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春秋大领主-第39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魏琦和赵武的离开,可能性最大的就是被吓到,想要做的事情是自保。

    其中以赵武被吓得最严重,非常害怕智罃跟中行偃大打出手,赵氏被卷进去再来一次赵氏覆灭的重演。

    结果那么一搞,搞到“新田”只剩下中行偃这位“卿”,他还满心的懵逼,不知道是该极力向智氏解释,还是赶紧地准备迎接来自智罃的怒火。

    外一个感到极度懵逼的人是国君,并且产生了一定的惶恐心理。

    晋国的卿位变动就像是一个诅咒,好不容易平稳了一次,下军将智朔偏偏死在元戎中行偃的家中。

    亏得中行氏和智氏同出荀氏,换作是那种完全没半点血缘关系的人,什么废话都别特么说了,直接准备开干战会成为一种必然。

    那是明明事情能解释得清楚,有一方必然要借机搞事。

    不独晋国有这样的例子,各个诸侯国都有,并且不止现在会发生这种狗血的事情,但凡有人有社会必然反复上演。

    中行偃很快得知范氏、魏氏和赵氏频繁征召部队,韩氏、解氏、先氏、祁氏……等大多数中等贵族动静不小,连带智氏各个封地的军力也在进行集结。

    他听到脸色有些麻木,一些事情则是已经想清楚,智罃要是理智就不会将智朔的死算在自己头上,目下荀氏主宗和小宗该做的是团结!

    “主,如今该将如何行事?”荀会脸上的表情无比严肃。

    在场的还有荀家、中行喜。

    小宗的程氏和智氏没一个在场。

    其中,程氏现任家主程郑在“新田”,受到中行偃的邀请,明确拒绝到场。

    至于智氏?本来在“新田”的直系族人有智朔和智起,死了一个,另一个直接跑路。

    这个智起是谁?他不是智罃的子嗣,是荀首的孙子。

    而智氏的第一代家主就是荀首,智罃则是荀首的儿子。

    中行偃心想:“是啊,要怎么办?我知道该团结,程氏起了一个坏开头,智氏会怎么做?”

    荀氏小宗受到邀请而拒绝,是一个非常明显的信号。

    连同宗的程氏都怀疑智朔的死跟中行偃脱不开关系,不难想象智氏是个什么想法了。

    智氏用跑路一般的作为进行了公示,等于哪怕明知道智朔的死是个意外,他们对中行偃的信任感也是极度差劲。

    大宗的宗主当到这种份上,怎么可能让中行偃不心累。

    拿不定主意的中行偃环视了一圈,反问道:“该将如何?”

    荀家说道:“当务之急乃是探知叔父态度。”

    其余几个人点头附和。

    中行偃闭上眼睛一小会,重新睁开时说道:“叔父必不与我为难。我唯忧虑韩氏有所动。”

    其余人一听有点反应过来,心态变得轻松了一些。

    情况是明摆着的。

    智朔的儿子智盈年纪太小,压根不可能接替智朔成为下军将。

    同时,智罃从元戎位置退下去,无法也不能再去干下军将这个职位。

    这样也就造成一种智氏非常尴尬的现状,直系族人之中,小的太小,老的太老,并且老的再上是在侮辱自己;所以等于说除非愿意让旁系或同宗出头……,比如让智起或荀氏某某谁、中行氏某某谁和程氏某某谁上位,要不就是出现了后继无人的难堪场面。

    智罃应该怎么说?

    他完全就是无“法克”能讲!

    要不能咋地,让只有两岁的智盈担任下军将?这种事情就算荀氏、智氏、中行氏和程氏要干,晋国的其余家族能受得了???

    那可是卿位,真让一个两岁的人成了“卿”,对其余“卿”就是一种侮辱,世界上也不可能有任何一个国家再尊重晋国。

    现在的情况是智罃必须要得到中行偃的帮助,再拉上荀氏的大宗和小宗,免得韩氏从智氏这里将卿位给抢走。

    所以,中行偃近期最为关注的不是智氏,是韩氏!

    而韩氏的韩起因为担任“阍卫”,人还在“新田”离不开。

    若是韩起某天突然消失,又或是突然变得活跃起来,几乎能够认定韩氏盯上了出现空缺的卿位。

    中行偃除了关注韩氏之外,必须进行关注的还有国君!

    荀家认同中行偃的思路,讲起了别的事情,说道:“上军将已率军西征?”

    对这件事情他们并不知情,能知道的是阴氏的吕伟带着一个“师”正在前往“邯郸”的路上,会知道还是因为他们在北方有联动的军事行动。

    中行偃说道:“会,你即刻启程前往‘阴’,告知阴氏留守家臣,今岁不再北征。”

    荀会秒懂。

    北征是不可能再北征的,集结起来的兵力要防着有哪家突然动手,并且也要留下威慑其余家族,甚至是恐吓韩氏不要轻举妄动。

    另外,要说现在中行偃最想拉拢的人谁,无疑是吕武了。

    他要是能够成功地让吕武站在自己这一边,不但会连带魏氏一块拉过来当同盟,范氏不想晋国完蛋就不能轻举妄动,情况的发展也就形成了对韩氏的碾压局,下军将这个职位只会由荀氏、中行氏、智氏或程氏的某一人担任。

    为什么不直接拉拢士匄?

    中行偃将这件事情分得比谁都清楚。

    他们要是直接拉拢士匄,少不了要付出很大的代价,争取吕武同样需要付出代价,但是拉拢吕武的代价不用太高,或许只是让出北面的话语权就够了,范氏的胃口则肯定要大得多。

    因为程郑拒绝邀请,中行偃心里实际上已经决定将程氏的任何人踢出局,只是又从程郑的表态猜测到一点,比如因为程郑的拒绝会博得智罃好感,致使智罃支持程氏的某个人上位。

    一旦智罃的态度坚决?中行偃很清楚自己根本无法反对,再恶心或愤怒也只能让程氏上位。

    中行偃将想到的和能做的都一一吩咐下去,缓缓站起来再深吸一口气,说道:“我需进宫谒见君上。若我今夜不得归,你等各回封地召集大军,荀氏之权交予叔父,请叔父为我复仇。”

    这个“叔父”当然是智罃。

    现在的情况是智朔突然逝世,智罃垂垂老矣,智盈过于年幼,老智家前途堪忧;一旦中行偃进宫又被干掉,几乎也能认定荀氏和中行氏也要玩完。

    如果荀氏一族不在了,还要晋国做什么?

 第470章 不带这么反转的

    没错,靠谱。

    如果荀氏要亡了,大多数族人肯定活不下去,活着的不是要遭到任意欺凌和羞辱,便是会成为家族的耻辱,对荀氏来说晋国怎么样已经无所谓了。

    曾经那些消亡了的卿位家族绝对也是那么想的。只是他们要么灭亡得过于突然,不然就是遭到了绝对的碾压,无法爆发一波就被灭掉了。

    中行偃面对的情况不一样。

    首先荀氏和中行氏的死敌没那么多,再来就是中行偃目前担任元戎,他如果进宫遭到杀害,荀氏的权力会交给智罃。

    智氏的智朔刚死,留下继承人智盈年纪太小,能做主的智罃则是岁数太大,等于说智氏目前的处境尴尬无比。

    要是中行偃被不名誉的杀害,荀氏和中行氏肯定会被瓜分,没了荀氏和中行氏的相扶相持也会让智氏失去“将来”。

    这样一来,智罃不该没想明白智氏的下场。

    他们如果真的会灭亡,为什么不在鼎盛时期带走其余几家?

    而一旦荀氏、智氏和中行氏爆发,程氏不想跟上也不行,势必会让晋国陷入远比上一次栾氏和郤氏灭亡时更大的动荡。

    毕竟,强大的郤氏是群龙无首又遭到那么多家族的围攻,哪怕是这种情况都能让攻击郤氏的某些家族损失惨重。

    不弱的栾氏失去栾书这个家主之后,反抗一样非常顽强,给很多家族予重创。

    晋国目前的情势跟栾氏和郤氏灭亡时并不相同。

    当时是一超多强的局面,“多强”联合起来灭亡“一超”的利益太大,有太多的合作基础。

    现在的晋国则是“多强”局面,哪怕其中的一家强大,却是互相之间依然能够抗衡。这些“多强”的关系还比较复杂,没有太尖锐的矛盾,不存在无法化解的仇恨,属于能对抗也能合作的关系。

    中行偃进宫时并没有携带太多的护卫力量。

    他在宫门前看到了韩起。

    两人的见面不存在什么剑拔弩张,脸上各自带笑,该有的礼仪一点不缺。

    实际上这样就对了!

    就算真的要发生什么,一见面就各种面目狰狞啥的,类似的事情只会发生在一些“烂片”之中,演技还忒浮夸的那种。

    “你等在此等候。”中行偃干脆一名侍卫都没打算带,给全部留在宫门外面。

    来自中行氏和荀氏的武士犹豫又纠结,还是大声应:“诺!”

    韩起比较明显地愣了一下,随后脸上露出了若有所思的表情。

    他俩走了一段距离,谁也没有开口讲话。

    直至来到一个大殿外面,韩起才开口说道:“韩氏未想有何举动。”

    中行偃只是轻点头,迈过门槛走进大殿。

    他们这种身份地位,做出的什么保证都不靠谱,要不要或会不会做什么不是靠嘴巴来保证,是用行动来证明的。

    而对于韩氏来说,他们真的不想做点什么,甚至被吓得很是瑟瑟发抖。

    不止因为韩氏不再作为一个卿位家族,根本原因只是韩氏不够强大。这点很致命。

    所以了,韩起知道中行偃要进宫,第一时间加强了各种安保措施,怕就怕中行偃会出点什么状况。

    在宫门时,韩起看到中行偃不带任何守卫,一颗心从事实上被提了起来。

    在中行偃进去之后,韩起选择站在大殿门外。

    而中行偃进去大殿并没有看到国君,甚至里面一个人都没有,使得他心跳速度有点加快。

    做好了要死的准备和真的要死,是完全不同的两种心理波动,死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死亡的过程。

    中行偃扫视昏暗的大殿,脑子里不止一次想象会有人突然对自己冲上来,又或是暗中谁射出一支箭矢。

    一阵脚步声从远而近,通往后殿偏门的门帘被撩开,国君率先出现。

    有一群宫女踩着小碎步从其它的门进来,她们忙碌着将大殿内的一些灯给点上,各自跪坐在灯的旁边。

    国君坐好后用迷惑的表情看着中行偃,问道:“中行卿此来何事?”

    中行偃根本不信国君什么都不知道,只是有些话不能讲得太明,张口开始了东拉西扯。

    国君刚刚知道中行偃一名护卫都没有带自己进来,经历了什么样的心路旅程不重要,决定的是保证中行偃的安全。

    一再的东拉西扯,谁都没有表现出什么异常,直至谈到各家族近期军力调动过于频繁,两个人的脸色才都带着严肃。

    “寡人得知朔突然病故,心痛也。”国君用的是‘病故’这个词,有着强烈的信号。

    中行偃收到‘信号’,心里安稳的同时,嘴中说道:“吴国邀请会盟,不若君上明岁南下?”

    国君做出了思考的模样。

    现在的情况是韩氏压根不敢动,国君也没有要搞事的欲望,变得巴不得有哪一家脑残动一动了。

    晋国短短十余年连续两次大动荡,各家族的小摩擦更是没有断绝,频率着实是太高了一些。

    国君希望的是各个卿位家族不和,不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