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春秋大领主-第10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主要是赵旃和郤至其实也不知道泾水西岸的情况,不敢贸贸然渡过泾水。

    他们已经派人找到了泾水较浅的河滩,还需要“麻隧”这边爆发交战,联军牵扯住秦军的兵力,才会展开行动。

    到第十七天,也就是正面战场的交战爆发,赵旃才下达了开拔的命令。

    他们先渡过渭水,来到渭水南岸,向西行军约七十里,又渡河来到渭水北岸。

    期间,他们路过了“豪”周边,远远地看到被烧城残垣断壁的城池。

    吕武来到渭水北岸,一路上越看越觉得地形很熟悉,只是想不起什么时候来过这里。

    他不知道的是,之前自己攻下并烧毁的“豪”其实是现代的西an,正在走的地方则是现代的咸阳。

    两千五百多年的岁月虽久,一些地形却是没变,能不熟悉吗?

 第148章:这不是诸夏套路的战争

    他们所在的位置是后面俗称的关中,只不过叫关中之前,要先把函谷关、峣关、武关给建起来,形成依托山脉的关隘守关,才有“关中”之名。

    叫“关中”之前,还要有一个称呼,叫“秦川”。

    历史没有改变的话,往后推数百年,他们脚下踩的土地会被称呼“内史郡”,算是秦庭的京畿之地。

    现在当然没函谷关,峣关和其余关隘自然也没有,想要攻打秦国其实比较容易。

    叫“麻隧”、“泾阳”的那片区域,包括“侯丽”和“棫林”在内,几百年后是秦国的咸阳城覆盖区域。

    渡过渭水来到北岸的“新军”,登陆地点就是现代的咸阳市。

    吕武没穿越前在这待了小半年,觉得地形熟悉却想不出来,其实是因为现在森林覆盖密度太大。

    他们并不想被秦人发觉,自然不能在太开阔的地形上行军,不是走树林的边缘位置,就是穿越森林。

    幸亏这里是西北,气候方面并不多雨潮湿,不像南方大半年都在下雨形成雨林。

    要不然他们面对的将不止是活动于密林的各种动物,还要经受各种毒虫蛇蚁的挑战。

    另外,地面也不会是青青绿草,该是成片的沼泽,时不时被弥漫毒瘴的区域拦住去路。

    这一天,他们在傍晚时停在林中停歇。

    一些身份高的人才会立起帐篷,其余人的待遇就是以天为被以地为席。

    当然,也能去睡在战车上,或是跑去运输马车的车斗下睡觉。

    “温子郤至带兵谨慎。”魏相的额头肿起来大包,不是磕碰到,是被蚊子给叮咬的。他频繁地伸手饶痒,一脸痛苦伴杂着酸爽,说道:“此处便为棫林,只是不知相距城池几里?”

    这几天吕武跟魏相交流下来,听了不少关于秦国的见闻。

    秦国现在真不是什么霸主,他们只是觉得自己强大了,才频频地挑战晋国。

    根据魏相的说法,秦国现在城池少得可怜,再多也不会超过二十五座。

    这是不是侧面说明一点,秦国有足够实力建城的贵族,不会超过二十五家?

    另外,秦国除了在泾水和渭水的交汇处比较密集的地建了四座城之外,只剩下都城“雍”周边的城池数量多一些,其余的地方几百里都看不到一座城池。

    吕武当时在脑子里过滤了一遍,得出的概念是秦国的都城“雍”应该是在岐山的西南方向。

    他没记错的话,那边是现代的宝鸡市?

    再根据一些信息进行整合,他可算知道自己脚踩的土地是现代的哪里了,也就难怪觉得地形有些熟悉。

    “不超十里。”韩起看上去非常疲惫,说道:“我听闻再往前两里,便是秦人开辟出来的旷野。”

    这个时候讲“旷野”,指的是没有成片树林的平坦地势。

    大多数的旷野还真是人工开辟出来,要不哪里都是树林覆盖。

    “建城之时大肆砍伐罢了。”魏相去了一趟秦庭,对秦人似乎有了浓浓的鄙视?他说:“我闻半数秦人不再农耕,以放牧营生。可见彼辈与西戎征战近百载,已不类诸夏,仿于胡。”

    吕武就纳闷了,问道:“秦人先祖为牧人?”

    满肚子学问没地方炫耀的魏相,找到机会开始介绍起了秦人的历史。

    根据魏相的说法,秦人早期的确是一群牧民,救了周天子被棘封爵位,才归了诸夏。

    吕武听得有些迷。

    秦人祖先是牧民的话,赵氏不也是一群牧民?

    另外,不是有个说法,讲的是秦人为殷商后裔,嬴姓赵氏是恶来的子孙吗?

    吕武在“户籍”上的资料也是殷商后裔,好像还是比干的子孙来着。

    他不知道这种跟脚有没有什么后患,琢磨着殷商都亡国那么久,该是没什么后患才对。

    然而,其实是有的。

    像是宋国,他们因为是殷商后裔,一直以来就被各种黑,搞得实力明明不错,却是难以扩张版图。

    该是是因为周天子分封的诸国,不乐意看到殷商死灰复燃?

    吕武这种不是诸侯的人,后患会小一些。

    不知道因为什么原因,称圣的孔丘,他的先祖是商朝开国君主商汤,却成了殷商一生黑。

    酒池肉林啥的,也就是古代人没化才信。

    酒会蒸发来的。

    肉会烂,该是臭林。

    帝辛在位时,殷商的版图扩张了整整一倍!

    不过是成王败寇罢了。

    导致孔丘这么个商朝开国君主的后裔,绞尽脑汁黑自己的祖宗。

    吕武的心绪有些飘,想到了殷商的帝辛,又纳闷一生独有萧皇后的隋炀帝杨广,一样因为败亡被各种黑。

    他讶异自己为什么会想那些,自嘲自己是不是也有个帝王梦,没开国就想到了末代之君的下场。

    “武,今次你可在持木撞门。”韩起非常遗憾自己没亲眼看到,满满都是期待地说:“必定吓得守军投降。”

    魏相同样露出了期待的表情。

    攻打“高陵”一战,吕武已经彻底出名。

    有人将吕武跟楚国的养由基相提并论。

    人们在谈及吕武和养由基的时候,更喜欢八卦吕武。

    毕竟,神箭手还能依靠长久的训练,神力却是天生的。

    吕武先确认韩起不是在嘲笑自己,一点不怂地说:“我正有此意。”

    一夜就在蚊虫“嗡嗡、呜呜、咿咿”的交响中过去。

    天色重新放亮。

    睡在野外的人醒来,身穿被露水弄得潮湿的衣裳,啃着早就备下的干粮。

    吃的东西是一种叫不上名字的饼,啃起来非常硬。

    士兵们只能咬一些饼,用口水泡软,或是喝水去泡,才能吞咽下肚。

    不能生活造饭为前提,吕武自然也搞不了特殊。

    只是包括他在内老吕家的人,吃的却是一种像是炒面的东西。

    说只是像,因为真的只是像,并不是炒面,更像是刀削面的变种。

    吕武已经将面发酵研究出来,拉面条啥的暂时没普及。

    他也搞不懂其它做法,就成了这样子了。

    为了不耽误时间,赵旃下达的命令是边走边吃。

    目前“新军”有五个“师”,郤氏占了三个“师”,邯郸赵有了贵族加入拥有一个“师”,剩下的就是吕武拉起来的“师”。

    渡过渭水之后,郤至就带着三个“师”走了。

    吕武其实也想独自行事,只是因为爵位和官职不够的关系,不愿意也只能跟着赵旃,听从指挥。

    郤氏的三个“师”,目标是更西北面的“侯丽”。

    赵旃别无选择只能去攻打“棫林”。

    要走出树林进入旷野前,士兵得到整装齐备的命令,需要尽快着甲。

    事实上,很少士兵会着甲行军,一般是到了战场才会穿甲。

    不是松懈什么的。

    只因为再轻的甲也有一二十斤,穿着赶路没走多远,体力就该被消耗干净。

    趁着这个时间,战车被御手驾驭着来到树林的边缘一字排开。

    包括赵旃和吕武在内,贵族有一个算一个全部上了战车。

    规定的时间过去,赵旃的战车率先出树林,随后便是两百多辆战车在马蹄声中出去。

    突然闹出来的大动静惊起了树林里面的大量飞鸟,一些倒霉蛋被落下的鸟粪滴了个正着。

    赵旃看着那些飞向高空的鸟,大声喊道:“全速行军!”

    之前为什么没惊起成群的飞鸟?

    持续性的动静,惊也只是惊到一小群鸟类。

    突然间的爆发的动静不一样,受到惊吓的飞鸟数量当然也就不同。

    旷野难有遮掩,再有成群的飞鸟升空,附近要是有秦人,他们肯定会被发现。

    赵旃下令全速,怕的就是“棫林”那边察觉,做好了充分的守城准备。

    事实却证明赵旃白紧张了。

    他们到下午时分抵达“棫林”城外,有吕武又上演抱木破门的壮举,一波就杀进城中。

    攻城的过程中,赵旃立刻察觉到不对劲,守城的秦兵数量也太少了一些。

    等待将“棫林”给攻占下来,拷问俘虏才知道秦君并没有增加“棫林”的城防力量,还抽走了“棫林”之主麾下的大半兵力。

    “还能是去哪了。”韩起很好笑地说:“秦人不讲礼,笃定我们会守礼,未在后方设防。”

    魏相笑而不语。

    吕武则是带兵在查验库房。

    这一座城池没有多少驻军,储存的物资却是有些夸张!

    “此些辎重乃是大军所需?”吕武看着跪在地上的一名秦人士,脸色非常精彩地再次确认,问道:“果真如此?”

    这名秦人士的长相跟金钱鼠似得,非常委屈地说:“自然如此。”

    他委屈什么?

    各个诸侯国打了那么久,没见哪一家会绕开正面战场,迂回之后偷袭交锋国家的后方。

    这位士是个化人,参与过几次对晋国的战争。

    他的委屈只因为从来都是秦人不按套路,没想到晋人也这么搞了。

    将一应物资归类和计量之后,吕武找到了赵旃。

    “将主!”吕武行礼,说道:“缴获粮秣可供五万人马食用半年,另有各类兵器总计三万余,箭矢二十万支。”

    赵旃先“唔”了一个长音,反应过来之后,猛然间睁大了眼睛,抽搐着眼角,脖子冒出青筋,大声喊:“再道来?!”

 第149章:俺不想升官啊!

    赵旃被惊到了!

    这个“棫林”真的没有多少守军,看警戒的力度也不大,里面却是囤积了那么多的物资。

    他想了想又觉得正常。

    秦军的主力去了“麻隧”,一部分则是驻扎在“泾阳”。

    十多万人的物资肯定不是全部在前线,甚至后方都不会只有一个囤积点。

    在正面战场后方的“棫林”至少是一座城池,用来囤积战争物资不是一件挺正常的事情吗?

    唯一怪异的地方在于,军事资源的囤积重地,守军不多也就算了,警惕性竟然也不高。

    然而,吕武知道这是目前的常态。

    不止是诸夏的列国,连诸夏之外的部落或什么势力,他们打仗从来不会看顾自己的后方补给线。

    一切只因为迂回攻击粮道这种事情,着实是太少发生,甚至是压根没发生过。

    “这”赵旃惊喜之后,出现了担忧,说道:“史书将如何记载此次战事?”

    大概是:周简王八年公元前578年,晋新军将赵旃,与秦战,无礼而攻,坏制度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