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春秋大领主-第32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因为辅兵的数量严重不足,很多事情不得不由战兵来干,等于需要抽调战兵去干杂活,减少了可参战的实际兵力。
所以说,一支军队的辅兵其实相当重要,有他们的存在才能让战兵专司战斗相关。
在晏弱的一再催促下,吕武也完成了对军队的再次整肃,晋军可算是开拔了。
那一天,鲁国执政季孙行父特地带着一帮鲁国贵族过来,上演了相送的戏码。
这是故意恶心齐国来着。
也是鲁国真心希望晋国能将齐国教训得半身不遂。
作为齐国人的晏弱是真被鲁国给恶心到了!
晋国和齐国的交战压根就没鲁国的什么事,强行给自己增加什么戏份啊!
离开“长勺”的晋军径直北上。
经过七天的行军,他们抵达“徐关”南面十里。
齐国知道晋军的行军路线,沿途袭扰什么的压根就不存在,故意破坏道路什么的也没干。
这种做法在后世看来会很白痴。
关键在春秋中叶是绝对正常的。
那个叫“徐关”的地方并不是什么关卡,只是一个地名而已。
吕武过来后,约士鲂和魏琦一起观察齐军是个什么布置。
双方相距十里,南边是刚刚抵达的晋军,北边则是早就扎营下来的齐军。
能看到齐军的营盘非常大,一眼看去几近从大地的这头延伸到尽头。
他们并不全部驻扎在平坦地带,周边的丘陵或山头也安排得妥妥当当。
“毫无章法可言。”士鲂也不是嫌弃,只说事实。
吕武点了点头。
齐军的营盘也就一个地方看着像点样子,其余的全部像是胡乱扎个堆。
唯一像样的营盘,应该是齐国“三军”的营地?
其余杂乱无章的营区,绝对是响应齐军号召过来的黎庶。
那些所谓善于技击之人,他们是自带干粮前来参战,家境好一些会有一座帐篷,要不只能就地取材搭建窝棚。
没有任何的规划和约束,窝棚可不就是这一窝那一窝了。
晋军过来。
齐人必然想看看自己的对手是个什么成份。
他们远远地注视着,一边与周边的同伴进行交谈。
结果,吕武、士鲂和魏琦在护卫的保护下来到一处高坡,看到的就是齐军营盘那边的人头涌动,听着远远传来的“嗡嗡”喧哗声。
“这时候要是骑军直接突击,绝对能上演马踏联营,直接将这支齐军一波带走。”吕武心想。
晋军则是在齐人的围观中,一队又一队地汇集起来,组成越来越大的方阵。
然后,一个又一个方阵无声地伫立着,士兵仿佛雕塑那般迎接阳光与微风。
一开始还有齐人嘲笑晋军傻,长途行军过来不马上找个阴凉的地方休息,再喝喝水解乏什么的。
渐渐地,齐人感受到来自晋军那股无声的力量。
有句话叫:有志不在年高,无志空长百岁。
能打不用凶狠叫嚣。
军队的纪律才是力量!
有晋军列阵,防备齐军可能的袭击,也是展示自己的强大。
也有辅兵和战兵协同着,有板有眼地开始扎营。
“齐人约有二十余万。”士鲂一点担忧都欠奉,下一句话是:“今次,获隶多也!”
没打呢。
怎么就想着能俘虏多少人?
吕武比较好奇的是齐国怎么来保障二十多万人的后勤。
而实际上,过来的齐人后勤保障自由自己负责,没给国家增添负担。
如果晋军再拖个十天半个月才过来?
战争都不用打。
不知道多少户齐人在接下来会破产。
“你我何人致意齐君?”
这就是春秋啊。
哪怕要开打了。
礼仪方面也不能缺哦!
而这时,齐军营地开始有三三两两的人出营,直奔列阵的晋军而去。
第379章 阿秀是你么阿秀
齐人这是想干什么?
说他们要发起进攻,出营的人是不少,只是没有任何的队形可言。
三两人。
又或是三五十人。
一伙又一伙的齐人来到站成列阵伫立的晋军前方。
他们无视自己进入晋军弓弩射程范围的事实,有说有笑继续向前。
晋军这一边,弓弩手没有得到射箭的命令,继续安静地站立着。
那些齐人看到晋军没有任何反应,刻意地加大了谈笑声,用这样的举动来展示自己的胆量,也是表示对晋军的蔑视。
“君上,晋可欺不可辱!”崔杼满脸的严肃。
齐国挑战晋国是一回事,彻底惹怒晋国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齐君吕环却笑嘻嘻地看着前方,万分期待接下来将要发生的事情,对崔杼的劝谏不予理会。
那些出营的齐人到底想干什么?
他们来到晋军前方约五十步左右的距离才停下来,有人开始做侮辱性的动作,不少则是开始动手动脚。
这个“动手动脚”不是其它。
他们或是赤手空拳,也能是手持战剑或战戈,一个人在那边不断地展示自己的武技。
也能两个或几个,干出假意交战的行为,卖力地想要证明自己的强大和善战。
吕武、魏琦和士鲂:“……”
万众晋军将士:“……”
必须明说的是,他们被齐人搞这么一出,整得略略有些发懵。
两军中间的空地成了露天舞台。
先出来的齐人在那边玩得很欢乐。
后来,齐人发现晋军鸦雀无声也没有什么动作,越来越多的齐人选择加入表演。
吕武看到那么一幕。
两个齐人好像是出现失误,又或是表演时出了火气,其中一个齐人当场被杀。
杀人的齐人割下死去齐人的脑袋,举起还在滴血的脑袋,一脸狰狞对着晋军大吼示威。
他的行为引发了众多齐人的欢呼。
什么情况,这是?
不独那么一例。
可能有其余的齐人觉得那样做很“Cool”,进行了效仿。
舞台之上越来越多的齐人一改先前的温和表演方式,选择血淋淋的暴力款。
“好、好好!”齐君吕环也看到了,喜笑颜开地大声赞扬道:“寡人之国,不乏血性之人!”
齐国一众贵族,有人出声附和,更多则是脸色难看。
干掉自己的同伴来向敌人展示血性?
这是何等的优秀啊!
齐君吕环发表宣言:“何愁不克晋国!”
崔杼尽人臣之责任,劝谏道:“鲁常言,齐无礼,率兽食人;阵前皆为愿战之黎庶,不亡于晋军,于斯何斯?”
这话齐君吕环不爱听。
他坚定认为鲁国只是喜欢无能狂怒,历来想干的事情是鲁国反对什么,就越爱去干那件事情。
两军阵前的闹剧还在继续。
有齐君的宠臣上前赏赐表现出武勇的齐人之后,闹剧越演越烈。
魏琦皱眉说道:“齐人之顽劣可见一斑。”
应该用“荒唐”这个说法才对。
士鲂则是笑嘻嘻地说:“齐人颇有上古之风。”
什么意思?
上古时期,两军开战是需要进行祭典的。
一般是拉出奴隶来进行表演赛,又或是用血腥的方式宰杀奴隶,来恳求神灵眷顾己方。
话说,什么样的神灵才会因为看到血腥的一幕,选择去眷顾制造血腥与残忍的那一方啊?
用杀戮来取悦的神灵能获得眷顾,又该是什么样的神灵???
诸夏在商周时期已经不再搞那一套。
西方则是要等文艺复兴时期才大体上停止,对血腥和残忍的崇拜则是深入骨髓,改不掉的。
舞台之上,死掉的齐人越来越多。
吕武发现士鲂和魏琦的脸色越来越难看,有些不明所以。
死的是齐人。
关他们什么事。
难道是在愤怒死人无法再抓来当奴隶?
“齐君若亡,谥号当为灵!”魏琦满脸的愤怒。
我了个去!
预言家啊!
而“灵”这个谥号算是最差的一个了。
哪怕谥号是“厉”都要比“灵”好上那么一丢丢。
谥号为“厉”多少还能侧面证明带着杀伐果断的特质,就是脑子不太好使。
一旦君王死掉谥号为“灵”的评价只有一个:这个家伙一生就没有做过什么正确的事情,活着就是专门为难自己,再给他人制造难堪的。
活成了笑话,讲的就是谥号为“灵”的君王。
士鲂有些咬牙切齿地说:“不当人子!”
他们有生气和愤怒的理由,却不是因为遭到了嘲笑。
晋国是一个非常刻板的国家,对生命的看法是,生要生的有意义,死要死得其所。
同时,晋国还是周天子的守护者,需要看顾“礼仪”规范。
现在死的是齐人,还是以一种非常荒谬的方式在死去。
这件事情要是让史官来记载,齐国丢人丢到遗臭万年,却也侧面提醒礼崩乐坏的时代已经在悄悄降临。
吕武想了想,吩咐了随行的赵武一句。
没有多久。
晋军的阵型中响起了一阵弓弦声。
表演得正起劲的齐人听到动静,停下动作扭头看过去,恰好看到一片“乌云”从晋军阵型中升起。
箭矢升空再落下,撒欢的齐人成片地倒下。
齐君吕环的“哈哈”大笑声中有着齐人闷哼、惨叫和呻吟的掺和。
他抬手指向晋军,大声说道:“晋人气急矣!”
就说忍不了多久的。
看。
狗急跳墙了吧!
用数百上千的齐人死伤来证明晋军被惹怒,太值得了吖!
更多的齐人在恨爹妈不给自己多生两条腿,要有多狼狈就有多狼狈地进行奔逃。
吕武招呼士鲂和魏琦回营。
走之前,他再看了齐军的方向一眼,看到的是侥幸没被射死的齐人跳脚破骂和嘲讽。
他心想:“齐人好像是需要进行警惕啊!”
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
以上那句话不应该用在这里。
问题是,阵前的齐人尽管看上去荒唐和愚蠢,却有着振兴国家该有的基础。
这种国民要是落到了懂得利用的君主手里,绝对能够振兴起一个正在沉沦的国家,乃至于重新成为强国的。
看来,管仲给齐国留下的遗产不止是经济发展路线?
出营的齐人退了回去。
进行伐木的晋军辅兵也将木头拉了回来。
接下来双方进入到了消停期。
翌日。
晋军这边以魏琦为代表,葛存为副使,一块过去面见了齐君吕环。
魏琦是去对齐君吕环致以问候。
葛存则是进行重申,告诉齐国君臣,晋国为什么会出兵来打齐国。
这一次葛存有了新的谩骂点,痛斥齐国让平民被卷进战争,才导致齐国的南疆烽火处处。
现在的战争跟平民无关。
那么说也不对。
若是某一方战败,平民依然会被波及。
所谓的战争跟平民无关,单纯指平民没资格踏上战场。
各个诸侯国不是没有发生过君主号召平民抵抗入侵者的例子。
关键问题在于,那些君主是对某个正在遭到入侵的城池进行号召,并不是面对全国进行号召。
齐君吕环这一次是对全国发出号召,响应号召的齐人难以进行统计。
腿脚利索的齐人早早地跟大军会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