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春秋大领主-第31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鲁国是个什么样子,现阶段的晋国其实一点都不感兴趣。
这就是一个公族掌控一切的国家,没有得到公族的赏识别想担任一官半职。
可能是因为有齐国这个大威胁,鲁国的公族大体上还是和睦的。
鲁国却也因为公族的和睦,整个国家就是一潭死水。
硬要给鲁国一个定义,关键词应该是:保守、守旧、不思进取。
吕武一边听着,一边时不时地点头。
他其实没在听,脑子里思考怎么能在齐国大肆劫掠,又不过份地打击到齐国。
“……因此,寡君应邀蜀地之盟,皆为晋侯也。”季孙行父抑扬顿挫地收尾,再用期待地盯着吕武看。
啊?
说完了?
到底讲了什么???
吕武决定不管季孙行父刚才讲了什么,只按自己的节奏来,说道:“鲁国新君即位,两国或有变?如鲁国行改弦更张之举,晋不欲责也。”
季孙行父脸上出现了茫然的表情。
大哥。
俺刚才讲得很清楚啦。
鲁国爱戴晋国之心是不会变滴!
只是现在国内出了点问题,需要先哄着国君。
真不是要悖离晋国!
给点时间吖!!!
“此番攻齐,我已驳卫执政参战之请,鲁亦然。”吕武做出微微叹息了一声的举动,表情悲伤地说:“上邪!晋楚相争,非为晋也。山无陵,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安敢屈服!”
季孙行父完全呆住了。
士鲂和魏琦来了个面面相觑。
解朔目瞪口呆。
卧槽啊!(一种姿势)
哥。
您讲的啥?
一段一段能听得懂。
整句的废话咋就那么多?
搞得连起来都快听不懂啦!
“执政若有心,请保障我军资粮路途。”吕武死盯着季孙行父,继续往下说道:“出兵便不必了。”
季孙行父有些怔怔地点头。
他反应过来还想再争取一把,却见吕武脸色坚定,内心纳罕不好再提。
“阴武子对鲁国的感官到底怎么样?栎阳琦好像没多少话语权啊!”季孙行父心里很担忧。
鲁国肯定是打不过齐国的。
要是失去晋国这个靠山,以后鲁国的日子绝对不会好过。
季孙行父决定赶紧地回去找另外两家合计合计。
他们决定响应秦楚的会盟邀请,是不知道晋国会衰弱到什么程度,怕的就是晋国一蹶不振。
其实,他们担忧也有道理。
晋国的新君姬周太年轻。
八卿中的年轻人占了差不多半数。
元戎智罃是出了名的贪婪。
以常理来看,这么一套领导班子治理晋国,怀疑能不能治理好晋国,是很合情合理的。
如果晋国真的一蹶不振,鲁国只能加入到秦楚阵营,期望齐国能够得到压制,别对鲁国太过分了。
季孙行父现在对晋国多少有了一些希望。
在他看来,吕武对出征齐国充满了信心,才会拒绝卫国和鲁国出兵。
侧面也能看出一点,晋国对盟友的悖盟无比恼火,却是还能保持理智,没有发狠逮谁打谁,只是调整对外策略将成为事实。
季孙行父琢磨着,怎么都要凑出粮食来赠送一波,争取让吕武看到他们还是心向晋国,也会对吕武这次出征提供后勤上的帮助。
这么干多少是留了些情面,以后有什么诉求好开那个口。
吕武的拒绝是建立在葛存找到了一批向导,不用再以国家行为来寻求鲁国的帮助。
他们临走前,季孙行父又过来。
一起来的还有一大批的粮食。
这……有点意思啊!
吕武没有拒绝鲁国公族的赠粮举动。
他们一旦拒绝鲁国公族赠粮,会让鲁国心生绝望,搞不好就铁了心投向秦楚。
说到底,晋国没想一个小弟都不要。
只是对这一帮小弟的背叛很不爽,又产生了足够的警惕心。
收拾齐国就是因为不知道到底打不打得过楚国,只好拿齐国来开刀,证明晋国依旧强大。
本意上还是要争取一帮小弟能够回头是岸的。
做姿态就是做姿态,适当即可。
干出用力过猛的事情,就显得太蠢了。
他们穿过鲁国,来到了齐国的国境线边上。
在此之前,葛存已经携带国书先行一步。
他将到“临淄”面见齐君吕环,该走的程序走上一波。
这位阴氏家臣前一段时间可是衣锦还乡了。
因为吕武的赐封,葛存摇身一变成为晋国的贵族,不知道惹得多少人羡慕。
一颗石子投进湖面起了一些涟漪。
不少觉得自己并不比葛存差的鲁国人,他们的想法是“我上我也行”,收拾行李踏上前往“阴”地的路途,打算拜入阴氏获取机会。
另外一些鲁国人则是以向导的名义,开始为晋军服务。
为什么不直接找人在鲁国的吕武加入阴氏?
只因为吕武现在是出征状态。
他们想加入阴氏,怎么都要等战后。
齐国是先知道有大批晋军抵达国界线,才又知道前来宣战的葛存求见国君。
作为早一刻知道的齐人,他们一面向国都“临淄”告急,另一边派人去晋军那边询问。
吕武当然不用出面。
晋国的“卿”也不用抛头露面。
至于为什么会有大军来到齐国?
听听宣战书上面是怎么写的呗。
吕武为什么没有一波直接莽进去?
只因为现在还是个讲礼的时代。
蛮夷才会干不宣而战的事情。
晋国不是蛮夷,追求的是成为霸主。
再来就是,他们不是来灭国,打人之前需要先给个理由,勒索起来也才能有理有据。
面对晋国派人前来宣战。
先是痛斥齐国上一次拒绝参加联军,已经从实际上干了悖盟的事情。
又再历数齐国近年来小动作不断。
责问难道是晋国对齐国还不够宽容吗?
俺这一次是真的忍无可忍,无需再忍啦!
来来来!
晓得什么叫棍棒之下出孝子吗?
想在哪里开干?
点齐人马,好好地打一场。
齐国知道晋国会有反应,就是猜不到反应会这么大。
他们懵逼之后最想知道的是晋国出动了几个军团,谁又是伐齐的主将。
来的是齐国的下军和新军?
下军主要是阴氏和范氏组成???
嘶!!!(倒吸凉气)
范氏是晋国的老牌家族,底蕴很深厚的吖。
阴氏虽然是新近崛起,却是以兵甲器械精良而闻名。
这个下军一听就不好对付。
新军是由魏氏和解氏为主?
魏氏也是个老牌家族,上一次“鄢陵之战”的表现很惊艳。
解氏?
话说,解氏有什么出名的吗?
没有???
呼!!!(大大松了口气)
那还好,还好。
下一刻。
统军主将是阴武?
尼玛!
是在战阵上干掉楚国天下第一和第二的猛人?
有其它什么战绩没有?
干过孤军深入秦国,直接打到秦国都城“雍”?
单凭阴氏一家灭了许国?
率领一路大军轻易平推了栾书和郤氏?
今年二十三岁???
操!(一种运动)
能打又是那么的年轻啊!
年轻人什么的最讨厌了。
要是俺们输了,他懂得什么叫适合而止不???
“传寡人之命,征召国中善于技击之人!”
不能输啊!
俺们要跟晋军拼啦!!!
第376章 绝对不笑除非忍不住
什么是善于技击的人呢?
就是有好身手的那种人。
齐国的经济十分发达,商业氛围也好,滋生了一种比较特别的职业。
那种职业叫游侠。
别以为有一个“侠”就觉得高大上。
实际上要了解时代背景。
这么个年头,施行的是长子继承制。
也就是说,一个家庭要是长辈去世,家族的一切都归于长子继承。
次子或三子等等子嗣?
要看为人父母到底是怎么想的,愿不愿意划拉出一些家产分下去。
一般情况下,普通家庭除了长子之外,其余子嗣早早就该自谋出路。
没有土地,又不是随随便便就能找到工作的年代,再加上齐国的商业发达,很多的次子选择流浪街头给人当打手。
这就是初始游侠的由来了。
现阶段也就是在商业氛围极浓的齐国,才能让游侠这个职业盛行起来。
换作是在其他国家?
各国的商业不发达,追求的是从土里刨吃食,是个人就被逮住去刨土,想游手好闲小心被打断腿,哪来那么多无所事事的人。
另外,齐国早期其实也没有多少游侠的。
主要是吕环即位之后十分痴迷技击,带动了齐国游侠职业的发展。
上有所好,下必甚焉,可以理解的。
国君下达命令啦!
觉得自己能打的人,赶紧地找某某谁报道,要去战场上跟前来侵犯的晋军玩一票。
我靠!(一种动作)
什么时候战场谁都能去了?
不该是贵族征召自己的“徒”或“羡”,才能获得踏上战场改变自身命运的机会吗???
这还得了!!!
一搞,齐国不知道多少人要感谢自家那个国君。
普通的黎庶琢磨着,那些个游手好闲的游侠最好全去,再全部血洒疆场,免得回来继续祸害乡里。
一些封地治安状况十分堪忧的贵族,乐意将领地内那些二混子全抓起来,再丢到战场上去,免得老是这家丢了鸡,那家没了狗。
当然也有意见很大的人。
齐国执政崔杼就对齐君吕环的命令无比抗拒。
他认为齐君吕环完全是在瞎搞,几次劝谏无果,气得不打算参加这一次战争。
是瞎搞吗?
游侠们有经过军事训练没有?
那还真的是没有。
能听得懂军事上的指令吗?
能看懂军旗的号令吗?
他们会回答,服从命令是个啥玩意,上战场喊着“Waaaaaaaagh”往前冲就对了。
不止齐国执政崔杼有意见。
齐国的绝大多数贵族都被齐君吕环气了个半死。
他们是贵族啊!
打仗对他们来说是专业。
一想到会有一大群根本听不懂命令和看不懂旗号的人参战,一个头就两个大。
偏偏齐君吕环很是自鸣得意。
他琢磨着,齐军跟晋军打超大概率打不过。
那么,加上一大群身怀绝技的人,胜率怎么都要增加那么一点点吧?
齐国这边大动作不断。
陈兵在鲁国与齐国边境线上的晋军,进入了休整期。
吕武当然不会干坐着。
他看着好像没将齐国给放在眼里,实际上却是散出了大量的人手,去关注齐国的动向。
“齐君广招善于技击之人?”魏琦听到消息有点懵了。
在晋国基本看不到游侠的身影,几乎连游手好闲的人都看不到。
另外,晋国讲究的是团队协作,并不追求个人武勇。
士鲂同样懵逼,问道:“齐国贵族安能任由齐君此番胡闹?”
看吧。
连“胡闹”这种词都用上了。
可见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