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李逵的逆袭之路-第46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二输了这一场之后,信心都没了。这还是武勋开国的两个皇帝之一,这让他怎么去评价?

    “哼——”

    皇帝自然对这个结果很不满意。甚至连李逵的平夏五策都不问了,就负气离开。有些话不能说透,说透了,大宋王朝的遮羞布都没了。

    大宋的皇权哪儿来的?

    兵变得来的。

    可是赵匡胤的兵变,对于后周来说,算是比较平和的兵变。兵变之后,赵匡胤很快就控制了汴梁城,但并没有对后周皇室举起屠刀,而是逼迫后周皇帝柴宗训禅让。后周的皇帝并没有被杀,而是封了郑王。并且,赵匡胤立下誓言,后周皇室和大宋共存亡。

    此举让赵匡胤很快就控制了后周境内的叛乱,并取得政权。

    相比其他王朝的更替,大宋的国祚得来实在是太容易了一些。

    加上从赵匡胤开始,对文臣的大力重用,让大宋王朝血液里血少了一股子铁血狂热的气息。

    皇帝要走,作为主人李逵必须要送一送,还得恭敬的送。

    走出巷子,等李逵躬身驻足,距离比较远了,赵煦才若有所思起来,看到童贯激动的鼻子都红了,心里也烦躁不已。

    按照李逵的话去做,那自然是尸山血海。这和大宋的核心价值观相违背,尤其是赵煦受到的教育有所不同。他发动对西夏的战争,更多的是因为西夏对大宋百姓的袭扰,已经严重影响到大宋在西北的统治力。

    如果放任下去,势必是无法收拾的顽疾。

    但真要是让他下决心将党项人屠一半,这个决定和他受到的儒学简直就是水火不容。别看赵煦对宣仁太后给他选择的崇政殿说书、侍讲,这些名义上给皇帝启蒙和教授皇帝知识的老师们关系都不怎么样。可赵煦毕竟受到的是儒家思想,性格也谈不上争强好胜,最多也是因为年纪的原因,有点好强而已。

    “童贯!”

    “陛下!”

    上车之后,赵煦在车内,童贯在车外御手边上,急忙答应。

    “你以为李卿说的对吗?”

    “陛下,奴才不过是个残缺之人,不敢妄言!”

    “恕你无罪!”

    童贯这才恭恭敬敬地扭着上身,尽量控制声音的音量,却还要防备被外人听去:“奴婢以为党项异族也,非我族类其心必异。生死无关乎我大宋,但只要大宋的百姓认为好,奴婢耳根子软,或许听着觉得有些道理。”

    这不是废话吗?

    大宋和西夏打了几十年,大宋的百姓难不成还指望着西夏繁荣昌盛不成?个个恨不得党项人死绝了才好。真要是党项人的孩子,要是走在大宋街头,有的是人会把这倒霉孩子扔井里。这已经不是什么国家层面的交锋,而是从百姓到国家都已经成了死仇。

    这也是童贯,小心谨慎惯了,说话也是滴水不漏。既表达了自己的想法,却给人一种随大流好欺负的样子。

    “你这老狗,说的倒是滴水不漏。”赵煦在车厢里仰了仰身体,抻了个懒腰,随即拍打车门道:“去都事堂。”

    都事堂外,早就过来通知的皇城司亲从官小校,下马跑入衙门。一方面是看宰相章惇在不在,同时让章惇抽出时间等候皇帝,并且将无关紧要的人安排走。

    不到一柱香的时间,赵煦从马车上下来,章惇已经在都事堂等候。

    “官家!”

    “爱卿平身,朕来是有一个问题问章相。”落座之后,皇帝这才开口。赵煦是个在外一直很谨慎的人,除了在李逵家里,他就像是套上了面具似的让人琢磨不透。当然,这也是他对自己的一种保护。十岁登基为帝,任何处置权都没有,还要整天受到皇祖母的督促学习。

    名义上是皇帝,其实更像是当皇太子。

    因为当时的宣仁太后的权力之大,要废赵煦也不难。十岁的孩子,就和一群大人,还是一群在皇宫里,朝堂上久经考验的聪明人抖机灵,他能顺利熬过来,也不容易。

    章惇正襟危坐,一板一眼的盯着赵煦看。

    虽说赵煦心里头毛毛的,但章惇的性格如此。强势的人,就喜欢用眼神让自己没有开口之前就获得谈话的主动权。当然,章惇也不能真让赵煦感觉难受了,停顿了一会儿,就开口道:“陛下,最近几日朝堂上的朝会你也看到了,老臣虽是宰相,但是不宜过问西北之事。”

    赵煦摆手道:“章相多虑了,朕已有决定,年后大朝会就授予章相‘知兵’之权。”

    章惇大喜,他终于等到了这个任命。宰相不知兵事,对于朝廷最重要的事就像是被排斥在外的外人似的,让他尴尬:“臣谢陛下信任,唯有鞠躬尽瘁而矣!”

    甭管是灭西夏,还是就西夏打回去,大宋都免不了几场恶战。

    既然国战,就是好不了真个大宋都要为军队服务,宰相再被排除在军事决策之外,就不符合大宋的运作。

    而且,赵煦也看出来了,李清臣一个人根本就掌控不了大宋对西夏的战略。

    实际上,章惇是大宋朝堂上唯一一个对战争非常熟悉,且有过统领大军经验,且战绩傲人的大臣。除了章惇之外,李清臣、曾布、蔡卞等人都没有领兵打仗的经验,更不要说谋划大宋对西夏作战这等大事了。

    赵煦从李逵家里出来之后,就马不停蹄的来到都事堂,肯定不是来闲聊的,直截了当的问章惇:“有人对朕进献平夏五策,但在献策之前,却让朕自问,大宋该如何处置西夏。灭还是弱。”

    “灭如何说,弱如何说?”章惇问。

    “灭,杀党项一半人口,屠三座主城,破其胆,灭其族。弱,疲军而矣,二十年后西夏又有和大宋一战之本。”赵煦唏嘘道,反正李逵说这话的时候,就是杀气腾腾。他却没有李逵的气势。

    章惇微微一笑道:“李逵这小子说的吧?”

    “唉,章相知道?”赵煦吃惊道,还以为李逵之前已经拜访了章惇,甚至两人有不可告人的秘密。这让赵煦心里疑窦横生。

    章惇却笑了笑道:“这小子恨不得将西夏人杀绝,我这里还有几份状告他杀俘的弹劾奏章。满朝文武除了老臣之外,也就是他能说这样的话了。”

    “为何?”赵煦这才恍然,原来李逵如此与众不同。

    章惇笑道:“因为老臣也想一劳永逸。”

    李逵说杀人,让赵煦觉得心惊胆战。可是章惇表达了几乎一样的意思,却让赵煦觉得心安理得。似乎事情就该这么办。这就是地位的差距。

    虽说是状告李逵的奏章,但是章惇的目光中却是一种异样的欣赏。感慨道:“李逵这小子好重的杀心,这等好根骨,压根就不该投入苏门这个知道舞文弄墨的学派之中。跟着老夫岂不是更好?”

    章惇自言自语,让儿子章授听去了,心说:“您老也就是说说而已。”章惇连儿子都懒得教,还回去在外头收弟子?

    对于章惇来说,天下除了他之外,就两种人:蠢才和软蛋。

    蠢才他连开口的心思都没有。至于说软蛋,不上去踢一脚,已经算是他老人家开恩了。

    从都事堂出来,赵煦一扫从李家出门之后的阴霾,心情顿时好了起来,竟然有心情调侃童贯,笑道:“童贯,你知道李逵送朕出门的时候,说了什么话吗?”

    “奴婢不知,也不敢知。”

    赵煦哈哈大笑起来:“你可以知道,李逵这家伙说话实在是太损了。他说:西北的战事,宦官最好不要领兵,更不能成为主帅。”

    童贯心头咯噔一下,他想了很久,准备在适当的时候向赵煦请战去西北。他的人生偶像是前山西六路大总管,宦官李宪。童贯身为李宪的门人,自然要追随李宪未完成的事业,将西夏的国祚彻底覆灭。可没想到,他竟然也有命犯小人的时候。

    听到皇帝赵煦照搬李逵的谗言,顿时急了,紧张道:“陛下,这是为何?”

    “啊哈哈……”赵煦打量了一阵童贯,然后笑呵呵道:“李逵说,宦官统军有一个弊端,打硬仗,该硬的时候,硬不起来!”

    童贯面红耳赤,有种被凌辱的哀怨。他发现自己被贴上了软蛋的标签,可他根本就不是软蛋,而是绝蛋!

 第490章 嘬死都没死成的三叔公

    保康门外,学士巷,李府。

    李逵送皇帝赵煦后回到院子,三叔公还是躺在躺椅上,半死不活的样子。老头身体很好,就是气势蔫了吧唧的有点装了无生趣地的寥落。

    听到脚步,这回他可不会猜错了,软绵绵道:“人杰,小黄的身份不简单,你别总是欺负他!看刚才你把他小脸吓的都白了,他们这种生来就金贵的人可不似你我这等贱命,啥都敢干,天不怕地不怕。你一开口杀一半活一半,黄佣这小子恐怕连血都没见过,万一吓出个好歹来,他爹找过来的,你该如何抵挡?”

    黄佣可是赵煦在外的化名,赵煦的爹是神宗皇帝,要是这位找上门来,李逵也得肝颤。

    再说了,他欺负皇帝?

    他敢欺负皇帝吗?

    给李逵十个胆子,他也不敢啊!

    这是宰相才敢干出来的事,他一个回到京城的九品县尉,等待论功行赏,升官大干一场的低级文官,哪有资格去欺负皇帝?就是之前他想要知道皇帝对战争的决心,才故意用了夸张的话。当然,也不算夸张,灭国之战,任何残暴的行为都不为过。

    可听三叔公的意思,似乎老头知道了黄佣的身份。

    佣,这个名很贱,是赵煦在年少时候用的名。大宋皇室的传统,皇帝怕皇子养不活,所以即便是皇太子身份的儿子,在刚出生的时候也会取个贱名,希望好养活些。就连爵位也是从节度使开始封,一岁的时候节度使,两岁可能命硬了点,就干脆封公爵;等到再大些,就可以给个散号王爷,然后就是郡王、亲王。

    别的不说,随着皇子们长大,妥妥有种打怪升级的成就感。

    当然,这里的怪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怪,而是病魔。

    听三叔公的话,李逵心头微微坠了坠,不会是赵煦的跟脚被三叔公看出来了吧?

    李逵在三叔公晒太阳的边上的台阶坐下来,前倾着上半身面对三叔公问:“三爷爷,你看出来了黄佣的身份?”

    他怕三叔公万一看出赵煦的真实身份是皇帝,也是为了赵煦的安全着想,必须要上报皇城司。以后赵煦恐怕也没有机会来见三叔公了。

    这对李逵来说,算不上好事,也算不上坏事。三叔公传授赵煦的经验,多半不靠谱。用在乡间的宗族里或许有用,但是要掌控朝堂,他也不是瞧不起三叔公,赵煦从三叔公这里学来的什么‘乡村版帝王术’、‘绿林版观人术’、‘缺陷版三十六计’中,除了耍赖的招数都很实用,就没有任何一条计策能用在朝堂上。

    皇帝不来家里,也有好处。至少李逵不用担心皇帝在路上出意外,最后罪责却算在了他的头上。

    三叔公不屑的冷哼一声,不满道:“黄佣这小子说自己是公爵,在京城的公爵,就他着岁数的都是子承父业,要么留恋于花坊,要么就在街头作威作福。可他呢?整日对如何管理田庄,对付人感兴趣,这是个正常权贵子弟该干的事吗?”

    得了。

    赵煦因为太‘上进’被三叔公看出了马脚。

    见李逵被他老人家唬住,三叔公得意地挑了挑眉:“京城这地方邪门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