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春秋大领主-第22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老吕家正好缺了很多干事的人手啊!
这些人来学习?交代一些事情让他们办?一点都不过份吧?
这种学了就要回去的类型?往死里用的话,说不得他们还要感恩戴德。
反倒是另外那些想一直为老吕家服务的人,需要认真进行对待。
毕竟,后一种人不止自己要用一生为老吕家挥洒汗水,连自家子孙都要给老吕家当牛做马,不能亏待了!
“师旷何在?”吕武问了一句。
小白答曰:“山庄之上。”
来自越国的两个姑娘,她们平时就是吕武的贴身护卫,属于哪里都能去的那种。
吕武也不用担心她们搞事。
原因之一就是,他已经派人去接她们的家人。
人,要有牵挂,才能令人放心。
要不然,他哪怕是将两人睡了,平时也没少笼络,还是要小心她们成了无牵挂的那类人。
小白和小青已经知道吕武派人去接她们的家人。
她们现在最为期盼的不是其它,是盼着哪天吕武能提高她们的身份。
比如,给个嬖人的身份。
至于滕妾啥的?
吕武敢给,她们也不敢要。
对于这一点,赢?是一点忌惮都不会有的。
连从嫁的那些姐妹都不用担心,还能去忌惮两个一点出身都没有的嬖人?
这个玩笑开得有点大。
吕武来到师旷所在的山庄。
他事先已经知道吕阳同样在这边,接受师旷的教导。
因为山庄是师旷在居住,哪怕吕武才是山庄真正的主人,还是要经过通报,得到同意才能进入。
这个是贵族与贵族之间最起码的尊重。
吕武进去,来到师旷与吕阳所在的室外走廊,听到里面师旷正在讲话。
“不可肆于民上,助以从其淫,你知何意?”师旷讲话慢斯条理,咬字清晰。
只有三岁的吕阳能懂,不是天才,会是妖孽。
要是刚穿越过来那会,吕武听后会在脑袋上列出一排问号。
那句话的意思就是:要善待民众,引导他们正确的思想,不能使他们感到绝望。
吕武有看过师旷教导吕阳的记录,发现灌输的是一种以民为本的思想。
或许,师旷还真的是“民本”思想的先驱者,可惜的是没有什么著作。
以现在的贵族主流来说,师旷的“民为本”其实应该归纳为异端邪说,属于绝对不能去学,用更是绝对不能用的。
现在的贵族思想,要学的是怎么压榨治下各种人的价值。
然后,爱谁谁谁的,不能创造价值就属于无用。
也就是吕武了。
换作其余的任何一家,知道师旷在教自家继承人那一套,赶走都算是客气,悄悄埋了泄愤才是正经事。
这特么的!
教俺的继承人啥玩意啊!!?
为了普罗大众的美好生活,要不要散尽家财,昂!!!
其实在当下的社会现状中,真不是单独分了一个家族就能使多数人过上美好生活。
哪怕是将晋国的所有贵族给完全献祭了,一样办不到。
这个不是谁的错。
完全是社会等级还没到那种高度。
吕武知道师旷的某些见识没错,甚至可以说很好。
要是老吕家能成功引领社会进步,指不定还能搞出一套核心思想出来。
所以,他挡下了几位家臣的干涉,琢磨着年纪小的吕阳压根听不懂,老吕家倒是能记录师旷的那些知识。
盲人的耳力比正常人要好。
师旷在里面说道:“阴子已来?”
将其余人留在门外,吕武单独进去。
“阴子以为如何?”师旷是在问刚才那一句话。
吕武说道:“意正其意,行则任重道远。”
想法是很美好的。
想达到那种地步,还是再等等吧!
师旷说道:“肆于民上,以从其淫;如何?”
少了几个字,意思没变,说话的对象却是错了。
吕武答道:“言予国君便是。”
师旷笑着点了点头,说道:“惟仁义为奉,恰为国君治国之道。”
吕武不接茬。
人家想的是奉献。
想将自己的思想灌输给愿意听的国君。
到底正不正确,又或者适不适合当下,不关老吕家什么事。
反正,师旷别拿老吕家当试验田就行了。
师旷说道:“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之明,炳烛之明孰于昧行乎?”
吕武能说啥?他击掌,大赞道:“善!”
得到赞赏的师旷又笑了。
双目失明并不是师旷想要。
作为一个因为眼盲而无法继承家业的人,他其实是悲哀的。
又因为是贵族出身,他不用担心失明之后吃喝用度的问题,一直都在寻找属于自己的一种前途,发现搞研究几乎成了唯一出路。
悟了的师旷,需要更多人为自己真正想要达到的高度,递上一道又一道台阶。
师旷笑着说道:“韩伯欲聘我为赵孟之师。”
是有这回事。
不但韩厥派来心腹家臣杜溷罗跟吕武亲自商谈过。
赵武本人也已经来老吕家,提了这么一回事。
只要吕武愿意放师旷离开。
师旷本人也同意。
韩厥的提议就算成了。
而赵武得意思是,他本人拜师旷为师,吕阳要不也一块拜了吧?
这件事情上,吕武给予了回绝。
启蒙是一回事。
塑造人生观和价值观,吕武打算亲自来。
吕武自己要小心谨慎,刻意地活得像个春秋人,免得被当成了异类。
下一辈?
那么多先进的思想。
好多只要肯花时间研究就能搞出来的新技术。
一套又一套治理体系。
作为老爹是被逼着需要从头开始发展,努力地想有个作为肆意来干的基础。
下一代真要是成了地地道道的春秋人?
简直就是一种天大的悲剧!
第280章:夭寿,晋国遭遇入侵啦!
雪,一片一片一片……
好像是在拼凑谁的缘分。
雪季按时地到来了,大地重新被铺上一层银装。
阳光照射之下,大地一片刺眼的白色。
到这样的季节,万物不得不进入蛰伏期。
“为何室内如此温暖?”魏相真的感受不到寒冷。
对吕武来说,想让室内温度适合的方式挺多。
可以弄炉子,还是能排烟、排毒的那种。
也能弄水暖管道。
也就是打造金属管,再循环以热水,铺设在地板之下,为室内提供温度。
“所睡之榻,亦是暖和。”魏绛没见过加高的卧榻。
那叫“炕”。
就是用土与砖来造,铺设青石板,烧炉灶,设有排烟道,再设置火墙,提供适当的温度。
很久之前,吕武也不是不想搞“炕”,关键是当时砖都没弄出来,单纯和泥吧,不怕烧裂开,睡梦中掉下去进行火葬啊?
“炕”这玩意并不是诸夏首创。
其实是到了隋朝年间,从靺鞨那边传到中原的。
根据《隋书·靺鞨传》记载:凿穴以居,开口向上,以梯出入。
魏相和魏绛在老吕家见识太多稀奇的玩意了。
他们比较纳闷,以前来的时候也能看到新鲜事物,加起来却没有这一次多。
吕武能告诉他们,以前没那个实力享受,只能小心翼翼地低调做人,现在不一样了吗?
饭都吃不饱……
当然,饿也不至于会饿到吕武和亲人。
关键是,家族的状况并不好,需要烦恼的事情太多,要做的事情更多,哪来的闲工夫去搞什么享受。
就算是搞烹饪,那也是特么为了发家才弄出来的。
现在有些不一样了!
吕武已经成为上大夫。
爵位不是什么关键。
主要是老吕家的生存压力没那么大了。
耕地增加到三百七十万亩。
这个数量其实还不够。
必将值得庆幸的是,这些耕地都算是吕武的,不算那一批武士所持有的耕地。
吕武需要养活的人口,不算武士以及家属、奴隶,堪堪十七万左右。
以人均来算,也就是人均218亩。
现在户籍造册并不普及?也就老吕家严格一些。
很多家庭的人口五六人?一些家庭则是有两三人。
取一个中间值的每户五人,一户的耕田也就是一百零九亩。
远远达不到一人耕田必须有一百亩的要求。
在执行“井田制”的时代?一个男丁所需耕作的田就是一百亩。
到了后面?人均所更田地一再减少,比如到司马晋国男丁七十亩、女子三十亩。
越往后?人均耕田的数量一直都在减少。
到底需要多少亩的耕地才能养活一个人?
或许是跟耕作的技术和粮食有关,不然怎么会越往后越少了呢。
吕武有进行过了解。
拿老魏家来做个例子。
魏氏持有的人口约三十万左右?到底是多是少?他们自己也搞不清楚。
然后,魏氏的耕田大概是七百余万亩的样子?
这样一来,魏氏的人均耕田其实只有可怜巴巴的20亩,比老吕家这边还少。
他们是怎么养活三十万人的?
答案在于定期定量地对外采购!
毕竟?老魏家的军械的销售上很给力?不缺货币,能找到稳定的购粮渠道。
晋国拥有耕田数量最多的是郤氏。
而郤氏持有的人口约有五六十万,是所有卿位家族中最多的,占了晋国总人口的差不多十分之一。
其余各家,比如栾氏和荀氏(三家)、范氏?人口方面不会低于四十万,也就是韩氏少一些只有三十来万。
等于说?几个卿位家族相加起来,持有人口两百万出头的样子?占了晋国的五分之二。
这个也难怪晋国的“卿”能那么牛逼,是不是?
正常的中等贵族?人口其实不会超过十万?有些其实也就三万到五万之间。
像魏氏和阴氏是中等贵族?却有那么多的人口,才是中等贵族阶层的一种不正常。
另外一家就是祁氏,他们的人口有个十五万左右。
跟祁氏人口差不多的家族,晋国有个十来家。
现在的情况是,人口并不属于国家,是属于各家贵族。
这一点无论是在哪个诸侯国,其实都是一样的。
所以,并不是晋国才显得特殊。
不看爵位,看能拉出多少武装,晋国历来就是这么区分到底强不强的。
一旦无法拉出纳赋所需的兵力,等着削爵,封地被回收罢!
“卫国已会同齐、鲁、曹、邾六国之军南下。”魏相讲的是今年秋收之后的事了。
卫君卫衎这一次搞了一个很大的骚操作,先控制曹君姬负刍,再带着曹军南下。
魏绛脸色有些奇怪地说:“统兵者乃是单公。”
吕武听得一个愣神,问道:“何人?”
魏绛以为吕武刚才没注意听,说道:“单襄公姬朝。”
不是!
这什么情况???
难道周王室再次雄起,能够再一次号令群雄啦?
魏相看到吕武愣住,低声说道:“乃是元帅之意,由单公辖属六国之兵,先行南征郑国,待明岁君上再率军南下与之合兵。”
还是不对!
吕武记得高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