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春秋大领主-第28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就是晋厉公回国后,发生的一连串事情了。

    现在,晋国爆发内战,有一家算一家,但凡觉得自己有资格,就参与到分食栾氏和郤氏的行动当中。

    晋国的那些小弟见老大陷入内部混乱,一个个心里的小算盘打得“噼里啪啦”响。

    宋国一再派遣使者到“新田”求援。

    临时总理国务的智罃一直在拖着,已经让五波宋国使者失望又沮丧地回去。

    宋国现在不但面临楚国公子喜与公子尚的攻伐。

    听说楚君熊审再一次召集郑国、陈国和蔡国,要再一次亲征宋国。

    没有了晋国援救的宋国很危急。

    一帮中原列国在观望晋国内部混乱会出现什么结果,肯定不会出兵援救宋国。

    等于说,宋国面临亡国之危。

    智罃对最后一波宋国使者的话印象十足深刻。

    讲的是楚国灭国无数,屡屡亡人国、绝其祭祀。

    他们宋人举国上下已经心怀决死之心,要与楚国拼啦!

    如果宋国灭亡了。

    请晋国记得南方曾经有宋国这么一个盟友,时常进行悼念。

    一番话讲得智罃既是感动又是尴尬。

    他倒是很想帮宋国一把,关键是真的抽不开身啊。

    “秦国要防,宋国要救!”智罃这一刻非常怨恨韩厥。

    出了事,不占不抢是挺高风亮节的。

    关键是,韩厥的上军佐还要不要干啦!?

    好歹是上军佐,从心的避祸就算了,国家事务也一点都不参与?

    是个“卿”该有的担当吗?!

    道理是这样的道理,绝对没错!

    韩厥真的什么都不想管,倒是卸任一切职务啊!!!

    手握权柄,却没有半点担当?

    智罃深深地觉得韩厥这个人很无耻。

    是比一脸贪婪想分食栾氏和郤氏的众人更加无耻。

    毕竟,贪婪的家伙,他们至少在干活。

    解决栾氏和郤氏在当前对晋国有利,是一件不争的事实。

    高风亮节的家伙,却是一点屁事没干。

    用现代的话来讲就是,占着茅坑不拉屎。

    又或者,完全不作为的清官远比能做事的贪官更没用。

    智罃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怨念?

    只因为,他发现自己陷入了内外交困的局面!

    国内需要用最短的时间恢复平静。

    然而,智氏被挡在了“温”地,范氏被“苏”和“驹”。

    “叔父!”中行偃过来时,有着满脸笑容,说道:“阴武已取长子。”

    看来,中行偃还是很清楚自己面临的局势,一声“叔父”喊得很是情真意切。

    智罃没有太大的反应,问道:“可曾汇报往何处去?”

    事实上,分配给吕武需要攻伐的地盘也就那些。

    等于说,吕武已经完成了属于自己的任务。

    中行偃愣了愣,迟疑道:“将往何处去?”

    智罃想了想,决定给吕武多加一点担子,一边写书,一边说道:“栾氏之原、周阳、荧庭,郤氏之苦成,尚未攻取。”

    中行偃脑子里出现地图,纳闷地发现这些地方的距离都有些远。

    真的要让吕武率军去攻取,差不多就是绕了晋国一大圈。

    中行偃呐呐地问道:“如此,阴武之功为最。”

    智罃有什么办法?

    谁让只有吕武这一路进展最快,其余两路都被挡住。

    智罃写完了书,抬头看着中行偃,问道:“你可愿去韩求见上军佐?”

    中行偃脸色大变。

    晋国现在的局面是晋厉公和栾书搞出来的。

    中行偃也在其中扮演不光彩的角色。

    他去见韩厥?

    倒不是担忧被韩厥一剑捅死。

    关键是很没面子。

    再则,也等于荀氏含智氏和中行氏向韩氏低头。

    中行偃脸色不好看,语气却坚决,说道:“如叔父有意,偃愿往。”

    智罃无视了中行偃难看的脸色,意味深长地说:“国中上下皆久视上军佐啊!”

    继续躲?

    那就是韩厥坐实没担当的恶名。

    出来?

    有锅一起背,有雷一起躺下来滚!

 第343章 都别当体面人了

    “韩”地在哪呢?

    在大河边上,又临近浍水,处在个一个被两条河流包夹的三角洲地带。

    这里不但风光优美,且是一个十分适合农耕的区域。

    以为韩氏只有“韩”地这么一块封地吗?

    不可能的!

    晋国的“卿”是那么有逼格,卿位家族怎么可能只有一块封地这么寒酸。

    老韩家除了有“韩”地之外,还有临近“韩”地的“耿”地,浍水南岸的“负”地,大河西面的“韩原”、“梁”,另有南方的“怀”地和“邢丘”,东面“潞氏”边上的“壶口”,等等。

    也就是说,韩氏跟其余卿位家族一样,封地挺多,分得也比较零散。

    “韩”地距离“新田”并不是太遥远。

    特殊时期之下,中行偃肯定不敢只带一些人就出门。

    他集结了在“新田”的中行氏和荀氏人马,聚起了近百辆战车和两千余士兵,又在经过“荀”地时带上近七千名士兵和近五千民伕。

    这就是一个“师”的兵力了!

    这么搞,明明就是去拜访个人,弄得好像是要出征似得。

    “荀”地就在“新田”边上,两地就隔着一条汾水下游,同时与“韩”地相隔一个“耿”地。

    也就是说,荀氏与韩氏其实就是邻居。

    要是观看地图,会发现几个卿位家族,他们的封地离“曲沃”非常近。

    而现如今的晋国国君就是“曲沃”一脉。

    曾经的晋国国君并不是“曲沃”的这一支。

    “曲沃”这一脉算是成功以小宗吞大宗的典型。

    几个卿位家族的封地距离“曲沃”近,里面有着很长的君臣故事。

    说白了就是一帮从龙之臣。

    赶了半个月多路。

    中行偃来到“荀”地与“耿”地的交界处。

    他没有不管不顾地进去,停驻在“耿”地边上,派出家臣前往通报。

    现在是特殊时期嘛。

    就算不是特殊时期,带着庞大队伍过境,也是需要经过当地贵族许可的。

    何况是特殊时期?

    中行偃很有耐心地等了两天,得到韩氏拒绝他们入境的答复。

    那还没算完。

    韩氏集结了一个“师”,摆明阵仗开拔到“耿”地与“荀”地的交界处,就在中行偃的眼皮子低下,开始建设营地。

    那副模样就像是在行动直说:你丫敢进来,俺们就敢打。

    这是何等的卧槽啊!

    一点都不像是遇事就从心的韩氏。

    中行偃没那个胆气来个孤身赴会。

    要不就算中行偃自己一个人过去,韩氏还能拿他怎么样?

    如果中行偃有那样的胆气和魄力,自己一个人去韩氏那边,其实是将韩氏一军。

    偏偏中行偃身上有污点。

    韩厥的表现又是对中行偃极度厌恶。

    导致中行偃自己心虚得很。

    人在“新田”的智罃知道中行偃遭遇了什么窘境,又是怎么个应对方式,差点没被气得心肌梗塞。

    “竖子不足以谋!”

    智罃就纳了个闷,荀氏到底是造了什么孽啊!

    荀庚那么聪明的人,怎么会生了这么一个儿子?

    先是被栾书耍得团团转,落了个参与弑君的污点。智罃不知道中行偃主动参与

    遇到事,没那份果决,待在“新田”迷糊了将近两个月,没有任何的作为。

    现在更搞笑的事情发生啦!

    明明就是去逼韩氏,反而被搞成被逼迫的那一方?

    “老荀家,还是要看我这一脉啊!”智罃心里很是感概。

    他倒是从韩厥的举动窥探到韩氏的态度。

    韩氏明显就是彻底不掺和,国内国外的事都不想参与,就想着关起门自保。

    智罃拿来刻刀与竹简,刻下:“竖子可怜;老贼可恨!”

    这个“竖子”当然是中行偃。

    那么简单的事情都能办砸。

    现在的情况变成荀氏像是要攻打韩氏,使得韩厥更有当乌龟的理由。

    甚至,引发了其余家族对荀氏的猜忌,连带智氏的一些动机会被过度解读。

    而智罃眼中的“老贼”当然是韩厥了。

    “来人!”智罃等人进来,吩咐道:“送往阴武处。”

    没其它什么东西,就刻着“竖子可怜;老贼可恨”的那根竹简。

    智罃重新拿起刻刀。

    他必须让中行偃带着荀氏和中行氏的军队撤离韩氏封地边境,免得引发不可收拾的后续事件。

    其实,他怀疑中行偃是不是故意将事情给办砸的。

    会这么怀疑相当有理由。

    晋国高层身上或多或少都沾了点屎,死了的算完,活着的也不光彩。

    目前晋国的庙堂是智罃说了算。

    中行偃或许觉得这样就挺好,不用韩厥出来抢话语权?

    现如今元戎栾书、上军佐郤锜、下军佐郤犨和新军将郤至已经死了,烂那真的是很快就会烂出虫子。

    上军将中行偃、上军佐韩厥和下军将智罃还活着。

    一个“卿”烂,会烂得太过于显眼。

    现在好了。

    上军将中行偃有弑君嫌疑。

    上军佐韩厥只顾自保,没有为“卿”的担当。

    新军将智罃无法把控局面。

    哈哈哈

    谁都当不了体面人。

    大家一起当个烂人,才合群嘛!

    吕武收到来自智罃传书已经有七次。

    前几次是人在“新田”的智罃,玩了一手“运筹帷幄于庙堂之中,差遣人决胜于千里之外”,还玩得挺溜。

    主要也是吕武配合。

    最后一次的传书有点意思?

    吕武站在“周阳”的城头之上,看着城外的人头涌动。

    那是集结起来,听完训话等待解散的大军。

    他们在四天前攻克“周阳”,停留进行休整。

    今天是重新开拔的日子。

    算起来,他们已经出征将近四个月,转战数千里之远,攻克的城池七座,“邑”和“邦”数十、上千。

    常胜之师有的特性,他们身上全有。

    士兵一个个看上去不但杀气腾腾,脸上亦是有着一种明显的骄傲。

    打下“长子”之前,吕武麾下的士兵数量六万左右。

    攻克距离“新田”不足百里的“周阳”,吕武麾下士兵数量不但没有减少,相反增加到了八万以上。

    也就是说,吕武手握两个“军”以上的兵力规模。

    里面超过一个“军”属于原本郤氏,他们现在扛的是阴氏的战旗。

    另有一个“师”又四个“旅”来自栾氏。

    剩下的才是阴氏以及众多中小贵族的士兵。

    越打,麾下战兵的数量越多,还是原本出兵两万六,打了几场增加到六万多,绕了一圈变成八万以上,吕武做到了前无古人。

    至少,那些前面的古人哪怕兵力增加,数量真没吕武这么夸张。

    会不会后有来者?

    那肯定是会有的。

    吕武还没向“新田”汇报详细情况。

    不是怕吓到了智罃。

    手中有权,不用,过期作废。

    吕武需要挑出那些想吞下的部分,攻取的封地也要搜刮一波。

    现在晋国没有国君。

    作为新军将的智罃总理国务并不名正言顺。

    吕武完全可以操作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