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春秋大领主-第51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现在谁还管什么原氏,只知道有一家荀氏。

    子驷看着刚刚过来又马上离开的中行吴,一副若有所思的模样。

    刚刚中行吴是来找吕武请示,询问大军要不要立刻开拔。

    没有说地点,很是吓了子驷一跳。

    后来子驷想了想,要对付郑国肯定是范氏出场,怎么都轮不到荀氏(中行氏),动脑子猜测晋国要搞什么。

    总的来说,晋国集结在“虎牢”的大军好像不是全部为了针对郑国,对郑国绝对是一件好事。

    “勿需再战矣。”子驷一脸的真诚。

    他的计划不是被打乱了吗?本来是要分别跟晋国和楚国硬刚,结果子耳临死前让郑军偷袭了楚军的营寨,到是没把楚军真正怎么着,侮辱性却是极强,也打乱了楚军跟晋军交锋的节奏。

    楚君熊审并不是一个大气的人,认为受到侮辱肯定会找郑国算账的。

    明知道楚军被来算账,郑国怎么敢将有限的军队拿来先跟晋军消耗一波,再去跟楚国刚正面?

    子驷看着依然笑吟吟的吕武,低叹了一声,问道:“我侍奉晋之心坚决,阴子如何肯信?”

    吕武挑了挑眉头,心想:“其实我信啊!你们都以那样的方式跟楚国撕破脸,玩得着实有点大。以国家尊严来做局这种事情,小型诸侯国都不敢,何况是霸主之一的楚国。信了,不代表愿意拉郑国一把呀。”

    郑国将楚国得罪死了,注定会让楚君熊审带大军来报复。

    或许郑国以为这样就能取得晋国的信任,双方能够结盟共同对抗郑国。

    晋国跟楚国是交战方没有错,双方打起来不是因为什么仇怨,为的是霸权带来的好处。

    这种战争,只要有一方愿意放弃争夺霸权,信不信下一秒双方互认兄弟,搞一出大哥吃肉,小弟喝汤,看着比较和谐的场面出来?(英美既视感)

    楚国不会放过郑国?

    晋国跟楚国在争夺霸权?

    国家其实不存在什么“敌人的敌人就是我的朋友”这种说法,应该着重的只有长远利益。

    吕武跟子驷聊下来产生一个困惑,心想:“是什么让子驷觉得晋国必须要帮助郑国保家卫国的呢?”

    所以,现阶段晋国跟郑国结盟个锤子!

    晋国应该做的是从郑国身上咬下一块肉,再赶紧地解决齐国和卫国。

    在上述需要为前提之下,楚军哪怕真的北上,不触碰到晋国的红线,楚君熊审爱咋咋地。

    吕武想了想,觉得还是需要让郑国能够全力抗衡楚国,语速很缓慢地提出了对郑国的要求。

    首先就是梅山以北划出来给晋国,再将从宋国那里获得的城邑归还,最后就是拿出物资和人口赔偿晋国。

    子驷皱眉沉默了比较长的一段时间,眼见吕武脸上的不耐烦越来越明显,问道:“如此,晋盟我?”

    吕武无声摇头。

    还是那一句话,晋国跟楚国是敌人没错,两国打是两国的事情,晋国凭什么帮郑国架住楚国的报复?

    上面那些要求只是郑国取得晋国原谅的筹码。

    郑国想要晋国帮忙抵御楚国,能掏得出服务费吗???

    吕武看着失望又好像有点愤怒的子驷,平静地说道:“郑不奉献,我自取也!”

    按照以往的套路,其实只拿物资和人口也就够了。

    吕武已经察觉到范氏的某种意图,对郑国要求城邑只有一个目标,用来吸引范氏的精力,坚定范氏在南方“称霸”的决心。

    那也算是一种一举两得,近一步削弱郑国对晋国有好处,吸引范氏重心南移对阴氏没坏处,公私两不耽误嘛。

    子驷站了起来,说道:“我需禀告寡君。”

    吕武没意见。

    郑国不答应,楚国要打他们,晋国也会打他们。

    受到两个霸主国从南北进行夹击的郑国,可别一不小心闹到只剩下一个“新郑”,其它的城邑不再姓郑。

 第615章 天理呢王法呐

    人活着却不能创造任何价值是一件挺无语的事情。

    一个国家要是没有足够的价值,生存条件要么是异常艰辛,不然就要被整个世界所遗忘。

    郑国的艰难是地理位置所决定的因素,晋国和楚国争霸的过程中不能忽视郑国,可不就要将郑国往死里折腾了吗?

    用一个比较能够理解的方式来解读郑国所处的位置,其实就是处在所谓的“四战之地”。

    所以,哪怕晋国和楚国没有针锋相对,任何一个诸侯国想要扩张,地理位置决定了郑国必然受到影响和波及的事实。

    子驷回去了。

    郑国会怎么选择并不难猜。他们现在面临着楚国即将到来的报复,哪怕觉得晋国是在趁机敲诈,能选的就是大出血来请求晋国消停,好能够专心对付楚国。

    到了这一个份上,晋国其实不用再出兵南下,等着郑国认怂再奉上赔礼就是。

    “中军佐南下抵梅山便可。”吕武这人说话非常算数,说要夺取郑国梅山以北的城邑,不管郑国给不给,必然说到做到。

    梅山以北属于“城”级别规模的有“管”、“京”和“清”,对即将率军南下士匄非常不友好的是一个个都被加强成为坚城。

    以前范氏虽然对郑国有想法,动机方面则不是那么迫切。

    现在范氏制定了“独霸”南方的发展战略,收集情报方面肯定会上心很多。

    结果是,吕武话音没落已经把士匄搞得一脸的郁闷。

    坚城啊!

    上一次士匄在“管”撞了个灰头土脸,固然有第一次攻打坚城没经验的关系,坚城之所以叫坚城也就意味着真的不好打!

    一座坚城还不够,范氏需要南下去啃三座坚城?

    士匄不得不产生怀疑,猜测吕武是不是在干削弱范氏的操作。

    吕武说道:“郑国大兵在南。”

    楚国肯定要打郑国。

    相比起楚国的威胁,无疑晋国的威胁对郑国的威胁就有点不是事了。

    晋国只是要吃肉。

    楚国在楚君熊审盛怒之下,会不会干出将郑国连肉带骨吞下去的举动?反正郑国不敢赌。

    这样一来,郑国召集贵族率军前往南方就将成为一种必然。

    士匄觉得自己也是昏了头了,露出讪笑,说道:“大军不过梅山?”

    吕武点头,心里想的是:“士匄对我的提防心很重啊!”

    晋国没有吞下郑国的心思,一来是晋国君臣自己进行了思想上的禁锢,再来就是晋国所秉承的“主义”所不允许。

    看看晋国在齐国身上的操作就该懂了。他们想要获得卫国大河以北的城邑,需要干“存亡续绝”的操作来抵消负面影响。

    晋国有能力吞并的国家很多,蛮干起来将本身疆域扩大个两三倍的难度不大,一直以来却是以“争霸思想”来作为制定国策的核心。

    吕武有时候都在想楚国是不是被晋国给带进了沟里。

    很早之前楚国干得多好呀!能灭掉一个诸侯国来给自己增肥绝不放过,才有了楚国现如今的实际控制区。

    以楚国的实力不跟周王室直接叫板,铁了心要跟晋国玩争霸游戏,偷偷摸摸地今年灭一个诸侯国,十年内灭上两三个,除了宋国和吴国之外,南方谁能扛得住想动真格的楚国?

    吕武仔细琢磨了一番,发现“锅”不在晋国身上,要将“锅”甩到率先称霸的齐国这边。

    小白搞“九合诸侯”的风光让人印象深刻,当代人给的历史地位更是高到了能比肩三皇五帝,不知道多少一国之君的人生最大目标就是向小白看齐。

    结果好了,各个诸侯国有在干灭国壮大己身的动作,高层看到的却是只有“称霸”这一个方向,什么“大一统”连概念都没有。

    先是中行吴带着下军离开“虎牢”向卫国而去。

    后面士匄带上范氏的两个“师”以及新军南下。

    吕武解决完“虎牢”的事情之后,带上阴氏的两个“师”以及中军由中小贵族凑成的一个“师”,出发前往卫国。

    中军、下军和新军分批离开,国君和上军则是继续待在“虎牢”不动弹。

    在这一系列事情的安排上,国君和吕武都显得很有人情味。

    魏氏两年间死了两位核心族人,魏相和魏颉的死亡对魏氏的影响太大了!

    随着魏相死亡,魏氏的权力将从栎阳氏这边回归到大宗之主魏绛的手里。

    魏颉是令狐氏的小宗之主,他没有留下子嗣就死了,等于令狐氏必然要过继魏绛的某个儿子来当家作主,不这么干则封地和爵位都将被回收。

    所以完全能够笃定的事情,魏绛的某个儿子将成为令狐氏之主,更可能是魏绛的嫡长子魏舒既是大宗魏氏之主,也将兼任小宗令狐氏之主,成为像中行偃和中行吴那样的情况。

    这样的魏氏将不会出现权力分散的事情,只要魏氏不出现什么意外,到了魏舒那一代必然会出现爆发期。

    魏氏的未来可期,死了嫡长子和小宗之主的魏琦会是什么心情?

    反正,吕武近期看到的魏琦很是郁郁寡欢,硬要有个行动的形容,画面就是魏琦的脑袋上时时刻刻都飘浮着一朵小雨云,没完没了地往魏琦脑壳上浇水。

    这种状态下的魏琦不适合统兵作战,进而让解氏要错过一波吃肉的机会。

    当然,也能够用阴暗的思维猜测吕武是故意要压制魏氏一波,导致解氏和在上军纳赋的中小贵族受到了无妄之灾。

    晋国的“卿”为什么要争夺元戎的宝座?只因为元戎有着“名正言顺”的权力,仅是一项战争“总策划师”的权柄,操作一下就能让谁损失惨重或是吃得满嘴流油。

    跟随吕武一块北上的还有宋国君臣、军队以及卫国君臣、军队。

    而吕武离开“虎牢”的名义是帮宋国收复被郑国夺取的城邑,才不是明晃晃地摆出要吞掉卫国大河北岸城邑的架势。

    他们抵达第一个被郑国夺取的宋国城邑时,看到的是城墙上插着晋军的旗帜。

    事实上,郑国明知道楚国会来报复,不光抽调了北部贵族的兵力,用在宋国占领区的兵力更少。

    中行吴带着下军风卷残楼似得,一个月之内让十三座城邑的城头变换大王旗,损失方面还很小。

    因为收复失地进展非常顺利的关系,宋国君臣对晋国的态度有点复杂。

    早知道那么容易,自家进行收复就行了,喊老大帮忙干什么嘛!

    这下好了,老大收复的过程中赚了一笔,事后宋国还要给劳务费。

    “伯国不伯。”卫君卫衎一脸的嘲弄和讥讽。

    目前“伯”就是霸主。而晋国并不是第一个霸主,有前几任给了标准。

    将霸主做得最好的无疑是小白,不但信任自己的大臣,还解救诸夏免了当野蛮人的危难,对一众小弟也是比较宽仁。

    所以,卫君卫衎是在搬弄是非,告诉宋君子成,晋国不厚道、吧啦吧啦之类的。

    宋君子成皱眉。

    心里本来就觉得亏了,再被往伤口上撒盐,过分了啊!

    宋国右师华元也在场,说道:“君上,伯国伯也。如无伯国,我将奈何?”

    吃了一点小亏就记住,是不是将没有晋国力挺,宋国无法独自面对楚国的事,给选择性的遗忘了?

    宋君子成有点不愉快地看了华元一眼。

    咋地啦?

    卫君卫衎在场呢!

    给点面子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