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春秋大领主-第36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还是说,晋人有他们没想到的意图???

    秦人却是需要承认一点,晋国来的这个张朔有些事情说得很对。

    前几年秦国已经损失够惨重,并且失去了疆域之东的很多城邑,一旦这边的四万大军再全军覆没,必然会使秦国接下来的日子更难过。

    完成任务的张朔回去了。

    后子针对吴刚说道:“我攻义渠已成,国之北疆再无患矣。晋人来者不善!张氏子言而有物,若我亡于此,国事必难。或可退也?”

    好像真是那么回事。

    义渠人经此大败,实力遭到极大的削弱,等于秦国已经完成战略目标。

    晋军明显不光要搞义渠或白翟?

    秦军不能给晋军任何机会,是该跑路了啊!

    回到营区的张朔喜滋滋地向吕武汇报,说是不负所托已经完成任务。

    吕武让张朔将过程复盘一下,越听眉头皱得越深,有抽出剑捅过去的冲动。

    “你误事矣!”吕武不再理会张朔,唤来另外的贵族,吩咐道:“你往新军佐处而去,如此这般,这般如此……”

    献会将每一个字牢记,行礼之后赶紧出发。

    完全懵了的张朔则是不知道自己为什么会得到这种待遇。

    有些人就是这样,站在自己的角度认为将事情办得完美无缺,没发现在更大层面进行了搅局,乃至于可能会让本来大好的局面遭到瓦解。

    他们的层次也就那样,搞不明白自己没得到奖赏也就罢了,怎么还遭到责难,进而满腹委屈无处叙说。

    义渠人营寨中的秦军已经在撤离。

    有晋人辅兵扑进去开始搜刮起了战利品,原本与秦军对峙的晋军则是收到命令回营休整。

    吕武带着从头到尾待命状态的一个“师”开始朝秦军的营寨推进。

    他当然不是要当即展开对秦军的攻击,甚至之前派出一个齐国“军”也只是一种作态。

    现在秦国可以不宣而战,能搞偷袭。

    晋国以前也没少干不宣而战和偷袭的事情,只是发达起来之后需要经营人设,不能再去干那些事情。

    等哪天晋国不需要维持人设,必然会加入到对规矩的破坏者行列里面去。

    事实上,晋国和秦国的角色进行了互换。

    曾经的秦国作为霸主,干的就是维护规则的事情,晋国在当时一再破坏规矩。

    这个就叫此一时彼一时也。

    下达了一连串命令的后子针,一系列的命令中包括放开对义渠人的堵截,要让那批秦军赶紧回来。

    他的思维是,晋人要维护诸夏霸权,活让晋军去干,己方要趁晋军暂时脱不开身赶紧跑路。

    秦人不知道的是吕武也让负责堵住义渠人的解朔放开口子。

    后子针不知道北方还有一个晋国的“军”在扫荡义渠各部落,属于那种只想跑掉,其余不管不顾的类型。

    吕武则是笃定义渠人是向北逃窜依然逃不掉,会成为魏琦的口中食。

    他带着一个“师”迫进,引发了秦人比较强烈的反应。

    不知道有多少秦人在破骂晋人果然不讲武德,情绪紧张地开始了一系列准备。

    后子针再一次不管不顾,却不是马上跑,选择独自一车出营,迎向了还在继续迫进的晋军。

    他没有遭到攻击,接近晋军之后得到迎接,来到吕武的所在地,车没停就大声喝问:“阴子欲意何为!?”

    吕武的这一乘战车停了下来,其余的晋军则是还在继续推进。

    后子针脸色难看地盯视着金属人一般的吕武,发现战车上还有两个“小人儿”给情不自禁地愣住了。

    这两个“小人儿”当然是吕阳和吕环。

    他们一样看上去像个金属人,只不过没套多少层甲,身上只穿一套锁子甲(环锁甲)。

    孩子嘛,哪经得起太大的负重,意思意思就行了。

    这一意思意思,穿的是阴氏产量极低的锁子甲。

    吕武拉起面甲,笑眯眯地说道:“统兵数千里而来方知公子在此。既知公子在此,焉能不来一见。”

    后子针是公子没错,地位方面却不比晋国的“卿”高贵到哪去,要说有什么值得骄傲的地方,只是血统上比吕武高贵。

    吕武又说:“早先通名,不知秦来人为何不发一语调头而去,彼何人也?竟如此失礼。”

    老实说,吴刚当时也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要调头就跑。

    吴刚当然有听过吕武的威名,调头就跑是一种下意识的反应,回过神来自己都懵逼了。

    后子针决定直接一些,问道:“阴子但请直言!”

    “此处有山有水有绿被,风光独好。”吕武抬起手指向还在推进的己方大军,又指了指秦军营寨,远方还在激战的区域,笑呵呵地往下继续说道:“因缘际会于此。若不嬉戏一番,岂不可惜?”

    后子针想道:“就特么知道不安好心啊!”

    推进中的晋军换了个方向,摆明了就是要拦住秦军向南撤的路线。

    再看远方,已经有晋军或秦军成群结队在返回,明显就是双方都放弃对义渠人的堵截了。

    事情发展到现阶段,其实就是一件心照不宣的事情。

    义渠人已经完蛋,临时联合的基础已经不在,是不是该轮到晋军和秦军的较量了呢?

    “秦结白翟、赤狄为盟又悖之,复偷袭白翟以结义渠,义渠不纳秦,三方战于此处,特此前来。”吕武还是一脸的笑眯眯,没等后子针讲点什么,继续说道:“我闻秦楚蜀地会盟,广邀列国而往,为晋之敌也。此番已来,与会公子,为晋之‘卿’,敢不试秦轻重,挽秦反复于倾倒?”

    哥们,别一脸的无辜样了。

    秦人没有道义,又没有信誉,甘于和禽兽为伍也就罢了,还要跟楚国搅在一起破坏诸夏秩序。

    既然在这里碰上了,俺肯定要试一试秦国到底哪里来的自信,怎么就铁了心要跟晋国为敌。

    所以,别再哔哔啦。

    俺宣战。

    你接着不?

 第423章 一阵操作猛如虎

    这一次,小白兔在家遭遇大灰狼敲门。

    后子针:不接,不接,我不接,心中自踹踹,谁宣都不接。

    没瞅见晋国第一才子去秦庭宣战,一样没人接下吗?

    打赢了没好处,输的机率又超大,他毛病了才会选择在这里跟晋军交战。

    暂不再相会。

    告辞!

    吕阳问道:“阿父,秦不应战,如之奈何?”

    吕武会用实际行动来言传身教的。

    秦国的后子针不接受宣战,回去后老实待在营盘等待其余部队归回。

    齐军在秦军营寨的东面鼓噪,一副“俺要恢复恒公时代风光”的炫耀。

    一部分晋军绕到秦军营寨南侧,摆明了就是要截断秦军南归的路线。

    吕武没将事情做绝,比如再安排部队将秦军北侧堵住,不给外出追击义渠人的秦军回来。

    他若是真的不顾影响要将事情做绝,何必再去玩那么多花样一再挑衅秦人,不该是直接对各个局部的秦军展开攻击吗?

    偏生后子针被指着鼻梁骂,还是能够忍得住。

    其实吕武那些也不叫骂,纯粹是讲述实事而已。

    自认诸夏的各个诸侯国,有哪一家像秦国去跟白翟或赤狄结盟,并且结盟后看到白翟和赤狄不行立刻翻脸,想跟义渠结盟还被拒绝的?

    各个一流强国中,同样是秦国第一个跟楚国眉来眼去,并且结成同盟来挑战诸夏秩序守护者晋国。

    哪怕吕武不是晋国的“卿”,仅是作为一个普通的晋人,一样够资格骂秦人不讲道义并且自弃于诸夏之外。

    吕武重新调兵遣将完毕,思考道:“不讲规矩又没有任何信誉的秦国,是怎么挨过春秋时期的呢?”

    所以,道义和信誉是不是一种有用又没用的玩意,看得还是自身的实力?

    吕武不知道是有什么感概,低声说道:“其兴也浡焉,其亡也忽焉。”

    秦国在一片骂声中崛起并横扫六国,又在谩骂声中二世而亡。

    为什么要被骂?

    六国没跟上时代,还活在讲道义和讲规矩的时代,秦人却将不折手段玩出了花。

    固然是六国迂腐,又有多种原因才导致亡国。

    在现代人看来,六国蠢到可以,秦国各种花式操作很溜。

    当代的人却不那么看的。

    那样输掉的六国从上到下对秦国没有一人心服口服,只是碍于秦人的武力保留屈辱感,蛰伏着随时准备反抗。

    姬周王朝不看是从什么时候成为招牌,坚持了八百年之久,自秦以后没有王朝能逃过两三百年必亡的规律(西汉、东汉是两个正权),有些看似强大的王朝甚至连二世都没撑过。

    那么多王朝两三百年乃至二世而亡,理由和原因罗列起来一大堆的。

    是什么让姬周王朝坚持了八百年?其实并不是分封,纯粹是道义在支撑。

    吕武已经穿上了靴子,跟晋国一样需要道义和信誉,一再挑衅无果,看着秦军连营盘都没收拾给离去。

    “简直蠢透了啊!”他以一个‘过来人’的心态这么想着。

    其余的晋人反应不大。

    在他们的价值观和思想观中,发生的一切是那么正常,不存在一丝丝的吐槽点。

    相反,刚刚还在联合起来干义渠,秦人不接受宣战为前提,展开攻击才会让晋人觉得不合适。

    就是因为这样,吕武才总认为自己应该是作为一个秦人,不应该当一名晋人,要不心里总觉得太过于格格不入。

    他已经命令阴氏三千骑士尾随秦军,一路上反正不主动发起攻击,不远不近地吊着,权当是超规格礼送了。

    那样搞,谁难受谁知道。

    如果秦军受不了对阴氏三千骑士发起攻击?那简直是太好了啊!

    即便秦军一直忍着,阴氏三千骑士也会跟着他们,后续还会有其余的晋军跟上,极可能会尾随到秦国的都城“雍”。

    要是秦人连晋军都逼到都城“雍”还能继续忍?

    吕武只剩下完全的无话可说。

    还能咋样呢?

    已经将秦国的国格踩在地上践踏,秦人都能忍得住,作为一个国家到这份上,不是坚韧到可怕的程度,准备来一波狠的,只能是就此那么废了。

    真的发生那样的事情,以后秦人碰上晋人,脑袋再也抬不起来,腰杆也绝对硬不起来,但凡被晋国找到机会,必然是一波将秦国带走的结局。

    吕武赌五毛,秦人不会是一直忍的那种人,即便高层能苟得住,下面的人也会暴起。

    “往新军将处而去,告知速速清剿义渠,无若有成皆需三十日内追随我部南下。”吕武是在给解朔下达命令。

    虽然双方都是“卿”,解朔却没觉得有什么不对的地方,领着自己的那个“旅”喜滋滋是踏上寻找魏琦的路途。

    解朔很感谢吕武的安排,琢磨着能加入对义渠的收获中。

    吕武没忘记白翟,会另有安排。

    这边很快收拾好战利品。

    吕武命令张朔为主带着张氏的一个“旅”,以及阴氏的一个“旅”和吕阳、吕环,一同押解战俘以及收获,往靠近大河约十里西岸的一处阴氏据点而去。

    耽搁六天,主要是吕武需要得到魏琦的回复,来自晋国的两个“师”又一个“旅”,伙同齐国的两个“军”,沿着秦军撤退的路线展开行军。

    在这一段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