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春秋大领主-第50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哪一天楚国遭到自己某个小弟的侮辱,晋国又恰好在场,肯定也会抢着帮楚国出气。

    可以维持霸主尊严,还能给敌国难堪,夺笋的事业不干白不干。

    晋君姬周内心感到了极度的难堪,抿了抿嘴没有说话。

    吕武说道:“楚攻‘朝歌’,我可观之。你我竞技未分胜负,何不列阵再战?”

    那啥。

    你们打你们的。

    我们打我们的。

    各打各的,是不是?

    子囊想了想,说道:“不可超一‘军’之数。”

    不能拒绝啊!

    要不然回去一定会被很“莽”的楚君熊审多在小本本记上一条。

    楚国来的兵力多,互相约定控场之后,楚军拿出七分的力气来应对晋军,再用三分力气去应付卫国,没问题的吧?

    没办法,兵多将广就是能够这么豪气。

    子囊还想到了另外一层,心想:“同时跟晋国和卫国开打,能够更加显示出楚国的霸气呀!”

    双方约定完毕,子囊回去告诉楚君熊审好消息了。

    楚君熊审果然感到满意。

    一些楚国贵族则是觉得很不对劲,霸气是霸气了,要攻城又得跟晋军拼命,怎么想都有点傻。

    晋军和楚军恢复交战,卫国认为自己得救时,发现情况不是那么回事。

    看着晋军并没有干扰楚军攻打“朝歌”的意思,重新恢复交战的晋军和楚军将场地设在距离“朝歌”七八里远的位置。

    卫人还发现一点,晋军和楚军的交战烈度跟之前完全不一样,双方保持了极大的克制,互相之间的出兵规模并没有超过四万,真正开打的也就数千人,稍微打一打很快就会各自收兵,隔天再继续小打小闹。

    那么持续了七天之后,新一天微微放亮的阶段,楚军营盘中出现了一些大家伙,它们被牛拉着缓缓出营。

    那是楚国仿造阴氏打造的攻城车和对楼。

    所谓的“对楼”也叫冲车,地盘有好几个对称轮,看着就像是一栋可以移动的高楼。

    彻夜待在城墙上的孙林父看到楚军那边的大型攻城器械,一下子就觉得什么都不好了。

    卫军之前已经守城守得很辛苦和惊险,事情出现新变化会糟的!

    作为卫国都城的“朝歌”并不是一座什么坚城,城墙最高九米,矮的一些城墙段七米。

    为什么会高矮不一?真以为城墙是影视作品里面看到的那样,看着都是“整整齐齐”和光鲜亮丽的吗?没那回事呀!

    楚军几天下来已经摸清楚“朝歌”的各城墙段强弱,排兵布阵对较弱的城墙段进行了针对。

    孙林父看到楚军将大型攻城器械集中到己方城墙较矮的区域,再看向依然保持小打小闹的晋军和楚国,仰天悲呼:“天丧予!天丧予!”

 第597章 能不能俘虏楚王啊

    卫国都城“朝歌”陷落啦!

    不,或许应该更精确一点来说,“朝歌”的很多城墙段被楚军所攻占,一个城门再冲城车的撞击下也倒了下去,大批的楚军正在源源不断进入“朝歌”城内。

    这个就有点那什么了,直接让交战状态的晋军和楚军停止拼杀。

    晋军往后退是得到吕武的命令。

    楚军没有追击也是得到楚君熊审的命令。

    他们现在共同的关注点在“朝歌”那边,一旦卫国都城陷落,战事可能会出现新的转变。

    比如说,卫国可能向楚国投降,之前是作为晋国的盟友,接下来则是会变成晋国的敌人。

    这种操作没什么好奇怪的地方。

    哪个国家向谁投降,他们不出意外会成为战胜国的小弟,需要听从战胜国的命令干一些什么事。

    “无须忧虑,卫为我友,困扰多于为敌。”吕武承认自己就是在内涵意呆利。

    晋国有好些盟友都是那个鸟样,跟他们结盟能收到保护费,狗屁倒炉的事情也多到可怕。

    西方二战时期才出现的段子,早在公元前就发生在晋国身上。

    什么段子?也就是晋国只出动几个“师”就能灭掉某国,与之结盟却需要用至少一个“军”的兵力去保护,同时那个小弟还一直给晋国找麻烦。

    另外一个区别的是德三收不到意呆利的保护费,相反要不断支持资源,甚至出兵帮忙找场子。这不是找了个小弟,是找了个服务不起的大爷。

    晋君姬周脸色非常差劲。

    是他建议挪动营盘,并且后续答应与楚军停战,才让楚军杀进卫国“朝歌”这座都城。

    随行的史官肯定会进行记录,后人怎么进行评价将非常不好说。

    最为重要的是,卫国一旦倒向楚国会让晋国失去一位盟友,打击到晋君姬周的政治声望。

    或许会有人不理解?比如明知道存在风险,为什么还要眼睁睁看着“朝歌”陷落。

    老大在帮小弟保家卫国,然后小弟外出回来没有任何表示。这个已经不是生气不生气的问题,是权威遭到了蔑视。

    如果那样老大还不做点什么,其他小弟会不会有样学样,老大到底还是不是老大!

    所以是晋君姬周在自己扑上去殴打卫国和撤下去让楚军上,选择了一个损失最小的方案。

    “阴卿。”晋君姬周阴着一张脸,问道:“何时与楚军决战?”

    卫国都城很可能会陷落,晋国正在面临情势恶化,不进行扭转极可能情势恶化到遏止不了。

    之前吕武对晋君姬周打包票,说是一定能够击败楚国。

    现在晋君姬周就等着吕武挽尊成功,再操作一番来捡回丢掉的政治声望,甚至能让声望更加鼎盛。

    吕武就实说道:“我军兵寡,楚军兵广。如君上允我俘虏楚君,胜之易也。若不允,需待援军远来,以堂堂正正之势击败楚军。”

    晋君姬周陷入了沉默。

    楚国那位国君很莽,仗着一国之君的身份,每一次都喜欢亲临阵前。

    很早之前要是郤至胆子大一些,不说百分百能俘虏楚君熊审,百分之九十九的机率绝对有!

    可能是郤至的“五进五退”给了楚君熊审更多的自信?楚君熊审除了和吴国对战之外,跟哪个国家开战总是搞亲临阵前的操作。

    晋君姬周倒是相信吕武有俘虏楚君熊审的能力,感觉到极大的诱惑,同时有更多的顾忌。

    君权不可冒犯哦!

    有了上述那条,各国的一国之君安全感很充足,并且感受到当一国之君的快乐。

    今天晋君姬周可以允许吕武去俘虏一个一国之君,禁忌就算是被打破,哪天某国的君臣也能有样学样。

    有句话叫“女人何苦为难女人”。换句话说,国君又何必为难国君,是吧?

    晋君姬周说道:“我难以攻至郢,未能使楚人屈服,俘其君不妥。”

    是哦。

    晋国无法灭亡楚国,打归打,应该遵守的规矩是不能破坏的。

    最应该守护规则的国家就是晋国和楚国,他们争的是当老大,不是要玩“我死后哪管洪水滔天”那一套。

    换句话说,他们在这一场战役将楚君熊审俘虏了又怎么样,无非就是让楚国丢脸,再逼楚国发疯罢了。

    这个就是吕武为什么保持克制的原因之一。

    真没必要玩得那么大,是吧?

    吕武要是俘虏楚君熊审会让楚军投降,然后呢?阴氏就要变成臭大街,不但要被楚国恨死,晋国的某一类人也会跟吕武没完。

    牺牲小我,完成大我?老实说,吕武都想着要瓜分晋国,怎么可能为了晋国去做那种牺牲。

    楚军先是不断涌入“朝歌”,后面又如潮水一般地退了出来。

    什么情况?

    其实就是刚出宫城的孙林父得知城墙和城门失守,号召城内的贵族和“国人”跟楚军拼啦。

    别说,有孙氏带头拼命,再加上入城的楚军士兵没多大一会干了很多不是人干的事,“朝歌”城内的卫人彻底炸了。

    卫人舍生忘死的抵抗,孙林父超常发挥,合力将楚军赶出了城池。

    在宫城的卫君卫衎得知楚军杀进成又被赶出去,压根就没有对外做出什么反应。

    而晋军和楚军这一边,临时的中场休息过后,双方再次摆开阵势。

    这几天晋国是中军、上军和新编下军轮番上阵,打得那个叫规规矩矩,给予后世演示什么叫春秋时代的“君子战争”。

    楚君熊审对于攻进“朝歌”又被赶出来无比恼火,看到晋国那边是中军上阵,并且吕武的旌旗出现在战场,招呼来子囊决定亲率大军跟吕武做一场。

    人在营盘的晋君姬周看到楚“王旗”不断往前挪,想起了刚才开会吕武提议俘虏楚君熊审,不知道为什么心里升起了很不妙的预感。

    晋君姬周问士鲂,道:“元戎若俘虏楚君,我当如何?”

    士鲂的年纪已经比较大了,今年六十三岁。

    人年纪一大,性格方面多少会比年轻和壮年更温和一些,几个“卿”之中也就只剩下士鲂会保持对晋君姬周的尊重,使得晋君姬周很喜欢与士鲂亲近。

    士鲂稍微眯了眯眼睛,反问道:“君上欲如何?”

    晋君姬周不再说话,专注地看向战场。

 第598章 动真格的了

    晋国中军和楚军相距一里左右的位置停下,他们打了好些天的“君子战争”,产生了自己就是个君子的错觉,每次开打前会在阵前进行致师。

    他们进行的“致师”不是武将单挑,纯粹就是展现属于霸主国的风度,统兵作战的指挥官阵前互相唠唠嗑,语气用词上很古典,并且看不到什么剑拔弩张。

    也是哦?

    大家都是霸主,打生打死归打生打死,何必让各自的小弟看到自己的气急败坏。

    哪怕是到了二十一世纪,五大流氓互相交恶之下,再愤怒在媒体的拍摄下讲得也是一些固定套路的外交辞令,看不到互相之间恶语相向。一些小国没那份牌面,气急败坏下会当场骂街,再得罪五大流氓被安排着怎么死。

    所以了,什么样的身份地位就该有相应的气质,到了一定的高度之后,心里再怎么巴不得弄死对方,表现出来的涵养依然无可指摘。

    现在,吕武单车向前,对面则是楚君熊审的“王驾”在朝前。

    楚君熊审的“王驾”之上还有子囊与薳罢,子囊是作为戎右,薳罢充当御戎。

    吕武率先停车。

    楚君熊审的“王驾”抵近到吕武战车前方五米才停下来。

    吕武行礼说道:“代寡君问候楚侯。”

    周王室拒不承认楚国的“王号”,作为周王室体系下的晋国肯定也不会承认。

    很多时候,晋国在争霸中处于劣势时,晋国的君臣会称呼楚君为楚子,算是打不过用嘴炮获得心里安慰的一种做法吧。

    楚国一开始是子爵,后来一再励精图治,爵位变得越来越高,也才有了现在的成绩,甚至都能“问鼎轻重”了。

    他们在公元前704年称王,也就是某一代的楚侯僭越称王,那个一代的楚君叫熊通,同时制定了楚国“称霸天下”的路线。

    楚君熊审没过多计较,认定晋人会在某一天承认楚国“王”的规格,并且跪在某一代楚王的陛下求饶。

    这个“陛下”就是“王座”前方的台阶,不是什么“皇上”、“圣上”、“官家”之类的代称。

    楚君熊审用独眼盯着吕武,再用手肘碰了碰子囊示意赶紧走完流程。

    春秋一般讲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