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更宋-第21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五个总督相当于大区的政治长官,大区是几个州的总称,其下是各个州,也就是省级单位,依旧按照原来的划分。

    州下面是府,也就是市级单位,也按照原来的地名,府下面是县,县下面是乡,再小的划分就不多叙述。

    如此的政治划分,已经和后世有些类似了,再加上六部衙门的建立,就相当于后世的各种局所了。

    七位大学士把任务分配下去,同时有学士成员负责监督,选择官吏必须专业对口,而且还要经过考核。

    这就意味着一些原来的官吏,无法继任原来的岗位,而且有些世袭的官职,接任者如果没通过考核,也无法继续担任,这这无疑给了百姓机会。

    好在经过五代乱局后,世家跑的跑,灭的灭,所以郭浩并没有遇到什么阻力,这不得不说是他的运气。

    郭浩如此做,是为了国家好,为了百姓好,可是对于一些官员来说,却是无妄之灾,春节过后,奏折铺天盖地递了上来。

    对此郭浩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都让内阁的成员去处理,没有本事还想当官,这是郭浩不允许的。

    初五,大宋来了一伙特殊的客人,占城国的使者来朝拜,这让郭浩很是新奇。

    占城国,也就是后世的越南地区,汉朝时曾经是大汉的地盘,后来独立出来,一直没收复过。

    郭浩接待了使者,了解了一下占城国的情况,对于占城国的地盘他不感兴趣,但是占城国的水稻他想要。

    “使者远道而来,实在辛苦,朕听闻你们那里的稻子不错,不知可否给点种子。”

    郭浩在紫宸殿接待了使者,收下礼物后,直接开口要东西。

    听到郭浩要水稻的种子,使者有些尴尬,行礼道:“大宋皇帝陛下,您说的稻子我们这次出来倒是带了一些,就在礼品里面,您可以去看看。”

    “哦?有多少?”

    郭浩回头看一旁的太监,三德子赶紧去问,功夫不大回来,三德子回来,在郭浩耳边说了一句。

    “才三百斛啊,太少了,麻烦使者回去跟你们皇帝说一声,朕想要点种子,希望能多给点,三万斛还差不多。”

    使者对郭浩的厚脸皮彻底无语了,不过郭浩浑然不觉,使者哪里敢答应郭浩,三万斛,哪里是一点,已经是一百倍了。

    “大宋皇帝陛下,您要的实在太多了,我们一时真的拿不出来,而且贵国好像也没有地方种植,我们的稻子虽然耐旱,可没有水也是不行的。”

    使者说的很委婉,可意思很明白,现在大宋水田不多,江南地区还不是大宋领地,所以根本没地方种。

    “哎,不要紧,你们先回去准备着,也许用不了多久,我们就有地盘了。”

    使者闻言无语,却也不敢拒绝,只能回复回去禀告他们的皇帝,然后就被带下去休息了。

    ……

    能不能要来暂且不说,反正郭浩是要了,初七郭浩去了造船厂,看了一下水军的训练情况,接下来要打江南,没有水军可是不行。

    从造船厂回来,郭浩接待了两个人,都是郭浩两个熟人,一个陈林,一个施亦然。

    “臣陈林,草民施亦然,拜见陛下。”

    “你们来了,不必客气,陈林啊,这段时间在户部,还适应不?”

    郭浩笑着问陈林,陈林施礼道:“陛下,您想听实话么?”

    “当然,要不朕干嘛问这个。”

    陈林闻言苦笑道:“说实话,臣在户部里,每日无所事事,臣虽然会做生意,可那是在市井间,进了这朝堂之上,臣实在觉得不知所措。”

    郭浩闻言拍了拍他的肩膀,道:“我就知道你会这样,其实让你整天对着那些公文,也确实委屈你了,朕今天找你们来,是有事情要你们去做。”

    二人闻言都站直了身子,表情严肃等着郭浩,郭浩继续道:“从今天起,你们两家就是大宋皇商,替朕去做生意,挣的钱九成归国库,一成给你们!”

    郭浩说完,二人都是一愣,这时还没有皇商的概念,可是和皇家沾边,那都不是小买卖。

    “不要嫌弃给你们少,这其中可包括盐铁粮食的生意,所以一成也够你们富得流油。”

    “多谢陛下!”

    二人大喜过望,郭浩让他们参与盐铁生意,光这两样,就够他们盆满钵满了,毕竟这是官家专营的声音。

    “不过,你们也别高兴的太早,什么生意能做,和什么人做,你们都要清楚,如果让朕发现你们资敌叛国,朕绝不轻饶。”

    “我等不敢!”

    二人连忙跪下,向郭浩表忠心,郭浩把二人扶起来笑道:“只要你们忠于朝廷,朕是不会亏待你们的,朕打算给你们二人爵位,而且还是世袭罔替那种。”

    听到爵位,二人感动的不行,再次跪下谢恩,什么叫名利双收,商人当到他们这份上,古往今来也是头一份。

    “好了,感谢的话不要多说了,你们二人一南一北,给朕把商业网络盘活。

    同时针对江南地区,你们还需要……”

    郭浩小声给二人讲述了他的计划,他打算通过商业手段,对南方国家进行制裁,如此时机成熟,他就可以兵不血刃地收复南地。

    这个方法看似困难,实际上郭浩早有准备,陈家的势力加上丐帮,已经拥有不小的能量。

    现在所欠缺的就是一个时机,郭浩也不知道什么时候合适,但他并不着急。

    安排好了二人,所有事情都已经开始,一切都朝好的方向发展,这时传来消息,商州田鼠吃庄稼幼苗。

    范质建议郭浩派人去查看,不过郭浩有些不放心,于是把政事交给内阁,打算亲自去看看,顺带检查一下地方的工作展开,和验证一下内阁的能力。

    皇帝出行,自然不那么简单,所谓的微服出访都是骗人的,从汴梁到商州,郭浩带了一百人的护卫。

    没有太大的排场,郭浩也跟着骑马,七天后到达了商州,果然看到很多田鼠,在地里出没,幼苗被啃食的很严重。

    看到这一幕,郭浩的表情有些凝重,自古以来,鼠害都是人们头疼的问题之一,而田鼠的问题更大,从幼苗到粮食,没有它不祸害的。

    农田里有不少农夫在驱赶田鼠,一个个表情凄苦,唉声叹气,为庄稼惋惜。

    这时候,一个孩童追着一只田鼠跑到了郭浩近前,李辉赶紧拦住他,郭浩的目光则是落在那只田鼠上,随手捡起一颗石子,随手一扔,就击中了那只田鼠。

    那孩童愣了一下,抬头看了看郭浩等人,郭浩随手捡起那只田鼠,小家伙还活着,圆鼓鼓的身体不停地蹬着小腿。

    孩童看着郭浩手里的田鼠,想要又有些畏惧郭浩,郭浩笑道:“这田鼠还挺肥,你是打算吃了它么?”

    孩童虽然有些害怕,可还是点了点头,郭浩则是摇了摇头道:“你可知吃了田鼠,你们会生病的。”

    就在这时,一个农夫走到近前,赶走了孩子,看了看郭浩,发现郭浩仪表非凡,一看就是当官的。

    “这位大人,你刚说吃了田鼠会生病,可田鼠吃了我们的状况,我们如果不吃它,我们就会饿死!”

    一句话说出了问题的关键,郭浩曾经吃过蚂蚱,可那也是迫不得已,如今这些百姓吃田鼠,又何尝不是迫不得已呢!

 第三百零九章 解决鼠患

    “这,你们吃可以,不过一定要煮熟,而且吃之前最好让狗试一试,这样可以保证安全。”

    郭浩本是好意,可那农夫却有些不屑,虽然没敢表现的太明显,可郭浩还是看了出来。

    “这位公子,一看你就没吃过田鼠,有道是一鼠当三鸡,这鼠肉可好吃着嘞,而且烹饪时不能太久,肉老了就不好吃了!”

    听农夫这么说,说明他经常吃,郭浩的表情变得严肃,无知者无畏,这时候的人根本不了解病毒的可怕。

    “走,知府衙门!”

    郭浩翻身上马,没有理会那些农夫,如今他是皇帝,没有必要和一个农夫解释太多,而且说多了他们也不一定相信。

    一行人来到知府衙门,商州知府早就得到消息,在大门口迎接,郭浩下马后直接进了衙门,官员们赶紧跟上。

    进了大堂,郭浩直接坐在知府的位置,李辉站在旁边,知府站在下面战战兢兢,郭浩来的太突然了。

    “如今商州鼠患,尔等有何办法?”

    郭浩看着下面的官员,官员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他们哪里有什么办法,如果有也不至于让郭浩过来了。

    “户部衙门的人呢,难道一点措施没有?”

    商州户部主事颤巍巍地走到前面,直接跪下说道:“陛下,臣已经安排人去驱赶捕捉,又放了些狸猫在田里,奈何田鼠太多,根本赶不尽杀不绝,臣实在无能为力啊!”

    郭浩闻言点头,在这个没有农药的年代,预防手段确实匮乏,主事官能想到用天敌应对,也算是动了脑筋了。

    “光是狸猫还不够,鸮和蛇也是田鼠的天敌,你们可以去捕一些无毒的蛇,然后放到田里,不过如果放蛇,就要小心被咬伤。”

    听到这两个动物,主事官眼前一亮,忙行礼道:“陛下贤明仁义,臣这就派人去办,臣先告退。”

    说罢户部主事起身就要走,郭浩也觉得此时事不宜迟,于是点点头,等到主事走到门口,忽然想起来。

    “且慢,发布告示,告知百姓,最好不要吃田鼠,如果实在要吃,吃田鼠一定要煮熟,否则有可能得病!”

    郭浩实在杜绝不了百姓吃田鼠,他当初蝗虫都吃过,人饿了什么都敢吃,更何况田鼠并不是那么难以下咽。

    然而在这个没有抗生素的年代,一旦得了鼠疫或者其他疾病,只有死路一条,所以郭浩要警告百姓,同时让衙门做好预防。

    “遵旨!”

    户部主事离开后,郭浩看了看那个知州,也没有责怪他,而是问道:“朕之前下令,各地要建造蓄水池,以便干旱时期有水灌溉。

    同时又让各地打井,你们商州应该也打了几口,水井在何处,带朕去看看。”

    “陛下,商州一共八口水井,距离最近的在城东,臣这就带陛下前去查看。”

    “哦?在城东么?你继续忙你的吧,朕自己去就可以了。”

    “这……是。”

    郭浩说罢起身离开了衙门,这次身边只跟着李辉和两个护卫,其他人隐藏在暗中,他不想惊动百姓。

    一路来到城东,郭浩看到了那口井,里面能看见水,井上面盖了个简易的亭子,不远处就是农田,这个差事办的还不错。

    远远望去,井旁边有两个人,看样子好像是在下棋,其中一人道士打扮,另一人是个和尚,这一僧一道的组合吸引了郭浩的注意力。

    “走,去看看。”

    走到近前,二人果然在下棋,而是好像玩的还是“象棋”,这时候叫大象戏。

    “天马斜飞度三止,上将横行系四方。六甲次第不乖行,辎车直入无回翔”,这首诗就是说象戏的。

    两军对垒,天马斜飞,辎车直入,上将被四四方方的中军帐束缚住,这玩法正是现代象棋的规则,所以唐朝就有现代象棋的雏形了。

    诗中别的都好理解,唯独“六甲次第不乖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