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春秋大领主-第22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还是不对!
吕武记得高层的意见是消停至少一两年,喘口气再有动作。
怎么这么急切又想南下?
魏相再次提醒,说道:“郑国出兵‘虚’、‘滑’。”
这一下吕武明白过来了!
老郑头很头铁啊!
才挨了晋国一阵爆锤,不缩起来过日子。
他们等晋国四个军团回国解散,后一脚入侵了晋国的南部。
吕武需要在脑子里过滤一下。
他没记错的话,遭到郑军入侵的“虚”是属于韩氏的封地,“滑”则是属于范氏的封地?
郑君姬睔这是脑抽了吗?
晋国八“卿”中的士燮和韩厥,不管是装,还是努力维持人设,都是属于比较“软”的两位。
他们再怎么“软”,封地遭到攻击还能没有反应?
郑国这是想逼得老实人暴躁起来啊!
这也就不难解释卫国为什么反应那么迅速,又是那么的果决。
老范家跟卫国一直拉拉扯扯没个正经。
卫君卫衎超级不喜欢孙林父。
经过去年和今年士燮一再对盟友拉稀,孙林父实际上打算和老范家脱钩了。
卫君卫衎估计是带着“孙林父反对的他赞成,孙林父赞成他反对”的心理,琢磨着孙林父想拖拖拉拉,寡人偏偏要动作迅速地为晋国也为老范家服务。
这事,卫君卫衎真干得出来!
而卫国跟晋国接壤,同时也跟郑国接壤。
晋国刚解散四个军团,想再集结起来需要一些时间。
受到招呼的几个诸侯国,他们本来就已经做好了出征的准备,只是没等他们赶到战场,“鄢陵之战”就分出了结果。
晋国跟楚国较量,要是晋国输了?
各家诸侯国当然各回各家各找各妈,反正缺了晋国,他们联合起来还是惹不起楚国。
关键是晋国获得了“鄢陵之战”的胜利,还在郑国身上狠狠地咬下了一块!
军队还没来得及回国解散呢?
走到半途被招呼:来嘛,哥们!那个被揍得半身不遂的郑国,他们脑子犯抽,主动进犯咱们老大,是时候对老大表示俺们的忠心,再自己捞一把了!
晋国一时半会无法出兵。
各个诸侯国琢磨着“吃肉不积极,脑子有问题!”,喊着“waaaaaaaagh”发起了无畏冲锋。
“君上已下令中军、下军集结,明岁开春便将挥师南下。”魏相说起这个也是表情怪怪的。
吕武反应比较平淡,只是“哦”了一声。
魏绛略略有些阴阳怪气地说:“范氏合兵四‘师’,韩氏合兵四‘师’。”
吕武觉得挺正常。
一个晋国的“军”有五个“师”。
平时老范家出征就拉出两个“师”,自家封地遭到入侵,不可能继续划水。
努力经营人畜无害人设的韩厥,一样不能坐视自家封地遭到入侵。
只是,韩氏的这一次爆发有点用力过猛。
平时韩厥最多就带上三个“师”意思意思。
这一次,韩厥一下子拉出四个“师”啊!
吕武心想:“老好人不等于好欺负。老范家应该是士匄觉得屈辱,小年轻的暴脾气忍不了;韩厥……这一次爆发,还有什么更深层的含义?”
一下就拉出四个“师”跟韩氏一贯保持的低调不符合。
魏相说道:“韩伯此举,乃是示人以强。”
魏绛一脸面相诡异的笑容,附和着不断点头。
吕武则是用奇怪的目光看魏氏两兄弟,纳闷是在幸灾乐祸个什么劲。
“韩伯多次拒见。”魏绛是个憨憨嘛,能说不能说,反正就是说。
韩氏跟魏氏闹了不愉快?
魏相无奈地扫了一眼魏绛,嘴唇动了动,终究还是没吭声。
“此些消息,乃是何时发生?”吕武问道。
魏绛刚要开口,外面的走廊传来急促得脚步声。
“武,我可否入内?”赵武的声音有些急。
魏相与魏绛对视了一眼。
吕武已经让赵武进来。
入内的赵武连行礼都忘了,好像也没注意看魏相和魏绛都在场,很急切地说:“阴氏之兵善战,韩伯求我率三‘旅’待招。武借我一‘旅’。”
啥?
赵武说韩伯求他。
这个“求”并不是恳求,其实就是要求。
求是个什么求不是关键。
老赵家现在能拉出三个‘旅’的部队吗?
确定韩厥这不是在强人所难???
吕武转念一想:“韩厥是想让赵氏也亮一下肌肉?”
关键问题在于,韩厥料定赵武会向老吕家求助的吧!?
那么,韩厥是在试探什么?
第281章:属于我们的时代
赵氏现在压根就拉不出三个“旅”的部队。
哪怕是连“羡”也全部征召,赵武顶天也就只能拉出两个“旅”,再多就只能是携老带幼了!
诸夏一直秉承的就是“士不教,不得征”的理念。
什么意思呢?
就是,不能随随便便将什么人都拉上战场,一定是要应征者经过最起码的新兵训练。
这个理念是被后来的秦国所打破。
挨揍挨到不拼命不行的老赢家,国内上至五十岁,下到七八岁,能拿得动武器的男性,包括强壮的女性,有一个算一个给拉到战场上。
然后?
几十万秦军被少于自己十倍的魏军教做人,也让吴起练出来的魏武卒名扬天下。
拉女人上战场是胡虏的做法。
他们只要能拿得动武器,压根就不看性别。
秦国从秦穆公开始征讨西戎,作为征服者却学了不少西戎的理念。
卫鞅入秦变法,可算让秦国重新回归到诸夏的大家庭,至少让女人上战场搏命这种事情是没再发生了。
赵氏复立已经有几年的时间。
可是,赵武仅仅是接收了“赵”城,并没有其它的封地。
“赵”城原本有多少居民都是过去式了。
赵武在接收“赵”城之后,慢慢又将一些属城(邑)拿到手,治下人口满打满算也就三万多人。
因为是复立不久的关系,赵氏现在几乎什么都缺,其中自然也包括了士兵。
也就是说,除非有人相助,要不在“士不教,不得征”的前提下,赵武肯定拉不出三个“旅”的!
吕武一再欲言又止。
而这时,赵武好像才发现魏绛和魏相也在场?
他行礼,一脸抱歉地说:“见过两位世兄。”
老赵家和老魏家的交情还真的很久了,世兄这词并没有用错。
两个家族的交情是从赵衰和魏犨的那一代人建立起来的。
只是,交情也能分为好多种。
重耳回到晋国即位之后,甚至在之前,一块帮助他的那些贤人,明面上和暗地里就已经斗了起来。
赵氏强盛时期,魏氏就属于被打击的一家,只是没像其余家族被赵氏给打击没了。
等到赵括和赵同飞扬跋扈的时候,魏氏还在蓄积力量阶段,双方没有过多的纠扯。
魏绛和魏相对本家族的历史很了解,对赵武谈不上有什么好感,要说恶感也不至于。
“武?阴氏新晋?常有一‘旅’留驻北疆提防赤狄与白狄;明岁亦要遣一‘旅’借道魏地讨伐袭杀阴人之义渠。”魏绛用一脸‘你好意思吗’的表情说道。
魏氏会知道吕武要去讨伐义渠,纯粹是吕武需要取得魏氏的同意?不然军队肯定不能进入。
这样一来?保密那是不可能保密的。
至于老吕家一直以来有一个“旅”在北疆活跃,时间一久肯定也被人得知。
其他家族只是知道老吕家有一个“旅”在北疆活动?具体是干什么只能靠他们自己去猜。
那么,老吕家有多少兵力?
需要从吕武屡次带多少兵力纳赋来判断。
他最多的一次?是带一个“师”进行纳赋。
只是那个“师”并不完全是老吕家自己的“徒”或“羡”?有来自“霍”地、“杨”地和向智氏借了一部分。
魏绛差不多就是直言,埋怨赵武着实是太过于强人所难了。
对了,说起“杨”地,其实就是赵氏主宗以前的封地。
只是“杨”地的贵族到底是不是赵氏的旧臣?需要考究一下。
赵武没理会魏绛?就那么眼巴巴地看着吕武,希望能够得到帮助。
“韩伯不知你家状况?”吕武皱着眉头。
赵武说道:“韩伯前次损失数千,今次郑国进犯封地,不可无行动。”
晋国是在“鄢陵”获得胜利,却没可能自身不产生损失。
打得最凶的郤氏在“鄢陵之战”填进去了四千多人?其余的军械、马匹和辎重也不少。
韩厥是下军将,不可能只让上军佐智罃去拼命。
其实?就算韩厥想,智罃也绝不可能答应啊!
结果就是?看着没打多凶的下军,作为主力的韩氏也填进去了两千多人。
这些折损?包括当场战死?以及后面重伤不治?还有残废。
郤氏损失四千多人,以他们的体量并不算严重。
损失了两千多人的韩氏,则是稍微有那么点伤了。
毕竟,韩氏虽然说是卿位家族,以硬实力来看,却是最弱的一家。
吕武问道:“你来借兵,是韩伯之意?”
反正,韩氏没征召吕武,也没有过来借兵。
赵武就是再迟钝,也能看出吕武没打算借兵,将失望摆在了脸上,低声说道:“非是韩伯,乃我自主。”
“我不知韩伯何意,只是人心最不可试探。”吕武干脆不管韩厥到底什么意思。
听了这话的赵武一愣,随后脸色很不自然。
魏相则是赞同地点头。
魏绛笑得咧开了嘴,附和道:“有语,言之,人心不可称量。”
吕武没理会魏绛的捧哏,说道:“阴氏确为新晋,七岁如此极不易。”
赵武低头,说道:“我知。”
魏相听得挑了挑眉头。
既然知道,还过来强人所难?
这少年是个什么情况???
也许,他是有什么能够交换。
可能,他被逼得没办法?
“我之‘徒’不过三千,‘羡’不可计量。北疆已用一‘旅’,再遣一‘旅’往义渠……”吕武停下来看着赵武,等赵武与自己眼睛视线形成对视,才接着往下说道:“邀‘霍’、‘杨’之人相助,我回以军械、俘虏、财帛;请智伯相助,我赠予兵甲(武器和甲胄)。”
魏相补了一句:“魏氏相处,则获‘术’与经济。”
他说的“经济”特指甲胄销售权。
世界上除了父母,没有无缘无故的给予。
赵武需要懂得这个道理。
不是找谁一开口,别人就必须不计得失,甚至是倾家荡产地对其进行帮助。
“我无物可予。”赵武肯定是懂了那个道理,变得有些颓废。
让吕武把北疆的那一“旅”调回来,再借出去?
放弃对义渠展开报复?
又或者,封地内不留下可用的兵力?
三观不正确到何等地步,才敢开这个口!
“我可借一‘旅’予你。”吕武就看到赵武先是不可置信又变得无比惊喜。
魏相和魏绛则是搞不懂吕武在操作什么。
“非为韩伯,只为赵氏。”吕武有自己的考虑,也该说清楚。
他并不是在搞什么提前投资。
“绛、相,我亦觉,魏氏应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