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更宋-第18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刘仁赡请求让边镐守濠州城,自己率领军队出城和后周军决战,该建议被李景达否决。

    刘仁赡不久之后就气得生了病,刘仁赡的小儿子刘崇谏准备趁晚上渡过淮河投靠后周,被南唐的小军官抓获,刘仁赡不顾他人劝阻,依军令将刘崇谏腰斩。

 第二百七十二章 南唐称臣

    战争的时间太长,柴荣也有些坐不住了,郭浩同样也有些着急,但他急的和柴荣不一样。

    这场战役中,各位将领充分发挥了自己的能力,郭浩做的只是调度,并没有亲自参与。

    可是越是顺利,郭浩越是担心,他担心他的出现,导致南唐的变化,南唐不会因此灭国吧!

    因为这个原因,郭浩接下来有些犹豫,此时南唐援兵还很强大,很多参谋都请求罢兵。

    郭浩把这个问题推给了柴荣,柴荣招来大臣议事,到底要不要继续打下去。

    李谷此时卧病在床,柴荣派遣范质和王溥去和李谷进行对策商讨,李谷称:“寿春马上就可以攻下来了,这个时候只需要陛下亲征就行了!”

    柴荣听后很高兴,决定御驾亲征!

    三月下旬,柴荣任命王朴担任东京留守,兼管开封府;以三司使张美担任大内都巡检,侍卫都虞候韩通担任京城内外都巡检。

    次日,柴荣自大梁出发,先前周和南唐在水上作战的时候屡屡受挫,对此柴荣一直记着。

    他在大梁城西侧的汴河造了数百艘的战舰,让南唐降将教习水战。

    几个月后,水战的局势开始完全被周军所掌控,后来右骁卫大将军王环率领水军从闵河出发,沿着颍河进入淮河,令驻守在当地的唐军感到惊恐。

    三月底,柴荣抵达下蔡,四月初周世宗渡过淮河,抵达寿春城下,郭浩率领众人迎接,并且转交了大权。

    第二天早晨,柴荣所部驻扎在紫金山南侧,赵匡胤被任命为为先锋,对唐军的先锋寨和紫金山北的一处军寨发动攻击,全部得胜,阵斩三千余人。

    唐军还没挖成的甬道也被后周军截断,南唐军前后不能相救,到了当天晚上,柴荣分兵把守各个刚刚攻占的军寨,自己则返回了下蔡。

    柴荣考虑到南唐军应该会沿着淮河向东溃逃,于是派虎捷左厢都指挥使赵晁率领数千水兵在淮河上顺流而下。

    几天后,柴荣在赵步驻军,各路将领围攻南唐紫金山寨并获得成功,唐军被阵斩上万人,许文稹、边镐、杨守忠等将领全部被活捉。

    唐军残部果然顺着淮河向东逃窜,柴荣亲自率领数百骑兵沿着淮河北岸追击,其他将领沿着淮河南岸追击。

    水军则在淮河上发起追击,唐军战死、淹死以及投降的总共四万余人,周军缴获的战船和粮食、兵器都是数以十万计。

    当天傍晚,柴荣赶到了荆山洪,此地已经距离出发地赵步有二百余里的距离了。

    当天晚上,柴荣在镇淮军下榻,第二天随从官员才赶到镇淮军,刘仁赡听说援兵被周军击溃后扼腕叹息。

    旬末,柴荣命令附近县的丁夫数千人给镇淮军筑城,总共建了两座城,淮河南北两岸各一个。

    下蔡的浮桥被挪到了这里,被用来扼守濠州和寿州援兵的来路。

    此时的淮河正在涨水,南唐濠州都监郭廷谓逆流而上,准备发动偷袭焚毁浮桥,结果被右龙武统军赵匡赞发现,在其必经之路上伏击唐军,并获得胜利。

    唐齐王李景达和陈觉从濠州跑回了金陵城,只有静江节度使陈德诚部全军而退。

    中旬初,淮南节度使向训被任命为武宁节度使,兼任淮南道行营都监,所部驻扎在镇淮军。

    次日,柴荣从镇淮军返回下蔡,第三天,柴荣给了刘仁赡一封诏书,投降与否由他自己决定。

    金陵,李璟向大臣们咨询自己是否应该亲征来抵御周军,中书舍人乔匡舜认为这样不行,结果被李璟以扰乱军心为名流放到了抚州。

    李璟改问神卫统军朱匡业和刘存忠,朱匡业用一句诗回答:“时来天地皆同力,运去英雄不自由。”

    而刘存忠也表示同意,李璟一怒之下把朱匡业贬为抚州副使,刘存忠被流放到了饶州,而李璟最后也没有踏出金陵城半步。

    四月中旬,柴荣在寿州城北列阵,向城内守军展示兵力。

    唐守将、清淮节度使兼侍中刘仁赡已经病得不认人了,两天后,南唐监军使周廷构、营田副使孙羽等人以刘仁赡的名义出城投降。

    又一日,柴荣赐给刘仁赡诏书,派遣阖门使张保续进城宣读诏书,刘仁赡的儿子刘崇让出门接受诏书并谢罪。

    四月下旬,正式的受降仪式在寿春城北进行,周廷构等人把刘仁赡用担架抬出城参加仪式。

    刘仁赡卧病不起,柴荣在慰问并赏赐财物后,让刘仁赡回去接着养病。

    接下来,寿州的治所被从寿春城转移到了下蔡,寿州境内死罪以下全部被赦免。

    州民有听从南唐指令上山反抗后周的,诏令其回家务农,过去的事情既往不咎,如果在此期间有所杀伤也不再追究。

    以往的政令如果有不便于百姓生产作业的,全部上报寿州治所。

    几天后,任命刘仁赡为天平节度使,兼任中书令,当天,刘仁赡去世,追赠彭城郡主。

    李璟在得知刘仁赡去世后,也追赠太师,柴荣为了纪念刘仁赡的气节,将清淮军改名为忠正军,并任命右羽林统军杨信担任忠正节度使、同平章事。

    同时下令将寿州粮仓打开,赈济灾民。

    五月初,柴荣返回汴梁,权利重新移交给郭浩。

    月底,南唐投降后周的士兵被归入新组建的怀德军中,六月中旬,赵匡胤被任命为义成节度使。

    战争继续,时间转眼来到显德四年,这场仗已经打了三年,南唐彻底没了脾气。

    四月,郭浩抵达迎銮镇,时不时地前往江口督战,让周水军攻打唐水军,并成功击破对方。

    郭浩得知南唐战舰在东??州驻守,并扼守住了长江口以及通往苏州、杭州的水路的时候,立刻派遣殿前都虞候慕容延钊率领步兵和骑兵,右神武统军宋延渥率领水军顺江而下。

    四天后,慕容延钊上报称在东??州成功击溃唐军,郭浩随即派李重进率兵赶往庐州。

    李璟得知周军在长江上来去无阻之后,担心周军南渡,但又不想失去皇帝的位置,于是就派遣兵部侍郎陈觉奉表,准备传位给李煜,让李煜听从后周的命令。

    此时的淮南,只剩下庐州、舒州、蕲州和黄州没有在周的控制之下。

    两天后,陈觉抵达迎銮镇,面见郭浩,请求将剩下的四个州也全部割让给后周,两国沿长江为界,并乞求罢兵,用词十分哀伤。

    郭浩上奏后,柴荣回复道:“朕本来只是要你们长江以北的土地的,你们的国主可以举国内附,那我还有什么好多要求的呢!”

    陈觉拜谢后离开,第二天,陈觉请求派遣阖门承旨刘承遇返回金陵传达旨意,柴荣让刘承遇捎回一封诏书,上面写着“皇帝恭问江南国主”。

    这时,吴越国上奏称其上直都指挥使、处州刺史邵可迁、秀州刺史路彦铢率四百艘战舰、一万七千名士兵在通州南岸驻扎。

    李璟派遣刘承遇返回迎銮镇,奉表给周世宗,表中自称南唐国主,请求割让长江以北剩下的四个州,每年贡献数十万财物。

    而太子也会在不久后平安送回,自打周军南下,他们一直没敢慢待柴宗宜,每天好吃好喝好玩,此时柴宗宜都有些乐不思蜀了。

    郭浩得知这个消息,心里有种说不出的感觉,之前的伤白受了,柴宗宜的命怎么这么大,李璟的胆子还是太小了,如果李弘冀在,估计会死拼到底。

    至此,周攻南唐之战结束,周得到了十四个州,六十个县,迫南唐划江为境,取得统一战争的又一次胜利。

 第二百七十三章 太子失踪

    终于打完仗了,郭浩可以回家了,郭浩带着大军班师回朝,李重进却被留下来,护送太子回汴梁。

    金陵城,李安在一家酒楼内,得知这个消息表情有些古怪,他本以为这一仗会一举灭了南唐,毕竟郭浩和柴荣全出动了。

    在李安看来,郭浩和柴荣都是当世的人杰,治武功不相伯仲,因为李芙的原因,他自然会向着郭浩,二人联手南唐必灭,没想到两人竟然停手了。

    此时他已经知道了柴宗宜的事情,郭浩故意让他被抓走,想必是有他的用意,如今又停止进攻南唐,难道郭浩有什么打算?

    想到这里,李安起身返回金陵总部,找来张大顺,在他的耳边说了几句。

    “什么?老帮主,您这是要”

    “不要问那么多,尽管做就是,多派些人手,务必要万无一失!”

    “这,副帮主之前打了那么久,不就是”

    “住口,哪那么多废话,难道我的话你都不听了么?有些事情你现在不懂,以后你就会明白的!”

    “是!”

    张大顺犹豫着,最终还是听了李安的命令。

    和州的路上,一队人马在路上前进,李重进坐在马车里,柴宗宜在旁边不停地询问打仗的事,弄得他很不耐烦。

    “叔伯,你就给我讲讲嘛,这一仗打了三年,一定有很多精彩的故事!”

    “你还知道打了三年,这还不是因为你,要不是你贪玩,陛下也不会大动干戈,想听故事,回去问郭浩去!”

    柴宗宜闻言撇了撇嘴,想到能回家了,他心里就忍不住兴奋,而且这一仗主要是郭浩指挥的,期间柴荣还参与了一些,这两个人都是他亲近之人,一定会给他说的。

    在南唐呆了三年,柴宗宜好像成长了一些,不过顽皮的性格依旧没有改变,但他的好战之心,比起他父亲有过之而无不及。

    此时和州已经是大周的领地,所以士兵都有些松懈,刚刚经历过大战,境内有些凋零。

    柴宗宜趴在窗户边,看着远处的长江,忽然想要去看看,他在南唐呆了这么久,还没怎么玩过呢!

    “停车,快停车!”

    柴宗宜毕竟是太子,他的命令还是要听的,御者停下马车,柴宗宜从那车上跳下来,直接往江边跑。

    李重进有些无奈,这已经不是第一次了,他有心阻止,可是柴宗宜却说:“叔伯,你就让我玩玩么,等我回到宫里,又哪也去不了了。”

    李重进也是心软,而且为自己未来考虑,也要交好太子,所以就没怎么约束他,反正现在没有战事,也不急着回去。

    柴宗宜来到江边,看着滚滚的长江,不由得想起了郭浩那首词,但是他不明白什么意思,只是觉得很有感触。

    正在柴宗宜惊讶之时,这时一只羽箭破空而来,一箭射中了他的后背,柴宗宜顿时睁大了眼睛,不可置信地看了看远处,随即跌进江里。

    “太子!”

    所有人吃了一惊,李重进顿时吓傻了,太子竟然在他眼皮底下被刺杀,这可是大罪!

    “什么人,给我追!”

    张大顺此时带领着死士,隐藏在岸边的树林中,本以为会是一场血战,没想到这么容易就得手了。

    “撤!”

    张大顺毫不犹豫下达了命令,死士们纷纷后撤,虽然他们很小心,可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