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春秋大领主-第30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结果就是,所有家族的律法都是符合自家的利益,对国家有利还是有损害,不在他们考虑的范围之内。

    作为国君,肯定是希望自己的威严能够辐射到全国的各个地方。

    成为“卿”在晋国就等于是掌握了管理国家的权柄,某种程度上也希望自己所下达的政令能被有效执行,却不得不思考利弊。

    现场的人在经过激动之后,一个个陷入了沉思。

    坐在主位的国君努力观察每一位“卿”的表情变化,一点细微的表情都不想放过。

    他在心里想道:“阴武果然是站在寡人这一边的。想到这么好的方法,来加强寡人的权威。”

    这么想也没有错。

    只是,吕武傻了才会想要制定出一套能让国君独断乾坤的律法出来。

    屁股坐在什么位置,不能背叛阵营啊!

    无数贵族花了几代人的时间,总算是让晋国进入到“虚君制”的现状。

    这种“虚君制”只是对君权的某种压制,并没有完全让国君成为摆设。

    所以,并不是以类似于宪法之类的条文来进行限制,更趋于是贵族一起创造的潜规则。

    智罃现在就在想,一旦吕武的设想成功,会对晋国的正局起到什么影响。

    其中就包括,数代人约束国君的努力,会是在他们手里被打破,还是成为一种永例。

    士鲂则是有些傻眼。

    本来只是在探讨律法而已,怎么变成对于制度的思考了呢?

    这个也是现在人们逻辑思维直线的原因,才使得士鲂有点后知后觉。

    实际上,想对律法动手的同时,本身就必然牵扯到对制度的变动。

    毕竟,两者是相辅相成的,少了哪一个都将失去立足的根本。

    国君可以完全不打破这种沉默。

    让“卿”们思考到永久。

    最好是同意吕武的建议。

    然而,智罃不得不打破沉默,说道:“今次聚众为国中稳定计。”

    这是在定基调。

    因为他们舍得放弃一些利益,中小贵族玩命地攻击栾氏和郤氏的残余。

    短短时间内,除了国君赦免的苦成溱之外,栾氏和郤氏已经完全被平定。

    基于事先已经约定谁打下就属于谁,原本属于栾氏和郤氏的地区被拆解得零零散散。

    谁打下属于谁,作为进攻一方的贵族谁都想多抢一些,恃强凌弱的现象时有发生,产生的纠纷方面非常严重。

    国君召集众“卿”进行会议,需要优先处理的就是贵族新产生的纠纷。

    能不能妥当地处理好那些中小贵族之间的纠纷,很考验他们这一套领导班子的战斗力。

    其余的“卿”不得不将注意力拉回来,听智罃开始介绍哪里和哪里的归属出现争议,哪一家又和哪一家因为争议发生冲突。

    这一听不要紧,有纠纷的贵族数量真不少,甚至因为发生火拼,又有家族被灭了。

    打得那么狠,纯粹是新仇旧怨一起拉清单。

    国中有多少家有封地的贵族?

    国君未必真的清楚。

    这是因为晋国的实际权柄握在元戎手里。

    元戎有意对国君进行隐瞒,很容易就能够办到。

    因为元戎位置的交替并不是在正常情况下的交棒,一些文件根本没有平稳交接,导致智罃实际上也没有掌握精确的数据。

    这个要怪的人很多。

    包括死了的先君以及一帮宠臣,再来就是杀进栾氏府宅的那批人,甚至算上所有旁观者。

    基于很多记录消失,包括连国中有多少封主都不知道,国君已经提议来进行一次全国大会。

    智罃答应国君的提议,定的时间就是冬天来临的时刻。

    对于这件事情,其余的“卿”已经全部知晓。

    吕武知道要搞什么事时,内心里是有些懵逼的。

    全国大会啊?

    太熟悉啦!

    就是不知道流程上面会有什么区别。

    智罃现在需要跟国君以及同僚商议的议题是,要不要专门营建一个什么地方,作为即将召开的全国大会的地点。

    就只是这一点,吕武能得出一个结论。

    晋国没搞过这么大的场面,导致根本不知道会来多少贵族,怀疑现有的那个地点能不能容纳得了。

    没人对智罃的问题有所回应。

    智罃也不尴尬,将决定权抛到了国君手上。

    而这位国君的偶像是齐恒公,时刻想着超越齐恒公“九合诸侯”的次数,提议像是在“清远”那边一样,造个小型的盟誓台。

    这肯定是不行的啊!

    他们之前不了解国君,以至于被搞了两次突袭,哪能再创造机会让国君增加威望呢?

    提议被拒绝的国君先看向韩厥,没得到韩厥的回应,再看向吕武。

    韩厥估计已经决定将泥塑一当到底了?

    而吕武压根就没在看国君,低头不知道在想些什么。

    无法找到奥援的国君有点丧气,问智罃,道:“元戎作何安排?”

    智罃却说:“如召集众家,或可唤诸君听成。”

    “诸君”现在单纯指列国的国君。

    晋国的计划中,明年有两个规模比较大的军事行动。

    打秦国的那一路不需要列国参加。

    南下的那一路肯定要喊上小弟。

    国君有点懂智罃的意思了。

    晋国没了栾氏和郤氏,属于栾氏和郤氏的地盘被瓜分,哪怕存在内部矛盾,只要所有“卿”的意志一致,压服其余的贵族根本没有难度。

    智罃扫视其余的同僚,问道:“诸位以为如何?”

    大家伙团结起来呀!

    谁敢炸刺就弄谁。

    就算是很假,也要搞出晋国大团结的一幕。

    好好地给到来的各个诸侯国看到晋国虽然内乱了一场,却是比以前更加团结,能发挥出超强的战斗力。

    吕武可算抬头看向智罃,眼角余光发现国君脸色有些悻悻,纳闷刚才发生了什么事。

    解朔忍住第一个应声的冲动,目光看向韩厥。

    事实上,元戎想干点什么事,是应该事先与自己的副手,也就是中军佐商议的。

    看韩厥的脸色,不像是事先知道的样子?

    发现这一点的其余人,心里各有想法。

    他们实际上并不喜欢韩厥,也说不上来讨厌。

    韩氏采取不争不抢?

    等于说,争取到韩氏的用处几近于无。

    说是“几近于无”,主要是多多少少能唬人。

    同样的,基于韩氏的安份,没人会故意去招惹就是了。

    韩厥没吭声。

    智罃的目光略过中行偃,看向了士匄。

    年轻的士匄估计没想太多?

    他看到智罃看过来,说道:“自无不可。”

    喊呗。

    正好看看,有没有不开眼的小弟觉得晋国不行,敢不听话。

    智罃的目光扫过吕武和魏琦。

    栾氏和郤氏之前负责邦交的国家被阴氏和魏氏接手,通知列国这种事情肯定是由阴氏和魏氏来办。

    其余各家,也就解氏没负责哪个列国的邦交,要不一样需要负责进行通知。

    那一刻,解朔脸上的阴郁又增了几分。

    有足够的时间来让解氏进行思考,一家子不全是笨蛋也该琢磨过来了。

    对每一个家族来说,获得卿位是危机,何尝不是机遇呢?

    解氏遭遇到局面就是恶意更深,看他们有没有能力去破局了。

    智罃在问国君,没有前来的贵族,是不是采取严厉的制裁。

    结果是国君没说话,韩厥先出声。

    “不可!”韩厥一脸严肃地说:“国中纷乱,临时起意,定有不知者。”

    以为现在是打个电话就能通知到人的时代吗?

    哪怕是信息时代,就不允许手机没电啊!

    国君一开始估计没反应过来,等待韩厥拒绝,才脸色大变。

    搞什么啊!?

    再小的贵族,也是几代国君先后赐封。

    看智罃好像是要举起大棒,搞一次清洗活动?

    真的那么搞,会削掉多少贵族不好说,坏名声就全落在国君身上啦。

    智罃好像没觉得自己干了什么坏事,说道:“如此,国中封主几人,安能计之?”

    无法通知到,等于不存在。

    不存在的贵族,该怎么能计算在国力有效范围内?

    韩厥没多余的话,再次重复:“不可!”

    开玩笑啊!

    只给出不到两个月的时间,能不能通知到所有贵族都不好说。

    没来的贵族要全部进行处置???

    太凶残啦!!!

    吕武其实是打从心里佩服智罃的魄力之大的。

    各朝各代为什么要梳理人口?

    不就是隐匿的人口等于没有嘛!

    智罃看到国君脸色越来越不好看,解释道:“君上,臣乃是为君上谋,为国家计。如不核实,安知封主几人。不知封主几人,知晓者纳赋,不知者不纳,心安能平?”

    所以,俺真的是担当起元戎该有的责任,不是要搞什么小动作啊!

    韩厥听完愣住了。

    道理就摆在那里。

    真搞出某些贵族重复得到征召,有些贵族却能躲在封地养肥自己,算是什么个情况?

    国君则是依然脸色阴晴不定,不好判断智罃存了什么样的心思。

    他能确定的是韩厥该支持自己时,没有怂。

 第367章 又闹幺蛾子啦

    国君能看出来,其余人自然也看出来了。

    只是相对于国君的一厢情愿,另外几位“卿”的想法就会复杂许多了。

    智罃所评判韩厥阻止的出发点是为了维护国家。

    这一点倒是符合韩厥的人设。

    其余的“卿”,包括吕武则是想到国君曾经要推举韩厥为元戎,猜测韩厥是不是有了什么想法。

    新的领导班子已经搭台两个多月。

    智罃担任元戎之后取得的成绩有目共睹。

    国内的混乱极短的时间内得到遏制,只要肯配合智罃的指派,家族不分大小皆是多少能有获利。

    这使得众贵族对智罃难以起什么反感,产生多深的爱戴则暂时不至于。

    会议结束后,吕武没有继续逗留在宫城。

    他回到国君新赏赐的府宅,招来众家臣。

    阴氏负责邦交的有齐国、杞国、莒国和大邾。

    里面除了齐国之外,基本都是鼻屎大的国家。

    所谓的“鼻屎大”,说是国家,一国却只有数万人口。

    像杞国、莒国就是那样,人口不会超过三五万,全国士兵一两千,跟晋国的一个中等贵族几乎没区别。

    邾国一分为三,大邾并不是分到肉最多的那个,人口在四万左右,能拉出一个周王室制度的“师”跟在晋国后面摇旗呐喊。

    周王室的“师”,由战车一百乘和两千五百名士兵组成。

    等于说,杞国、莒国和大邾相加起来,硬实力远没有现在的阴氏强大。

    在软实力方面,也就是藏书以及相关人才,再小的国家也是国家,能做事的人,杞国、莒国和大邾的任何一国肯定比阴氏多。

    这一点也是吕武现如今需要改变的。

    阴氏的封地和人口增加,相应的软实力需要得到提升。

    教书育人这种事情需要的时间比较长。

    虽然时间周期会很长,却是不能不去做。

    一方面,吕武一直在对外吸纳人才,增加阴氏的管理层数量。

    另一方面,他已经开始在部署相关的人才教育。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