拿起一看,忽然脸色骤变。

    那小小的莲花宝座黏在了他手上,上面显出诡异的虹光,渐渐融化开来,将这一方天地之地都暂时屏蔽。

    “魔器「往世莲华」!”

    天子怒喝:“遍在者毗纽笯!是你!”

    空中响起一个轻笑:“幽祖怕是忘了一件事,国运王道之力之所以可以压服天道之下一切,就是因其短暂而璀璨,天道便是如此。这是替天行道啊……”

    “为了整个大唐,为了幽冥,为了这一方世界继续均衡,借幽祖头颅一用。”

    孟长歌从李澈身体里迈步而出。

    他依旧背负剑匣,手持一方拂尘,脸上依旧带着笑容。

    天子对后面的李澈怒目而视:“庶子你敢!没想到是你!李隽原来是在和你演戏!”

    李澈却是平静道:“或许未来某一天,大唐会有一名幽冥君主,但不是现在。婆娑世界目前需要稳定。”

    天子此时反而渐渐冷静下来。

    他对朝廷众人一直都非常提防,因为他很清楚,盟友只有裴旻、吴道子与房玄龄三人而已。

    任何大儒,都可能立场左右。

    然而他唯一的盲点就是普通人。

    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