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春秋大领主-第59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我主以为天有情,人而不和,致流血多也。”宋彬再次对公子午行礼,问道:“楚‘沫’、‘郜’皆败,不知能再战否?”

    刚刚收敛暴脾气的楚人,遭到挑动神经,一下子脾气又上来了。

    考虑到楚国真的挺惨,再来就是楚人浪漫的天性,有人直接对宋彬就是破口大骂。

    宋彬来自宋国,哪能不知道楚人究竟怎么样,看到楚国在场身份最高的公子午不制止,没想着唾沫自干,笑眯眯地说道:“若我主挥兵攻城,皆赖诸位所赐。”

    你们特么的!

    不知道自己是战败方吗?

    一国都城安不安全,取决于俺们到底打不打。

    嘴巴都放干净点。

    有些楚人心存顾虑闭上嘴,还是有楚人骂个不停,显得老自由了,爱自由到根本不顾万众安危,只想着自己爽就成啦。

    宋彬大声说道:“如此,某告辞!下次站在此处,俯视尔等尸首。”

    “且慢!”公子午可算再次出声。

    现在楚国势不如人,晋军要是真的攻打“郢”,有了晋国使节遭到侮辱的前置条件,楚国内部肯定会有议论,未必能团结一致的。

    “足下此来,究竟为何?”公子午问得非常认真。

    春秋时代对勇士说尊重也尊重,要说不在乎也没怎么地。

    也就是说,光是收敛战死勇士的遗体,没有必要让晋国专门派来使节。

    宋彬很莫名其妙地笑了笑,说道:“我主送还楚侯‘广车’,未得赠礼。”

    啊?

    这算什么事嘛!

    不过讲道理,两国交战就打,私下的礼仪还是要演一演。

    吕武将获得的战利品送过来?以习俗的话,楚君熊招还真的需要赠予回礼,才算是符合当今时代的礼仪流程。

    愣了愣的公子午深呼吸一口气,再问:“足下还有何事?”

    宋彬说道:“我远来之,楚不以箪食壶浆相迎,有失气度。”

    那个“箪食壶浆”是不能随便用的!

    一下子给在场楚人全听懂了。

    这个一口宋国口音的晋人,特么是来要让楚国屈服的!!!

    公子午眯着眼睛盯着宋彬看了有一会,语气平静地说道:“我不杀使,足下可归也。”

    老实说,宋彬还是挺失望的。

    当然,不是说楚国不屈服而失望,是没借口再敲诈点什么玩意,也没有探出楚国到底还有多少底气。

    在“郢”附近的晋军全部消失在城头可见视野之内后,有楚人去刚才交战的地方忙碌了。

    重新来到城头的楚君熊招很惆怅地看着西南方向,低声念道:“凡晋、楚无相加戎,好恶同之,同恤灾危,备救凶患。若有害楚,则晋伐之;在晋,楚亦如之。交贽往来,道路无壅;谋其不协,而讨不庭。有渝此盟,明神殛之,俾坠其师,无克胙国。”

    那一段是楚国和晋国在公元前579年,在宋国大夫华元的周旋下,双方在宋国地界进行会盟,当时双方共同拟写的盟书。

    历史上将公元前579年,晋国和楚国在“商丘”西门之外会盟的举动,称作“第一次弭兵大会”。

    那一次“弭兵大会”当然没有成功,盟书签订完就被两国丢在一边,只有包括宋国在内的一些列国很傻很天真,以为楚国和晋国要消停,大家有安生日子过了。

    结果是四年后,晋国和楚国爆发了“鄢陵之战”,随后更是连年大战,期间宋国和郑国被折腾得最为元气大伤。

    “王上,晋军逗留大江沿岸半个时辰,再来‘郢’也。”公子午脸上是忍受不住屈辱的表情。

    楚君熊招苦笑出声,说道:“我能奈何?”

    现在他们根本无法拿晋军怎么样,只能眼睁睁看着晋军“梅开二度”来自己的都城外耀武扬威。

    得知晋君又特么来了,公子午的本意是封锁城池,紧闭大门也不让闲杂人等上城头,免得有楚人忍受不住出城或是直接从城头跳下去自杀,遭到楚君熊招的拒绝。

    而出去跟晋军拼命,或是觉得太过于屈辱选择自杀,并不是一两个楚人干得出来,多得是会这么干的人。到底是该评价为有血性、有志气,还是怎么样,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

    晋军来了,他们又来了。

    这一次,晋军比刚来时看上去很不相同。

    初次来到“郢”的晋军看着有点乱,军容方面只能说一般般。

    而去了大江沿岸游览了一圈再出现的晋军,他们排列着整齐的队伍,以每一个家族的军队为单独方阵,组成了一个由大大小小方阵构成的阵势,看上去旗旆成阴旆。

    站在城头的楚人感觉到了细微的摇晃,看着鼓点声中统一迈步的晋军在逼近。

    城内的楚人光听见那整齐划一的踏步声和感受地面的摇晃感,没有透视眼透过障碍物观看晋军军威的能力。

    不管是身在哪里的楚人,他们渐渐听到了踏步声中出现了其它的声音。

    楚君熊招就在城头之上,看着晋军抵近到“郢”最近约一里,也看到了吕武单车出阵,来到距离城墙约两百米对自己遥遥行礼再回到阵中。

    “采薇啊?”楚君熊招当然听出晋军在齐声吟唱什么。

    行军状态下的晋军,他们在一起吟唱《诗经》中的采薇。

    这首“采薇”讲的是戍卒返乡的诗,倒也很符合晋人现在的境况。

    至于说诗中透露出士兵既有御敌胜利的喜悦,也深感征战之苦,流露出期望和平的心绪,末章以痛定思痛的抒情?

    楚人只觉得晋人都特么莫得感情,怎么可能会期望和平,肯定也不会思念家乡的婆娘!

    现在,楚君熊招倒是真的需要好好思考楚国未来的路该怎么走,是明年就找晋国拼命,还是喘息几年?

    至于说就此认输?楚人要是那么轻易就会屈服,他们还是楚人吗???

    春秋大领主

 第698章 霸业啊霸业

    不行了,真的是不行了!

    楚君熊招在接下来会约束举国上下,不能再一批批上去送人头。

    这样的流血肯定有意义,证明楚人绝不会屈服。

    然而,国家流血过多会失血而亡的!

    “我闻秦人其争,无教从命而征,致流血多也,乃有今日之哀。”公子午肯定配合自家大王的。

    讲的是秦君赢石头铁到不行,为了抵抗晋军的入侵号召万众站出来拼了,非常多的秦人响应秦君号召踏上战场,他们能够安全回家的十不存一,导致秦国从此之后消失在诸侯争霸的舞台。

    楚国跟秦国一直是好朋友,私下的交流非常频繁,自从吕武西征攻破秦国都城“雍”,或者说赢石有了谥号之后,两国私底下的交流断崖式的减少。

    当然是因为大量的秦国贵族被俘或被杀,导致很多楚国贵族失去了朋友,后面则是阴氏和魏氏封锁秦国的东境,以至于秦国那边很难传出消息。

    一直到后面,其他诸侯国还在茫然之间,楚国已经发现秦国的贵族换了一茬。

    楚国君臣倒是没有想到阴氏要灭亡秦国这一层,他们猜测阴氏要将秦国变成自家的后花园。

    哪怕仅仅是后面那个猜测,打从实际上秦国也将得到一个“国将不国”的局面,又有哪个国家愿意获得这般下场呢?

    “寡人问诸位,来年起兵雪耻,抑或……”楚君熊招看上去很是羞耻。

    决定配合自家大王的公子午立刻说道:“我与晋争霸,非一朝一夕之功。晋得邲战之败可忍气吞声,我如何不能?”

    可惜了,勾践生得太晚,要不然用一句“卧薪尝胆”就挺有意境的。

    聪明人已经看出大王和令尹在唱双簧,考虑到这一波的损失真的挺大,哪怕不凑上去陪着演,也不会干拆台的事啊。

    当然也存在刻意出戏的贵族,他们喊着吼着遭到奇耻大辱,一定要报复回去的话。

    楚君熊招能看出有人真的想报仇,一些人则是立人设,说道:“郑、宋蕞尔小国,亦敢辱我?”

    大王放话了,都有点逼数啊。

    楚国现阶段很难再跟晋国打硬仗,收拾郑国和宋国还是有点底气的,要不就拿郑国和宋国出气吧?

    说起来也是,楚国要是完全没有动作,岂不是承认自己真的不行了?

    真的去找晋国拼命吧?他们真的挺心虚,但凡存点理智也知道暂时打不过。

    “晋有阴子执政,多有变革以至图强。寡人亦闻郑子产效仿求变,我遭此大难,不可不寻图强之法。”楚君熊招敏锐感觉到保持老样子会糟,一时间对变法相当有兴趣。

    只是这一下连决定配合的公子午都噤声了。

    一个国家怎么能够说变就变,知道一旦稍微出现一点点的改动,会触犯到多少人的利益吗?

    薳罢说道:“如今我受创颇重,不可放过南疆诸盟。”

    什么玩意?

    不是在探讨变法的可能性吗?怎么突然话题转到了楚国南边去啦。

    不过,要是了解楚国就会知道一点都不显得突兀。

    楚国历来就是这样,他们一旦在北方吃了亏,雷打不动就会去南方跟各部落玩耍找回自信,再则也是用攻打南方的部落联盟来进行取得收获,好好的回一波血。

    楚君熊招有点搞不懂薳罢讲这件“常规活动”是什么用意。

    “我若攻郑、宋,晋必再南下。”薳罢已经看到很多人对自己怒目而视,无外乎就是觉得自己怂了。他语速极快地继续往下说道:“臣非惧怕于晋,乃是忌惮阴子。阴子已致秦、齐、卫如今这般,我实无力与之争锋,为何再行自欺欺人之举?”

    该骂的人继续骂。

    不少人则是动脑子进行思考。

    薳罢的话讲得很难听,说的却是现状。

    阴氏革新了冶炼技术,晋军当然不是全部用上了新装备,楚军几次与之较量下来却必需承认一件事实,也就是楚军碰上了使用新装备的晋军一再吃亏。

    本来楚国在军队素质上就比晋军差劲,靠的就是人多和粮多才跟晋国维持一个五五开。

    历经了“鄢陵之战”、“沫之战”、“郜之战”,楚国怎么都该认清事实了。

    再则,以前还有秦国在明面上一再捅晋国菊花,齐国和卫国一直暗搓搓在给晋国找麻烦;现在秦国、齐国和卫国明显已经躺平,晋国的外交环境得到改善,可以想象“郜之战”结束后各个诸侯国会更舔晋国。

    在这么一种明显的局势下,楚国明知道打不过晋国还一再头铁,真的要成为按例送人头了。

    此时此刻,楚君熊招的脸色难看,内心则是一种狂喜。

    作为一国之君不好亲自出面给臣民泼冷水,免得一泼之下彻底将臣民的心志给浇熄灭了。

    然而,现实就是摆在那里,逼迫人不得不做出一些改变。

    有那么一个敢说实话又不怕得罪人的大臣站出来,吸引了顽固派的火力,是不是也该点醒一些理智者呢?

    子强阴恻恻地问道:“薳氏遭受重创,胆气尽丧也?”

    没毛病!

    这一次晋军和楚军的交战区域就是在薳氏封地,未必攻下了薳氏太多的城邑,大肆破坏了薳氏的生产则是一定的。

    猜测薳氏被晋军打怕了,是不是也挺合情合理的?

    楚君熊招不能让薳罢成为攻击目标,看向伯州犁,问道:“如我攻郑、宋,晋将如何?”

    内事不决问芈姓。

    外事迷糊问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