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更宋-第15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郭威实在找不出理由拒绝郭浩,因为他这个办法太好了,所有人都知道这么做的好处,但是他有利于国家,却不利于他们自己。

    所以郭威选了个折中的办法,通过这种方式远处真正的人才,大臣们的面子也要给。

    至于那也通过关系选出来的官员,以后恐怕要被重点关注了!

 第二百一十七章 恢复糊名

    下朝之后,郭浩往礼部走,他和冯道虽然是主考,但科考的工作是由礼部负责。

    “郭大人,等等我。”

    郭浩闻言回头一看,追上来一个小老头,正是当朝礼部侍郎,赵上交。

    赵上交,本名远,字上交,因避后汉高祖刘知远讳,以字称,范阳人。

    他美风仪,善谈论,尤好吟咏,负才任气,为乡里所推重。曾到中山投奔王都,因有人在王都面前诋毁他,没有得到王都的礼遇,他便南游洛阳,与中官骠骑大将军马绍宏交好。

    马绍宏领北面转运制置大使,上表任赵上交为判官,迁殿中丞,秦王从荣开府兼判军卫,以赵上交为虞部员外郎,充六军诸卫推官,累迁司封郎中,充判官。

    后晋初年,召为左司郎中、度支判官,历右谏议大夫,中书舍人,知内外制,迁刑部侍郎,又迁户部侍郎,拜御史中丞,弹劾无所避忌。

    后周广顺初年,拜礼部侍郎。

    “赵大人,我正要去礼部呢,咱们一起走吧。”

    赵上交笑着点头,对郭浩道:“真没想到,陛下竟然同意了糊名考校,老夫替天下士子谢谢郭大人了。”

    赵上交说着对郭浩躬身行了一礼,郭浩受宠若惊,赶紧扶他起来道:“赵大人这是干什么,快快起来!”

    赵上交直起身,对郭浩道:“郭大人有所不知,其实去年贡士,我就曾建议陛下恢复糊名,只是那时候朝局未稳,陛下没有同意。”

    郭浩闻言点头,糊名制确实不是他首创的,而是武则天发明的,只不过后来考试没有普遍使用。

    “今岁举人颇以糊名考校为惧,然有艺者皆喜于尽公,郭大人此举,可是功德无量啊!”

    “不敢当,不敢当,早知道赵大人早有此意,小子就不冒这个头了!”

    赵上交笑着摇头,表情有些无奈,郭浩不知道是,由于他的出现,历史其实已经发生了变化。

    历史上记载的那次贡士,郭威其实听从了赵上交的意见,但是因为郭浩的出现,郭威的决定也变了。

    二人说着已经走到了礼部,二人对视一眼,赵上交道:“还请郭大人宣布吧,毕竟是你提出的建议。”

    郭浩连连摆手:“还是赵大人来吧,您是礼部的掌官。”

    二人相互退让,看的礼部其他官员一头雾水,最后郭浩说不过这个小老头,只因为一个原因,他是主考官。

    “诸位,今日早朝,本官向陛下提议,恢复糊名考校,陛下已经同意,你们接下来要尽快把这个消息传出去,让天下士子都知道!”

    郭浩说完,礼部鸦雀无声,赵上交咳了两声:“都没听见么,难道要郭大人把圣旨拿出来么!”

    其他人听到这里,立刻答应了一声,然后开始忙碌,消息很快传递出去,汴梁也张贴了榜文。

    这个消息一传出,一时间在汴梁城引起轩然大波,此时汴梁城里已经聚集了不少人,各个客栈都已经住满了,很多民宅也临时成了民宿。

    来京科考的学子中,不仅仅是大周的学子,还有一部分来自江南,其中南唐最多。

    因为南唐开国以后,不设礼部贡举,人材的选拔只凭言事遇合,随材进用。

    南唐保大十年二月,南唐始以翰林学士江文蔚知贡举,后因南唐执政者均不由科举出身,加以阻毁,南唐意罢贡举。

    南唐不举行科举,读书人没有出路,如今大周举行恩科,很多人都想来试试,其实也没报什么希望。

    状元楼,一个从古至今都存在的地方,此时大堂坐满了人,其中有两桌人最引人注意。

    “李兄,你有了王大人的引荐,这次恩科应该十拿九稳了,我等提前恭喜你啊!”

    “哈哈哈,好说,好说,等我成了进士补了官,我一定不会忘了你们!”

    “等的就是李兄这句话,可惜我们没有门路,见不到王大人,投出去的行卷也入石沉大海,没有回音啊。”

    “孙兄你还有行卷可投,我们几人只能纳卷啊,听说一天就有上百份卷子,那些官员怎么看得完啊!”

    听到这桌的谈话,旁边一桌的几个学子脸色有些不好看,他们都是南唐的学子,来大周考试,一直受人歧视。

    “哎,陈兄,你不是说,你有个远方的表哥,可以帮咱们把卷子给郭大人看看,怎么样,有消息没有?”

    陈玄喝了杯酒,一脸不耐烦地说道:“别提了,不但没给看,就连礼物都退回来了,我看那个郭浩也是沽名钓誉之辈,看不起咱们这群淮南士子!”

    其他人闻言有些失落,他们远道而来,为的就是奔一个前途,可是每当他们表明身份,迎接他们的都是异样的目光。

    就在这时,门外忽然跑进来一个士子,站在门口大声喊道:“老天有眼,朝廷恢复糊名,我们这些寒门子弟有希望了!”

    一句话,像是按了暂停键,原本喧哗的大堂瞬间安静下来,那个士子看到众人,又哭又笑的表情。

    “什么!恢复糊名!”

    最先反应过来的,是那些找好门路的学子,他们找人、送礼、投行卷,目的就是在这次科考中中第,可是突如其来的变故,让他们难以接受。

    “哈哈哈哈,真是天助我也!”

    有人不高兴,也就有人高兴,江南士子地喜悦溢于言表,他们原本对这次科考没报多大希望,没想到朝廷竟然恢复了糊名制。

    “还不仅如此,陛下还说,大周正值用人之际,这次恩科的名额会增加一倍,同时举荐制度同样算数,之所以这样做是想选拔更多的人才。”

    那个士子说完,李恒脸色缓和一些,可是陈玄脸上的得意,让他很反感。

    “不就是糊名么,有什么大不了的,有些人还因此而沾沾自喜,也不怕乐极生悲。”

    陈玄听到这句话,顿时就知道是在说他们,反讥道:“糊名是没什么大不了,可能让大家凭本事竞争,不像某人,关系早就找好了,也不知道他这个功名是买来的,还是考来的。”

    “哈哈哈……”

    江南的士子抱成一团,纷纷附和发笑,李恒冷哼一声:“不过是群南蛮子,竟然敢来中原逞能,你给我等着!”

    李恒这句话,可以说是很过分了,有几个士子忍不住要动手,却被陈玄拦住了。

    “逞不逞能不是你说的,而是看结果,这次考试如果能够公平对待,到时候你就知道谁逞能了!”

    李恒闻言起身,直接出了状元楼,陈玄坐了下来,看着李恒的背影,脸色有些沉重。

    就在这时,陈林带着郭浩走了进来:“郭兄,就是这里,我那个表弟就住在在这里,哎,他们在那!”

    说着走到陈玄面前,刚要打招呼,却发现几人的脸色有些不对劲,于是问道:“你们这是怎么了?”

    陈玄抬头看了陈林一眼:“你来干什么!”

    陈林听见这语气,顿时有些不悦:“你这是什么意思,我好心来看你,你怎么这个态度。”

    “我什么态度,本以为中原能比南唐好一些,能给我们一个机会,为了我这次考试,家里已经把能卖的都卖了,没想到被人退了回来,人家很不不稀罕要!”

    陈林闻言有些尴尬,回头看了看郭浩,郭浩却笑着摇了摇头,看样子这个陈玄有些傲气,就是不知道才学如何。

    “嗨,我当多大点事呢,朝廷不是恢复了糊名制了么,你们还是有机会的,凭你们才学,考个进士应该没问题的。”

    陈玄闻言不屑地一笑:“我对我的学识很自信,就怕有人从中作梗,谁让我们是南蛮子呢!”

 第二百一十八章 怀疑证明

    听到“南蛮子”三个字,陈林的脸色也有些变了,冷声道:“谁说的!”

    “不认识,他还说让我们等着,估计是找人去了。”

    陈林听了回头看向郭浩,郭浩点了点头,示意他放心,陈林继续道:“那你是怎么想的,难道这就放弃了?”

    “放肆?我不会放弃,就只怕两国的官员都是一丘之貉,我们再有才学,也无用武之地!”

    “这位兄台未免有点太悲观了,陛下加试这场恩科,正说明他的求才之心,而是这次恩科的主考官乃是冯老太师,足以说明陛下对这次考试的重视。”

    陈林还要说什么,却被郭浩插了话,陈玄抬头看了他一眼,发现郭浩虽然文人打扮,却不像是个文人。

    “冯道?他还好意思露面?”

    郭浩脸色微变,道:“冯老太师为国为民,无愧于天地!”

    陈玄不屑地笑了笑,道:“就算他为国为民,也改变不了他屡次变节的事实。”

    “变节的其实不是他,冯老太师也想为国殉葬,可是他的光芒掩盖不住,哪怕是昏君也知道他是贤人,更何况当今陛下乃是明君,他也是迫不得已!”

    郭浩说完,陈玄诧异地看了郭浩一眼,又看了陈林:“这位是……”

    “哦,他就是……”

    “在下秋北,汴梁人,是陈兄的朋友。”

    “哦,表哥你来汴梁倒是结交了不少人,不愧是世代经商,不过你不觉得不自在么!”

    “不自在?”

    这个陈林还真没觉得,一般他认识的人,都知道他和郭浩的关系,就算在南唐,他和李煜私交也不错。

    “看来你是不知道那样感觉了,罢了,考试过后我们就回去了,如果朝廷不开科举,我们也不会再来中原了!”

    陈玄有些心灰意冷,陈林看了看郭浩,郭浩挤了个位置坐了下来,看了看几个江南的士子。

    “你们既然来中原考试,不就是为了功名嘛,冯老太师虽然不问世俗,可不是还有个郭浩么,他不会允许徇私的。”

    “郭浩?都说他年轻有为,还曾经在翰林院待过,可是我们又没见过他,谁知道他什么样。

    再说他那么年轻,就是枢密副使、同平章事了,还遥领河东节度使,他要是没有关系,说出去谁信啊!”

    一个士子说完,郭浩有些尴尬,他口口声声说要禁止关系户,差点忘了他就是最大的关系户。

    之前他只想着考试公平,没想到如果没有举荐、自荐的制度,他也没有今天。

    “咳咳,他是有些关系,不过主要还是凭本事,你们如果真有本事,朝廷是不会亏待你们的,你们远道而来,已经证明了你们的诚意。”

    郭浩说完,其他人都是不信,陈玄发现了郭浩的异常,他一口一个朝廷,对郭威还十分恭敬,如今又说朝廷不会亏待他们。

    “这位仁兄,我看你身上有官气,你应该是朝廷的官员吧?”

    “有么?”郭浩看了看陈林:“我怎么没感觉?”

    陈林默默点头,有时候郭浩自己确实察觉不到,久居高位的人,身上自然会带一种气质,他自己是感觉不到的。

    “呵呵,嗯,我确实是当官的,不过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