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逆天好运公子白-第15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季氏族长一进门,先是被熊熊炭火烤得往后缩,紧接着立刻脱下鞋子追了过来!

    “你看看你都成了什么样子?!老朽打小就教你勤政,你便是这般!”

    郑王挨了两下才明白过来发生了什么事,一边跳着脚跑,一边遮住脸怒吼:“你别蹬鼻子上脸啊!孤念你年迈孤苦,故意让着你罢了!”

    季老自是更怒!

    “荆山国如今什么情况,你但凡用脚趾头想想,也能明白好歹!你偏要!偏要去伸手!”

    郑王挨了打,又羞又气,扯着嗓子叫个不停:“这无主的大饼还不是看谁动作快!你们这群假正经!又贪吃,又张不开嘴!我呸!”

    于是,老头子近战武器就成了远程投掷武器。

    “啊砸!”

    为了防潮特意穿的厚底鞋,直接砸到了郑王脸上!

    “孤不活了!活不下去了!”

    郑王鼻血混着口脂糊了一脸,这么叉着手扑过来,还蛮吓人的!

    只是他运气不好,被身上的华丽披帛给绊倒了!

    “咚!”

 第241章 匠人耒

    春风大概是效率最高的粉刷匠了。

    寒冬过去,眨眼又到了春耕时节,凤凰台内外一日绿似一日,白景源却一日愁似一日。

    没办法,期望有多大,失望就有多大。

    犁的确造出来了,造价暂且不说,单说这犁想要用起来,就必须两头牛才拉得动,那些贵族家还好,那些普通人谁用得起?

    春耕的时间就这么短,为了达到他的要求,避免受罚,那些家中地多的人家,几乎全家老小齐上阵,整天都泡在地里头,累得几岁的娃娃坐在田埂上哇哇的哭,让人看了实在不忍心,可他除了逼着人们勤劳一些,还能怎么办呢?

    实在是王都的懒骨头太多了,大好春光,去年的时候竟一个个的躺在屋门口晒太阳!

    那种随缘的耕种习惯,怎么能行呢?

    想要的犁没有造出来,想造锄头,匠作司那边又说没有那么多铁,回宫问太后娘娘要,娘娘又说接下来几年或许都要兴兵事,铁要留着造武器,绝对不可能用来造农具。

    这个时代开矿,大多只开那些裸露的矿,根本不可能去挖掘地底下的那些,产量自然有限,技术达不到,哪怕能探清矿脉所在,他也没法用人命去填。

    而且,如今的冶炼技术不够好,那些铁,必须得用铁含量极其高的矿才能冶炼出来,这又进一步的限制了铁的产量,他不懂相关技术,明明有思路,却无从下手。

    “大王、这个、这个饭得一口口吃”

    就连一直都在研究农事的秧,都觉得他异想天开。

    楚国水流纵横,山也不少,土地大多分散,不像以农耕为主的赵国,到处都是肥沃的平原,所以楚国于农业方面,并不算太强,国人想要保障基本生活,都还需要靠着渔业以及狩来找补。

    以前除了一些大世家能从赵国弄来先进的农具,普通国人只能使用木质、骨质和石质的耒耜,连锄头都没有,因为冶铁行业还不够发达。

    近些年冶铁行业渐渐发展,铁器慢慢被应用到生活当中,也不过是把原来木质的耒耜镶了一道铁边,好在翻地的时候省点力气。

    就这,还得那些家底殷实的,才用得起。

    短短一年不到,能把赵人的造犁技术破解了,还节约用料造了出来,已经很了不起了,大王竟想造出用人就能拉动的犁,还是单人就能拉动的那种,怎么可能?

    对于大王的烦恼,所有人都不理解,觉得他对匠奴的要求太高了。

    “秧啊!你说我们人,比之虎豹如何?”

    白景源并不直接解释,而是绕了个圈。

    “虎豹力大凶猛,想要杀,非勇士不可。”

    秧不知他打算如何辩解,只循规蹈矩的回答,然后认真的看着他。

    “就算是勇士,又有多少人能一对一的战胜它们呢?”

    这样的人,可谓凤毛麟角。

    秧不答,也没法答。

    白景源又道:“我们人类之所以能活得好好的,拥有城池、耕地,把虎豹这些力大无穷的野兽赶回深山老林里去,就是因为,我们拥有智慧。是智慧,让我们懂得使用工具,又是工具,让我们比虎豹更强。所以,我们能通过工具,战胜虎豹,为什么不能通过工具,战胜板结的土地呢?”

    见所有人都不答,白景源声音大了许多:“难道我们人类,是天生就会使用耒耜的吗?既然有耒耜可以帮助我们翻地,有犁可以帮我们省力,那孤想要这样的犁,又为何造不出来呢?所需要的,无非就是铁木罢了!所难的,无非是技术罢了!现在没有人做出来,难道永远都没人做出来吗?”

    众人不再低头装鹌鹑,全都抬起头看他,眼里都有了激动的色彩。

    难得灌一回鸡汤,白景源自是不会放过这么好的机会,又叹口气,这才用正常的声音道:

    “想要发明创造,的确很难,但如果千千万人,同时盯着这个目标,努力一年两年十年二十年,难道还会一点改变都没有吗?”

    “大王说得是极,是我等目光短浅了。”

    今天在场的,不仅有秧、公孙去疾,还有那些属于他的臣子,和得力的匠人、奴仆,这些人对他一向是信服的,之前提出质疑,也是因为好不容易造出了犁,不仅没有得到大王的夸赞,反而还得到了一堆的挑剔,心里有点委屈,也有点不服气罢了。

    白景源并没觉得自己承受不起他们这句夸赞,继续给他们打鸡血:“昔年,匠人盘只是个鞋匠,还是专门编草鞋的鞋匠,谁又知道,有一天他会成为造纸坊的大管事,得到孤与太后娘娘的信任呢?难道以前,你们听说过纸吗?”

    在场的匠人,谁不羡慕匠人盘?匠人盘如今的地位,几乎就是他们奋斗终身的目标了。

    因为匠人盘虽然没有去了奴籍,他的儿子,却被免了奴籍,待到成年,凭着这一手祖传的造纸术,说不定还会得到大王的封赏,成为有爵位的贵族呢!

    当一个人跨越了阶级,那么,他在这个时代,就脱胎换骨了。

    “大王!大王!奴奴、奴奴定要、定要为大王造出那种、那种犁!”

    跪在边上的匠奴激动得满脸通红,磕起头来“砰砰”作响。

    这是去年夏天从赵国买来的木匠,名叫耒,他不是结巴,只是刚学会楚言,还说不利索,又被白景源打了鸡血,激动加紧张,一张嘴就更是磕磕绊绊了。

    也不怪他如此,他和他的两个儿子因为干活的时候太入迷,以至于主家小公子溜进匠作房玩耍,他们都没发现,小公子伤了一根手指头,他们就被主家发卖出来了。

    发生了这种事,对匠奴来讲,可以说是一辈子的污点,就算被其他主人买去,也会因为这个被人看低。

    原本背井离乡,他们都很难过,没想到到了地方,几经转手,竟是到了楚王手下,还是为楚王造犁!这简直就是意外惊喜!

    这大半年,他们一家三口几乎夜以继日的工作,就为了得到大王的赏识,好让他们摆脱昔日的污点,没想到大王却对他们的成果那样不满,刚开始他是十分难过,甚至还有点气愤的,觉得大王这是外行干扰内行,屁都不懂,如今被大王一开导,就完全不一样了!

    这是一个惯会创造奇迹的大王,看不上他们这些只知道循规蹈矩的匠奴,也是正常。

    不过没关系,如今大王已经给了方向,只要努力,一日不行,就两日,两日不行,就三日!

    我迟早可以的!

    匠人耒的眼里满是希望!

 第242章 大王的烦恼

    灵川日夜不息由东入海,白景源坐在河边厚厚的草垫上,杵着下巴看原野里劳作的人。

    天还没有彻底暖和,今天是阴天,幸好没什么风,不然他怕是也在这里坐不住。

    在他手里,是长长的竹竿做的鱼竿,在他身边,是瞪大眼睛跪坐的孩童这些出身并不高贵的孩子,并不习惯,也并不喜欢贵人们的礼仪,可为了讨长辈欢心,他们还是努力跪坐着,哪怕腿麻了,也没谁敢哭闹。

    白景源并不喜欢这些,可比起他的喜好,显然他们更害怕长辈责罚,也更在乎家族颜面,他也不好干涉太多。

    说起来他会长时间待在这里,也是有原因的。

    前两日有孩童掉进河里,要不是恰好遇到他带着人去城外巡视回来,怕是要淹死。

    从那之后,白景源就特意派了人替那些因为农忙无暇看顾孩子,家又离河很近的家庭看孩子。

    孩子们天真可爱,大多纯真质朴,对他这个大王十分敬爱,白景源很喜欢那种单纯被人喜欢的感觉,有时间也会过来陪他们玩耍。

    想到日后,他也可以理直气壮的说这些孩子都是在他眼皮子底下长大的,那种感觉就好棒!

    不过今天心情不太好,他不太想说话。

    “大王,你在烦恼什么呀?”

    有还未总角的小童儿调皮的伸着脖子看他,见他看了过来,立刻紧张得想啃手指头。

    “哦?你为何这么说?”

    “大王,你的鱼又跑了!”

    那童儿家有擅长钓鱼的阿翁,平日里时常坐在阿翁怀里,陪他钓鱼,见那鱼线上拴着的鸡毛浮沉,就知道怎么回事。

    白景源提起钓竿,见上面挂的鱼饵果真没了,便将鱼钩甩到岸上,自有庖脍等着,一把将它抓到手里,然后小心翼翼的捏好新的鱼饵,撒手让他继续甩竿。

    “大王定是知道鱼儿腹中空空,特来喂它们哩!”

    有扎着冲天辫的小女孩儿信誓旦旦的挺着小肚皮,好像这就是真理。

    白景源忍不住乐,便故意用苦恼的语气道:“大王我啊,的确很发愁!”

    “那你在愁什么呀?”

    果然,单纯的孩子们好奇心是很重的,饵刚抛出来,他们立刻咬钩!

    孩子们一直乖乖待在边上看他钓鱼,早就看得烦了,又怕回家挨揍,不敢偷溜,听到大王起了话头,哪能不激动?

    有孩子只知道傻乎乎的问,有机灵鬼却懂得反问他了:“大王可是在烦恼晚饭吃什么呀?”

    有人说了一,就会有人说二,听了那话,立马有人不乐意了:“大王有世上最好的庖厨,怎么可能烦恼这个?定是在烦恼明天穿哪件衣裳!”

    这话照例有人不认同:“我娘说我们楚国的丝绸是最好的,大王又怎么需要烦恼这种事情?大王肯定是有功课没有做完哩!每次先生布置功课,我做不出来就会这样,做什么都没心思哩!”

    这个孩子大一些,也更有心眼儿,故意这么说,还故意扯扯身上簇新的细麻裋褐,就是为了证明,他是个进了学的“文化人”。

    白景源心中烦恼又散了许多,却故意露出忧国忧民的神色,蹙着眉看向远方:

    “大王我最最最愁的啊!就是怎么让所有人都吃饱!若天下无饥饿八一 之人,该多好啊!”

    他突然就想听听这群孩子怎么看待这个问题。

    孩子们大多三五岁,最大的一个也不过七岁,又能有多么独到的见解呢?

    正这么想,就听一小萝莉舔着嘴抢答:“我知道我知道!如果家里人少了,就可以吃饱饱了!去岁我家阿翁去世了,阿娘说,阿翁的饭省下来,我就可以吃饱了!”

    这样的答案有点邪教的感觉,白景源忙摇头反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