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我靠红包群发家致富-第6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我小华,你们应该叫我总经理。”
邵华家的公司原本是个家族企业,但是也有别人参股其中,像是郑高超、狄湾、杜泉三人就是股份比较多的股东,他们三个人加起来股份超过了20%,邵华、邵音、以及邵华的爸妈四个人的股份加起来才能绝对控股,也就是51%。邵华的父亲是公司的董事长,几年前就将公司交给邵华全权处理,邵华也不负众望的干得很不错,让这个家族企业蒸蒸日上,越来越好。
但是,公司其实从某种意义而言就是一种资产,资产很不错,眼馋的人自然就多了起来。有时候金钱的魅力远超感情,当年郑高超他们是邵华父亲的好朋友,大家合伙开了公司,一心一意的想要将公司搞大搞好,但是因为邵华的父亲付出的多,所以也成为了公司的主要负责人。当年的他们是这么分配的,可是现在他们对这种分配不满意了。
尤其是,他们眼睁睁的看着当年的好友的女儿马上就要拥有凌驾于他们之上的权利的时候,那份复杂的心情,只能自己体会了。
董事会的全力很大,但是董事会也不是邵华他们家人和他们三个人两种话,大家都不是傻子,不可能你说什么就是什么。当两边拿出了两种方案的时候,那肯定是谁的方案更能说服那些股东,那些股东就让同意谁的方案。
很遗憾的是,前段时间邵华的决策让公司挣到了一笔大钱,还跟国家连上了一点关系,股东对邵华的信任度大大提高,即便这些日子邵华提出了一些看起来就不是很能挣钱,抛弃了一些短暂的公司的利益,但是长远上对公司很好,能换取一些更深远的利益的时候,那些股东居然也同意了。
即便他们三个人怎么反对,也没有用。
他们反对当然不只是因为和邵华越来越不对付,更不是对公司好的他们就不选择,而是被抛弃的那些短期利益和他们的自身利益挂钩。那些短期利益是他们这边的人在负责,抛弃了那些挣钱的项目,他们的钱包就要缩水了。
他们自然不乐意了。
邵华看着这三个头发不见一点花白,却越来越糊涂,越来越短见,越来越只顾及自己利益的三位老人,心中无波无澜。
公司就是一台机器,一些以前合适的零件出了问题,最好的办法当然是修一修,但是如果修不好的话,那就只能忍痛将那些坏掉的零件换掉,这样这台机器才能更好的更长远的走下去。
“总经理,你怕是忘记你是怎么当上这个总经理的了。”郑高超一字一顿的说道。
邵华疑惑的看了这位老人一眼,回道:“我怎么会忘记呢?我是一步一步走上来的,难道郑叔你忘记了吗?我在这个公司里花了三年从底层一点一点的爬上来的,你要是忘记了,回想回想,应该是能想起来的,毕竟您身体这么好,应该没有老糊涂才对。”
“你!”
邵华瞥了一眼,笑着对另外两位老人,道:“如果三位是来劝我放弃我的计划的话,那晚辈只能遗憾的跟你们说一声,那是不可能的,董事会通过的方案我一定会监督底下的人,一字不落的贯彻到底,还望三位股东放心才是。”
“沈诚,送客。”
忠心耿耿的助理从外面打开门,将三位面上发黑的股东请出了总经理的办公室,出门前,沈诚回头看了一眼坐在位置上八方不动的邵华。在那人望过来之前,转移视线。
将恶客请离,邵华揉了揉眉心,仔细的思考政府那边来人的意思。有一层意思是很明显的,政府那边希望邵华能够插手房地产开发,并且在竞价到地皮之后,政府只允许规划成民用住宅。而且希望邵华在建成民用住宅之后将民用住宅的价格压低,低至普通老百姓也能购买的程度。
即便邵华已经是邵氏基团的实际负责人,但是想要让董事会那边同意这个百亿补贴项目,也是极其难的,除非邵华能够成为邵氏集团名副其实的第一实权人,才有五成把握。
而邵氏集团目前的第一实权人是她的父亲。
答应政府的要求,首先是想要挣大钱的董事会那边的股东就会有大的不满。不是什么没有国民一体的意识,就算是个小老百姓,你让他把积蓄拿出来填一个可能会打水漂赔的倾家荡产的无底洞,也是会犹豫的,更何况是这些精明的商人呢。
除了利益直接关联的邵氏集团的股东,第二个得罪的群体就是地产商。一座城市能够买得起天价房的百姓不多,但是咬咬牙能买得起四五十万的房子的老百姓也不少。邵华如果和政府做交易,那么他们在二线城市的一座房子的售价就不能高于六十万,这个价格其实是承担的起的。
这个区间愿意掏钱的百姓固然大部分都是买不起天价房的,但也有少部分是买得起但是更愿意买实惠的房子的别人捞到碗里的蛋糕。
自然会不爽。
还有一个可能会得罪的群体就是已经建造在那些天价房周围的商业圈了。
第114章 阻碍
对邵华来说,除了公司里面那些难缠的股东,其他两个群体的潜在敌人根本就不是什么事,她只是受政府的委托去参合房地产开发,那并不是邵氏集团的主要工作。近两年来,在她的带领之下,邵氏集团的主要部门主要负责的是医疗器械的出口和新药的研究。
但是因为资金和别的一些原因,邵氏集团的新药研究这方面走的并不平坦,不了解这方面的人可能以为一种新药的研究只需要十几亿,或者几十亿就能成了,但是只有真正了解,你才知道这些数字是真的,就是后面的价位不太对,不是人民币,而是美金。
邵氏集团是家大业大,但是也没有大到可以一家公司研发创新生产一种新药的程度。
邵华想要分这块甜美无比的大蛋糕,就只能忍痛和别家平分,比如和国家。
政府想要她参合进去推动房地产这边的改革,可以,但是她是商人,和政府做生意那也是做生意,必须有来有往才行。她可以全力帮助政府,但是政府也必须尽力帮助她开展制药这方面的业务。
就这两方面,邵华和政府来人在办公室唇枪舌战的商讨了几乎大半天的时间。
为什么邵华这么有底气,敢跟控股五分之一还多的股东这么讲话?那自然是因为邵华知道,政府那边答应她的几率很大。她虽然不如许知善等人和那边政府的关系好,但她也是老祖宗认证了的花国人。再加上自从邵华在邵氏集团有了话语权,邵氏集团干的事情就越来越贴合政府的心意了,只要没有出现更贴合政府心意的人,政府绝对会选择和许知善做生意,而不是和别的那些居心叵测的人。
虽然在房地产开发这方面挣不到钱,但是只要政府愿意和邵氏集团一起研发新药,挣到钱那是早晚的事。
邵华需要做的事情就是说服股东。
股东里面,只有郑高超他们那一派的人会坚决反对,既然讨好那些人达不到自己的目的,那么何必讨好。桌子上的那一招行不通了,就直接掀桌子吧。
邵华正是成为邵氏集团的董事长的那一天,也是邵华宣布进攻房地产开发的日子。一开始股东们还打算跟在邵华身后吃肉,但是在邵华提醒他们好好看看策划书之后,所有的股东都在这疑惑看向了手中的方案书,看完之后,即便不是郑高超那一派的人都炸了。
一块地皮,即便有人开后门,邵氏集团也要用十几亿的资金买下使用权,建造房屋不仅需要的是几年的时间,还需要近百亿的资金。
股东们或许会同意每年投资一大笔钱在这个建设上,但是,股东们绝对不会同意投入了这么一大笔钱之后没有相应的收入。
邵华自然不打算赔本来讨好政府,她同意,股东都不会同意的。
挣钱肯定是挣了一点的,但是不多,或者说很少,远达不到股东们的预期。
郑高超三人对视一眼,他们之前还隐隐担心邵华能够对付他们三个人的后招是什么,但是担心的还没有发生,就看见邵华在她人生中最重要的日子里拿出了一个自断后路的策划,要不是时间场合不对,他们都要忍不住大笑出声。
看着群情激愤,面色铁青的股东们,郑高超往靠背上一靠,似笑非笑的等着邵华艰难的自圆其说。
然而,邵华在商圈里沉浮十几年的时间,真的连这边情况都预料不到吗?
她没有回答那些激动的股东们的质问和质疑,只是示意站在她身前,将激动的股东和她分开的沈诚,让他将手中的另外一份策划书分发给在座的股东。
邵华敲了敲桌面,示意优雅风度尽失的股东们看看刚刚发下去的材料。
几位股东黑着脸,抖了抖纸张,想要看看邵华能拿出来什么让他们满意的策划书。
翻开之后,先是想要粗略的看两眼,谁知道,看着看着,他们翻页的速度越来越慢,甚至停滞。面上的表情也不再是愤怒了不满,而是带上了别的看不懂的,像是激动的神情。
郑高超发现发出不满的嘟囔的声音的股东越来越少,认真看策划书的股东越来越多。会议室的气氛从暴怒变得奇怪,他猛地盯向自己不屑于翻开的第二份策划,伸手拿起,翻开。
《与政府合作的研制药品的。。。。。。合作意向》
郑高超感觉自己眼前一黑,浑身发软,无力的瘫软进了真皮的座椅之中。
不知道过了多久,才有一个秃顶的中年股东,极力压下自己的激动,朝坐在首位上的邵华发问,“这,制药,政府真的同意了吗?”
邵华嘴角勾起一抹笑意,微微点头,看着这位边缘股东,笑着道:“自然,这种玩笑我可不敢在这个场合开。”
不待这位股东回话,另外一位股东就急忙开口。
“政府能够同意我们公司制药,自然是好事。但是我们公司我们自己心里清楚,是吃不下这块蛋糕的,尤其是董事长你之前拿出来的那块房地产开发的策划,想要同时开展,几乎是不可能的。而且我觉得,房地产那个策划也是没有必要开展的。”
“房地产这个策划是必须开展的,即便制药这个策划推迟一段时间,房地产开发也是必须进行的。这是和政府合作的筹码,在座的都是聪明人,应该明白我说的是什么意思吧?”
邵华环视一周,在郑高超等人身上停留了片刻。
股东们窃窃私语。
郑高超沉默了许久才道:“这个策划根本就不能行的通,我不知道你到底和政府的谁做了什么交易,但是这场交易根本就是无稽之谈。即便是我们公司和政府合作,也不可能做成制药项目,光是前期投入的资金就能把我们公司拖垮,在资金上政府根本就提供不了什么帮助。董事长怕不是年纪太轻,被人骗了。”
股东们被热意差点冲昏的头脑这才冷静了一点。
第115章 小徒弟记事
“单单是我们公司,资金自然不够,但是,谁说只有我们公司和政府合作了?”邵华面色淡然的回复道。
众股东先是茫然,随后一片哗然。
邵华在众股东说话之前,抢先道:“即便没有房地产开发项目,我们也不可能一家公司吃下制药产业。即便是制药企业的龙头,每年投入新药研发都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