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春秋大领主-第72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认真一想的确可以减少不必要的伤亡。

    历史上有过类似的例子吗?也就是两位君王单挑,赢的获得全部。

    诸夏这边不太好说,同时代的希腊文化圈则是相当流行,没少发生国王单挑的事情。获胜的国王也的确能够享受一切,输了的不一定会死亡,极可能是输的国王变成获胜国王的臣子或附庸。

    吕武的声音很大,要说传遍到整个战场则是没有可能。

    会有人将听到的话传下去,荀军这边太多人窃窃私语,慢慢形成了一片“嗡嗡嗡”之声。

    “汉王说笑了。”中行吴倒是很想,只是清楚自己在单挑中哪怕是一成的胜算都没有。

    两军瞩目之下拒绝有点丢脸,总比送命好,是吧?

    中行吴也知道自己拒绝会打击到军心士气,之前若说挣扎的成功率还有四成,一句话之后可能就掉到了三成,何等心情很是可想而知了。

    这个就是诸夏为什么在开打前有致师的原因,武将单挑其实只是表层,更多的是为了达到提振士气的作用才是内在。

    中行吴不给吕武说更多话的机会,低声催促御戎赶紧调转战车回去本阵。

    走了,荀王吴的战车看着有些慌张地掉头,使得荀军本阵的喧哗声更大了。

    换作是以前,有谁骑马出场,少不得会受到敌人的嘲笑,让本方将士觉得很丢面子。

    现在已经完全不一样了。

    汉国的骑兵一再逞威,太多能够拿得出手的战绩让世人知道一点,诸夏……或者说汉国的骑兵跟异族骑兵虽然都是骑马作战,发挥出来的战斗力则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

    认识到骑兵的凶猛,春秋到战国时代的人们又不是怂人,才不会玩那种自己骗自己的游戏,发现什么强大想要学习,难以学习则是尊重现实,忌惮就表现出态度上的尊重,努力找克制的办法,才不会玩嘴炮自嗨就回家当鸵鸟了。

    吕武就在看荀军中数量有点过多的长矛兵,他知道那些手持长矛的荀军士兵就是用来针对汉军骑兵的兵种了。

    其实,要是懂得使用长柄戈矛来对付骑兵,戈矛比长矛用在对付骑兵的效果会更好一些。可惜的是荀国那边没有人找到诀窍,他们又无法组建数量足够的骑兵。

    说荀国没有足够的骑兵,原因是荀军之中也能看到骑兵部队,他们被安排在军阵的左右两翼,看数量合起来约有三千左右。

    要是在仔细观察,能看到荀军马军装备了马鞍和马镫,就是不知道有没有装备马蹄铁?

    并不是所有的马都能作为战马,有一二十年的时间让荀氏去摸索,怎么都能摸索出那个道理。

    所以,荀军马军的战马绝对是经过层层挑选,看去却是依然显得马背高度不足,战马的其余体态也全面劣于汉军骑士的战马。

    汉国这边开始组建骑兵是在二十三年前,起初为了寻找合适的战马,吕武还不断向北以及向西北探索,灭掉狐氏以及白翟可以称作“夺马之战”,比刘彻为了获取西域良马发动战争的时间提早了五百年以上。

    现如今汉军的战马是经过一再择优培育,马背高度普遍在一米三十左右,足足高了荀军战马约十厘米左右。

    汉军战马与荀军战马在体态上的差距挺大,耐力、爆发力等等方面需要打过才知道了。

    一阵阵的战鼓声被敲响,两军的传统战车兵以及步兵开始缓缓推进。

    比较突然的,战场上传出了号角之声。

    吕武看向了号角声传来的位置,确认是荀军那边吹响,并不是己方。

    号角声中,荀军左右两翼的骑兵加速向前,不是对着推进中的汉军进行逼近,各自往左右两翼进行游弋。

    “还真被中行吴学会了?”吕武心想。

    荀军仅仅是出动了三千马军?这么点数量要是对上纯粹的徒步敌军,还是能够在关键的时刻发挥奇效的。问题是汉军这边骑兵数量超过三万,今天上阵的骑兵达到了六千。

    中行吴明显是要用三千马军来牵扯汉军骑兵,率先去两翼游弋是一种勾引,也是抢占先机。

    如果荀军马军能将汉军骑兵吸引过去,不是汉军骑兵有突然间给荀军传统部队来一下狠的,算是一种胜利了。

    为什么说荀军是马军,不以骑兵来称呼?马军是马军,骑兵是骑兵。马军一般又被称呼为马队,说白了就是一种对骑马作战不怎么熟练,又或是没有骑兵该有战斗力的骑马作战部队,一种次级的称呼。

    吕武并没有对两翼有荀军马军在游弋做出什么回应,他在等待交战场地之外出现变化。

    汉军与荀军互相迫进到相距大约一里的时候,荀军的后队突然乱了起来,看去像是陷入了互相残杀。

    发现这一情况的中行吴脸色彻底阴沉下来。他从没有开战前就有大批人投降汉军察觉到不妙,有想过可能出现临阵倒戈的事情,有采取了针对措施,没想到糟糕的事情还是发生了。

    “汉王,你如此胜之不武!”中行吴放声大吼。

    自然有中行吴周边的亲随重复那一句话,一直喊啊喊的。

    吕武听到了必须做出回应,喊道:“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唯此罢了。你军内讧,非寡人所为,乃是你无持国之德。”

    同样会有人将吕武的话重复喊出去,让对面的中行吴听见。

    中行吴正要提议今日休战,对面的汉军已经得到冲锋的命令,大批大批的汉军骑兵为先导,后面跟着传统部队。

    而在中行吴思考应对方案时,有人前来禀告,说是几处营盘皆有人反叛,更多的卫星军寨改换了汉军的旗帜……

 第853章 四晋归一无可扭转

    打内战最怕是什么?不就是人心在敌不在我嘛!

    吕武否认了中行吴的指控,然而荀军发生大规模的内讧,怎么可能是荀国的贵族自己弄的,里面肯定有汉国去人穿针引线,少不得再做出种种承诺。

    荀国的大势本来就不妙,尤其中行吴还搞了全国动员这种操作,一下子让荀国贵族对战胜汉国的信心再次遭受打击。

    很现实的事情,目前的贵族深知出兵作战不能光看人数多寡,一个打一个或许胜负难料,十个打十个就能显示出经过训练以及没有接受训练的差距,对阵数量超过一百以上正规军分分钟吊打一群乌合之众。

    中行吴不懂那个道理吗?他怎么可能不懂!他依然选择那么干,更多的是想要达到一种鱼死网破的效果。

    所以了,真的不要怪吕武后面玩那么多的小动作,他与中行吴到底谁才是那个失去贵族应有品德的人,事实上是一件非常需要争论的事情。

    待在某个山头观看汉军与荀军对阵的列国代表,他们看到荀军后队出现内讧,起初有点没有能够反应得过来。

    在春秋历史阶段的大多数时间里,军队在战时出现内讧是一件极其罕见的事情,哪怕是同一国的贵族有再大的矛盾,到了战场也只能咽下心中的不平,一致为了胜利而去协同奋斗。

    哪怕是进入到战国阶段,战场上真的矛盾大到无法调和,一般也是贵族带上自家的部队脱离,为了名声或是国内家人、产业等方面,反正不会干出攻击友军的事情。

    “这是……”田盘再聪明面对荀军发生内讧也是懵了。

    季公鸟想了想,说道:“荀人盼汉王久矣?”

    只有那个解释了呗。

    也就是荀人觉得由汉王武当自己的国君好,愤恨荀王吴为什么不答应汉王武单挑分胜负的提议,受不了当场发作啦。

    鲁国人很喜欢讲人心那一套,几乎什么都能扯着扯着开始争论人心的重要性,季公鸟是鲁国公孙级别的人物,怎么可能不擅长侃人心的嘛。

    偏偏战场上……又或者说战局的发展有点诡异,好像是能跟“人心论”扯得上一些关系,使得所有听到季公鸟言论的各国代表陷入了思考。

    “或是如此罢?”华元心里闪过一些思考,琢磨着汉氏是子姓,自己也是子姓,算不算一家人呢?

    楚国的代表芈远则是脸色变得无比阴沉。

    别误会,不是芈远发现荀军无力招架汉军,纯粹是听了季公鸟的话,想起了楚国现在也是一片人心混乱。

    田盘苦笑说道:“若汉国轻易兼并荀国,想来范国亦是不保,新‘伯’再现已成定局?”

    玛德!

    齐国一点都不希望汉国和荀国的交战那么快出现结果,他们非但还没有来得及吞并周边所有小国,连带长城也没有修建好,真的招架不住得胜后可能乘势东征的汉军。

    芈远从自己的思考中退出来,说道:“你等可有甚想法?”

    好了,各国代表开始你看看我,我再看看你,一种莫名的气氛就开始弥漫开来。

    而战场之上,汉军骑兵冲到一半进行拐向,直扑因为两军互相发起冲击而在靠近的荀军马军。

    双方的见血是从骑马互冲的位置开始,正面迎上再互相不断交错而过时,能看到有些荀军坐下战马跑着跑着竟然出现失蹄,并且还不止是个别情况,是大批荀军马军跑到了碎石子多的路段,战马的马掌可能是磕疼了,搞得人马都是摔得犁地或滚葫芦,好一副人仰马翻的壮观场面。

    那么就是荀军的马军并没有装备马蹄铁,才会是那种情况?

    看看一样是在冲锋状态的汉军骑兵,战马的四蹄奔腾,马掌踩到石头一点事都没有,足以说明战马有没有装备马蹄铁的差距有多大。

    事实是什么?有马鞍和马镫是重要,但是跟马蹄铁一比,马鞍和马镫的重要性就比不上了。

    游牧民族为什么会在各个历史阶段谋求铁的来援?除了打造兵器之外,还有打造铁锅的需求,能不能让游牧民族发挥出高强战斗力的则是极度需要铁来制作马蹄铁啊!

    两军的骑兵在交战,战车兵和步兵迎着头顶的箭雨发生了接触。

    战车兵面对密集步兵其实不会冲上去,他们该做的是游弋着不断射箭,找到合适机会,又或者明知一冲会让自己没了还是必须冲才会冲。

    双方步兵又是成了那种“战列线”的交战模式,拿着手里的长兵器不断捅,他们的头顶则是来来回回激射看上去无比密集的箭矢。

    这样一来,两军的远程部队一直在射箭,能处在“战列线”位置好像显得更安全一些?

    吕武没有冲锋,他已经改换位置来到一辆巢车之上。

    正面对上的两军,没有那么快分出胜负。

    这一场战争的模式也不是正面交锋来分胜败,有荀国贵族决定反水,变成了吕武需要总揽战场全局,调动正面交战区域之外的汉军前往某处。

    在刚才,吕武就一再下令,调遣哪支汉军前往哪里,寻求汉军一到能够配合反水的荀国贵族逼降其余荀军,或是可以攻占某处营盘。

    这种交战现状之下,战局态势会显得非常复杂,真不是随随便便一个人就能因势应变得来。

    中行吴已经在退往后大营,一路上保持阴沉脸色,路过爆发内讧的区域没有尝试上去依靠威望弹压。

    反水的贵族肯定是一再权衡才那么干,不是中行吴露面就能使他们回心转意,极可能中行吴露面会让反水的贵族大喜,搞得他们想俘虏中行吴去向吕武邀功呢!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