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更宋-第15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有何难,一万贯确实少了些,但是作为启动资金足够了,我们只需要拉些赞助,别说十万本就是百万本也可能印出来!”

    “赞助?何为赞助!”

    “所谓赞助,就是找商家出钱,只要在书籍的最后一页写上他们的名字,有点类似寺庙里的功德碑。

    这样一来,只要买书的士子,都会感激他们的,对他们的生意也有好处!”

    赵上交闻言眼前一亮,随即又觉得有些不妥:“在书籍上印上商人的名字,会不会有些不妥。”

    “不印也行,那就帮人家打打广告,就是广而告之的意思,人家出钱做善事,总得让别人念念人家的好吧!”

    “这个倒是可以,只是以什么名义呢?”

    “就用皇家书社吧,我回头和陛下说,要想推演文明,没有书怎么行,我代表陈家先捐一万贯,不怕他们不捐!”

    再穷不能穷教育,这是后世的至理名言,郭浩如今好歹也是朝廷大员,为后世着想一下,也无可厚非。

    “如此多谢郭大人了!”

    有郭浩出马,这件事就不离十,赵上交由衷的感谢,郭浩摆了摆手,在他看来这都是小事。

    考试开始,考场里只有毛笔落在宣纸上的沙沙声,李恒和陈玄都不在,他们都要考进士,想到陈玄之前的表现,郭浩还真有些期待。

 第二百二十之章 作弊手段

    明经考试有三场,第一场帖经,第二场试义,第三场试时务策,分三天进行。

    帖经就是填空题,也是最容易作弊的一场,虽然在入场时已经发现了不少夹带,可难免有漏网之鱼。

    郭浩在考生中穿梭,暂时没有发现作弊的,于是打算回到座位上休息一会儿,结果回来的路上,发现一个胖子在抖衣服。

    郭浩停下了脚步,看着那个胖子,胖子仿佛没发现他一样,低头继续答题,郭浩看了一会儿没发现什么异常,这才离开。

    时间一点点过去,转眼三天就过去了,第一天地帖经比较无聊,第二天试义郭浩也没怎么关注,只有第三天的时务策,他发现几个答得不错的考生,默默记在心里。

    明经之后休息一天,紧接着就是进士考,进场时照样检查的十分严格,这次他看到了陈玄,陈玄和其他人一样,对郭浩施了一礼进了贡院。

    考题下发后,考生们看到了五道“大题”,前两道论点还比较明确,就是赋税和礼仪。

    但是后三道题,可以说一道比一道难,尤其是最后一道题,论“善恶与格物的关系”,大多数考生连思路都没有。

    郭浩走在考生中间,进士考试时间比明经要长,期间考官都不能回家,所以郭浩让人送来不少食材,打算和冯道涮火锅。

    “郭大人,你这五道题,可是难倒了不少人啊,尤其是最后一道,恐怕没人能答出来。”

    冯道吃了口羊肉,慢慢地咀嚼着,年纪大了牙口不太好,但又禁不住美食的诱惑,只能慢慢品尝。

    而郭浩也不一样,在碗里夹了不少菜和肉,均匀搅拌一下,三两口吃下,喝了一口茶道:“那有什么,其实答案我都告诉他们了,只要他们仔细解读那四句话,通过还是很容易的。”

    二人的“无耻”行为,弄得附近都是香味,官员们还能厚着脸皮吃两口,可那些考生可就没这个口福了。

    “这倒也是,不过你这道题太过高深,恐怕也只有孟子那样的圣贤才能领悟!”

    “这个不一定,那四句话其实不是……”

    郭浩说到一半,立刻反应过来,刚刚他差点说漏嘴了,抬头一看,只见冯道似笑非笑地看着他。

    “老夫翻遍了史书,又询问了很多人,孟子的言行后世皆有记载,从未人看到这四句话。”

    郭浩干笑了两声,道:“孟子距离我们太遥远,难免有典籍失传,后人不知道也正常。”

    冯道闻言笑而不语,到了他这个年龄,很多事已经看的很明白,而且郭浩的表情很不自然,冯道可以确定,这四句话绝对不是孟子说的,至于是不是郭浩,他还不是很确定。

    毕竟这四句话的功力很深,作者必定是大儒,而郭浩还是太年轻了。

    知道冯道有了怀疑,郭浩也不去接这个茬,二人都是看破不说破,可以说都是老江湖。

    吃饱喝足,二人下去巡视,路过一个士子时,一个动作引起了郭浩的注意,那个士子和之前那个胖子一样,都在抖衣服。

    此时是九月天气,白天还有些热,之前那个胖子满头大汗,用衣服扇风还说的过去,可这个士子体型偏瘦,脸上毫无汗水,平白无故在那里抖衣服,真有那么热么?

    郭浩盯着那个士子,一开始那个士子还很自然,可一炷香过后,士子开始出汗。

    可是周围的温度并不高,郭浩吃了顿火锅都没出多少汗,由此可见这个士子是紧张的。

    郭浩见状,不动声色的离开,离开士子的视线,躲在了盲区,偷偷观察着。

    只见那士子先是松了口气,随后看了看左右,然后从地上抓了把土,轻轻撒在衣服上。

    这一幕很让人怀疑,郭浩故意咳了一声,那士子听见赶紧抖衣服,郭浩终于可以确定,那件衣服绝对有问题!

    郭浩走到士子面前,伸手就去抓他的衣服,掀开一看什么都没有,白色的内衬有些灰尘,好像没什么异常。

    郭浩看了士子一眼,士子脸色有些发白,心都提到了嗓子眼,郭浩看了看旁边的茶壶,端过来喝了一口,对着衣服一喷!

    噗……

    水雾落在衣服上,加上之前沾染的灰尘,竟然有字显现,士子面如死灰,已经被吓傻了,郭浩却笑了。

    “好啊,我就感觉不对劲,没想到这时候就有隐形墨水,而且还如此隐蔽,是我小看了你们啊!”

    郭浩说完,挥手招呼守卫的士卒,严声道:“此人作弊,被本官逮个正着,带下去!”

    “大人,大人饶了我吧!”

    士子直接被吓哭了,郭浩低喝一声:“不许喧哗,否则把他关到牢里去!”

    由于延续唐朝的制度,所以对于作弊的处罚很轻,那士子虽然被郭浩抓到,按照规定也就是取消考试资格,撵出贡院。

    士子被郭浩这一吓,立刻闭上了嘴巴,被士兵带出去后,郭浩立刻让人仔细筛选一番,除了这个“隐形墨水”实在太高明被遗漏了外,其他的暂时没发现作弊的。

    找出一条漏网之鱼,郭浩很有成就感,他其实对那个“隐形墨水”很感兴趣,只是他身在考场,也不方便询问。

    转眼一天过去,答得最快的也就完成了两篇,至于第三篇,已经有了难度,时间还有两天,时间还算充足。

    第二天一大早,郭浩起身活动身体,这些天监考,他都没机会练武,只能做些热身运动,保持身体的习惯。

    从第三篇时务策开始,考生的水平差异开始体现,陈玄确实很有文采,郭浩虽然没仔细看,光凭流畅度,郭浩觉得他应该不会太差。

    又转了一圈,没有什么不对劲,郭浩无聊开始看考生的名单,想着能不能发现几个历史名人。

    让他失望的是,没有一个认识的,郭浩开始看考生的资料,一个晋阳人引起了他的注意。

    作为河东节度使,他藩镇的治所就在晋阳,自己治下的士子,如果有真才实学,完全可以留在手下。

    郭浩对号入座找到了那个士子,发现他正在吃饭,郭浩好歹在河东待了半年多,对于山西的饮食习惯很熟悉。

    山西人喜吃醋,醋用量很大,山西水碱性大,加上以杂粮如莜面、高粱、玉米、土豆等等高热、耐消化的食品,醋帮助消化。

    山西人被称为“老醯”,山西人无论面条、包子、饺子、馅饼、炒菜都离不开醋,否则,做出的饭不香。

    山区有的居民以酸汤代替酸菜的习惯,以前山西山区的百姓穷,买不起醋,只能以酸汤做菜,山西人家家要做醋,醋壶、盐并不离桌。

    然而郭浩就站在附近,却一点酸味都没闻到,他还以为这位士子家里贫寒买不起醋,于是回去取了一些。

    “没有醋怎么吃的下饭,这醋给你,不够再和我要。”

    郭浩纯粹是出于关怀,那士子有些惊讶地站了起来,施礼道:“多谢大人,学生从来不食醋。”

    “从来不……”

    说道一半,郭浩抬起头看向那个士子,刚才那句话,没有一点河东口音,郭浩不由得有些奇怪。

    “你是晋阳人,怎么会不食醋?”

    士子闻言脸色微变,忙解释道:“学生虽是晋阳人,却在汴梁长大,所以没有食醋的习惯。”

    “哦……”

    郭浩答应了一声,看了看士子碗里的食物,随口闻到:“你叫什么名字?”

    “回大人,学生刘……张体会。”

    听到这里,郭浩冷笑一声:“好嘛,哪有连自己姓氏都说错的,是你自己离开,还是本官让人请你出去!”

 第二百二十一章 恩科结束

    听到郭浩要他出去,那士子脸色微变,强行镇定道:“大人这是何意!”

    郭浩闻言不屑道:“装,还在那装,你根本不是张体会,张体会是河东人,怎么可能不食醋?

    而且你说你在汴梁长大,那就应该是汴梁人,你的户籍上没有标注,你吃的食物也不对!”

    郭浩好似包公俯身,三言两语就说出士子身上的疑点:“再加上你刚刚说错了姓氏,说明你在替别人考试,本官如果这还看不出来,那我这个主考官也别做了!”

    士子听了瘫坐在椅子上,郭浩见状摇了摇头,真是防不胜防,他已经盯的很仔细了,没想到这个时候竟然是有“枪手”!

    殊不知早在李唐时期,就有这样的人,其中一个人还很出名,其神乎其技般的作弊手段甚至还被记载到史书中,堪称我国古代科举考试作弊第一人。

    而这个人的名字叫温庭筠。

    温庭筠乃名门之后,而且才华横溢

    他是唐初宰相温彦博的后代,可惜到了温庭筠的时候,其家世已衰微,他文思超捷,少年驰名,除了善鼓琴吹笛外,尤长于诗词。

    《旧唐书》中称他“士行尘杂,不修边幅,能逐弦吹之音,为侧艳之词”,他与李商隐齐名,时称“温李”,在词史上,与韦庄齐名,并称“温韦”。

    然而他虽然是个才子,在作风方面却有问题,所以风流才子,屡不及第。

    温庭筠才华横溢,然而其年少时却行为浪荡,经常与那些世家无赖子弟厮混在一起,吃喝嫖赌样样精通,还把感受写成了“花间艳词”。

    如此差的名声加之受当时唐朝政治斗争的牵连,导致温庭筠屡不及第。

    温庭筠将近40岁时开始应举,从40岁到55岁的十五年间,数次参加应举考试,都屡败不中。

    有如此才华,却数举进士屡败不中,让温庭筠心灰意冷,故而“游戏”考场,开始了枪手生涯。

    当然,温庭筠也有成为枪手的资本。

    相传温庭筠每入试,押官韵,八叉手而成八韵,所以有“温八叉”之称,可见其作文功底相当深厚,完全具备当一个优秀枪手的条件。

    同时,屡败不中的遭遇,也让其积累了丰富的考试经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