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春秋大领主-第38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邯郸赵首先要感谢的是赵氏主宗复立。

    因为赵氏主宗的复立,各家按照“习俗”需要看看赵武会不会报复,或者说将邯郸赵重新收回。

    他们只有确认赵武完全不想搭理邯郸赵,有什么心思才能付之行动,要不就是破坏规矩。

    后面则是吕武获得了卿位,阴氏又从实际上得到壮大,几次有意地展露出关注邯郸赵的态度,再隐晦地表示邯郸赵受到阴氏的庇护,一些想要搞邯郸赵的家族只好收收心了。

    那种“收心”可以有两种理解方式,阴氏真的要庇护邯郸赵,又或者阴氏盯上了邯郸赵。

    不管阴氏是哪一种想法,谁对邯郸赵下手就是跟阴氏形成竞争,动起手来少不了要较量一番。

    自从阴氏成为卿位家族就注定不能被小觑,同样的事情也发生在解氏身上,只是当时吕武很是长袖善舞,阴氏的环境要比解氏好太多了。

    赵旃讲了不少事情。

    邯郸赵得到阴氏无偿赠送的五百套装备,联合邻居寒氏一块打击白狄,只是单纯地将周边的白狄部落赶跑,没有实际地向北安置定居点。

    说白了就是,两家只是想解除周边的威胁,扩张那是没有进行扩张的。

    这个跟邯郸赵和韩氏的现状有关,他们没有足够的人口作为支撑,更需要保证现有的控制区得到开发,不是一再向外扩张,也无力去进行开拓。

    赵旃花了七八年的时间解除周边的威胁,找到寒氏作为长期合作的盟友,再次出现在“新田”代表邯郸赵接下来有新的事情干了。

    “借此机会再来都城,为联络魏氏而来。”赵旃说出此行目的之一。

    吕武听懂了赵旃的意思。

    邯郸赵跟卫国是邻居,尽管最近的区域被大河分隔两边,卫国不是也有疆域是在大河北岸嘛。

    一个家族想要发展光靠关起门来种田的效率太慢,持续地与他人互通有无能起到一种增益效果。

    赵旃想找魏氏只有一个原因,他们需要获得魏氏的同意,才能跟卫国达成一些合作。

    所以,邯郸赵接赵武大婚的机会来到“新田”。

    从这一点也能看出赵旃根本没有重新回到赵氏主宗怀抱的意思,脱离了就是独立发展,双方不再作为一家人。

    吕武问道:“邯郸赵日后可要纳赋?”

    这个问题很关键。

    身在国家体系之中,是用交税还是用纳赋来完成责任和义务,代表着邯郸赵要不要重归“舞台”之上。

    早在心中有决定的赵旃说道:“胜可来听从武吩咐。”

    赵旃有很多儿子,其中一个叫赵胜。

    不出意外的话,赵胜会在赵旃过世之后接管邯郸赵,成为新一任的家主。

    赵旃让赵胜来吕武这边的意思很直白,希望吕武能拉扯赵胜一把,再来就是将继承人交给吕武来培养,奠定两家未来合作发展的亲密关系。

    春秋时期这样的例子挺多,其中一个就是发生在韩厥身上,算是一种很有当代特色的投资。

    而赵氏曾经投资在韩厥身上的付出,韩厥正在十倍、百倍地在还给赵氏。

    从赵旃的回答中,同时能确认邯郸赵的确是想踏上“舞台”,重新加入到众多的博弈中去。

    这个与吕武的一些盘算不符合。

    吕武更希望邯郸赵能够持续向北探索和开拓,直至完成与阴氏在北方的“会师”。

    他先答应赵胜来自己身边,复问道:“邯郸以北多白狄,白狄之北有代国。阴氏与代国建交共谋白狄,邯郸赵亦可谋也。”

    没记错的话,他好像有跟赵旃提过相关的设想。

    结果赵旃却想要重新登上“舞台”,是反对邯郸赵向北开拓吗?

    赵旃苦笑着说道:“我老矣。”

    这一点能从外表看得出来。

    仅是过去十三年,曾经的帅大叔变成了一个帅老头,满头华发生,脸上多皱纹,精神状态似乎也不怎么好。

    人老了,感觉到有心无力,多少是会开始安排后事。

    赵旃现在干的就是这么一件事情。

    哪怕阴氏与邯郸赵一块图谋北方,事情也是由赵胜这一代来跟吕武配合,不是赵旃亲自上场了。

    吕武不能也无法逼赵旃去做觉得有心无力的事情,只能先好好地考察一些赵胜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再来决定合作是以什么样的方式展开。

    他在当天对智氏、范氏、魏氏、中行氏、韩氏和解氏发出宴会邀请,韩氏找了个理由说不能到场,其余各个家族都接受了邀请。

    前往韩氏邀请的阴氏家臣明确提到邯郸赵的赵旃在阴氏府宅,韩氏不来人就对了。

    说起来,哪怕赵旃在赵氏主宗覆灭时什么都没干,他是赵氏的一份子,坐视赵氏主宗覆灭就是一种罪行。

    韩厥对赵武比对亲儿子还亲,怎么可能前往招待赵旃的场合?

    他做得比较绝就是了,不但自己不到,一个韩氏的人都没打算前往应付着。

    知道韩氏答复的赵旃沉默了很久,知道邯郸赵想重新踏上“舞台”,韩氏会是一座大山,同时赵氏主宗与邯郸赵的关系很难正常化。

    与会的众“卿”只是给吕武面子,他们对赵旃的态度趋于那种看到了能给个笑脸,但也仅限是给个笑脸,搭理那是不可能正经搭理的。

    对于这种现象,赵旃有足够的认知,不是碍于脸面才没有贴上去巴结。

    事实上,他很清楚一件事情,在他这一代邯郸赵不可能重新得到接纳,只有他死后一些影响才能得到最大的消除。

    所以从某些程度上来讲,他早就盘算好自己该什么时候去死,好给赵胜开路。

    因为很多“卿”已经南下的关系,中行氏来的是中行吴,范氏的士鲂则全权代表范氏,解氏来的是解武。

    中行吴是中行偃的儿子。

    解武是解朔的儿子。

    两个小家伙看着都挺年轻,来了全程带着眼睛和耳朵,拘束坐在原位从不开口说话。

    士鲂找了个机会问吕武,道:“新军将可会前往祝贺赵氏婚礼?”

    这个“新军将”并不是指魏琦。

    赵旃是在新军将的职位上退下去的。

    士鲂用“新军将”来特指赵旃也就存在两个意思,重提曾经一些不愉快的过往,又问吕武会怎么处理邯郸赵和赵氏的关系。

    在这种事情上没人问就算了,一旦有人问起的话,吕武肯定不能模糊处理。

    吕武说道:“邯郸赵于阴氏有恩。”

    不提“滴水之恩涌泉相报”这么高尚的事情,恩人碰到事了帮一把,很是合情合理的吧?

    士鲂比较明显的一愣,低声说道:“若元戎咳咳,韩伯便为元戎,阴氏将如何自处?”

    这个倒是一个难题啊。

    一旦智罃真的有个三长两短,韩厥超大概率会顺势上位。

    以韩氏看顾赵氏的程度,邯郸赵自己没跳出来也就算了,偏偏邯郸赵重新进入各家视野,韩厥会无视吗?

    吕武和士鲂的视线一致移到智朔身上。

    而智朔现在随时随地带着一种抑郁的气质,只差镜头转过去再给个Bg的悲情背景音乐了。

 第447章 该换新套路了

    曾经多么意气风发的一个人啊!

    老父亲一病,智朔自带的bg从“噹噹噹噹噹噹,噹噹噹~~~”变成了“呜呜呜,呜呜~,呜~~~”。

    注意,前一段是波澜壮阔的《star  sky》,后一段则是《一剪梅》。

    吕武的视野之中,看智朔是带着飘雪效果,脑子里响着:“雪花飘飘~~~,北风萧萧~~~。天地,一片,苍茫啊~~~”。

    所以,智罃是真的病了,并且病得有些不轻,不是一次为了达到某种目标的假病。

    现在这么个年头,生病就没有小病,再小的病都有可能令人没了小命,更别说智罃已经有六十七岁的高龄了。

    不是有一句话叫“病来如山倒”吗?

    老人家平时身体硬朗,一生病就真的事情不妙,很多时候好像是病愈,其实必然会出现反复,并且一个没缓过来大概就要与世长辞了。

    智朔受到卿位家族的邀请每次都到,不是他有多么喜欢类似的场合,纯粹是智氏不能没有存在感,导致哪怕再怎么不愿意参加也要到场。

    等各家搞事情开始不邀请智氏,打从事实上才是智氏迎来危机的时刻。

    “荀氏两分已成定局?”士鲂问道。

    这个吕武又该怎么说?

    智罃和中行偃的相处方式很复杂,导致荀氏、智氏和中行氏的关系变得更复杂,不是三言两句就能说得清楚的。

    吕武说道:“先君被弑,智伯便与上军将(中行偃)形同陌路。”

    事情的起因还真的是在中行偃身上,却与荀庚也脱不了关系。

    需要先有荀庚是栾书的坚定盟友,再有中行偃被栾书拉了一把。

    栾书本身就是“规矩破坏者”来发家致富,又在荀庚病逝后强硬地拉扯中行偃“越位”成为上军佐。

    智罃不喜欢栾书,可能一开始是因为栾书一再破坏规则。

    后来,智罃可能觉得中行偃的所作所为给荀氏蒙羞,才导致后面的一系列后果。

    明明是同宗,没有因为身出荀氏而变得亲密,相反不管是从理念还是所作所为分歧越来越大,挺正常的一件事情。

    士鲂像是在试探一般,说道:“上军将近来与中军佐频频会面。”

    吕武好像是刚听说这事似得,讶异地问道:“竟有此事?”

    士鲂蜜汁一笑,很快改了话题。

    吕武心想:“看来士鲂获得范氏不少的话语权,将士匄那种遇事就莽的行事风格改变了不少啊!”

    范氏的风格是从获得大河南岸新封地开始改的。

    正在快速改变家风的还有看似风雨飘渺的智氏。

    近一段时间智氏在广结善缘,确认与阴氏的联姻算是比较大的一个动作,借着与赵氏联姻的机会又在频频地接触各家。

    加强合作的事情智氏干得比较少,更多的是在解除之前的各种恩怨,他们这样干让各家对智罃的病情越来越不看好,某种程度上也出现了同情。

    话说,同情是个什么鬼?

    真的不要以为世界上没有聪明人,猜不到是国君搞了智氏一波。

    很多事情在发生的时候没回过神,事后进行细究和思考,不少人很擅长当马后炮。

    智氏明显是被国君搞了!

    不像先君姬寿曼那种“白刀子进红刀子出”的凶厉手段,现任国君姬周的手段看上去更阴狠一些。

    也就是智罃真的病了,好像还挺严重的样子,导致智氏难以当即进行反击,要不上一次荀氏能出一个程滑,难保不能再将程季抛出去。

    这个程季一样是荀氏别出的程氏,跟程滑则不是一家子。

    另外,程滑的那个程氏受到了包括八个卿位家族在内贵族阶层的庇护。

    会是这样的主要原因很简单,只因为晋国贵族阶层认为程滑是在“替天行道”,给贵族阶层出了口恶气,自然需要看顾好程滑的家族。

    看看士鲂刚才说了什么,几乎认定智罃好不了,接下来韩厥会在国君的支持下继任元戎的职位。

    晋国什么时候元戎是在国君的支持下才上位的?只有国君强势的那些阶段。

    其余的时间节点,谁来担任元戎是贵族阶层……,也就是最为强大的那些家族说了算,中小贵族老老实实跟在后面摇旗呐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