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春秋大领主-第53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不提有没有权力犒劳成建制军队的问题,“士”和“徒”的家业可经不过几千人吃喝一顿的。

    一个家族的九成九资产都属于封主,只有他有权力去进行支配。

    家主没开口,谁敢私自去想拿什么就用什么?

    晋国有制服,颜色以红色为主,战袍和甲胄款式则是每家都不一样。

    其余家族怎么样不提,阴氏的制服会更偏向于“现代”一些,也就是比较节省布料。

    阴氏制服的颜色当然也是以红色为主,比较有区别的是不再作为长袖款式,上身会相对宽松一些,下身以束裤为主。

    现在的士兵,各国依然是长袖款式,战时会将长袖卷起来捆绑在手腕上。另一个布料需要临时收缩的地方是小腿,一般是系上绑腿。

    阴氏与其他家族,包括列国,还有一个比较大的差异,也就是现在的军事人员基本没有“胄”这么一种配件,阴氏的防御装备里面则是有“胄”。

    “胄”也能被称呼为“兜”,翻译成为白话就是头盔。

    说“基本”也就是绝大部分列国和家族没有列装头盔,头巾束发是一种常态。

    不装备头盔跟工艺水平或生产力有关联吗?应该是有一些,再来则是观念问题。

    进入到战国阶段之后,山东列国的防御装普遍会配上头盔,当时国力集中到军事上的秦国则是少量将士才有头盔。

    有一些历史专家对秦国的将士为什么只有少量才装备头盔做出了很多解释,其中的一种解释就是观念差异。

    阴氏的每一个村庄都有一名“村正”,一般是由劳苦功高的“士”担任。

    除了“村正”之外,阴氏还在每一个村庄设立“啬夫”和“游徼”两种职位。

    啬夫的责任是调解邻里纠纷、帮助家族收取赋税、安排徭役。

    游徼的职权是掌巡察地方、缉捕盗贼。

    看着是不是感到很熟悉?

    吕武没有完全照抄秦汉乡里制度,搞了“致敬”呗。

    知道什么是“致敬”不?就是咖位不够,名声不显,为了预防版权方面出现纠纷,用“致敬”来忽悠人,哀求“正版”大佬放过。

    其实吧,制度这种玩意跟写书、作诗在艺术领域上没有区别,历来就是“我抄前人,后人抄我”的状况。

    至于吕武为什么抄秦汉不抄隋、唐、宋、明?只能说春秋环境带来的限制了。

    为什么不抄西方的制度?吕武脑子没坏!

    纵观历史长河,几乎所有照抄西方制度的国家不是把国祚玩没了,便是让国家陷入各种奇葩之中,要么就是动荡不止。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是一种真理,别人能够玩得转,主要是别人从小就生活在那种环境,对一切习惯成自然,懂得了游戏规则。

    思想观和价值观不同,肯定是要玩成“画虎不成反类犬”的糟糕局面。

    吕武当然也没觉得东方的制度就一定好。

    世界上就不存在什么最优秀的制度,有的只是最合适于自己的制度。

    吕武在跟吕阳介绍自己的管理理念,着重讲到一套合适的制度有多么重要。

    “父亲时常提及变法,是否变法乃是寻求制度?”吕阳有了自己的思考。

    这句话没毛病!

    变法不就是为了找到一个适合自己,能让国家变强的制度吗?

    吕武说道:“为父乃是搭设能及框架。”

    讲得同样没毛病。

    什么都不是一蹴而就,需要有最基本的基础,

    拿吕武为什么要“致敬”秦汉来说,还不是阴氏没有足够的化人,搞不动隋、唐、宋、明的那一套制度嘛。

    再则说了,阴氏的确是学秦汉最合适,接着更是要把晋国的那一套军果主义发扬光大。

    吕武没打算带吕阳到村庄里面闲逛。

    还是那句话,吕阳又不是只在蜜罐里面泡着,小时候就一再被差遣出去巡查,长大了更是负责起一国秦国军政,没少接触基层,对高层该干什么也不陌生。

    吕武需要做的是观察吕阳的性格,不是考核行政能力。

    当然了,父子两谈谈心,互相阐述自己对某件事情的理解,也挺重要的。

 第632章 这个继承人有点不好说啊……

    吕武和吕阳这对父子近一个月时间在“新田”周边走走逛逛,不止是视察阴氏自己的封领,也会去其他家族那边看一看。

    总的来说,吕阳很少才有机会去其他人的家族,不是在自家的封领活动,便是去自家控制的秦国搞事情。

    很多时候就是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一旦对比下来会呈现各种差异和残酷。才有了“幸福是对比出来”的这一句话。

    “仅以规划而言,我家完胜诸家。”吕阳看上去一脸的骄傲。

    要是不能做到这一点,吕武就要给所有穿越者丢人了。

    所谓的“规划”包括对封领的设计,各种职务的分配等等。

    阴氏的地盘里面,讲究的就是一个“整整齐齐”,建筑物不能东一座西一座,该是个什么用途的房子就集中到一块,免得需要空气清新的地方是个臭味难闻的环境。

    再来,阴氏跟其他家族最大的区别就是注重卫生。

    在封建时代,一般注重卫生的势力,实力方面都不会差到哪去。

    毕竟,医疗条件有限的时代,越是注重卫生就越能避免生病,杜绝传染疾病的扩散,生病率小对人口的增涨肯定有帮助。

    吕武生长在基建狂魔的时代,不狗专业还能忽视太多的东西吗?

    搞出想要竞争世界军事强国的地位,偏偏治下连足够的厕所都没有这种事情,确认不是在搞笑?还是国家自有民情在???

    吕武冒着很大的名声受损风险,强制要求以人口比例来建造公共厕所,并且对处理垃圾有很严格的要求。

    什么同样的一条河流,能倾倒垃圾、屎尿随表、搞水葬弄得满河浮尸,还要去洗澡、洗衣服、饮用等等,想想都觉得可怕。

    话又说回来,诸夏这边根本不用吕武去强调或规划那些,人们自古就很自觉不会在河流、溪水里面搞东搞西。

    时间线定在封建时代,东方的小巷子旮旯地方无法保证,反正是见不着满大街屎尿,穿什么高跟鞋啊!

    在东方,天上会掉下来的只有撑杆,并不用手持雨伞来防止屎尿淋头。

    吕武能做的就是循环利用那一套,也就是“黑化肥发灰会挥发灰化肥挥发会发黑”那些事了。

    感谢现在是谁的封领谁说了算的规则,吕武搞改良服饰和其它的杂七杂八,只要不干涉其余家族,没有任何人会进行干涉。

    外人顶多就是纳闷阴氏搞那些有的没的到底是个什么意思。

    当然了,改良衣服是一回事,敢搞出左衽,要被开除“民籍”的!

    披头散发什么的?或是干脆玩剃平头?还要不要当个诸夏人啦!

    改编不是胡编,改良不是要玩非主流,还是要懂得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的。

    冬季到处瞎逛是一件挺操蛋的事情。

    不过吧,再苦还能苦了封主和家族继承人?

    吕武等人重新回到“新田”,没打算放过吕阳,开始进入到核心的考察部分。

    “如你治家理国,当如何?”吕武问道。

    吕阳稍微一愣,略略有些惶恐地说道:“父亲千秋,孩儿当伺候于膝下。”

    什么意思啊?

    吕武又不是在试探这个儿子是不是巴不得老父亲早点死。

    那样的提问,得到那么一个答案?

    吕武眨了眨眼睛,寻思道:“咋回事,想玩沙丘之变啊?”

    老父亲殚心竭虑地发展家族,扛着所有的压力和骂名进行各种改革,轮到最后让儿子给困在某地饿死,惨绝人寰呐!!!

    这一刻,吕武收起了六十岁就退休的心思。

    本来吧?吕武还想着在奋斗个十几年,慢慢将权力过度给吕阳,玩那种“扶一程”的操作,好好享受晚年来着。

    权力是魔鬼,谁粘上都会变一个人,没有任何的例外。

    吕阳不知道自己错过了什么,继续说道:“如我治家理国,必是奉行父亲之策,安家强国为长久之计,寻觅一扫天下良机,成就大一统事业。”

    这要是作为第一句的答案,无疑是合格的,要有多优秀则是未必。

    连吕武都不敢保证自己制定的所有规矩都是对的,继承人玩“萧规曹随”没毛病,就是显得太稳了一些,缺少自己的智慧。

    吕武又问道:“你以为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如何呀?”

    天象的变异不足以害怕,祖宗的成规不足以效法,人们的议论和攻击不足以忧虑养望三十年,天不生介甫,万古如长夜啊!!!

    吕阳答道:“父亲所言,万事皆乃自然天象;祖宗之法需看天时;人言风潮,可品人和与否。”

    其实,吕武还是相信有鬼神的。要不然他的穿越算是怎么个回事?

    穿越的事情都能发生,再不相信世间存在不可理解却存在之事,脑子缺了根筋吧???

    吕武教导自己的继承人不要畏惧天象,主要还是想继承人有一颗锐意进取的心,不要被一群神神鬼鬼的家伙唠叨几句,搞得这不敢做那不敢当的。

    老父亲对儿子的答案不置可否。

    身为人父,难免会希望儿子能够像自己更多一些,儿子完全听话又会觉得不得劲,会害怕到底是装的,还是自己对儿子的压制太猛。

    人言当然可畏!

    一个当权者要是弄到完全不顾民意,认为只有自己才是对的,其余所有人都是白痴,他自己才是真正的白痴。

    这是哪怕当权者具有前瞻性,知晓某件事情做了有利,不顾民意去做,少不了得到一个“功在千秋,罪在当代”的下场。

    这样的“勇士”一般是“燃烧自己,照亮他人”的典型,注定不会有安享晚年的机会。

    吕武接下来又问了吕阳一些刑名的事情。

    尽管这一段时间相处下来,父子两又去了那么多地方实际考察,吕阳还是坚定认为吕武对律法的制定仁慈了一些。

    “父亲曾言乱世用重典。如今乃是大争之世,我家更承载大一统使命,刑不重何以恫吓歹人,律法仁慈乃是纵容犯罪,不可取也。”吕阳说道。

    好家伙!

    搞得“大一统”成了阴氏的历史使命啦?

    吕武陷入了沉思,心想:“难道历代秦王没注意到刑名过重吗?山东列国也没有想过降低惩罚。”

    他感到开心的是,自己这个儿子可算有坚持的地方,没有为了讨好老父亲放弃自己的观点。

 第633章 阴武是个好老大

    研究历史会察觉到一点,想要有所作为的领导班子,一般会非常重视律法,刑名方面的处罚将从重处理。

    在封建时代,律法是统治者的工具,有为的君王在制定律法时,他们都会有明确的针对目标,经常被用来针对权贵。

    一旦律法的制定权不在君王手里,“刑不上士大夫”那一套就要被搞出来,士大夫就能各种摸鱼,遇到事情了能躲就躲。反正大不了就是罚酒三杯,出事了换个地方继续享受,最坏的结果就是上岛陪猴子喝椰子汁。

    士大夫这种生物吧?他们才不管什么国家利益,觉得尊严是个什么鬼玩意,只要能够享受下去,遭到入侵就拿钱买平安,对内则是能忽悠就忽悠,忽悠不下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