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李逵的逆袭之路-第62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你小子,还送上瘾了?”

    阮小二听自家兄弟的语气,似乎对送货挺上心,顿时肝火往脑门上撞。撩起衣袂又要动手。

    反倒是李逵却对李庆这小子高看了一眼,货运生意,虽说这时代车船店脚牙的名声不好。送货包括了车船行当,恐怕真不是正经人能坐下来的生意。

    好在李家人齐心,加上各个手上有武艺。打群架,有村子里演练的步兵军阵,错错有余;单挑更是不怕,即便遇到了硬茬子打不过,家里有黄脸瘟神李全。要是李全不在家,还能仗着李逵的关系去御拳馆找帮手。官面上也不用担心,李逵是进士出身,即便李逵不在京城,他们还能靠上太师府,在京城,没有人敢窥视李庆的生意。

    于是李庆的生意越做越大,俨然成了京城送货行的一方人物。李逵作为兄长,总不能打压兄弟们的积极性吧?

    干脆腆着脸说了句违心的话:“送货也是真当营生,挣得钱干净。”

    呼啦,周围看热闹的京城百姓散开了不少,觉得李逵这位主人很成问题。送货的拉帮结派,打压同行,霸占地盘,什么时候成正经人了?

    再一看,李逵面色黝黑,眼露凶光,是个不折不扣的狠角色。

    顿时明白了一个道理,不是家人,不进一家门。

    李逵问:“小五,你知道安学士的住处吗?”

    “同知枢密老爷安学士?”李逵不过是随口一问,没想到阮小五真知道。

    点头道:“少爷,你问我就算是问对人了。安学士如今不住在内城的府邸,在城外的庄子里养病,那地方我知道,沿着汴河走没多少路。”

    “小子,过来,给你五爷将货物送到朱雀门附近的蔡家酒楼,知道地方吗?送货的钱归你了,但是要让本大爷知道你短了货,小心你的狗头。”

    “五爷,你放宽心,小人哪敢对蔡家的生意下手。”

    街头随便抓了个混混,阮小五吩咐了一通之后,然后站在了李逵面前,讨好道:“少爷,我带你们去。”

    “会骑马吗?”

    “会!”

    阮小五爽快道,可是看到了李逵身后的随从将一匹战马匀出来之后,顿时有些傻眼。似乎眼前的这匹马看他的眼神有点鄙夷。

    京城内,骑马说的是京城有一项特殊的租赁业务。就是租用马匹,但不同于寻常意义上的骑马,这是马主人在前头牵着马赶路,速度上很慢,就是比走路轻快些。

    可是战马就不一样了,不少脾气暴躁,寻常人想要骑上去,还得费一番功夫。

    阮小五上马之后,果然战马在原地兜圈子。

    好在阮小二见状,用自己的战马欺身靠过去之后,帮忙控制了战马。对阮小五道:“你小子就不知道在少爷面前谦虚些?驾驭战马可不是你想的那么简单。”

    “没事,二哥,我的一身功夫都在驾船上头。平日里少了练习,多骑几次肯定能行。”

    来到了安家的庄园。

    阮小二通报之后,李逵进入了庄园。

    安焘没有病,心情也不错。尤其是见到了李逵,仿佛看到了帮手似的,在院子里迎接。

    要是李逵还是之前的身份,安焘不会如此给予礼遇。如今的李逵也是从四品的贴职官员了,天章阁侍制,已经足够安焘重视了。

    “人杰,你可回来了,要是再不回京,恐怕流言蜚语对你很不利了。好在你回来了,哪些暗箭伤人的手段都用不出来了。”

    安焘虽说的轻松,可语气之中颇为不忿。李逵进小院,这个别院安焘当初修建的时候用了不少心思。北方不适合建造园林,但是在院子里挖个池塘种上莲藕一点问题都没有。只不过如今已是入冬,池塘到处都是褐色枯萎莲藕的杆子,让人看了有些萧索。

    让李逵惊讶的是,游师雄也在。

    他和安焘的交情不过是有过一次上下属的关系,要不是这次他也被安焘的事情给波及了,或许已经离开了京城。

    像游师雄这样的文官,一辈子扎根在边塞做官,能够做到知州已经纯属不易。在老来之时,还能更上一步,已经是意外之喜了。即便是升迁了,有了显赫的贴职,但是让人没想到的是,他竟然在升迁之后,还敢支持安焘。

    这让章惇怒不可遏,将游师雄的派官给拦了下来。当然,按照游师雄得情况,他想要留在京城,恐怕也不太容易。

    “人杰!”

    “游学士。”

    如今的游师雄已经被擢升为直学士,但是派官却被耽搁了。安焘吃惊之余,邀请在京城没有亲朋的游师雄住在了府中。

    他虽说是隐忍,但同时也在等机会。

    等李逵回来之后的机会。

    只是安焘也吃不准,李逵到底是心属变法派,还是追随保守派。直到李逵入京城之后,第一个拜访的对方就是他,他这才放心了。

    宾客落座,李逵开始说起了在青塘的一波三折,安焘听后,气地将手中的茶碗拍在书案上,怒道:“章惇匹夫,军国大事哪容得他儿戏。老夫定然要弹劾他!”

    李逵闻听,有些失望。枢密院果然和都事堂已经水火不容,甚至矛盾放在了明面。

    以前还是做的比较隐蔽,虽说李清臣、安焘这俩人和章惇不合,但并没有将双方势力摆开了争斗。以后,就难说了。

    安焘发泄了两句之后,对李逵蛊惑道:“人杰,来了京城,想好去哪个衙门了吗?”

    “没想过。”李逵想去那个衙门,他说了不算。

    安焘却大包大揽道:“来枢密院如何?”

    “枢密院,又不打仗,没啥意思啊!”李逵真没想过去枢密院供职。

    而就在李逵进入安焘的别院之后,翰林学士曾布府邸门口来了个鬼鬼祟祟的人,走进了府邸之后,径直去了书房,拜见了曾布之后,低声道:“大人,李逵去了安焘别院。”

    曾布放下了手中的公文,凝神思索起来:这可能是个变数!

 第633章 做宰相公子太难了!

    中进士才两年,这样的新科进士,只能是官场的萌新,小人物一个。

    而李逵却用实力证明,他对大宋的价值已经举足轻重。

    自从进入京城之后他的行踪就被人盯上了,出了安焘的别院,阮小二跟上来对李逵轻声道:“少爷,有人跟着我们。”

    “由他去!”

    大宋的部堂大员,连皇帝都敢盯着,更何况李逵这个在京城没太深根基的年轻人。当然,盯着他的人也不是小人物,反而一个个都是左右大宋这艘大船的大佬。

    内城,汴河边上的章府。

    有人匆匆跑入府邸,门房定睛才认出是府中的小厮,引起老大的不快,在其人背后喋喋不休的啰嗦:“整日跟在相爷身边,怎么就不多学点相爷的风仪态。”

    宰相门房,可能是整个京城最为势利的一群人。身份不高,脾气却都挺大。

    “老爷,我回来了。”

    章惇在院子里动作缓慢的挥动着手中的长剑,类似于五禽戏之类的养身法。大宋的书院里,基本上都有弓箭社,剑房,还有各种各样提高文人体力的武术课程。比如弓箭就是大宋书院学子的必修课。这是因为大宋自真宗以后,对外战争之中对文官的信任越来越大。导致大部分战争都是文官指挥,要是不通兵法,没有点体力,恐怕真的熬不住在外征战的辛劳。

    当然,练拳的人不多,练剑的很多。章惇就是其中好手,当然比将门肯定不行的,但在文臣圈子里,他属于拔尖的一类。

    好不容易等收了功法,章惇这才张口:“都打听清楚了?”

    “他没回家,而是去了安焘的别院。”

    小厮不敢抬头,垂着头禀告道。

    章惇眉头微微挑起,对于李逵的选择似乎不太满意。在朝堂上的大佬之中,章惇其实最不需要军方支持的大员。他的族兄就在西军之中非常有影响力,而且章楶在数次对西夏的战争之中,表现抢眼。甚至累功升到了龙图阁学士的官职。

    不过,这对章楶来说并没有什么大不了的。

    他要是不喜欢专营,凭借状元的荣誉,做官几十年,难道还升迁不到三品大员?

    还不是他老人家这么多年做官,交的朋友都是失势的倒霉蛋。连带着他也经常受到牵连。好在章楶本钱足,还能勉强支撑。要不然,章家这一辈的领军人物,更本就不可能是章惇。

    章家兄弟,只要同心协力,这朝堂上还有谁是对手?

    可问题是,章楶是兄长,根本就不听章惇的。章楶不仅和章惇不属于同一阵营,而且还和保守派的关系很深,本身还是中间派。

    章楶和苏轼、苏辙、吕大防、吕公著、范纯仁、范纯粹……这些变法派的死对头私交都很好。

    就像是家里出了个叛徒,让人无奈。最气人的是,西军获得任何军械和好处,都要被李清臣拉出来将章家兄弟的关系拉出来说一遍。

    惹得章惇都想要将章楶给撤了,干脆让他这个看着碍眼的族兄去大名府养老算了。

    可没有了章楶,章惇在皇帝眼中的影响力就要大打折扣了,不得已,还得哄着。

    可正当章惇准备在他主政期间对西夏反攻,扭转大宋和西夏的战略关系,从防御变成进攻的局势。好彰显他对大宋的作用。但是不幸的是,李逵横空出世了。这家伙去西夏走了一遭之后,西夏彻底蔫了。

    可章楶一样,李逵的立场也忽明忽暗,让人摸不着头脑。

    这家伙保守派,变法派,中间派谁也不是。

    即便章惇也存着拉拢李逵的想法,有道是人才难得,可惜……李逵来到京城,就不知道来拜会他老人家。章惇心头暗暗生着闷气,心说:“白给这小子起了个字,一点好都不念着老夫的好!”

    章惇当初给李逵起字,完全是无意为之的游戏之作。

    要说他看重李逵,还是最近一年。西夏的事不好宣扬,但是青塘呢?

    物资援兵都没有赶到战场,战争就结束了。

    这给大宋省了多少钱?

    户部至少省出了千万贯的支出。

    李逵的好用,这才在章惇心里根深蒂固起来。可惜,李逵根本就不知道他老人家的提携之意。跟着安焘这等执拗的老书生有啥奔头?一点眼力见都没有。

    气地老酸辣手书生章惇瞪眼:“不识抬举的小子,以后老夫不用他了。”

    反倒是三儿子章授在边上,浑不在意,心中腹诽不已:“您老人家也就是说说而已。安焘要用李逵,没有你的同意,李逵能从延安府的任上去秦凤路任职?”

    章惇见儿子表情不对劲,顿时骂道:“顽劣子,你懂得官场之险恶?李逵十多岁就敢杀人,是个能轻易相信的人。老夫招揽他,是要勘磨他的戾气,好为我大宋储才。”

    “鬼信!”这话章授是说什么也不会相信的。

    章授在家里的兄弟之中才智最低,因为太笨被老爹剥夺了做官的权力。刚开始的时候,是恨,他也想做官,好不容易考中了进士,却被养在家里做管家,他能答应?好在二哥中了进士第十名,也被章惇拦着不让做官,章授心里才平衡了不少。理由是老二太单纯,做官只能被人骗,这等鬼话,也就是章惇能说的出来了。章授也只能干瞪眼,而且在家,不敢对章惇有任何不顺心的举动。见父亲生气,章授当即求饶:“儿子错了。”

    章家的儿子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