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春秋大领主-第25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比较让吕武意外的是,隔天齐国那边又来了队伍,领队的是晏弱。
这个叫晏弱的人是齐国的大夫,子姓。
认真算起来,晏弱跟吕武有着不知道离了多少代的同一个祖宗。
还有另外一个可能就是,吕武的林姓并不是源出于子姓,也许是来自姬姓。
毕竟,姬姓是有些人改成林姓的。
因为吕武就没有族谱,怎么个追溯法,靠的是一张嘴,要么就是自己编。
吕武等出使才知道晏弱这么个人。
换作是晏弱的儿子晏婴?
吕武因为知道春秋时期齐国的一些事情,倒是对晏婴更有印象一些。
大张旗鼓而来的晏弱,没有在乎吕武是不是有出营地多少里迎接,来到营地先拜访一下,没谈及有什么目的,再与田湣会合。
从做事方式来看,齐国这边远比鲁国更有章法一些。
用现代化来讲,就是有逼数。
说来也是一种碰巧,晏弱前一脚到,后一脚赵武带来了国书以及“节”。
“为何是你?”吕武是真的感到意外。
赵武一脸的美滋滋,说道:“武往南而去,谒见君上禀告国内事宜,国外之事;君上果断,追认出使之事。”
没什么好奇怪的地方。
晋国的国君在没正式与“卿”翻脸之前,压根就不会驳回“卿”的决断。
吕武问道:“君上可有交代?”
赵武一边拿出帛书,一边答道:“君上许正使临机应变之权。”
这个答案让魏相与智朔来了个面面相觑。
也就是说,经过国君的背书之后,韩厥有什么交代已经能够被吕武无视,一切以吕武的处置方案为准。
而国君给了这么大的权力未必就是好意。
说不定,国君巴不得吕武不顾韩厥的交代,甚至是做出与交代完全相反的处置。
从这里也能看得出来,国君是越来越有正治手腕了。
吕武在看国君书写的帛书。
里面除了国君的一切期盼之外,特别提到不能对南征的事情造成损害。
让吕武比较在意的是,帛书中明确交代作为正使,的确是有专断之权。
他就需要好好思考一下,国君知不知道韩厥决定将莒国归属给鲁国了。
“武未得韩伯交代,只言出使之事。”赵武有些不明白吕武问的问题。
吕武让赵武下去歇息。
“专断之权?”智朔有些嫉妒了。
在晋国,拥有专断之权是“卿”的特权。
真没见过“卿”之下,有谁获得过这种权力。
魏相问道:“下军将交代之事?”
现在就看吕武愿不愿意咽下那口气。
他左思右想,认为有些时候决不能软弱,说道:“我已决意不将莒国归属于鲁国。”
魏相张了张嘴,想说什么又没说出来。
智朔则是很佩服地看着吕武,问道:“不怕恶了下军将?”
老实说,吕武还真不怕。
韩厥不是要公事公办吗?
鲁国这么对待吕武,而他是代表晋国过来。
这样一来,鲁国轻慢的不是吕武,是轻慢晋国!
得到这样待遇,还给送好处?
晋国什么时候这么软弱过,能给这么欺负啦!
吕武觉得自己要是没给晋国弄到好处,直接给鲁国送好处,这一次出使才是最大的失败。
他假惺惺地说:“如下军将亲来,必如我处置一般。”
第310章:俺们是霸主啊!
拿到国书与代表国君“节”的吕武,倒是不着急赶往“蒙”了。
在当今的东方世界,没有任何一个国家能够无视晋国的存在,相反绝大部分国家要看晋国的脸色过日子。
别说吕武带来了两个“师”又三个“旅”,仅仅因为他是晋国的上大夫这个身份,哪怕没有得到足够的礼遇,也不会有人敢于做出什么凌辱的行为。
带来两个“师”又三个“旅”就使腰杆能挺得更直了。
这一支部队想灭掉齐国有点难度,却是能进入齐境进行肆虐与横扫。
如果吕武不顾后果的话,攻占鲁国的都城曲阜是能办到的。
正因为这一点,吕武很纳闷鲁国哪来的底气这么对待自己。
不过,考虑到鲁国对待晋国“卿”的过往,真不是第一次表现得头铁了。
那是郤锜奉命出使鲁国,他在一些言行举止上轻慢了鲁君,导致鲁国上下非常不满。
鲁国高层倒是没敢拿郤锜怎么样,采取了非暴力不合作。
他们少不了在私下腹诽,说郤锜这个人太过于嚣张和跋扈,没多久郤氏肯定要全族去地下团聚了。
可以将那个视为被欺负了,没那个实力在实际行动上进行报复,使用语言诅咒的行为。
话又说回来,不是在黑鲁国,类似的事情他们干得有点多。
这也就出现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导致春秋时期的鲁国出现了很多的预言家。
“南征之事,诸事不顺。”吕武从赵武那里得知的消息就是这样。
郑国被晋国单独暴揍了一顿,怎么都该元气大伤了吧?
偏偏他们跟没事一样,甚至表现出远比被暴揍之前更顽强的精神,以至于战斗力得到提升。
南下的晋军将郑军驱赶出了“滑”和“虚”,战场再一次南移到郑国本土。
来自周王室的公卿,也就是单公,他带着齐、卫、鲁、曹、邾的联军前往与郑军交战。
然后,悲剧发生了!
先是鲁国军队一头撞上郑军,双方摆开阵势交战,鲁军打不过郑军败退。
后面卫军和曹军再迎头而上,再一次败给了郑军。
吓得齐军和邾军干脆直接调头。
本来要出兵的宋国,口头上答应加入联军伐郑,得知联军连续两次战败,军队压根就没踏出国境。
亲自南下的晋君姬寿曼都不知道该郁闷还是笑话。
郑军对上晋军历来只有被暴打的份。
结果?
鲁军、卫军、曹军轮番上阵,打不过郑军?
是这些国家的军队不行,还是单公的军事能力太差?
最为搞笑的是,齐军竟然不战而退,一点没有作为一流强国该有的样子。
晋君姬寿曼看到单公这样,真心觉得公子周有这么个师傅,压根就蹦跶不起来。
他发现自己的几个小弟着实不行,决定亲自给予示范。
可是,郑军发现晋军的踪迹,片刻犹豫都没有转身就跑,要去跟来援的楚军、陈军、蔡军会合。
这样的结果在晋人看来是一件挺理所当然的事情。
一块南下的各个列国就有点不好受了。
除了鸡贼不想为晋国卖命的齐国,其余几个国家估计会自我怀疑:俺就真的这么low逼?
“楚军威胁联军后路,元帅必不使联军陷入困境。”魏相说道。
主要是这一次南下的只有两个军团,在看几个小弟表现那么拉胯,避免觉得对上楚国、郑国、陈国和蔡国的风险会有点大。
吕武纳闷地说:“去岁陈国、蔡国保证……”
接下来的话,他没有说出国。
做人不能太幼稚!
陈国和蔡国都笼罩在楚国的阴影之下,他们对晋国做出任何保证,能不能做到不取决于己身。
说到底,还是要看楚国能不能让晋国如愿。
毕竟,陈国与蔡国离楚国太近,离晋国却着实遥远。
魏相说道:“此前谋划,或无用功。”
他们之前想的是怎么维持鲁国和齐国争而不打的局面,好让出征的鲁君黑肱和齐君吕环不至于撤兵归国。
而现在,南下的晋军已经有北撤的意图,其余列国不可能留在当地应对楚、郑、陈、蔡四国。
他们实际上也没有那个胆子。
“原以为‘鄢陵之战’将使楚国陷入颓势,没想楚国之强超乎预料。”智朔补了一句,道:“与楚争锋,非一朝一夕之争。”
这个也是智罃的看法。
先由申公巫臣提出跟楚国争雄,需要耗费长久的时间来削弱楚国,极难一次就将楚国掀翻在地。
这一个观念很现实。
晋国跟楚国是同等级别的国家,一样不可能只是历经一次失败就彻底衰弱下去。
智罃捡起了申公巫臣的“弱楚之策”,开始在进行谋划,只是暂时还没有什么具体的章程。
魏相说道:“楚国一战丧师近十万,一岁不到便再出兵十余万。”
他还没将攻打宋国的那支楚军算进去,要不就是历经“鄢陵”之败后,楚国还保持着对外用兵二十万以上的规模。
这样算起来,晋国好像有点不如楚国?
晋国历经“邲之战”的战败,缓了好几年才缓过气来。
楚国却是刚经历一场大败,还能保持二十万大军对外征战?
哪怕那二十万大军良莠不齐,能维持二十万人的长期征战,本身就很能说明问题。
看样子,楚国的国力很强啊!
而事实上,楚国的国力是挺强,只是君臣上下很难力气往一处使。
这一趟出使跟智朔没什么利害关系,心里没负担,随口说道:“如此,事则易矣。”
不用担心因为国内的事情导致鲁军和齐君从南方撤兵了吗?
剩下的就是莒国的归属问题。
吕武知道智朔很聪明,甚至聪明过了头。
南方的局势发展是一回事。
他们出使有什么使命是另外一回事。
没有得到国内新的指示之前,怎么能够因为得知南方的局势,光想着躺赢,不去争取获得好成绩呢?
吕武觉得智朔是真的聪明,某天不要上演聪明反被聪明误的事情才好。
他们继续停在“蔑”这个地方,配合季孙行父以及晏弱进行表演。
从级别上来看,晏弱肯定不如季孙行父。
毕竟,一个是执政,也就是卿大夫;另一个只是大夫而已。
就是这么个年代,级别在很多时候比不上硬实力。
如果级别真的管用,周天子也不用在王畿自娱自乐,众多公卿肯定也要频繁活跃于国际舞台。
讲真话,周天子现在的作用也就是一个活体印章。
各个诸侯国只有发生君主之位更替,才需要派人去王畿那边谒见,送礼物盖个章,获得周天子的认可。
再来就是需要进行大礼议时,周天子派公卿来赐祚肉啥的。
要不,平时谁还乐意去搭理周天子了?
“莒国对齐国有恩,齐人不敢忘。寡君时时交代,不可使莒国受鲁国欺辱。”晏弱就是当着季孙行父这么说的。
季孙行父有些没搞清楚今天是个什么阵仗。
他来这边有些日子了。
此前,晋人明显极力避免他们两拨人碰面。
今天却是刻意安排在一起饮宴。
晏弱讲的那个叫落地有声,深怕别人不知道“勿忘在莒”的旧事一般。
让季孙行父比较郁闷的是,齐国对莒国有野心,只是这个野心是以保护者自居,不像鲁国的野心那么昭然若揭。
鉴于作为正使的吕武对路过的态度很冷淡。
副使魏相倒是显得彬彬有礼,只是每次谈到莒国的事情总会转移话题。
打酱油的智朔对鲁国总有一种隐隐的不爽。
季孙行父觉得自己真的是太难了,不止一次心里骂留守的贵族不干人事。
“我有不同风闻。有莒国贵族拜访我(鲁国),言及齐国对莒国多有欺凌之处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