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逆天好运公子白-第20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哎!”

    白景源叹口气:“这病好过人,若早知这世间有救治良方,孤又何必行那不顾人伦之事?还请老丈起来吧!此事不怨你。不管是谁,家人病重,能看到病愈的希望,也不会愿意把家人送去城西的。”

    在这里可不讲究什么“法外不容情”,这就是个人治社会,情理常常比法律更为重要。

    王令规定了要严格隔离又怎样?遇到这种情况,只能大度表示“孤很是理解你们的心情”,否则,他就不是个好大王。

    那铃医十分上道,闻听此言,立刻笑着行礼:“大王心中焦虑,老朽身为医者,最能理解,所以老朽在此恳请大王,不知能否让老朽去城西,帮着城中医者救治患病之人?”

    没想到他竟会说这种话,白景源瞪大眼睛:“城西如今很是危险,里面医者早就十不存一,老丈若愿往,自是千好万好,但”

    白景源看了看那个孩子,最终还是摇了头:“老丈早已经到了颐养天年的时候,又有孙女要养活,孤不能行此恶事。”

    医者再是逃亡,也不可能食不果腹,随便找个城镇,甚至只是个村庄,帮人瞧瞧病,大钱赚不到,吃饱还是没问题的,再者,他也不信,这世上真有这样的圣父,竟会因为楚人的施舍,而冒着生命危险去救另一些素未谋面的楚人。

    白景源怀疑这些,自是不会轻易答应他的请求。

    老者很是通透,大概看出了他的想法,竟是一脸感动的跪下:“大王仁慈,考虑得很周到,但大王有所不知,老朽之所以愿往城西,实是为了私心!”

    “哦?还请老丈速速道来!”

    见戏肉来了,白景源想试试他的秘方管用不管用,自是耐心无比。

    “哎,其实,她并不是老朽亲孙女,而是原本投效的主家之女,老朽年迈,没几年好活,又条件不好,不能给她提供良好的教养,每日里想着主公对我的好,便以泪洗面睡不着觉!若大王愿意答应老朽,将她好好养大,老朽愿献上疫病秘方,还有老朽这条命!当然,若大王不愿,也可取了秘方还有老朽的命去,老朽二人在这世间再无亲朋,大王也不用担心世人指责您忘恩负义!”

    得,话都说到这份儿上了,养大一个孩子,又能花多少?

    白景源点头,算是同意了。

    只是那秘方,可要真的管用啊!

 第331章 忠诚

    “这老者果真靠着秘方治愈了上百人?”

    白景源拧眉看着鹿儿,手中的青玉镇纸轻轻磕着书案,显然,此时他的心里并不平静。

    换了别的男人,若有人送上小萝莉让他养成,怕是要乐歪了嘴,以他的见识,自是不可能如此愚蠢。

    一个他国世家家臣,带着主家遗孤逃到楚国来,不去投奔亲朋故旧,反而想要靠着一纸秘方,将她交给他这个从无交集、毫不了解的别国诸侯抚养,怎么想怎么古怪。

    虽然昨日已经答应了老者的请求,白景源还是立刻就命人仔细探查去了。

    那女孩儿接是接下了,可怎么养,让谁养,还是得根据调查结果来。

    “是的,大王,这些人全都查出来了,的确有上百人。”

    昨日那家人被大王饶恕了,其他有着相似情况的人家也不再害怕,鹿儿派人去查,很容易就查清楚了。

    白景源沉吟许久,并未再纠结这个问题,反而话题一转,问道:“你说,一个医者,在逃亡的路上,会赚不到钱财,以至于食不果腹吗?”

    他对这个很是怀疑。

    毕竟,那位名为黄的医者,一开始就是以此为理由,来为那病人家属开脱的,若是真的也就罢了,若是假的,一个开口就是假话的人,其他的话,真实度也有待商榷了。

    最重要的是,白景源不喜欢被人算计的感觉?不论是从前?还是现在。

    鹿儿不知他话题怎么就转变的这么快,一边在心里嘀咕?大王年纪越大心思越难琢磨?一边老实回答:

    “大王有所不知,虽然生活在大城中的人?还有一些思想相对开放的世家封邑,都开始慢慢接受医者?但在乡野村落?以及偏僻之地的小城中,人们还是更信赖巫。再者,昔年妘氏被灭,荆山国战乱频繁?造成大量流民南逃?为了防备燕贼,我们楚国施行的是戒严策略,大城常年紧闭城门,根本不会轻易接纳流民,若是年轻力壮的还好?黄医年迈,又带着个小孩?自是不可能……”

    所以,黄医的话?在鹿儿看来,是实话。

    一个人再有本事?遇不到识货的人?又有什么办法呢?

    既如此?也没什么好耿耿于怀的,白景源点点头:“那就等城西结果出来再说吧!”

    那秘方有没有效果,试试就知道了。

    想来那些病重之人,很愿意尝试,比起等死,这好歹也是一条路。

    知道大王现在满脑子都是这事儿,鹿儿也很识趣,只安静侍立一旁,并不多话。

    白景源沉思片刻,想想又道:“那女孩儿,还是不说话吗?”

    昨日一听他答应自己的请求,黄医就干脆的把那孩子塞给了他,不论他怎么劝,黄医都不愿继续留在小女孩儿身边,也不知怎么就这么放心?

    昨晚将那女孩儿带回宫,白景源并未将她交给其他人,而是命朝阳殿的宫婢悉心照料,同时,也有看管的意思在里头。

    “是的,大王,她一直都不曾开口说话,哪怕口渴,也忍着不说。”

    此事是苹在负责,不肖点名,听大王问起,她就上前来回话了。

    比起以前的活泼爱笑,年岁渐长的苹如今也学会稳重了,最大的变化就是不再成天粘着他玩笑,白景源偶尔还觉得挺遗憾的。

    “就算有什么,从这么个小姑娘身上也探不出什么来,她若不喜说话,就不用逼她,平日里多看顾着些,别渴了饿了,现在天气慢慢热了,一早一晚还是有点凉,注意加减衣裳。”

    虽然大王语气温和,苹还是听出了他的警告。

    原定的那些手段,就都得放弃了。

    苹并不觉得自己做了无用功,反而为此感到高兴。

    大王对一个陌生的小女孩儿,都能怀有这样的怜悯之心,对她这样贴身伺候的老人,只会更好!

    大王还是曾经的那个大王,哪怕他威势日隆,怜贫惜弱的心,依旧不曾改变。

    见苹松口气,高兴的退下,知道她之前那样做,心中也是不忍,白景源不由叹了口气。

    多漂亮一小姑娘啊!这么久了,却从不开口说话,也不知是天生就不会说呢?还是受了什么刺激?

    这时代的人不在乎心理疾病,白景源却很重视这个,特意问起,也是怕那孩子心理出了问题,若是因为他的疏忽被耽误了,日后他定会愧疚。

    日子过得飞快,眨眼就过了好几日,城西那边不断有好消息传来,事实证明,秘方,它真的有用,有用到白景源时常怀疑,那疫病是不是人为投放,就为了献上配方,然后将那小女孩儿送进宫里来。

    后来一想,哪怕那女孩儿是妘氏遗孤,也不至于这般算计,何况任袖动用了密探,查了好几遍,结果都证明,她并不是他们想的那样,关系到荆山国传承。

    这么个四五岁的小萝莉,也不可能是什么刺客,查清楚她的身份,发现只是个不上不下的世家女,且家族已经毁灭在了前几年的兵祸之中,白景源也不再那般小心,转手将她送去了长春宫,让她与柳氏二女作伴——太后娘娘每日忙得跟个陀螺似的,自是没心思管这种小事。

    比起这总是不说话的小女孩儿,白景源更感兴趣的,反而是那位名为黄的医者。

    那医者将小女孩儿送进宫之后,竟趁着夜色进了城西隔离区,主动帮助其他医者,按照秘方救治病人。

    白景源不信这世间真的有圣父,闹不清他这么做的目的,就派人盯着他,结果半月之后,消息传来,黄医竟染病身亡了!

    “这、这怎么可能?!他之前救治过上百人,都不曾感染疫病,怎么现在又染病了?你确定这消息属实吗?”

    这消息实在出乎意料!

    不管有什么阴谋算计,都得人活着才行啊!

    鹿儿不跟他争辩,直接把那盯梢的探子头目叫来了。

    “奴奴派了八人轮番盯梢,之前这些天,哪怕出恭,都有至少两双眼睛盯着,黄医不曾被人掉包,死后也是奴奴亲眼见着他烧成灰的,奴奴以项上人头担保,绝不可能是假死!”

    探子头子因为去过城西,浑身裹着细麻布,远远的跪在朝阳殿大门外,大声回话。

    短短一句话说话,就有人催着他回去隔离去了,不能确定是否感染,是不可以靠近大王十长之内的。

    奴仆退下,白景源更想不明白了:“他到底图啥啊!非要跑到城西去死?”

    正当他想不明白的时候,城西又有消息传来了,却是那黄医死前,趁着写药方的时候留下了遗书,请另一位医者转交。

    探子不知此事,也不知是不识字,还是粗心,白景源拧眉,决定加强探子的文化教育,然后命人将那遗书誊抄完,再送进来。

    那遗书很简单,只有一句大白话:“老朽年迈,死不足惜,恳请大王看在老朽为楚人拼过命得份儿上,善待我家小姐。”

    “哎!”

    白景源看完遗书,长长的叹了口气。

    他想,他大概永远也做不到,像这个世界的人这样忠诚。

    竟是用死,来做筹码!哪怕他明知道,如果白景源不在乎那秘方的恩情,自然也就不会在乎他这条命,他还是这样做了。

    一切,只为增加那么一丝可能。

    33度提示您:看后求收藏(),接着再看更方便。

 第332章 腿肚子也能生

    天气越来越热,随着草木告别冬日里的萧瑟,渐渐繁盛起来,地里的杂草也越长越多。

    凤凰台郊外的荒野里、山林中,枯枝与草叶搭成的棚子随处可见。

    人们遵循古老的习俗,散开居住在野外,除了寻找野菜充饥会离开棚子,其他时候并不与人来往。

    人们管这,叫做“避瘟神”。

    传说中,带着疫病的瘟神会在人们聊天的时候,从一个人的身上,传到另一个人身上,只有躲起来,不与人说话,才能避免。

    荒野里的日子并不好过,那种一大家子住在一起的还好,那种一人吃饱全家不饿,或者家里其他人都被大王抓去隔离了的,就总是忍不住爬到高高的树上,远远眺望远处沉寂的城,还有日渐荒疏的稻田、麦田。

    稻田还好,凤凰台多水,稻田里除了稗子有点多,到底还是稻子比野草多,再加上成熟期还早,耽误一两个月也不生关系,麦子状态就不太好了。

    春日里辛苦种下的麦苗已经开始抽穗,因为疫病的缘故,少了照料,田中杂草比麦子还要茂盛不说,缺少灌溉的泥土也板结开裂,比起往年,麦穗细短不少,麦秆也黄瘦许多。

    人们见此心疼不已,为了活命,也只能忍着。

    城西的黑烟不知不觉就消失了,凤凰台的天,恢复了湛蓝。

    那些没有牛马,又无处可去,只能呆在郊外的平民最先发现 他们开始试探性的避着人去地里劳作。

    后来 大王派人在城外喊话,说有了特效药 又让那些病愈之人去城外呼唤家人 才开始慢慢有人鼓起勇气走出荒野,沿着偏僻的小路 溜回家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