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春秋大领主-第71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谛》段视σ幌孪拢婧笤诓粤沟暮沤巧凶魑暗枷刃锌瘟恕
汉军的骑兵确实是使用号角来传递声音上的指令,原因是战鼓这玩意着实太大不好携带。
当然,其实也能做小腰鼓,只是腰鼓太小能传播的声音会比较有限,再也没有牛角做成的号角携带方便,声音大小上就更不能比了。
第二批开拔的是为数两个“师”的战车兵以及步兵、为数一万的骑兵,同时吕政也在这一支部队中。用军事术语来说,他们就是所谓的中军。
最后开拔的是三个“师”的传统部队以及五千骑兵,民伕和辎重。
现在的汉国跟其余诸夏列国简直就是“两个世界”的国度,没有其它太玄乎的地方,光是汉国大肆使用骑兵就是最为明显的区别,其它列国还是在玩战车与步兵的协同作战。
不能光从战车与步兵配合作战就觉得是一种落后,其实还是看能发挥出多少战斗力。比较诡异的是战车与步兵协同在骑兵横行之后被淘汰,到了近现代有条件的各国又重新玩起了那一套,研究起来会发现战法大致相同,不知道算不算是一种轮回?
汉国目前最为繁荣的当然是“长安”,哪怕郊外都是布满了村庄。而这是一种以国家意志建设起来的繁荣,并不是自然规律形成。
在其它地方,作为汉氏子姓龙兴之地的“阴”,还有原先作为晋国都城的“新田”,两地的繁荣度相差无几。
目前“虎牢”只是被汉国军事控制,不能算是汉国的疆域,否则那里的繁荣其实不输给“新田”。而“虎牢”之所以繁荣是占了地利优势,像“长安”、“新田”和“阴”都不处在什么道路交汇处,纯粹是政治意义给强撑了起来。
现在汉国最为重视的是东出,对于西境置郡县委派官员,随后其实也就有点放任自流的意思了。
以现在的年月而言,在“东方世界”这边越是离中原越远的地方就会显得越蛮荒。这个其实跟欧罗巴那边离希腊文化圈越远也野蛮一样,同样的情况还出现在欧亚交汇处,远离阿契美尼德王朝的地方都叫“世界尽头”了。
大军开拔之后的第六天,行军状态的吕政接到来自先导部队的报告,说是前锋骑兵发现并与绵诸某部落展开交战,随同而来的消息还有绵诸各部落正在向狄戎所在方位移动。
“汪都尉禀告,敌军亦察觉我军到来,为不使求援狄戎,面而战之。”上邪觉得汪进做得很对。
那边是一种地势相对平坦的地形,没有什么广袤的森林,只有数量多到吓人的杂草以及不高的灌木丛,人数少了还能躲藏,数量一多就是那种“我能看见你,你也能发现我”的情况。
吕政只知道自己赌对了,精气神一下子就提振起来了。
也就是现在不讲究,要不然一众属僚是不是该吼嗓子“恭喜太孙、贺喜太孙,为王上贺,为大汉贺”之类的话。
“都尉与绵诸久战,我怎会不信?”吕政按耐住心中的某种冲动,问道:“如今,我可否分兵接战绵诸各部落?”
说起来,吕武并没有给吕政安排来谋士一般的人物,军中绝大多数军官都是普通人的出身。
吕武这么做当然有其理由,嫡系公孙算是汉国的未来,而汉国的未来会逐渐削弱贵族对国家的影响力,要的就是新贵崛起,哪能让老牌贵族来干扰吕政的成长轨迹?
一名‘帅’职衔的人,他叫阴休,看前缀就知道是个什么成份,提醒道:“公孙,我与绵诸交战临近狄戎,不可不防。”
这个“帅”也就是一个“师”的最高长官,汉军还没有对军制进行更改,编制是以前晋国的编制,衔职的名称也是一般无二。
吕政当然知道,又没有想过要将全部的部队拆分。
在接下来,这一支汉军被拆成了十来队,每一股都是混编,采取的是骑兵利用机动优势找到并拖住敌军,后续抵达的传统部队再加以总攻。
有两个“师”在吕政的亲自统率下逼向狄戎,形成切断绵诸可向狄戎靠拢的路线是其一,更多是为了震慑狄戎。
一直在关注西境战事的吕武,每天都会接到加急汇报,对于吕政做什么干什么,什么时间阶段吕政的选择是怎样,几乎是事无巨细了。
某天,吕武将吕阳召唤来,先将一份战报递过去,再来一段畅快的大笑,满是喜悦地说道:“大汉未来可期啊!”
第836章 父子谈心
吕政出征获胜,表现出了不俗的军事才能?作为父亲的吕阳其实比作为爷爷的吕武更加高兴。
事实上,因为现在是战国初期,只有极少的国家发生过储君被废或被夺位的例子,父死子继才是社会的主流,绝大多数继承人都不会过分担忧自己被撸掉。
另外一点,继承人没有犯下不可饶恕的大罪,既然已经被确认为继承人,哪能有点小错就撸掉,真那么干不止像是儿戏一般,甚至还会留下无穷的后患,脑子糊涂到什么程度的家主才会干出这种事呢?
所以了,吕阳知道自己某些方面让父亲不满意,也知道了是哪些方面致使父亲不满意,改是已经有在改了,内心里却不觉得自己对一些事情的处理和看法有什么错,要说担心被废倒是没有多少。
至于说吕政会成为威胁?以当前的道德伦理和社会环境来说,吕阳一点都不那么觉得,相反因为吕武越来越重视吕政之后,使得吕阳认为自己作为继承人的地位稳当得很。
如果说谁对继承人的位置有威胁,又会让吕阳警觉与在意,仅仅是胞弟吕去病而已,其余兄弟根本没有资格窥视那张宝座。
“政儿领兵稳重,有专断之智,大汉未来如实可期。”吕阳脸上的笑容打从内心深处泛出来。
根据战报,西征的大军在渭水上游,差不多靠近“豲”的区域截住逃窜状态下的绵诸,双方在很广的范围内连续爆发交战。
期间,先是有小股的狄戎部队被大战吸引过来,吕政一点都不带怂的连狄戎一块攻击,再用一个“师”的兵力做出向狄戎“王庭”逼近的动作,威胁得狄戎进行了势力缩收。
失去狄戎救援的绵诸,并且绵诸各部落是分散转移再被截住,同样分队进行攻击的汉军将绵诸的部落一个又一个吃掉,等待狄戎共主集结起两万多战士想东进,汉军已经将绵诸各部落吃得差不多了。
吕武当然满意,不说吕政表现出色,仅仅是表现出来的足够谨慎和该断则断,足够令吕武感到由衷喜悦了。
“太子,些许事务,需有长远眼光。”吕武不轻不重地点了一句。
吕阳有点迷糊父亲指的是哪方面,口中却是应道:“父上所言极是。”
不要以为吕政指挥的一系列军事行动看上去好像挺顺利,期间光是侦查就是天大的麻烦,怎么选择对兵力的调动,做出前往攻击的波次,非常考验作为统帅的洞察和调度能力。
在那期间,吕政不但要消灭绵诸,还要针对狄戎,算起来应付的是绵诸和狄戎,进行的还是多线作战。
吕武看到吕阳没听懂,说道:“政儿有洞察全局之智,殊为难得。”
哦,原来是这个!
吕阳露出了惭愧的表情,说道:“孩儿不如也。”
这弄得吕武很是无奈,心想:“知错,但就是不改啊!”
父亲愿意承认不如儿子?其实也很难得。
比较要命的是明知道了,后续还是我行我素。
吕武觉得应该找机会跟吕阳深入好好谈一谈全局观的话题,说道:“太子且说说西北一战于汉家有何益处。”
拿孙子来刺激儿子,结果儿子受到的刺激好像很有限啊?
随着“豲”以北的一战落下帷幕,绵诸变成了史书上的一个名字,不用有任何的疑问,尽管吕政在一些指挥上显得有些稚嫩,交给爷爷和父亲,包括汉国臣民,一份答卷无疑称得上优秀。
之前吕武不是要让吕阳去“吕梁”负责对楼烦的各项事宜吗?那是等吕武率军东出之后的事情了。
如果不发生意外,汉军东出将在一年之后进行,届时吕阳就要前往“吕梁”,监国则是交给了吕政。
当然了,不能说吕武这样的安排没有异常,明明有太子却让公孙监国,这本身就是最大的不正常。
因为吕武做出了不合理的安排,汉国群臣要说没有觉得心中揣揣不安,肯定是假的呀。
为此,一些原先作为阴氏家臣的大臣,他们从小心翼翼地试探吕武,到后来直接开口询问为什么。
汉国是汉氏子姓的家业不会有任何的争议,只是大臣们同样觉得自己有责任和义务保证汉国的传承稳定,哪能愿意出现什么幺蛾子。
吕阳在提这一战的意义,比较浅白的无非是让一个“国中之国”成为历史,并且还对狄戎产生了足够的震慑,至少两三年之内会让狄戎不敢侵犯。
这说法有点意思,其实在狄戎的问题上,不是狄戎一再袭扰汉国的问题,更多的时候是汉国这边的放牧队伍过界侵占了狄戎的牧场。
在吕阳的嘴里,明明是比较霸道的汉国变成了受害者,算是自己永远无辜的那一套嘴脸。
老父亲吕武对吕阳的无耻感到欣慰,只是依然虎着一张脸。换作是吕政来说那些话,作为爷爷的吕武绝对会立刻开口赞赏。这个也是作为父亲和当爷爷的区别。
吕阳早就习惯吕武极少开口赞赏,讲得再好听也是一副严厉嘴脸,说错了则是免不了遭到训斥。这就是成年之后父与子的相处日常了。
“太子亦有大局眼光,为何屡教不改?”吕武语气算不上好。
看看吧,吕阳能够将事情看得很清楚,没道理不知道汉国面临的时局会在哪一方面显得更重要,为什么会在一些事务上总是给出缺乏大局观的意见呢?
“非孩儿不改,乃是……”吕阳没有什么委屈,甚至都没有一丁丁点的害怕,低声说道:“并秦之时,杀戮为不二手段,治理地方亦然。”
总结来说,非常之时用非常手段。
对于敌人无法从精神上感化,使用消灭肉体的办法无疑最省事也最直接,并且还极度的有效。
按照吕阳的说法,杀掉了秦国的所有贵族,吸纳黎庶将不会存在任何障碍与后患;要是能够将韩国、范国、荀国……以及有能力吞并的国家,所有的贵族全部弄死,一定能够让汉国安稳至少一百年。
第一次听到儿子愿意解释的吕武给一下子愣住了。
这……,说得好特么有道理啊!
第837章 君父太难当了
无法解决问题,解决掉会制造麻烦的人是吧?思路上很直接,不能说是一种错误,然而真的秉承那样的想法并且去做,无疑会成为一个蠢货。
首先,一国之君不是那么当的。一个只会用杀戮手段来解决麻烦的君王,落个残暴的名声事小,使得全国陷入恐惧则是大事。
真的闹到全国上下都恐惧那名君王,又有谁敢对君王说真话的了呢?
另外,依靠杀戮来统治国家,绝对免不了变成君王与所有人都形成对立,好一些的发展趋势是国家遭到割裂,坏的发展后继则是闹到众叛亲离再使得国家分崩离析。
“儿子愚蠢如斯,着实令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