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更宋-第12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今,昨天下午……”

    “那他们从什么地方来的,从哪个门进的城?”

    “这个,我也不知道,我只知道他们从北门进的城。”

    “北门?”

    郭浩皱了皱眉,觉得这一次是他失算了,他只想到契丹会直接出兵攻击他,却忘记了契丹也有可能帮汉军守城。

    “他们有多少人,现在在何处!”

    “他们有三千人,你们攻进来后,他们就从北门走了,至于去哪,小的实在不知。”

    这倒是契丹的风格,打不过就跑,可是他们现在已经深入北汉复地,如果契丹派出大军,他们只能迎战或者撤退。

    审讯完毕,郭浩没有杀那些小吏,而是把他们关起来,再次彰显了他的仁慈。

    他们现在只剩下七千多人,这样下去只能越来越少,郭浩现在需要补充兵源,可两个节度使会帮他么?

    “来人,派人转告两位节度使,就说我们已经拿下太谷,急需他们的帮助,让他们多派些人过来!”

    虽然不一定帮忙,但总要试试,拿下太谷已经离晋阳很紧了,不过他很可能要同时面对榆次、清源两县的兵力。

    得知太谷失守的消息,刘崇真的慌了,立刻下旨给刘承钧,让他调集人马,务必要拦住郭浩。

    可是北汉只有十二州,全国加起来也就三万人马,他又不能放弃边防,倾全国之力,最终只能凑出八千人马。

    这次由刘成钧亲自指挥,率领北汉的八千大军,加上杨衮的两千,统计一万人,在榆次和清源之间等待郭浩。

    而两个节度使听到郭浩拿下太谷,都有些意外,看这个架势,郭浩之前的话并不是吹牛,仅仅一个月的时间,连下两城,他这个军师还真不是白叫的。

    “郭浩一万人马,如今只剩下七千,汉军一万大军在榆次和清源之间,我们如果不帮他,他恐怕很难前进了。”

    潞州节度使府,两位节度使坐在一起,他们都等着分功劳,现在看来不是那么容易。

    “汉军还好说,麻烦的是契丹军,据前线的人来报,这次契丹仅派出了三千兵马,所以郭浩才侥幸拿下太谷,如果契丹再增加援军,郭浩恐怕也有危险。”

    安国节度使秦汾说完,李筠点了点头。

    “我的人驻扎在隆州附近,这条路是走不通的,辽州那边要靠你了,我还要分出一部分兵力,去接手太谷。”

    “这样一来,我们能动的兵力都用上了,根本无法分兵帮助郭浩,他现在只有七千兵马,能够打败刘承钧的一万汉军么!”

    “谁知道呢,目前看来这小子还是有点本事,听说要不是契丹援兵到了,他根本用不了这么多人,其实我也想派兵帮他,只是有些有心无力。”

    秦汾闻言默然,他也是一样,二人虽为地方节度使,但他们还要戍守边关,能动的兵力有限。

    郭浩得到二人的回信,觉得这件事很棘手,兵力不够再往前走,他也得走得动啊!

    “难道真要再用炸药?”

    郭浩这段时间没闲着,忙活了许久,也才制作出二十来个炸药包,为了保险起见,他打算全用在晋阳上,争取一举拿下晋阳。

    如今他前路受阻,不用炸药死伤会很大,如果两个节度使帮不了他,他就只能向朝廷求援。

    汴梁城,皇宫内。

    郭威得知郭浩已经连破两城,打伤了了张元徽,吓跑了李存瑰,如今刘成钧亲自出马,一万大军确实有点多了。

    郭浩要求增兵,可能来的及么,李存瑰不是一般人,如果发现郭浩不向前,会不会带领大军进攻他?

    太谷刺史府,得知刘承钧的消息,郭浩有些无奈。

    早知道北汉不好打,如今才冲到第三关,接下来郭浩都不知道怎么做了,后面还有两关。

    主动比击是不可能的了,先在太谷休整几天再说,而是他还有一千多的俘虏,如果利用一下,也许可以补充些兵力。

    郭浩反复看着地图,想要找出好办法,汉军驻扎的地方属于太原府,后面就是晋阳,只要打败刘承钧,晋阳就在眼前。

    但是李存瑰好对付,刘承钧可是刘崇的儿子,北汉的未来君主,虽然没册封太子,但对于士气也是一种激励!

 第一百八十三章 义社成立

    汴梁城,皇宫中。

    “什么郭浩攻破太谷了?那岂不是离太原不远了,晋阳就在眼前!”

    郭威有些意外,王峻听了不屑地说道:“他只不过是运气好罢了,榆社之战是刘崇轻敌,给了他可乘之机。

    太谷是因为李存瑰大意,让他们从东门找到突破口,如今刘承钧率领一万大军驻守在太原之南,旁边又有榆次、清源两城,郭浩想继续前进已经很难了。

    更何况其中还有契丹的援军,而郭浩现在只有七千人,李筠、秦汾都无法分兵帮他,陛下不妨叫他回来吧!”

    王峻说完,郭威皱了皱眉,打胜仗本来是好事,也不知道王峻是怎么想的,怎么到了他这里,一点高兴的意思都没有。

    “郭浩派人像朕求援,是想一鼓作气平定北汉,如今他好不容打开突破口,如果这时候放弃,以后恐怕就没有机会了!”

    “陛下,契丹那边传来消息,最近契丹军调动频繁,恐怕有南下的意思。

    而且慕容彦超造反,南唐那边也不安分,我们四方用兵,实在是没有兵力去支援他啊!”

    郭威听到这里,这才想起来,他之前一时高兴差点忘了,北汉立国的同时,慕容彦超联系南唐李璟,一起起兵反周。

    现在大周四面作战,也难怪王峻不支援郭浩了,只是郭浩好不容易打到太原,就这样让他回来郭威也确实不甘心。

    “告诉郭浩,让他自己想办法,朕实在帮不了他,如果他觉得有困难,就回来吧!”

    王峻闻言躬身施礼道:“陛下英明。”可他低头的时候,嘴角却不漏痕迹地上扬,强忍着笑意。

    北汉其实对大周威胁不大,之前北汉几次入侵,都被各地节度使击退了,后来和契丹联合进攻晋州,也被王峻击退了。

    而郭浩出征,完全是郭威临时起意,王峻其实并不同意,奈何郭威想要试一试。

    结果郭浩并没有让郭威失望,仅仅用了一个月的时间,连下两城,才损失了三千不到兵力,这可以说功劳不小了。

    但是继续北上,这就威胁到北汉的核心,郭浩要面对的就不仅仅是几千守城军,而是上万人的联合部队。

    王峻得知这个消息,心里有了想法,这段时间他一直观察,朝中对他威胁最大的只有两人,一个人柴荣,另一个就是郭浩。

    柴荣作为郭威的养子,如今郭威没有子嗣,柴荣很可能继承皇位,到时候他还能继续掌权么?

    而郭浩虽然和郭威没什么关系,但前段时间发生的事他可都知道了,郭威要收郭浩为义子,还要把永宁公主嫁给他,虽然郭威一直没说,可郭永宁可一直等着呢。

    要不是秋南出事,郭威不想趁人之危,估计二人这会儿都成婚了,郭浩一旦成了驸马,二人之前关系还不怎么样,对他可就不利了。

    所以王峻不希望郭浩立功,不想柴荣回来,他心里一直防范着二人,自然不会帮郭浩说话。

    ……

    两地距离很远,就算用信鸽传递消息,一来一回也要几天,郭浩得到回信时,他已经在太谷待了六天,看到没有援军,郭浩忍不住皱眉。

    “怎么样大哥,陛下怎么说?”

    “陛下让我自己想办法,如今朝廷四处作战,实在分不出兵力给咱们!”

    “什么?”

    众人都有些恼怒,他们拼死拼活都打到太原了,眼看打败刘承钧,晋阳就在眼前了。

    可朝廷竟然不给支援,他们现在只有七千人马,要面对一万大军,而晋阳城也绝对不简单,没有两万人拿什么破城!

    北汉三万户,一共三万兵马,如今没有威胁到他们,他们只派出一万人,如果威胁到他们,恐怕要倾全国之力。

    而他们的兵马越打越少,汉军却越大越多,如此此消彼长,这仗还怎么打!

    “陛下还说什么了,难道让我们用七千人平刘崇?”

    王政忠有些不满,忍不住抱怨一句,其他人也竖起耳朵,生怕被王政忠说中。

    “这个倒是没有,陛下说我们可以回去,只是这样回去你们真的甘心么?”

    所有人默然,想说不甘心,可他们也是有心无力,郭浩望着墙上的地图,心里忽然一动。

    “用兵之法,十则围之,五则攻之,倍则分之,敌则能战之,少则能逃之,不若则能避之。

    如今汉军的数量多于我们,不可力敌,只能智取,本来我打算到了晋阳再用法术,如今看来需要提前布置了。”

    “法术……”

    几个人都看着郭浩,郭浩屏退闲杂人等,低声道:“事到如今,我也不瞒着诸位了,其实我的法术根本不是什么法术,而是火器!”

    “火器……”

    几人闻言一惊,又觉得不可思议,此时屋里的人有赵匡胤、杨光义、王审琦、王政忠,刘庆义不幸牺牲,否则他们有六个人。

    “我制作的火器危机巨大,有伤天和,我不想流传出去,才那么说,你们几个一定不能告诉外人!”

    郭浩说的很认真,其他人都点点头,赵匡胤见状心里一动。

    “大哥,你把这等秘密告诉我们,也是对我们的信任,彼此北上能否成功,全靠大哥庙算。

    咱们兄弟之前也经历过生死,今日不妨一起结拜为兄弟,这样大哥有什么事,也能放心的告诉我们,咱们兄弟齐心,也许能够成功平汉也不一定!”

    这个主意一出,几个人都眼前一亮,他们都是年轻人,而且志同道合,同生共死过。

    郭浩闻言忽然想起来,有些激动地说道:“要我看咱们干脆成立一个义社,意气相投,义字为先!

    只要进了义社,就要歃血为盟,结为兄弟,有福同享,有难同当,今天我们有五个人,以后还可以找更多人加入我们,你们觉得怎么样!”

    “好啊,义社义社,义气之社,我赵匡胤同意!”

    “我杨光义同意!愿意加入义社!”

    “我王审琦同意!愿意加入义社!”

    “我王政忠同意!愿意加入义社!”

    五人一拍即合,随即准备东西结拜,和之前二人结拜不同,这次结拜不分大小。

    “义社成立,需要一个社长,副使总领北路军事务,又是同签枢密院院事,这个社长当之无愧!”

    杨光义年龄偏大,却第一个推举郭浩,郭浩摇了摇头但道:“我是文官,怎么能领导你们呢,还是让元朗当吧,他的官职最大!”

    “大哥,你这个何意,现在兄弟们是跟着你干,又是你提议成立的义社,你不当社长谁当!”

    赵匡胤是力挺郭浩,弄得郭浩大为感动,他提义社只是想到了义社十兄弟,却没想当什么社长啊。

    “这……”

    郭浩不知道的是,因为他的出现,发生了一场历史上没有的战斗,义社也因为他提前出现。

    而原本的领袖赵匡胤,也因为他黯然失色,本来十兄弟之一的刘庆义,却在这场战斗中不幸牺牲。

    “好吧,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