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春秋大领主-第72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如果吕武发狠,不用再进行深度动员,只要将各处工程的人集中并武装起来,一支数量约在三十万的人马就能开拔前往战场。
这三十万人的质量绝对比荀国动员起来的“大军”在质量上更好,原因是三十万人中很多原先就是各国的士兵,汉国以军管模式约束他们劳动,早就存在组织度了。
吕武派汪涵去向中行吴邀请会猎,期间已经开始在动员,第一批为数三个“师”的军队集结到“长安”经过检阅,出函谷关前往“原”。
而“原”那边本来已经有一个“师”驻扎,再有“断道”调过去两个“师”的兵力,极短时间内就凑了一个“军”又一个“师”出来。
汉国在“虎牢”有驻兵三个“师”,不出意外这支驻军不会加入到对荀国的战争,将被用来牢牢控制住“虎牢”,一边监视“虎牢”以北的范国贵族,另一边防止可能会搅局的任何人从南边通过“虎牢”到北边捣乱。
吕武的计划中,会动用两个“军”和三万骑兵来跟中行吴进行会猎。
因为其余方向也需要用兵,比如“虎牢”驻扎三个“师”,“断道”最少要有一个“师”防备荀国可能从“壶口”进军汉境,还有三戎那边的两个“师”,西北和北部合起来约两个“师”,算上用来跟荀军会猎的两个“军”和三万骑兵,汉国在同一时间段其实已经保持动用将近十三万的兵力。
全国人口五百六十万左右,动用十三万的兵力,类似的情况要是换作其余时代,以那么多人口又整出这么一支大军,其实是一种很不合理的现象。
要是一些动员能力差劲又国库能跑马的时代,比如到了有明一朝的后期,全国人口近亿的情况下,某个战场投入数万兵力就让各方各面受不了啦。
倒是在战国时代,战国七雄动辄出兵数十万显得很正常,不提动员能力方面的强大,各国竟然也没有频繁出现大规模的饥荒就很神奇。
汉国要用两个“军”和三万骑兵跟荀国会猎?以参战人数来看,就是汉军用十万五千士兵对阵五十万的荀军???
吕武问道:“荀军之‘士’、‘徒’、‘羡’几何?”
这个崔杼哪怕没有准确的数据,不那么靠谱的猜测一定要有,也就答道:“约一‘军’、四‘师’之数。”
那就是中行吴手中有六万七千五百经过训练的参战人员?
这个数字对当前的荀国来说倒是挺合理。他们跟齐国、鲁国、曹国等诸侯打了四五年肯定会有损失,又在邯郸赵那边伤亡了一万多,比之立国之初能拉出十万左右的兵力,下降到不足七万,说明中间还是有在进行增补。
一再进行消耗,爆发大战还能有那么多经过训练的士兵,该说点什么才好?不愧是晋国分裂出来的国家啊!
不独荀国,汉国也是一再有兵力损耗,只是吕武的经营方式更先进,才让汉国越打越强。
另一个经营不善的范氏,他们几年下来,从一开始能拉出十三万的兵力,到目前能拉出来两三万经过训练的士兵就算顶天了。
吕武还真的需要好好思考要不要增加参战部队。
且不论中行吴拉出来的五十多万人质量怎么样,数量真的是有点夸张了。
数量怎么都能弥补质量,要是中行吴用答应打堂堂正正之战来麻痹汉国,一开始也真的守规矩,中间突然玩点其余花样,搞成吕武手头兵力有限难以应对,会让战争演变成什么样的走势?
要不要再征召军队需要再好好想想,一些盘外招则是该先预备起来。
“遣使往齐庭。”吕武接下来的话不用说得太明白。
太行令梁兴出班应“诺!”,对自己接下来需要做什么心中有数。
第843章 出征出征
荀国要跟汉国玩命了,仅是暂时停战的齐国不逮着机会做点什么?
吕武也清楚一点,汉国与荀国的战争初期,一些有想法的诸侯不会付之行动,他们更乐意看着汉军和荀军打生打死,发现汉国或荀国出现颓势才会所有实际行动。
占便宜的心理而已,历史上的山东列国就是抱着这种心态,眼见着秦国吞了这国灭掉那国才感到心慌,他们却是因为之前太多次见死不救将信用透支干净,搞到最后谁也不信任谁,有所联合也是充满了勾心斗角和尔虞我诈,搞得最后被秦国各个击破。
“王上,齐有进取之志。如我与荀大战,齐袭荀攻占城池,或会使荀人输而不服。”崔杼在朝会之后私下找到吕武,提出了上述的担忧。
现在的态势是汉国看着很强大,中行吴绝对有私下联络诸侯想要联合抗衡,遭到了拒绝或是拖延,不得已才进行全国动员。
即便是中行吴真的拉出了五十万人的队伍,他也没有可能将五十万人全部投入到与汉国的会猎,防着齐国、鲁国、曹国和宋国是必定会做的事情。
所以了,中行吴拉起来的五十万人,顶多拉其中的四十万左右前往与汉军会猎,其余的人马一定会放在与列国的边界处。
汉国的邻居不多,东南边与楚国相邻,西南边攻占古蜀国之后有着太多叫不上名字的民族,西北边是狄戎,正北面是楼烦。
当前汉国对蜀地和楼烦那边搞得是“联防”机制,也就是当地的汉人亦兵亦民。
另外,吕武率军东出之后,会有吕阳先期带着两个“师”和一些骑兵去“吕梁”驻防。
考虑到楚国现在内部的问题很大,汉国还是给驻扎三戎区域的两个“师”抵御楚军可能北上的任务。
不过,总得来说楚国现在应该不会主动招惹汉国才对?他们真的要有所行动,该是汉国与荀国的会猎进入关键的时间段了。
那几乎是必然的事情,并且不止楚国会有动作,目前有实力干点什么的列国都会进行干扰。
道理简单又直接,有点实力的诸侯都不会愿意看到新的霸主诞生,以前只是晋国都搞得大家挺难受,真让汉国和荀国分出胜负再进行整合,诸夏就真的要进入到“大一统”的历史进程了。
“齐有晏婴,此人堪有管夷吾之才,不可小觑。”崔杼对晏婴的评价很高。
吕武当然不会小觑晏婴。
那是一个能把齐国从灭国边缘拉回来的人,尤其只是花十来年的时间重新让齐国在山东那边成为无可争议的区域性强国。
“如晏婴果真有才,我料他当必趁此良机谋求吞并周边小国,行悖盟攻鲁之举。”吕武说道。
目前山东那边的国家还挺多的,以齐国的实力吞并小国没有什么难度,之前麻烦的是有强国不允许齐国去那么干。
汉国跟荀国展开大战,等于荀国不再会威胁到齐国,要是晏婴足够聪明就会找鲁国进行约定,齐国吞并哪几个小国,鲁国又是吞并哪些小国,各自吃得满嘴流油的同时,齐国已经在准备对付鲁国了。
毕竟,齐国跟鲁国的矛盾本身就不小,完全是因为荀国表现得太强势,再有卫国遭到灭亡来刺激两国,才让他们面和心不和地面和走到一块,不代表互相之间真的就成为永远不再互相侵犯的好朋友了。
崔杼一想,齐国还真的极可能会那么干,不由感概道:“大争之世,无所不为。”
也就是现在的各国权贵还没有适应时代产生变化,否则绝对没有不入流小国的生存空间。
历史上的卫国为什么能活到其余强国都灭了还依旧存在?起初是卫国够怂,谁去攻打都能干脆利索地投降再割地赔款,大家见卫国这么识相,搞到都不好意思去欺负,将卫国当成“取款机”也就行了。
到后面,卫国一再给各个强国输送人才,国防实力缺失之下,前往各国的卫人得到重用,列国看在某人的份上就更不好将卫国灭了,一直发展到灭不灭卫国都一个样,才让卫国能够存在下去。
现在那些不入流的小国,一来无法给强国输送人才,再来就是不存在什么值得考虑的香火情,同时没有了一个维护秩序的带头大哥,能不能活着完全是看运气。
出征的事情没有那么简单,尽管吕武早就在做准备,临出发前还是需要做多手准备。
在某一天,吕武来到郊外进行阅兵,也是送一送要前往“吕梁”的吕阳。
“此去不知经年,不可以太子之躯,再行亲自冲阵之事。”吕武已经得到了吕阳交上来的作业,感觉也就一般般,才有了吕阳会去‘吕梁’的安排不变。
吕阳恭敬应了下来。
“我知你绝无常驻可能,若对楼烦用兵,且先考虑汉与荀大战,有无兵力再援北疆。”吕武又说道。
吕阳欲言又止,最终又是应道:“诺!”
这算什么事嘛!
所以,吕武就要说重话了,问道:“若因你而使局势失控,可知将有何处置?”
“孩儿必将审时度势,不行祸害大汉之举。若因我而势败……,臣唯有……”吕阳的肩旁被吕武重重地拍了一下。
一些事情可以想,却是绝对不能用嘴巴说出来。
怎么着?吕阳要说自己搞砸了,要一死谢罪吗?这话真的说出去,是逼吕武当场把吕阳的太子位撸了。
吕武的心态很复杂,既有作为一国之君对太子的失望,又有作为父亲不想完全放弃孩子的舔犊之情,选择了等待事情后续。
“父亲,我与政儿说说话。”吕阳请示道。
能怎么着?
父亲五十八岁,儿子四十二岁,相处起来不会有太多的温馨了。
吕武主要是来阅兵,给予将士进行鼓励,送吕阳只是顺带的。
而吕政则是前来送即将出征的父亲,暂时没有资格对军队邀拢人心,能出现在这种场合已经是吕武给予的优待了。
做完了必须做的事情,要前往“吕梁”的军队开拔,吕武没有逗留等待吕阳出发,更没有等着吕政一块回城,带着队伍先行离去。
而在两个月后,又有大军来到“长安”城外接受检阅,吕武这一次带着吕政一块检阅部队,随后留下吕政监国,率领大军出函谷关而去,为“四晋归一”事业而奋斗!
春秋大领主
第844章 风云变幻啊
出函谷关来到河西之地对吕武来说不止是重返晋地,对荀国的战争能够进行顺利,还将是一次人生进入到“后璀璨”的阶段。
吕武将自己的一生规划得很清楚,青年阶段就是奋斗再奋斗,吞并秦国建立自己的国家算是得有基业,进行“四晋归一”之战的顺利与否,会让他决定要不要在有生之年开启一统之战。
起初,吕武可能是太顺利的关系,以为自己能够并掉晋国,有望稳定三五年便发动统一战争。
后来发生了太多的事情,时局一再发生变幻,玩成了阴氏、范氏和荀氏相继建国。
有那么一段时间,吕武以为也就那样了,新的国家建立,互相之间相安无事并且联合起来继续跟楚国对抗。
在这一阶段,他都已经在计划削弱齐国、郑国、卫国、鲁国、宋国等等二等、三等强国,又在中间变了计划推动荀国灭掉卫国和范氏灭国郑国。
当时,吕武一度又燃起了有生之年能开启一统战争的希望,楚国也果然趁着范国内忧外患有所动作,比较可惜的是荀国跟齐国、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