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春秋大领主-第29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后来,中军尉落到了魏氏手里。

    现在魏氏已经是卿位家族,中军尉的职位肯定是让出来。

    问题是,魏氏让出中军尉,好像也没有落到祁奚身上?

    也就是说,祁奚实际上没有公职来着。

    吕武表情困惑地说道:“未可知也。”

    实际上,国君是要重新任命祁奚为中军尉,才将祁奚给召唤进宫。

    结果祁奚给闹了这么一出。

    国君重新看向祁奚,却发现祁奚一脸怪异地盯着吕武,不由愣了一下。

    什么情况?

    祁奚在讶异国君竟然询问吕武的意见。

    对公职进行任命,国君该问也是问元戎智罃,问只是下军将的吕武算怎么回事?

    这只说明一点!

    国君对吕武有比较大的依赖,又或者说摆明了就是要拉拢吕武为己所用。

    祁奚还是盯着吕武在看,开口问道:“下军将以为祁午可否担任下军尉?”

    这是在卖好吕武,又想帮国君一把。

    吕武却说:“何人就何职,元戎可表;公器唯君上可用。”

    推荐贤才是元戎的责任和义务。

    要不要任命谁去担任什么官职,只有国君能一言而决。

    以前是这样。

    以后也会是这样。

    反正缺少这个流程都算不合理也不合法。

    吕武心里想的是:“尼玛。想让自家儿子绑定我?想得美啊!”

    国君对吕武的表态却是无比满意。

    没错!

    国之大事,在祀与戎。

    唯器与名,不可假人。

    左丘明还没有出生,要等个六七十年的。

    那么,《左传春秋》以及《国语》自然也还没有出现。

    道理是个什么样的道理,聪明人还是能够体会的。

    国君不修仙,却要当能够言出法随的君主,绝对不愿意当招牌!

    “下军尉之职,寡人已有人选。”国君现在横竖看祁奚都觉得不顺眼,却不是故意为难。

    他在慢慢观察晋国内部的正局,思考怎么来让局势变得对自己有利。

    韩厥明显就是要培养赵武,谁都能看得出来。

    智罃、中行偃在外人看来就是一伙的。

    士匄和士鲂也是一家子。

    吕武与魏琦归于一个阵营,又表现出靠拢智氏的倾向。

    至于解朔,没人当回事。

    这样一来,国君不能让阴氏和魏氏真的对智氏言听计从,安排赵武进入阴氏和魏氏这个阵营,会是一步很巧妙的落棋。

    国君还想着怎么让智罃和韩厥起龌蹉,又让范氏谁都不帮。

    一旦成功的话?

    智罃、中行偃和吕武、魏琦会是一个泛阵营。

    韩厥和吕武、魏琦同样也扯不清。

    士匄和士鲂独为一个阵营,必然也要拉拢阴氏和魏氏。

    排名最末的解朔?再一次被无视。

    国君不知道“三角才是最稳定”的这个道理。

    他想的就是互相制衡的那一套。

    臣工无法形成一致,才会有君主的话语权,道理太简单不过了!

    国君看着祁奚,说道:“祁午便任中军尉罢。”

    当然,需要得到智罃的允许,也要过问韩厥的意见。

    国君想用任命祁午为中军尉来试探智罃和韩厥,到底尊不尊重自己这个国君。

    他们不知道的是,在祁氏方面,历史又回到了原来的轨迹。

    不算“卿”的话,中军尉是一个挺高的职位。

    要是按照职位排序,不出差错中军尉就是候补新军佐。

    吕武心中一动,想道:“国君还是不放弃培养公族啊。”

    作为当事者的祁奚也在思考,想道:“是真的想栽培祁氏,还是在给赵武打掩护啊?”

    他会这么想,主要是近期赵庄姬有不少举动。

    赵庄姬尽管是个女人,谁敢小觑是绝对要吃大亏的!

    哪怕赵氏覆灭后,赵庄姬已经没有多少存在感。

    祁奚可是一点都不敢小瞧赵庄姬的。

    卿位发生变动时,赵庄姬很巧地生病了。

    因为是居住在下宫,国君能不去看望这个辈分上的姑奶奶吗?

    所以,有时候人生病,及不及时很重要!

    祁奚走了。

    国君像是在自言自语一般地呢喃道:“国中无主之地多也,如何安置为好?”

    吕武就当没有听到国君那句话,低着脑袋掩饰一脸的困意。

    时间在一分一秒的过去。

    国君命人抬来竹简,一册又一册地审阅。

    吕武就一直坐在原位,看似在值岗,却是低头闭眼小憩。

    不知道过去多久。

    反正就是吕武从小憩状态退出来时,恰好是解朔从大门外走进来。

    解朔进来后向国君行礼,来到吕武边上又再次见礼,找了个座位坐下。

    “下军将,君上召唤我等,何事?”他问完,看见吕武在揉眼睛……眼屎?

    这是刚才睡着啦???

    其实也没真正地睡过去。

    只是一种半睡没睡的精神游离状态。

    人犯困会打哈欠,流眼油。

    闭眼久了,眼油变干,可不就有眼屎了嘛。

    “当是分地。”吕武说着转头看了国君一眼。

    能看到国君的案几上已经陈列不少竹简,边上的小矮案上面更是堆了不少。

    这是一个很勤奋的国君啊!

    只是,别看有那么多竹简,一册竹简大概就只记录一件事情。

    那些竹简也是别人都处理并给出执行方案的旧事了。

    毕竟,姬周才即位而已。

    他真的要理政,也要有新的汇报送过来。

    算起来,国君正式登基也就是第二天而已。

    没多久,其余的“卿”先后过来。

    应该是昨夜睡眠不好的关系,一个个看上去精神状态都不怎么样。

    “诸卿。”国君等人都到齐,开门见山地问道:“国中无主之地,如何处置?”

    倒了郤氏和栾氏,一些中小贵族也在这一场动荡中覆灭,着实是空出不少地盘。

    智罃作为元戎,开始介绍这一场动乱中谁立了多少功劳之类。

    他也就是事先不知道,否则应该以文字书写,再呈给国君的。

    国君一边听,一边点头,时不时会看一眼韩厥,再扫另外几个“卿”一眼。

    谈到分地?

    甭管困不困,精神受到刺激,肯定是不困了。

    甚至,很是精神奕奕啊!

    国君询问有没有记录军功的竹简。

    智罃当即回答:有!

    这样一来,智罃就需要派人去将竹简取来。

    在记录军功的竹简没送过来之前,国君像模像样地与智罃讨论一些职位的任命。

    郤氏和栾氏完蛋,不止空缺出了卿位,一些地方的最高长官其实是由中央来任命,导致很多地方职位也是空缺状态。

    现在有“县”这个行政单位,却是还没有“郡”。

    而“县”其实就是属于中央直接管辖,不是由封主来治理。

    这些个“县”说白了就是灭掉一个小国,没有分封给贵族的产物。

    国君先尝试任命了一个军团的“尉”,也就是下军尉的人选是赵武,来试探智罃的态度。

    智罃内心是拒绝的。

    只是考虑到接下来会分地,他犹豫了一下,认同了国君的任命。

    国君很懂得进退,询问智罃关于中军、上军、新军有没有想推举的人选。

    智罃还真就推荐了两个。

    不是智氏的人,是来自中等贵族。

    国君笑眯眯地认可了智罃的推荐。

    吕武不免侧目。

    之前,国君还告诉祁奚,说是祁午会成为中军尉。

    结果,智罃一推荐先氏的先屏,国君同意了?

    吕武很好奇国君该怎么给祁氏什么解释,心想:“权术用得太熟练,真不像只有十三岁啊!”

 第357章 两块飞地

    这个先屏是何许人也?

    他是先榖子孙的旁支。

    按理说,旁支不是没出头的机会。

    远的不提,近的就有赵氏旁支邯郸赵为“卿”的例子。

    就是邯郸赵最后灰溜溜退出朝堂,回自己的封地当透明人了。

    现在是个什么情况?

    先榖又是谁?

    他是曾经的晋国上军将。

    在智罃推荐先屏的时候,知道一些荀氏与先氏恩怨纠葛的人,无不是露出了惊诧的表情。

    一切只因为先榖跟荀林父极度的不对付。

    可以说,荀林父主政时发动的晋国与楚国“邲之战”战败,很大的原因就是先榖与荀林父意见相左。

    先榖公然违背荀林父的将令,并擅自率部渡大河。

    致使荀林父不得不改变将令,令全军渡河与楚国交战,却大败而归。

    不提荀林父跟先榖的恩怨纠葛。

    智罃本身在“邲之战”被俘,按理说应该很痛恨先氏才对吧?

    他偏偏举荐先氏的先屏来担任中军尉。

    这是要玩冰释前嫌吗?

    要是知道先氏与赵氏不对付,大概就能猜测智罃为什么这么干了。

    赵氏跟先氏才是有大仇,两家相攻相杀了两代人,到赵盾这一代才算是占了上风。

    而赵盾得罪的家族挺多,将强盛的家族整得衰弱的不止一个两个,先氏就是其中的一家。

    算起来,范氏、魏氏、栾氏、郤氏……等等一些家族,甚至包括韩氏以及赵氏的小宗梁氏,全部都被赵盾整过。

    赵盾狠起来连自家的小宗都灭。

    不然的话,赵氏可不止有主宗,小宗邯郸赵,还有一个梁氏的。

    而韩氏的小宗箕氏也是被赵盾所灭。

    先氏曾经无比的风光,早期在晋国可是有着“战神家族”的称号。(先轸那一代)

    他们在赵盾时代没落。

    原因是先蔑接受赵盾的命令,随同士会(士匄的爷爷)到秦国迎接公子雍回国继位,其后又遭到赵盾的背誓。

    赵盾立晋襄公之子夷皋为君,并遣军迎击的缘故,导致先蔑滞留在秦国,不敢归国。

    干出那些事情的赵盾却选择照顾先榖,好歹让先氏又在晋国重新立足。

    到了先榖这一代,先氏在“邲之战”后一度除名。

    原因是先榖在“邲之战”虽然没有被治罪,自己却寝食难安。

    他极度害怕被诛杀,便召赤狄(翟国)伐晋,拖累先氏一族被诛杀。

    现在的情况是,智罃摆出了要重新扶持先氏的意图,拉了先屏这么一个先氏的旁支出来当中军尉。

    不了解各个家族恩怨纠葛也就算了。

    知道的人,有一个算一个全被智罃这么干,给搞得一头雾水。

    吕武就是属于不太了解历史久远恩怨的人之一。

    老吕家的底子太薄了。

    哪怕吕武尽力去补知识,一般也是进行针对性了解。

    在他崛起的过程中,先氏一点存在感都没有,怎么会去进行了解的嘛。

    先屏当中军尉被通过。

    张老当新军尉也得到通过。

    智罃这么个推荐方式,着实是有些令人猜测不透。

    对于张老?

    吕武倒是知道这么个人。

    他的资料库中,张老跟韩氏亲善,赵武行冠礼也特别去进行拜会。

    那么,智罃推荐先屏,再推荐张老,是在向韩厥卖好吗?

    国君提议祁午担任上军尉。

    智罃还是有心反对,只是碍于要分地,选择多一事不如少一事,默不吭声等其余“卿”站出来反对。

    说到底,还是贪婪心在作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