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游戏民国-第23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的军官全部都是国民党中央军校炮科毕业的,三个炮兵团长则是刚刚从陆军大学毕业。都是挺不错的职业军人,当然相比起德国国防军的精英还是有不少差距。不过……应付对面那些日本人应该是足够了吧?
    想到那些日本人,克卢格中校回头看了一下不远处忙忙碌碌的崮山镇火车站,嘴角上露出略带嘲讽的笑意。那些日本人居然没有破坏这里的铁路线,整个北进纵队所有的重武器和辎重都是用火车运到崮山镇前线的……而此时崮山镇周围的大片地区也已经被国民党保安部队所控制了,大军的后勤保障应该是无虞了。仅凭这一点,那个年轻的不象话的罗元帅还是有点名符其实的。打仗就是打后勤嘛,有了这条铁路还有那些俯冲轰炸机,这一战差不多已经赢了七八成了。
    此时尖锐的哨音突然在炮兵阵地的四下响了起来,克卢格低头看了一下手中的怀表,时针眼见就要指到罗马数字八上面了,炮击马上就要开始了
    突然阵地上一百六十二门大炮所组成的炮群同时抖动起来,先是火光喷吐而出,再是连成一片的震而欲聋的轰鸣。一百多发105mm和150mm口径的炮弹划空而去,发出尖锐刺耳的呼啸声,直扑5公里以外的日军开山、橛山主阵地。
    轰轰轰……
    随着一阵阵响成一片的巨大爆炸声,日军阵地上顿时就腾起大片大片的烟柱火光。炮弹炸裂开的碎片象风暴一样席卷过开山、橛山主阵地。从国民党军进攻发起点的堑壕当中望去,一开始还能看到土木工事和各种障碍物的碎片四下飞舞,隐隐约约还有人体的碎块被高高掀起。接着就渐渐模糊起来,只能看到蓝灰色的烟雾笼罩了整条战线,一排排烟柱不断腾起,直上云霄。
    就在炮击开始的同时,由四十一架A…1轻型俯冲轰炸机和十二架F…1驱逐机所组成的机群也飞到了日军阵地的上空,不怀好意地盘旋着。它们的任务就是寻找和压制日军炮群,只要日军第五师团所属的十二门150mm榴弹炮敢于开火还击十一个重达一百公斤的炸弹保管让它们在几分钟内全都报销掉如果等到半个时的炮击结束之后,日军的炮群还是缩着头不还击的话……这些飞机就要飞往十几公里外的济南城助战,接替扔完炸弹的另一队飞机。
    ……
    在济南内城城墙上,所有的人都看到了远方高高扬起的烟柱,自然也能猜到国民党军的解围部队按时抵达了。冯玉祥轻轻吁了口气,铁青的脸上也露出了几分笑意:“好了,他们总算是赶到了,那……我们也开始吧”
    昨天晚上抗日同盟军司令部和徐州的国民党山东方面军司令部,已经通过电报约定了今天的战斗由国民党军解围部队先打响。然后济南城内的同盟军再在国民党航空兵的支援下开始突围。
    随着冯玉祥一声令下,几枚闪着大红色耀眼光芒的信号弹高高升起。天空中十一架刷着青天白日标记的A…1轻型俯冲轰炸机也迅速爬高排出了俯冲轰炸阵形。它们现在的任务是用重达100公斤的炸弹,炸开高大的济南外城城墙,为突围部队打开通道。
    “弟兄们,跟着我一个个来,可要看准了再炸哦”飞行员们的耳机里传来了副团长叶秋的声音。
    然后一架双翼飞机就在大概几十万只眼睛的注视下一头栽向济南外城的西城墙,就在飞机看起来马上要坠毁的一瞬间突然又被拉了起来,一颗重达一百公斤的炸弹准确命中了一段夯土包砖的城墙……轰隆隆的一声巨响,这段在冷兵器时代勉强还算坚固的城墙,在一百公斤重的炸弹爆炸所迸发出来的巨大冲击波的打击下轰然倒塌了困住抗日同盟军十万将士的牢笼被撕开了第一道缺口紧接着就是第二架、第三架、第四架飞机……最后所有的俯冲轰炸机冒着稀稀拉拉的日军防空炮火的火力义无反顾地冲了下来,将四十一枚炸弹都扔在了济南西城城墙和周围的日军阵地上,把整段城墙和周围的日军阵地全都炸了个稀烂。
    “万岁万岁万岁……”看到轰炸的巨大威力,战场上的队都不由自主大声呼喊起来,山呼海啸般的欢呼声竟然掩盖了炸弹爆炸的巨响。
    站在红军炮兵师阵地上的师长朱瑞扶了扶金丝边眼镜,用有点复杂的眼光看了看那些刚刚扔完炸弹正在用机关枪扫射日军的飞机。此时这位中G的炮兵专家已经隐隐感到,未来的战场一定会被飞机所主宰如果没有制空权,炮兵根本就无法发挥出强大的破坏力,甚至只是敌军飞机的靶子而眼下红军的空军却只有一架客机……
    朱瑞深深吸了口气,平复了一下心境,猛地从身旁的一位炮长手中夺过一面信号旗,高高举起,又重重挥下,提起全部丹田之气大声喊道:“同志们为了中国**的胜利,为了全人类的解放,开火”
    早已等待着的红军炮兵纷纷抱起炮弹推入弹膛,一条条火绳牵动,每个炮口都喷吐出了火舌
    红军炮兵阵地距离日军据守的济南外城城墙不过两千米距离,正是火炮直瞄射击的最佳距离,能发挥出最大的威力,也能提供最高的精度。哪怕是训练水平低劣的红军炮兵们也能将炮弹准确的倾泻到日军的阵地上去。日军阵地上一团团烟柱突然升起,以各个姿态不同的直上天空。
    炮击不过二十分钟,已经打出去了近两千发炮弹。几乎将红军炮兵师的弹药库存消耗七八成,炮兵阵铜弹壳。八点二十,炮击嘎然而止。红军干部团团长陈G和冯玉祥卫队旅旅长冯治安直起身子,举手向前,身后步兵顿时涌出整整五千名手握冲锋枪头戴钢盔的精锐从四面八方涌了出来,汇成了一股巨大的浪潮,形成了一波*密集的散兵线,呐喊着冲向前方……
    上百架重机枪也跟着冲锋队伍一起运动了上去,架设在了冲锋队伍后方和两侧的制高点上。很快也嗒嗒嗒嗒地开始发射了,一条条弹链装了上去,飞快的就向对面喷吐出一道道的火流。机枪的发射弹道都抬高了,在涌动地步兵巨*的头上飞过。顿时在日军把守的城墙上激起一道道烟柱。
    突然,红军和国民联军冲锋的密集散兵线中,腾起了一团团火光和烟柱原来看到国民党飞机已经暂时离开战场,隐蔽在战场四下的日军炮群终于掀掉了掩蔽,亮出了炮口。一枚枚锃亮的炮弹被面目狰狞,头上裹着白布条的日本炮兵猛地推入炮膛,然后喷吐而出,呼啸着划过天空,直直落在冲锋的红军和国民联军将士们中间。炮弹爆炸所带来的巨大冲击波裹挟着无数细的金属碎片,横扫过整个战场将这里变成了一个吞噬人命的阿鼻地狱,整齐密集的冲锋队列就被炸出了大大的缺口,大量伤亡的冲锋步兵的惨叫声都压过了炮弹爆炸的声音不过这些勇敢的红军和国民军战士们面对死亡没有一丝恐惧和犹豫,只是加快了冲锋的步伐,迎着日军的炮火继续冲锋
    看到眼前火光冲天,血肉横飞的一幕,已经转移到临时搭建的掩蔽所内督战的国民联军和红军将领们无不脸色铁青,愁眉紧锁。今天的突围战成功与否,很大程度上就取决于这第一波冲锋红军和国民联军已经为了这次冲锋投入了最大的努力,连卫队旅和干部团这样的精锐也拿了出来那五千名手持着冲锋枪的精锐只要一冲进日军阵地,靠着他们手中自动火器的近战威力,绝对是有把握替大军冲开一条生路的可是偏偏在这个关键时刻,原本应该被国民党飞机压制住的日军重炮怎么又响了起来呢?
    想到这里,众人纷纷抬头,张望着远处的天空,期盼着那些有点反动的但威力巨大的飞机,赶紧回到这个关系着十万大军生死的战场上来。。
*** : ***
505 风波诡异四拜求一下保底月票
505 风波诡异四拜求一下保底月票 
    东北哈尔滨的春意,自然要比现在已经是春暖花开的荆楚之地来得晚一些。【高品质更新】
    在哈尔滨左近的松花江上,冰层也终于已经开化,只是偶尔有一点残冰在河水当中翻滚上下,碎冰相撞,就发出清脆悦耳的声音。
    哈尔滨的这个春天似乎比起往年也多了几分繁华热闹。东北军大帅府的迁入自然带来了整个东北的达官贵人,中G在北京、天津的社会主义改造也让不少京津地区的富贵人家,放弃了身价看涨的“北京户口”,闯关东跑到了哈尔滨安家落户。随之而来的自然是东北乃至日本和南中国各地的商品特产,沿着南满铁路和中东铁路,源源不断地运了进来。哈尔滨商业区的商店里面全都堆满了琳琅满目的货品,大街两侧鳞次栉比的酒楼食肆里,也常常是高朋满座,好听的京片子,略带些淮音的天津话儿,此起彼伏地响起,谈论的却多是劫后余生的感慨…,关内群雄的代表这段时间也异常频繁的往这座关外冰城走动。隔三差五,哈尔滨市政府就要组织起一堆闲来无事的市民,举着各种各样的小旗帜,在大街两侧站立着,做夹道欢迎的模样。当然,站上大半天总有个一块半块的进账,对升斗小民们而言,也是一件美事儿。
    在哈尔滨城北,松花江北岸的太阳岛上面,临着松花江,新建起了一处传统的中式宅院。这处宅院虽然场面不大,却也门户精洁,一砖一瓦还有院子里小小的花园,明显都花了大心思。看来不是什么普通人家,而不知是东北军的哪位高官显贵避暑消夏的场所。
    不过今天,这处用来避暑的宅院看来是迎来了什么贵客了。宅院外面新铺的柏油马路上,停着一长串黑色的小轿车,还有荷枪实弹的东北大兵肃立护卫。上岛的桥梁码头处,也加派了岗哨,一切闲杂人等都不许出入。
    看起来是有来自关内的某位大人物住了进来,借着这里的僻静,要和东北军少帅张学良讨论什么幕后交易吧?
    宅院二楼的厅堂之内,坐着不多几人,居中的就是两个中年军人,都是笔挺戎装,肩章上面将星闪烁。两人都是四十多岁的年纪,一个身材高大,留着修剪整齐的八字胡,正是东北军总参议郭松龄;另一个矮小黑瘦一些的,眼睛里面却是精光四射,谈笑之间也不时转动,一看就是一个精明之极的人物,原来是国民党的湖北省主席何成浚,民国时代著名的内交家。
    这间厅堂的窗户正对着松花江,入眼之处就是滔滔东流的江水,再远一点,还能隐隐约约看见繁华热闹的哈尔滨市区。何成浚指着远处的市区,笑道:”茂宸兄,关内的人们怎么样也想不到在这个冰天雪地的黑龙江,居然有如此繁华热闹的去处。这哈尔滨虽说比不了武汉、上海,不过比起眼下的北京、天津来,可是强出不知道多少了。”
    郭松龄轻轻摆了摆手笑道:“这哪里是哈尔滨繁华热闹?还不是中G的主张不适合中国国情,北京天津的不少富贵人家只好背井离乡,跑到这塞外苦寒之地来安家,才使得这个小小的哈尔滨多了几分生气?想必武汉、上海那里,也有不少南下的才俊之士吧?我听说燕京大学、北洋大学整个儿都搬迁去了上海?”
    何成浚轻叹一声:“这些GCD人只知道照搬洋鬼子书里面的教条,而丝毫不顾忌中国的实际。明明是个落后的封建国家,搞资本主义才是正理儿,非要拔苗助长去搞什么社会主义。就算根据他们祖师爷马克思的理论,那也是要在资本主义发展到极致之后,才能搞的。
    眼下要搞,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