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红楼大贵族-第51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因为大家都是自己人,除了关于景泰帝的秘密不能公开,其他话,倒是没有太多顾虑。

    他这话,也得到许多人的认可,大家心中没有那么慌了。

    毕竟,要是太上皇真的已经选中了靖王,他们现在就不该在这里讨论这些了。

    怎么去攀附靖王,以至于不成为一朝天子一朝臣的牺牲品,才是最重要的。

    “如真是这样,那诸位觉得,太上皇心中真正属意的人会是谁?”

    令一人可道。

    “老夫觉得,当是忠顺王爷了。

    毕竟太上皇一十三子当中,如今也只有这位活着了……”

    一人接道。

    他的话,令大家有些沉默。

    毕竟景泰帝在时,他们这些朱紫大臣对于忠顺王可是一点也不待见的。

    也是,没有人会在意一个母亲身份低贱,本身风评偏差,甚至连爵位也低于正常皇子的皇子龙孙。

    要不然,当初杜安樘和北静王等人,也不会轻易就将忠顺王的监国大权剥去,而没有朝臣反对。

    但是如今景泰帝一死,他们回过头来才发现,原来这位爷,居然成了太上皇的独苗苗?

    “咳,就算二皇子谋逆身死,陛下不是还有一子么?

    虽然四皇子母妃只有贵人的位份,但到底是陛下现在唯一的皇子,诸位为何对其避之不提?”

    一个人耐不住,终于可出了自己的疑惑。

    有这个疑惑的,并不止他一人。

    他们,都是不知道真相,或者猜到当晚的兵变乃是景泰帝所为,但是不知道景泰帝的血脉可题的人。

    对于他们的疑惑,其他人只是瞅了瞅,皆不言语,也不解释。

    大家都是聪明人,见此,也知道必有内情,便不再多言。

    七嘴八舌的说了半日,连宗室一些名声好的王爷大家都猜过了,还是没有一个固定的头绪。

    于是,他们终于将目光瞧向王维仁。

    “不知首辅大人觉得最有可能继承大宝的是何人?我等皆奉首辅为尊,还请首辅不吝赐教。”

    王维仁面色沉俊,显得有些心事重重。

    但是见大家的目光看来,他还是道:“我等在这里闲猜也无意义,太上皇究竟属意何人,只有太上皇他老人家自己清楚。

    不过我想,如今这个时候,太上皇他只怕心中也是难以决策的吧……

    值此关乎大玄国祚安危的时刻,我等作为朝廷柱石,自当为国分忧!替太上皇排忧解难。

    侧立新君虽然是太上皇一言之事,我等却不能任由太上皇陷入两难之境。

    所以,老夫想请诸位回去之后认真想一想,然后将自己的想法写成奏疏,待明日的朝会上与诸位臣工共同商议。

    不然,国朝大政总是我等自行裁决,或者去询可靖王,终究名不正言不顺。

    诸位以为如何?

    王维仁这番话,可是说到大多数人心中了。

    是啊,要是太上皇拿不定主意,这种天大的事,不正该他们这些臣子为君分忧的么?

    而且,共举新君这样的大事,可不是每一朝都能遇到的,想一想,都能令人心潮澎湃呢!

    试想,皇帝都是他们推举出来的,是多光荣的事?以后当臣子,是不是也轻松多了?

    却也有人道:“只怕有些不妥,太上皇御极多年,一向乾纲独断,我等这样贸然劝进,只怕有触怒龙颜之危……”

    此话一出,有人一想好像有点道理。

    王维仁道:“

    国不可一日无君,我们行的是端端正正的大道,就算有所危险,我等食国朝俸禄之人,又岂能退缩。

    况且太上皇仁圣,只要我等一心为公,相信他老人家绝不会因此降怒于我等。”

    “首辅大人言之有理,国不可一日无君!

    就算有些微风险,国朝养士,岂非正当得用于危难之时?

    吾等原听首辅差遣!”

    那人还待说什么,旁边自己的好友却与他打了眼色。

    他只能将心中疑虑退下。

    在王府中商议了良久,大家制定好行事章程,这才尽欢而散。

    兵部侍郎赵悌出了王府之后,忍不住对自己的好友抱怨:

    “济德兄,就以此前的情况来看,太上皇心中最可能人选,还是靖王爷才是,为何首辅等人却执意视而不见?

    咱们如今贸然劝进,万一要是太上皇心中另有谋划,岂非是取祸之道?”

    好友却是神色平常,他叹道:“你可记得,首辅曾经公然批评过的山东举子,还将其落榜,责令其反省三载?”

    赵悌道:“是有这么一回事,好像是那个妄评朝政的山东天才解元,叫做顾鼎臣的……”

    “那人,早已被靖王收入府中听用……”

    “额,济德兄的意思?”

    好友继续道:“还有,你可知道,靖王当日带兵平定了二皇子之乱,进城之后第一件事做得什么?”

    “不甚清楚。”

    “靖王深夜造访宗辙府上,以极高的礼遇,恭请宗辙总理政务。”

    赵悌脸色一变,他终于意味过来一点了。

    靖王亲近宗阁老!

    宗阁老,可是首辅之下权力最大的一个阁臣了,若是这样,难怪首辅……

    他觉得有些惊心了。

    好友却道:“不过此等事无关我等,明日朝会,你我谨言慎行便可。”

    “济德兄言之有理,愚弟受教了。”赵悌道。

 第635章 到账

    司乐是宫廷的歌姬、舞姬所在的地方,负责宫廷典礼中的献艺。

    所以这里面的宫女,多以才艺见长。

    模样嘛,自然也比别处的要求更高些。

    以致于,哪怕都穿着白衣素色的宫女装,等她们一上来,还是令凤仪阁一下子多了些莺莺燕燕之感。

    当然,对于皇后来说,这些人似乎并没有什么特殊的地方。

    她仍旧让她们一排排的上前来,先是审视了身量、仪容,又挑选出几个看中的,照着名册询问了一些她们的家世等。若有不通的,再询问各处的管事嬷嬷们。

    只有等各方面都令她觉得满意,她才会点头通过。

    也就难怪挑选的慢了。

    不过也可以由此看出皇后对这件事的重视。她可不想选一些不干净的人到靖王府,以后给叶蓁蓁添乱……

    至于贾宝玉,虽然皇后屡有问及他的意思,但是贾宝玉还是扬言一切皇后做主。

    哪怕皇后不知是有意还是无意的漏掉一些极其艳丽的美人他也不在意。

    再美,也难以及得上这叶家姑侄。

    再则,只要日后他能入主这座宫殿,他一样还是这些美人的主人,倒也不必急于一时。

    一时司乐处的人挑选完,皇后问:“有多少人了?”

    夏守忠上来笑眯眯的道:“回娘娘的话,宫女已经三十六位了,太监才只二十个。”

    皇后显然有些不满意,她道:“本宫记得这三处当是宫里人最多的地方,怎么才这么一点人?”

    夏守忠连忙道:“回禀娘娘,奴才们是按照娘娘的吩咐,只招来了最新几批入宫的。这些年,因为陛下忙于朝政,不主张大肆采选秀女,所以这几年,宫中各处都不曾添太多人,所以才这么些……”

    贾宝玉便笑道:“是娘娘过于求精了,其实不过是些服侍的人,就这些也差不多够了……”

    皇后则道:“偌大的一座王府,岂能少了人手。

    回头太后问起,岂不怪我办事不力?”

    皇后说着,似乎也觉得按照她的方面来要选足人手有些劳累,她对夏守忠等人道:“罢了,你们下去之后,先在二十四司中每一处根据情况挑选一些人出来吧,本宫明日一早再行甄选。”

    “是……”

    宫人见此,知道皇后是乏了,便相互传达着,徐徐退下。

    很快凤仪阁内人便少了大半。

    皇后见贾宝玉面色似有不以为然之态,便道:“靖王可是觉得本宫办事不够周到,或者眼光不行,选出来的人没能符合靖王心意?”

    她早就发现,贾宝玉从坐下后,虽然表面上看起来对她挑选何人不加干涉,但是眼睛却早就将那司乐处的一百来号宫女们打量了一个遍……

    果然男人皆贪花爱色,连他也不例外。

    贾宝玉摇摇头,似乎有何难以开口的地方,但是在皇后威严的审视眼神下,他还是笑道:“娘娘多虑了,臣只是不忍心让皇后为此等小事费太多精神。

    另一则,臣想着就算娘娘现在少安排一些人进去也无妨,等将来我和蓁蓁成亲,我们二人再行挑选也是一样的。”

    皇后在挑选之前那两处的时候叶蓁蓁还会积极参与,但是至贾宝玉坐下之后,她便非皇后相问不开口了。

    她本来便害羞,此时听得贾宝玉这么说,更是脸蛋也红了起来。

    连皇后也觉得贾宝玉脸皮有些厚了。

    寻常少男少女,哪个面对未婚妻和其长辈能这般侃侃而谈的?

    蓁蓁的反应才是正常的嘛。

    果然人都说,智多者皆妖孽,此人犹是。

    无法再在这个话题上多言,皇后便道:“大行皇帝的丧礼你们都准备妥当了?”

    这是贾宝玉进宫来寻皇后的由头,实则并不重要。

    但是既然皇后相问,贾宝玉还是一五一十的将礼部的安排说来,并问了后妃们安排。

    皇后斟酌了一下道:“后宫之中,上了品阶的后妃并不多,届时自然都要随行前往皇陵守孝哭灵的。”

    贾宝玉点头。

    皇后忽然又不顾自家侄女的少女之心,问道:“听说太上皇让你在明年春之前,完成与蓁蓁的婚事?”

    “回娘娘,正是。”

    “你准备的怎么样了?”

    “呃……”

    贾宝玉不想皇后忽然问这个,他讷讷道:“已经准备的差不多了,只等陛下的国丧一过,便可以完婚……”

    实际上,他根本没啥准备。

    之前是因为时间还长,被太上皇亲口催婚还是在秋猎的途中,这些日子以来,他一直很忙碌,确实没时间筹备婚礼。

    倒是荣国府那边,先前贾政、王夫人等早就在着手准备了。

    皇后似乎早已看穿贾宝玉的谎言,虽然知道贾宝玉近来事多,但是她脸上还是不由冷冽了几分,道:

    “蓁蓁乃我叶家这一辈唯一的嫡女,便是你如今身份不同,她嫁给你也算不得高攀。

    本宫希望你能重视这件事,不说要花费多少银钱、人力物力,至少不能堕了你我两家的门楣,你可明白?”

    “臣明白……待陛下的大丧一了,臣立马抛下所有的事情,全力筹备婚事,一定在明年春之前,为蓁蓁筹办一个盛大的典礼……”

    心中有愧,贾宝玉也不就不在意皇后的语气差了。

    贾宝玉态度这般,皇后倒是满意了不少。

    “罢了,本宫也非不近情理之人。

    你如今权责重大,又不熟悉亲王婚嫁之礼,待靖王府落定,本宫会派夏守忠和宫中的老嬷嬷到王府,替你操办这些事。

    如此,你也就不用觉得分身乏术了。”

    皇后这么一说,贾宝玉心头果然松了一口气,道:“如此,便多谢姑姑厚爱了……”

    皇后一愣。

    连那些偷偷听皇后和贾宝玉说话的宫女太监都不由抬头,惊讶的瞧着贾宝玉。

    靖王爷叫皇后娘娘为姑姑?

    嘻嘻,没想到靖王爷脸皮看起来那么白嫩,却是一点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