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春秋大领主-第40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阴氏只有吕武这么一个成年男子,抢来给谁当?

    所以,阴氏就更不可能去抢夺空出来的卿位了。

    中行偃看到士匄和魏琦都不吭声,扫了一眼低着脑袋的赵武,说道:“我欲举荐程郑。”

    就是那个遇到事情之后,拒绝中行偃开会邀请的程氏家主。

    中行偃完全就是忍着恶心和不甘,只因为提出这种要求的人是智罃。

    而智罃为什么选程郑?不简单是因为遭遇大事时,程氏选择了站在智氏这一边,必然还有其它理由的。

    士匄无所谓地笑了笑,一副爱咋在地的态度。

    魏琦却问道:“君上会允?”

    荀氏的小宗程氏是个什么情况?这个家族最出名的是程滑,也就是杀死晋厉公姬寿曼的那个。

    只不过,程滑虽然出身于荀氏小宗程氏,却又独立于外,不算荀氏的一员。

    这种事情在很多历史古老又成员多的家族之中,不算是什么个例。

    只是有一点,大多数人并不愿意“单飞”,他们更愿意处在庇护之中。

    现在的情况是,程滑虽然独立于程氏之外,国君愿意承认这么一件事情吗?

    要知道,程滑可是当着众“卿”和几乎所有中等贵族的面干了弑君的事情,间接也爆发了栾氏和郤氏的灭亡之战。

    恰恰是这么个难题让中行偃需要得到其余“卿”的支持,以保证程氏能够成功上位。

    士匄不愿意接这个话茬,重新提到了恢复八卿的可能性。

    这让中行偃以为是一个交易,进而不得不思考其中的利弊。

    众所周知的是范氏太强,只有一个卿位不足以彰显他们的强大。

    上一次范氏同意士鲂退下去,只是出于一种压力,选择用失去一个卿位来释放压力。

    某种程度上来讲,范氏成功了。

    他们失去一个卿位,其余没有什么损失,又让包括国君在内的任何一人知道范氏进退有度,不是另一个郤氏。

    看似简单的一件事情,对范氏则是意义重大。这一点时间会给出证明的。

    中行偃看向了魏琦,说道:“我闻大荔之戎已然覆灭?”

    魏琦脸色不变,但也不搭话。

    这个大荔之戎在去年就被灭掉了,阴氏和魏氏一直在封锁这个消息,看来世界上还是没有不透风的墙。

    中行偃提出这件事情是个什么用意?

    士匄脸色茫然了一下下,像是没想起大荔之戎是个什么玩意,心里则是无比讶异地想道:“阴氏和魏氏的速度这么快!?”

    他们有一说一,谁不知道大荔之戎呢。

    要知道过去的一二十年之内,秦国可是一再侵略晋国,好几次成功地杀入晋国境内,迫使晋国不得不将目光转向西边。

    注意力转过去,西边有什么国家肯定要进行了解,不免就会注意到大荔之戎这么个部落联盟。

    相对于白翟和赤狄一再跟秦国搅和到一块去,大荔之戎是一个很安份的存在,结果秦国、白翟和赤狄都还活着,大荔之戎却没啦?

    士匄当然不会认为中行偃在胡说八道,对魏琦回避话题也没觉得有什么不对劲,心里想的却是该盯上某个谁谁谁,干脆利索地打一场灭国之战。

    关于智朔的葬礼是在一个半月之后才举行。

    时隔两个多月之后,智朔已经成了一块“冻肉”,没及时下葬的理由只有一个,老智家想要众“卿”都能来送最后一程。

    葬礼是在“荀”地举行。

    事实上,荀氏、中行氏、智氏、程氏,乃至于是辅氏,哪一家谁死了,能选就一定会在“荀”地下葬,牌位再送到荀氏的家庙里面摆上。

    回国的吕武真心没想到自己上一次在“新田”跟智朔见面会是永别,只能感概世事无常。

    已经成为“冻肉”的遗体自然没可能提供瞻仰,安放于棺木之中,等着被抬进墓室。

    必须说的是,大贵族死了并不是挖个坑,将棺材放进去再填土就算完事。

    现在有点身份地位的人,任何一家都会建造“寝陵”这么一种玩意,区别是规模大或小,会有专门的墓室,再来就是存放陪葬品之类的空间,以至于后世的考古学家要么没发现,一发现春秋时期的墓葬总能有所收获。

    因为是智朔的葬礼,荀氏的嫡系族人肯定是要到场,只有两岁的智盈也就首次出现在众“卿”的视线之中。

    令人想不到的是,智罃牵着智盈来到几个“卿”这边,目标明确地站在吕武身前。

    智罃脸色严肃地吩咐道:“给叔父执礼。”

    只有两岁的智盈像模像样地行礼。

    一时间,吕武有点没反应过来。

    另外几个“卿”也是愣住。

    来参加葬礼的中等贵族极力忍住才没露出讶异的表情。

 第474章 日落西山半句多言

    嘛呢!

    这种场合,搞出这么个场面。

    不过,好像也有点理由?

    智盈的姐姐会嫁给吕阳,算起来吕武也就是智盈的长辈,喊声“叔父”是很合情合理的。

    关键问题在于中行偃在场,智盈的很多荀氏长辈也都在,要行礼也该是智盈先向那些荀氏长辈行礼才对的。

    智盈又被智罃带着分别向士匄、魏琦和赵武行礼。

    轮到赵武时,智盈一样以长辈称呼之。

    老智家跟老赵家是正式的联姻,不像跟阴氏只是订婚,智盈对赵武执晚辈礼显得更加理所当然。

    一系列的礼行下来,可算不把吕武完全架起来了。

    那么就能视为智罃是用这样的态度,拜托几个卿位家族以后有机会多照顾一下智盈。

    有一说一,照顾什么的不会完全没有,一旦出现竞争则不会有半点的客气,到时候真的谁都别怪谁。

    智朔是英年早逝,导致葬礼方面没有举办“全礼”,只是走了一部分的流程。

    这种习俗到现代都依然在流行,只有寿命正常的耗尽才会走全套礼节,岁数越大葬礼则会越热闹,不到岁数却逝世则一些礼节不应当举行。

    白发人送黑发人的事情发生在智罃身上,使得本来就有暮气的老人变得更加暮气沉沉。

    葬礼结束之后,智罃又是带着智盈对来宾进行答谢。

    小家伙不像刚开始那么像模像样,变得会哭也会闹。这样对于一个只有两岁的幼童来说才是正常,全程保持有礼有节绝对要被视为妖孽。

    一些该离开的人在葬礼结束后要识趣地离开,有些人想走却是走不了。

    倒不是什么受到劫持,纯粹是得到明示再走就是不给老智家面子。

    “缴获何时赠予君上?”魏琦问道。

    吕武是归师到半途得知智朔逝世的消息,大部队被丢在后方,自己则是带上必要的护卫力量加紧回国。

    他这么干其实也是在展现态度,用这种方式来表达自己视与智朔的交情不一般。

    而事实上,他跟智朔的交情也的确不错,历来没什么矛盾,还有过不少次良好的配合。

    阴氏和魏氏的这一次联合西征进行了将近五个月,其中有三个月是花在行军路途上面,只有两个月的时间在秦国境内横冲直撞,一边探索游牧状态的秦人部落以及寻找义渠人。

    总的来说,他们这一次西征非常顺利,只是因为秦人被迫干了“坚清壁野”导致收获不算多。

    坚清壁野需要打个引号的原因在于,秦人并不是主动破坏一些生活设施,乃至于是在所有水源投毒,他们纯粹是无力修复之前被破坏的各种东西,人本来就是集中向有城墙的“邑”或“城”。

    而一些“邦”早在吕武的两次入侵下被劫掠,人口大量被掳搞得连农田的耕作量都十分稀少。

    所以,不要看吕武这一次的西征缴获不多,对秦国的打击则超乎想象的大!

    魏琦已经知道西征的大体经过,以一个春秋人该有的思维,认为对秦国的打击已经能够暂停。

    “归‘新田’再予罢。”吕武先回答,再提问道:“明岁西征,魏氏同行否?”

    魏琦立刻一脸的惊讶,说道:“已难有收获,不待秦人复苏?”

    说来说去,春秋进行战争很少会奔着占领土地而去,他们想要的是立刻能拿到手的收益,比如各种资源以及人口,还有战败国的赔偿。

    这个并不是春秋人看不到占领土地的重要性,比较关键的是目前需要建立据点才能守住某块区域,不是画条线再吼一嗓子就算自己家的,导致占领土地的投入成本会很大。

    受于人口的制约和生产力的限制,任何国家都办不到占领一块区域就大肆建城,出动军队攻打敌国再实施占领的成本,也比去占下一块无主之地进行开发的麻烦更多。

    毕竟,土地是从敌人那里抢夺,要防止敌人来重新抢回去,哪怕是时不时来报复也是一件没人愿意承受的事情。

    所以,以其费劲又费力地一再跟谁较劲,明显寻找合适的无主之地更香一些。

    而吕武的思维跟春秋中叶的人不一样!

    他看到的是秦国明显撑不住了,一下子打死办不到,撵着秦人向西迁徙则很有可能,怎么可能放弃继续打击,必然是要趁他病要他命啊!

    魏琦听到吕武明年还是要出兵西征,想了想说道:“如此,魏氏出一“师”罢?”

    如果不是碍于情面和维持良好的合作关系,魏琦觉得明年的西征也许会亏本,一个“卒”都舍不得再派去西征。

    吕武说道:“我留一“师(骑兵)”予秦地寻放牧人。今次亦得知秦庭有意征讨乌氏,绝不可任之使之。”

    没有被改变的历史,乌氏一直到战国末期才被秦国所攻灭和吞并。

    这个“战国末期”应该是在秦昭襄王那一代?

    吕武并不是那么熟知历史,也就不知道自己把秦国逼得太狠,导致秦国对乌氏的攻略提前了两三百年。

    跟绝大多数晋人一样,魏琦压根不知道乌氏是个什么玩意,露出了茫然的表情。

    倒不是魏琦完全没听过乌氏,他记得赵武提到过一次乌氏,只是没讲明白乌氏到底是个什么构成。

    他问道:“你欲盟乌氏以拒秦?”

    这是个委婉的说法,直接说吕武想搂草打兔子将乌氏收拾掉多好。

    吕武笑着说道:“乌氏太远,需先驱逐义渠。”

    没正式接触过义渠人之前,吕武原以为义渠就是个游牧部落联合体,真没想到义渠实际上处在半游牧半农耕的状态。

    这样好啊!

    攻打起来收获更多,俘获的一些义渠人都不用再从零开始教种田啦。

    他俩在这边低声交流,旁边不是完全没人。

    坐得比较近的赵武就很努力地在倾听,只是由于声音太小,好多词句听着模糊,依靠连蒙带猜和脑补,琢磨出一个大概。

    要不是太过于冒昧,赵武真的很想凑过去,再商讨一下赵氏跟随阴氏、魏氏一块西征的可行性。

    这个并不是赵武看到有利可图就想上,单纯是晋国的局势没正常过,韩氏给失去了卿位,导致赵武想试一试能不能来个左右逢源。

    鉴于赵武跟阴氏、范氏、智氏都是姻亲,等于也跟荀氏、中行氏有点连带关系,完全能够实际地操作一下。

    上次的安排是赵氏跟范氏、智氏一块负责南边,有的是机会跟范氏和智氏处好关系,主要封地换到南方再想跟阴氏和魏氏接触的难度得到了增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