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春秋大领主-第56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不过话说回来,世界上并不缺少弱小的时候崇拜强者,哪天自己强大起来了则是以欺凌曾经拜师学艺的强者,来获取变态快感的民族。

    晋国先后解决秦国和齐国对楚国是一个灾难般的坏消息。

    有秦国和齐国给晋国在西边和东边捣乱,晋国都还能跟楚国在争霸上竞争个五五开,没有了秦国和齐国捣乱的晋国肯定能拿出更多的力量用在楚国身上啊!

    楚国现在并承认自己是诸夏体系的一员,他们有自己的文明体系。

    不同的文明,思想上存在差异是一件挺正常的事情。

    楚君熊招非常清楚吕武的武勇,不然怎么能在公平竞技下杀死潘党和养由基呢?

    不少传到的楚国关于吕武的事迹,其中就包括吕武能一个人对阵秦军数百的战例。

    那一次,吕武杀死上百秦军士兵,吓得其余秦军逃奔,其中包括阵斩了两名秦国的“庶长”。

    个人武勇其实比较低端,一个人的武勇所能改变的东西不多,很难凭借个人武勇获得高位。

    一旦那个人武勇又能经营好家族,一加一也就大于二。

    既有个人武勇,还可以将家族发展得那么强大,又能够让晋国的老牌贵族服气?最后一个最难办到,能办到则能证明不但武力值高,有发展家族的能力,交际手腕也强到可怕。

    一个人能将上面那三项全占了,崇拜这样的人又怎么样,还是挺充满正面意义的呀!

    继位后的熊招很清楚自己面临什么样的局面,正是因为知道局势对楚国不利,才更加崇拜一手导演了秦国和秦国各种事情的吕武,很想成为像吕武那样的人。

    楚君熊招明确表现出对吕武的欣赏,或者叫崇拜。

    为什么楚国的一帮大臣,包括熊招的一些长辈,他们只是感到难堪,没有进行阻止或是制止呢?

    了解现在的政治格局,会知道并不单纯是熊招的个人权威问题,楚国又不是没发生过“罢君重选”的例子。

    所以,应该解读为楚国的大臣没有理由去阻止或制止,某种程度上还希望自己那个大王既然树立了那么一个榜样,了解到偶像的牛逼,是不是要检讨自己的不足,多多跟偶像学一学?

    至于追星是主业,还是当一国之君是主业,脑子没有被门夹了,能分辨得过来的吧?

    “晋君年幼,公族不堪,权在卿族。”楚君熊招见群臣没说话,进行了提醒。

    蒍子冯脸色阴鸷地说道:“我乃蛮夷,行事不计手段。或可设伏加害于阴子,使阴氏无主,诸卿族撕咬?成祸乱于晋之势。”

    一帮大臣看向楚君熊招,想看看是什么反应。

    楚君熊招脸色很平静,不做任何评价,问道:“诸位以为大司马之策如何?”

    他们看到自己的大王能那么平静,原本担忧会将追星当主业的困扰立刻消失。只是一时半会没人讲话,哪怕没有在想事情,也做出在权衡可行性的假象。

    一小会之后,公子成苦笑说道:“今次南下晋军,视之皆为精锐。阴子持剑可战虎豹,赤手可毙罴,力阻大犀而摔。”

    这几乎是在埋汰蒍子冯光有狠劲而没脑子。

    看看今天是个什么情况就好了。不是单指吕武表现出来的武勇,还要结合吕武出行期间阴氏私军的动作。

    阴氏的军队在自家的家主前往某处前,早早有大批的骑兵过去勘探,想要在事先藏点人还有可能不被发现,问题是藏的人少了能杀死吕武吗?

    另外,自家的大王不出去,谁能将吕武邀请到场?

    搞埋伏什么的?吕武死不死很难说,人在现场的自家大王绝对死定了。

    正面交战来杀死吕武?如果能正面击败晋军,还搞什么杀死吕武啊!

    楚国要是能用堂堂正正的方式压制晋国,用膝盖骨都能预测到吕武的元戎宝座绝对坐不稳当,哪里还需要再去采取特别针对吕武这位个体的措施。

    国家与国家的相争,会出现针对个人也一般是对有能力没实权的人物。有能力又有实权的人不是魑魅魍魉的行事手段能轻易搞倒的,相反会遭到更有力的报复。

    搞对敌国首脑暗杀之类?不是有个人之间的深仇大恨,自个儿已经没什么好失去;便是智商不咋地只想爽一把(为出名),再牵连不知道多少人倒霉,或者在干之前已经进行了牵连,比如先亲手干掉自己的父、母、妻、儿,再把自己毁容,嗓子什么的也吞炭先。

    弄死敌国的首脑,该国家就没人上位啦?不可能的嘛!

    拿战国后期燕国太子丹对秦王政搞刺杀来说,想依靠那种方式解除危机的太子丹要么智商堪忧,不然就是只想个人爽一把。他们即便是成功了也仅仅是让秦国稍微混乱一下下,不会也无法改变燕国被秦国灭掉的结局,相反会因为刺杀成功,燕国被夷为平地再杀个鸡犬不留。(秦国真干得出来)

    楚君熊招在蒍子冯先发表意见,再遭到公子成反驳,看到越来越多的臣子加入讨论,脸上带着欣慰的表情安静听着。

    话题从脏手段的玩法,一直延伸到对晋国应该怎么做。

    一众大臣讲的话未必有建设性,精神状态方面则是很正能量的。

    “此次于‘许1’会盟,宋、郑以及诸国皆未与晋同行。我听闻乃是阴子所拒?”屈到问道。

    了解的人立刻给出了答案。

    薳启强补充道:“我所闻,阴子起初并无提及晋君,临行前方请见邀请。”

    用政治的角度来讲,楚国邀请吕武而不是晋君姬彪本身就有点用心不良,可以解读为想让晋国出现内部矛盾。

    薳启强又说道:“晋公族得知此事静若寒蝉。”

    能来的楚国大臣,不是楚国公族成员,便是家族实力强到需要得到主流认可的贵族。他们带着各种心思找人对视,再将目光统一落在楚君熊招身上。

    楚君熊招说道:“晋若以公族强势,有何惧之?”

    晋国公族近数十年来也就出现过几个能人,一个个成了卿族就不再承认自己是公族一员,还是挺能预见晋国未来下场的。

    而晋国的卿族掌权对国君和公族不是好事,却是让晋国打从事实上变得更加强大,对楚国而言就是一件坏事了。

    他们讨论了半天,得出的结论是暂时需要避开吕武主政下的晋国锋芒,主要精力不是正面跟晋国硬碰硬,或许能够从各个诸侯国那边下手。

    “因而,沈、顿、蔡、陈归晋于我有利?”楚君熊招来了兴趣。

    蒍子冯还是一脸的阴鸷,说道:“我可不一击灭其国,岁岁连连招来晋军南下。”

    大体上就是一个申公巫臣主张的政策,差别是弄成“疲晋之策”,一个个觉得还是很具有可行性的。

 第678章 阴武已经位比一国之君了啊

    晋国与楚国高层在“许1”的会盟以一种非常友好的气氛下结束了。

    正式登上会盟台进行会盟时,吕武很有逼数地带上了只有六岁的晋君姬彪。

    这样一来无论是用哪种解读方式,作为人臣的吕武也就在礼节上没有任何的逾越。

    所以,哪怕是楚君熊招继续礼遇吕武,一边却是对晋君姬彪爱理不睬,纯粹是属于楚君熊招自己的个人自由,只要吕武能够在一些举止行为上多多尊重晋君姬彪,仅从个人上没有任何能够抹黑吕武的地方。

    当然,该抹黑的人还是会暗地里进行抹黑,敢露头死起来也绝对得了个白死。

    “我必制楚,使之不复盛况!”晋君姬彪不知道是被谁教的,还是自己遭到蔑视感觉耻辱,回国的路上对吕武讲了这么一句。

    当时吕武是下意识地扫视旁边的公族,看不出公族里面谁的神色有异,笑着对晋君姬彪说道:“君上有此斗志,乃是我国幸事。”

    不要觉得现在的贵族小小年纪就什么都不懂,他们在学会说话之后就开始得到各种教育,六七岁就有自己基本的思想观和价值观了。

    当然了,年纪小在一些事情上缺乏经验,再来就是知识点上的开发度不成熟,看待事情肯定是会比较幼稚一些,再来就是很难藏得住心事。

    他们肯定是一路向北,没有径直前往“虎牢”,选择再一次来到郑国都城“新郑”的郊外。

    在会盟期间,吕武并不是将精力完全扑在会盟上面,对于外部的关注比正常情况下更多。

    这一次会盟,不算在路上的消耗,仅是从抵达“许1”这个会盟地点开始算起,足足耗费了两个月的时间。

    会盟阶段的大多数时候,双方就是窝在自己的营地,高层还能偶尔出去打打猎什么的,八成以上的基层就真是无所事事,剩下的两成基层则是需要干各种杂活。

    进行会盟时,要说什么最为麻烦,无非就是各种各样的礼节而已。

    晋国和楚国一致没有给这一次会盟什么定义,也就打从事实上根本没有达成什么协议,像是两个霸主国的高层闲极无聊凑一块搞高规格的自费旅游活动。

    关注外部状况的吕武没有收到什么怀消息,楚国既没有趁机收复沈国、顿国、蔡国或陈国的控制权,也没有出兵攻打宋国。

    至于楚国跟吴国还在进行的战争,只能算是第三次“芜湖之战”的延续。

    另外一点,吕武跟楚君熊招道别时才知道一件事情,会盟期间有吴人潜入楚军的营盘搞刺杀活动或破坏活动。

    吴人的刺杀有没有成功,又或者被逮住的过程怎么样,楚国那边并没有细说。

    情况就是这么个情况,楚国的确没必要对晋国多讲什么,再一次证明吴国远比楚国更不讲规矩和无所不用其极也就行了。

    所以了,晋军在往“新郑”移动期间,一直阴魂不散的吴国使节团要凑上来,遭到了晋国这边的驱逐。

    这个是必要的一种态度。

    进行会盟的是晋国和楚国,吴国跳出来捣乱等于同时得罪了两个霸主国。

    尽管晋国认为吴国还有利用价值,应该展现出来的态度不能缺,要不然吴国就该认为晋国这边人傻、天真、好欺负了。

    今年晋国绝对不会再搭理吴国,到了明年就要看看吴国到底识不识相了。

    如果吴国君臣识相,晋国肯定会重新接纳吴国,再对吴国进行一些必要的帮助。

    但凡吴国不会做人或者道歉的代价不够诚意,晋国作为霸主国的颜面没那么掉价,肯定不会直接跟吴国恢复邦交,顶多就是操控郑国或宋国跟吴国进行交际。

    列国对晋国和楚国在“许1”举行会盟的关注度超乎想象,他们将这一次会盟视为关乎到未来“世界局势”的走向。

    最为关注和紧张的是郑国和宋国。

    郑国现在将楚国得罪得够呛。他们除非愿意付出足够大的代价,要不然就别再玩左右横跳的游戏了。

    另一种解读方式,郑国要是愿意付出大代价,不如坚持奉行跟晋国结盟的政策,免得国家的信誉值变得彻底无法得到挽救。

    宋国跟楚国的相处方式很少有和平的阶段,不是小打就是大打,不取决于宋国到底想怎么样,看的是楚国要不要放过宋国。

    楚国对宋国的相处方式决定了一点,也就是并非晋国离不开宋国,是宋国仰仗来自晋国的支援。

    在各自的需要之下,要是晋国和楚国停战,郑国高层就该狂扇自己的耳巴子,宋国高层则是感觉末日来临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