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春秋大领主-第58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要说怎么埋怨,更多的只能纳闷自己命不好,不能骂老天爷让范氏得到那种运气。
比较现实的是,运气也是实力的一部分。
吕武带着士匄上了位处营盘的箭塔,借高度眺望战场。
他们看到的是各局部都打得非常激烈,总的来说是彘裘那一部分还在继续压着芈姓和屈氏打;解氏和魏氏各出一部分军队从左右两面夹击突入的蒍氏和薳氏;魏氏和解氏又同时需要各自应对抵近了的其余楚军。
“战事僵持矣。”士匄这点眼光还是有的。
吕武看出来了,心里想道:“我也不是故意要消耗各个家族,一切还是要看硬实力。”
完全是事实,好吧?
阴氏挑了楚国最强的“左右广”来对阵,没敢保证一定赢,会付出多少伤亡也难以预料,不是一样顶上去了吗?
输了拉到,赢了当然是当世无愧的第一强军。而阴氏赢了!
最难的一仗已经被阴氏承担起来,他们还想怎么样!?
其余各个家族纳赋,参战肯定是要参战,他们打不过楚军,或是在跟楚军的堂堂正正之战中伤亡惨重,要怪的是自己实力不行。
硬要说吕武搞阴谋是不对的,玩的是阳谋啊!
吕武环视了一下战场,比较重视解氏那边的境况。
解氏是从获得卿位才迅猛发展起来,有了来自阴氏的庇护,极少担当打硬仗的任务,战斗力方面给人一种存在怀疑的迷雾感。
如果说晋国的大多数卿位家族的军队都有属于自己的特色,解氏、羊舌氏和赵氏目前并没有展现出什么特色来。
不过话又说回来,晋国的军队不管是来自哪一个家族,本身就自带特色,只是没有另外几个卿位家族拥有“独门战法”而已。
吕武对解氏能扛住楚军,没有马上崩溃,一点都不感到稀奇。
事实上,吕武多次接手解氏军队的指挥权,很清楚解氏该有的战斗意志和韧性一点不缺,可能无法打出高光时刻,要说会发生一触即溃也没可能。
现在就看蒍氏对解氏的攻击有多猛,又舍得付出什么样的代价去硬打了。
吕武注视了一会,判断蒍氏攻势怎么样,心想:“解氏所部最多再坚持两刻钟。”
“崔氏及各家出战也。”士匄怎么有点像是一个通报官?
吕武当然看到了,还是解朔那边的旌旗给下的命令。
说明解朔还是非常有自知之明,需要担任下军尉的崔杼带着各家赶紧奶一波。
吕武对于解朔的选择没挑出什么毛病,心里则是想道:“没有很强的能力,胜在足够谨慎也是一种优点。”
刚才羊舌氏率军退出作战序列,顶上去的是来自韩氏以及少部分的公族部队。
现在以韩氏为主力,剩下的公族为辅助,几乎是拼着命在扛住薳氏的进攻。
这个着实也是为难韩氏了。他们以善射而闻名,从来没听说韩氏有过什么出色的“抗线”能力。
吕武所看到的是韩氏真的是豁出命在扛,死伤方面很惨重啊!
士匄也注意到了韩氏那边,低叹一声用很感概的表情,说道:“献子误家多也。”
这个“献子”是谁?当然是韩献子韩厥啦。
在没有吕武的历史之中,韩厥领导下的韩氏其实更怂,又或者说更能忍耐,不轻易与谁结仇,不主动参与到内乱之中,乃至于想帮赵武都是等到韩厥继任元戎之后再做。
成了元戎的韩厥有变得强硬一些吗?一样是没有的事。
韩厥将“老实人”这个角色成功扮演到入土的那天,给了晋悼公能有足够的操作空间,致使晋国的卿位家族遭到削弱,极多数的中小贵族能喘息的同时又在实力得到增涨。
这位“老实人”足够佛系,没干成什么大事,却也让晋国得到喘息的时间,使得后面的智瑩继任元戎有更多的资本跟楚国快乐玩耍。
某种程度上来讲,韩厥制定的韩氏家风有好有坏,他们将“老实”来作为家族风格的那一天起,成了各家争相拉拢的对象,也决定了“三家分晋”后韩氏得到实力最弱的开局,吞并完郑国就进入到慢慢等死的阶段了。
吕武的眉头在慢慢皱了起来。
战局变得僵持,双方的死伤都很惨重,晋军这边有晋人的素质和军律支撑,楚军那边则是显得很不正常。
有赖于阴氏在防具和武器方面的革新,带动了晋军在武器装备上的优势比楚军更大,然而装备的优势其实就是一时的。
什么意思?简单的说,上战场拼命在装备上有优势只是一方面,人的体力总是有限,有再好的装备没有了力气,一样会糟糕的。
打从事实上来讲,战场上搏杀消耗体力跟玩运动根本不是一回事。
人上了战场会一种心态紧张和精神紧绷的状态,没有可能搞什么节约体力,保持呼吸节奏啥玩意,首要的就是保住自己的命,再将死亡带给敌人。
“阿匄,你部与上军皆需集结。”吕武说道。
吕武看到的只有魏氏打得很有节奏,其余各部在楚军的猛烈攻势下多少乱了方寸。
士匄张了张嘴,问道:“我部?”
吕武就那么静静地看着士匄,一脸:你丫自己没逼数吗?
然而,士匄还真没逼数,又或者说中军的范氏那一部分在昨天已经完成“份额”了,以军律和规矩来算,上了战场没有实际参战,他们拒绝执行额外的军务不违反什么的呀。
士匄被吕武看得有些受不了,妥协道:“也罢。”,说完自己下去了。
知道什么规矩最让吕武受不了吗?他明明是元戎,晋国的军政事务也都掌握在手,为所欲为则是完全没有可能,依然会受到既定规则约束。
所以,什么作为最高指挥官之类,下达军令也是要按着规矩来,超过规矩之外就要看有没有那个能耐去说服或逼迫别人去干了。而这,其实就是春秋,跟其它年代真的不一样。
吕武脸上没有多余的表情,眼睛注视着战场,心里想道:“这一仗打完,楚国不会好受,晋国产生的伤亡也绝对不会小。今年只是开胃菜,明年,后年,接下来不管多少年还是要继续侵入楚国,直至楚国遭到最大的削弱!”
路数对了,肯定是趁着楚国遭受重大打击,逮着可劲地继续折腾。
晋国各个家族在战争过程中有什么付出,一切都是为了让晋国成为当世的唯一霸主。
跟吕武想要创造“化家为国”的环境,一点关系都没有的呀!
第695章 该选哪个呢(6K)
吕武从来没有觉得自己有什么好心高气傲的资格,一切都是“站在巨人肩膀上”取得的成绩罢了。
如果说哪个时期让吕武觉得最难,毫无疑问是刚来到这个“世界”之初要什么没什么的阶段。
天幸的是,他至少还有一个“士”的身份,不然再有才华在当前的年代也不会有施展的舞台,搏一把不成功就该落个身首异处的结局,魂儿跑去重新投胎了。
为什么说至少要有一个“士”的身份呢?因为“士”起码获得了晋身的门票。
连“士”都不是的话,看看各个列国……又或者了解一下春秋时期要奋斗几代人才能成为“士”,又要在“士”这个阶层挣扎多久才能变成“大夫”,基本上也就明白春秋时期阶层固化的可怕程度了。
吕武另一层幸运的地方是作为一名晋人!
换作是在其它的诸侯国,高层才不管某某谁立下了多大的功劳,该是什么阶层还是什么阶层,国家的一概权柄都攥在公族手里,不是公族就甭惦记着翻身当个上等人了。
“阴氏较以以往又有不同?”士匄最近太爱找吕武闲聊了。
他们有闲聊的时间,当然是日升日落来到了夜晚。
白天的晋军与楚军的较量,期间只有羊舌氏退却了一波,后面羊舌氏重新上阵参战,其余各局部战场从开打到结束一直是保持接触的状态。
临到傍晚时分,两军罢战退兵,约定明天再接着继续打。
现在是春秋时期,一边打一边沟通再正常不过了。开打前要邀请对方出营列阵,不想打了也能阵前说好各自收兵回营,甚至都有两军头头脑脑一块去某个山头,摆下排场互相饮酒作乐再一边各自指挥正在开打的军队。
所以,贵族气质啥玩意的,再展现文明高度与人性光辉,诸夏这边早玩了个遍啦。
当然啦,诸夏这边倒是没有发生过两国开战,某国爵位太低不得不去向爵位高的敌人下跪,跪完了再回去率军干起来这种事情。(谁知道这个事?)
吕武不太理解士匄说的是什么。
士匄用着探寻的心思,问道:“阴氏推行新法?”
哦!
这个啊?
吕武先在秦国那边试验新的法度,发现极度鼓舞普通人的生产热情,激励着大丈夫们训练与参战的欲望,试行了两年就在阴氏这边执行了。
晋国这边其实战斗欲望比各国要强烈,以往只能看贵族老爷的心情获得战利品赏赐,阴氏却是以“法”的形式定下赏格。
别看只是明示赏罚,人面对已知和未知是两种状态,有了明确目标奋斗起来会更有热情,尤其是那个赏格还分多个阶级,人类都有一种“通关”欲望的。
关于各等级名称,吕武倒是想让家臣们想一些高大上的名字,问题出在阴氏还没有那个资格取代晋国公族去使用那些名称,阴氏这边也不存在什么历史底蕴。
用秦国那边的什么“造”什么“庶”明显不合适,搞到最后吕武带着诡异的心情同意了家臣弄出来的阶级制度。
那个制度之所以会让吕武感到诡异,看看各阶级的名字都是什么呗。
现在已经有“中士”和“上士”的爵位了对不对?阴氏的家臣一再思索以及商议,弄出了:下士、上士、中士;新尉、下尉、上尉;下帅、上帅、中帅;下司、上司、中司;下令、上令、中令。
没错,阴氏还是挺尊重晋国习俗,用上了以“中”为尊,也就是每一个级别就是“中”最尊贵。
搞上、中、下的阶级吕武听着会觉得诡异,对于春秋的人则是再正常不过了。
根由在于周礼中有相关的制度,比如晋国一开始设立下军、上军和中军就是那么一回事。
所以,吕武看了觉得出戏,除了他之外的人却非常能够接受。
在阴氏的阶级制度中,以吕武的身份本来就能够任命“中士”和“上士”的爵位,不算是一种逾越的行为。
“尉”在晋国这边有比较高的意义,不但各个军团分别有自己的“军尉”,以“中军尉”最为强势,权柄上面其实并不输给“新军佐”太多。
本来排序是:士、帅、司、令、尉。
上面的排序跟晋军的军队司职有关,也就是参考了“卒(士)”、“旅(帅)”、“师(司)”、“军(尉)”的各职位排序,多出来的“令”借鉴了楚国那边。
后来吕武拍板,才成了:士、尉、帅、司、令。
没其它意思,纯粹就是吕武琢磨着“士”不就是士官,后面接上尉官挺合适。
为什么没弄个校官,只是暂时没想好怎么向后人交代。
至于为什么不弄将官?逾越了不是!
现在吕武肯定不会去干明显逾越的事,玩的就是大局上操纵得清清楚楚外加堂堂正正,一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