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春秋大领主-第38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国君那样的安排显得非常理智。
中小贵族拼凑而成的部队战斗力怎么样先不提,解氏明显拉胯不适合去刚正面,阴氏则是孩子统兵出战,智朔更是带病出征。
再来,晋国这是时隔两三年之久再次跟楚国刚正面,怎么谨慎都不显得过分。
接下来的事情发展就令人有些侧目了。
魏氏、中行氏、韩氏分别拿出一个“旅”向阴氏换了一个“旅”,偏偏还真的换成了。
而那三个阴氏的“旅”,每一个“旅”至少有五百名身穿铁甲的“徒”,其余“羡”的装备也不差。
他们的借兵又有很大的针对性,例如魏氏借的那个阴氏“旅”里面的弓弩手数量最多,中行氏和韩氏则更着重于能“抗线”的建制构成。
国君得知都在搞什么,更知道范氏跟阴氏交换部队没干成,对弟弟杨干说道:“阴氏善战已获享誉,欢虽年幼,乃有智慧。”
大家都信任阴氏部队的能打能抗啊!
至于说吕欢聪慧什么的,谁不知道同意那些的是阴氏家臣宋彬呢?
所以,阴氏家臣的能干只是再一次被证实,使人不得不感概阴氏能发展起来真不是依靠运气或侥幸。
杨干问道:“我或可寻之调借?”
国君很无语地看着自己的傻弟弟,借或许能借到,杨干亲自上阵则属于不可能。
不是国君舍不得自己的弟弟冒险,是一众“卿”绝对不可能让杨干上战阵搏杀的。
那不是“卿”顾及杨干的生命安全,纯粹是他们不乐意国君的近亲因功获赏。
而这个国君跟贵族阶层有默契,不到时机绝不轻易去挑战界线。
第457章 外强中干的阴氏
宋彬在执行与各个家族交换部队指挥权时有通报吕欢,只是没有解释为什么要那么做。
毕竟,身为家臣必须了解一个家族着重培养谁,一样同为家主子嗣没错,继承权的比重却是存在区别,一些知识属于不能教的。
为什么有一句话叫“侠以武犯禁,儒以文乱法”,主要讲的是人掌握了什么样的实力,有了乱掉规则的能力。
没有能力的前提是不懂,又或者没有意识到,那么就不会产生本来就不该有的念头。
而宋彬愿意跟各个家族交换指挥权的理由相当简单,不是慷慨大方,纯粹是没有前往参战等于没有战利品分配权,借出那些部队将获得战利品的分配权,再来就是增加阴氏的影响力。
战利品什么的对现在的阴氏来说,只要量不是多到一定程度,会是一件比较无所谓的事情。
阴氏现在最为注重的是影响力相关!
战斗力得到认可本身就是一件值得骄傲的事情,再使人产生信赖感对一个家族来说,则就显得更加值得高兴了。
当然了,要是得到阴氏部队指挥权的那些人敢往死里用,把阴氏部队搞了一个全军覆没或损失惨重,后面的事情必然会一大堆,出现太多需要说道的地方。
国君带着部队继续南下,“虎牢”这边的营盘变得空旷了不少。
吕欢突然发现前来拜访自己的贵族有点多,他们来了之后却只是与自己见礼,讲事情则是跟宋彬谈。
这个真没什么毛病。
招牌本来就是供起来,保持一种礼敬的态度也就够了,谈事肯定跟真正能做主的人去聊,攀交情也是跟成年人去攀,跟孩童讲交情纯粹是逗人玩。
吕欢经历了高兴,走向郁闷和生气,后来淡定又继续高兴了。
原因当然是宋彬发现吕欢的情绪变化,给予了一些场面上的尊敬。
孩子嘛,除非是妖孽到不行,要不找对方式其实挺好哄的。
宋彬是阴氏的第一家臣。
有句话叫“宰相门前七品官”,他的权势比重上等同于不那么强的中等贵族,身份的高低则无法得到根本上的改变,不过能得到尊重就行。
各个前来拜会的贵族,他们大多会过问一嘴阴氏西征的事情,得知吕武已经率领部队出发,进行祝福的同时,不免会各种心里郁闷。
跟着吕武混有肉吃已经成为一种共识,最为主要的是阴氏在分配战利品上面很公正,非常值得中小贵族信赖和追随。
吕武为什么要秉承公正?不就是为了建立人设嘛!
大家都觉得阴氏公正,人设也就成功了,有点什么事进行呼朋唤友,不怕没人愿意捧场。
当然了,事实上也就跟酒肉朋友差不多,锦上添花的事情都乐意干,有没有人愿意雪中送炭则很不好说。
“各家寻我家,事多也。”宋彬看上去一脸的骄傲和满足,例常找吕欢进行吹牛逼,表情夸张地说道:“时不过十日,进项多矣。”
吕欢也高兴,一个个家族的来人都很尊敬自己,家里又卖了不少军械。
优渥的生活是怎么来的?不就是因为家族发展良好嘛!
大家又为什么会对一个小孩表现出尊敬?肯定是因为阴氏强大啊!
生活在一个强大的集体是一件值得庆幸的事情,能时不时地体验强大带来的各种见闻,一方面必然心生与有荣焉的荣誉感,另一方则是归属感“蹭蹭蹭”地往上涨。
阴氏只花了十多年的时间成长到这般程度,人口不是买来就是抢来,没有发生过内乱除了因为时代局限性之外,主要就是拥有幸福感。
那个“时代局限性”特指的是缺乏对命运不公的抗争。
当前时代的话语权不是在一国之君手里,便是被贵族阶层所掌握,再来便是习惯了这样的社会形态,某种意识也没有得到觉醒。
愚民什么的?现在没人去玩,纯粹就是社会没得到某种“进步”罢了,哪里需要玩愚民这么高端的手段。
等待需要玩“愚民”的时代,前提是已经有那么一部分人已经觉醒,他们被“阶级”所吸收,再反过来带头去坑那些没有觉醒的人。
是不是充满了讽刺?然而,现实不但显得讽刺,甚至是充满了残酷啊!
宋彬那么卖力当然也有理由,他在阴氏得到的远超自己的想象,有什么理由不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任何一名家主只要能够秉承多劳多得,再来就是做到有功必赏,愿意划出土地进行分封(臣下之臣),为之效力的人必然会施展浑身解术卖力干活的。
而吕武完全有资格进行分封,只看大不大方而已。
但凡是个“大夫”级别的贵族都有进行分封的资格,例如给家族某人一个“士”的爵位。
而贵族分封“士”是一件必须的事情,等同于在完善自己家族的武力构造阶层。
那个“士”不是贵族阶层,只是拥有了一部分属于贵族的特权,他们还是军队里面的基层军官。
没有纳赋之前,吕欢基本没有机会跟“士”这个阶层进行正经的接触,他发现自家的“士”在说话时的口音着实是有点多,甚至发现好些人在讲什么,需要很认真聆听才能听懂。
从这里也能看出阴氏“士”的来历之复杂,绝大多数当然有一口标准的晋音,极少数有讲秦腔、许言、郑语,乃至于是楚音、狄话,近期甚至出现了一口齐国方言的人。
当然了,他们说话可能不标准,能听懂晋语则是必然,要不也不可能成为“士”。
这个纯粹是阴氏被逼的。
情况允许的话,谁又愿意自家的部队里面出现这种情况,简直跟大杂烩一般了。
这个也跟吕武没有派遣真正的阴氏精锐南下有关,王牌师肯定不能是那样。
士兵方面,晋语表不标准没关系,能听得懂就行。他们负责的只是执行。
宋彬被问及自家为什么会是那种情况,源于没想过这么高端的事情,一时间被吕欢给问得愣在当场。
“这……”宋彬知道事情很不对,无法给出什么答案,迟疑着说道:“主已层层甄选,我家战时不乱便可。”
吕欢用最简单的思维来进行理解,发现自己家似乎没有看上去那么强大的样子?
好像也是!
成员来源复杂,基本的语言统一都没形成,有那么点外强中干的本质,一旦遭遇到挫折就要被看大戏。
也许正是因为这样,吕武才动不动就亮一次肌肉?
第458章 马上到来的重头戏
率军南下的国君在两个月后带着部队回到“虎牢”了。
宋彬进行了目测,国君带去多少军队就带回多少。
需要目测,主要是互相之间没有进行信息互通。从这里也能看出是一件好事,说明压根就没有发生什么坏事。
带出去多少军队又回来多少,可以预见这一次晋国和楚国只是对峙,双方对交战这种事情存在顾虑。
“楚军退却,郑国盟我。”国君对众人是这么说的。
这个“盟”不是结盟,只是一种暂时的罢兵休战。
晋国这边对楚军为什么后撤很好奇,没有相关的信息渠道,也就只能是好奇而已。
那么,楚军又为什么会后撤呢?原因在于吴国和陈国发生了对楚国来说很重要的事情。
首先是吴国已经开始反攻入侵境内的楚军,双方在衡山周边爆发了一场血腥的交战,以吴军败退为结束,楚军却也损失惨重。
然后是楚国自己先搞幺蛾子,操纵顿国跟陈国交恶,导致陈国出兵包围了顿国。
两件事情的发生让跟晋军对峙的楚军不得不后撤,他们准备亲自下场对陈国做点什么,以至于知道郑国对晋国认怂也没做干预。
话说,陈国不是楚国的盟友吗?为什么楚国会让顿国跟陈国过不去呢???
这就要了解楚国是一个什么样的国家。他们的附庸非常多,有些附庸只是名义上的国家,打从实际上则是已经被楚国所控制;像郑国这种体量比较大的国家,楚国难以做到控制,一般会派出贵族前往该国当客卿这类的角色,再图谋完成控制。
楚国之所以操纵顿国跟陈国过不去,究其原因是陈国驱逐了来自楚国的客卿,而这个客卿是楚国令尹子重所指派。
也就是晋国这边不知道南方闹了什么幺蛾子,不然才不会撤军回到“虎牢”,该做的是跟在撤离中的楚军后面,再趁势给郑国来一记狠的。
毕竟,楚军一旦撤离就会让郑国陷入孤军奋战的境地,而且哪怕晋国出现衰弱趋势,以郑国的实力也干不过晋国。
这个也就能知道郑国为什么明明很想收复失地,却选择了罢兵。
郑国这一次罢兵,将从正治立场上承认“祭”地归于晋国,以后再想把“祭”地夺回去,他们就该想个新的又合理的由头了。
对于郑国服软最感到愉快的是范氏,再来则是国君。
范氏的愉快是从此以后“祭”地将不存在主权争议。
国君则是看到了瓦解郑国和楚国联盟的可能性,他估计都开始在动脑筋,想办法将郑国争取到晋国这一边。
其余人得知楚军撤退,郑国也选择了罢兵休战,中小贵族一点都快乐不起来。
贵族带兵纳赋,服役的“徒”算是已经交了血税,他们今年不再需要义务地承担其它;出动的“羡”则是白白跑了一趟,家里没了他们这些劳动力,来了又没有取得收获,等于从事实上是一种血亏。
如果中小贵族这一次纳赋没有任何收获,他们今年必然会非常难捱,怎么可能高兴的起来!
还有另外更惨的!
每一个家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